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趋化素样因子1(CKLF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01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趋化素样因子1(CKLF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01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巴曲酶治疗,10 BU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试验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1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KLF1、YKL-4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KLF1、YKL-40治疗前后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试验组CKLF1、YKL-4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IHSS和BI评分治疗前后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39%(41/51)比60.00%(30/50)](χ^(2)=5.028,P=0.025)。VEGF、Hcy及NSE治疗前后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试验组VEGF、Hcy及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4/51),对照组为18.00%(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3,P=0.128)。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CKLF1、YKL-40及神经功能。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趋化素样因子1(CKLF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101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巴曲酶治疗,10 BU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试验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12.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KLF1、YKL-4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KLF1、YKL-40治疗前后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试验组CKLF1、YKL-4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IHSS和BI评分治疗前后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39%(41/51)比60.00%(30/50)](χ^(2)=5.028,P=0.025)。VEGF、Hcy及NSE治疗前后和组间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时点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治疗后,试验组VEGF、Hcy及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4/51),对照组为18.00%(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3,P=0.128)。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CKLF1、YKL-40及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