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移动端“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
1
作者 崔现花 高旭 +2 位作者 陈河伊 韦燕英 吴启彬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高度融合势不可挡,智能移动端“学习通”平台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文章通过探究智能移动端“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高度融合势不可挡,智能移动端“学习通”平台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文章通过探究智能移动端“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路径。智能移动端“学习通”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的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和学生课堂参与性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坚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是基础、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是核心和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是目标”的理念,对高职思政课中移动端“学习通”的信息化教学进行构建、实施、评价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通” 智能移动端 思政课 路径 信息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生成
2
作者 唐立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生成,是做好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根本遵循。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生成,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前提。文章从理论层面、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三个维度,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生成展开深度思考,以此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流脉、夯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在理论层面,理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全面把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纲领的理论基础;在认识层面,从完善相关工作责任制、强化宣传工作理念、注重时度效三方面进行阐释;在实践层面,则重点围绕讲好中国故事、挖掘文化资源、铸牢四个自信等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凝聚力 引领力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赋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三重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旭 李虹韦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探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赋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下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宏观视角上,要处理好科学理论和鲜活实践的关系、系统赋能和重点突出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 探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赋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下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宏观视角上,要处理好科学理论和鲜活实践的关系、系统赋能和重点突出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中观视角上,以“九个深刻领会”为根本遵循,探究党的二十大精神赋能本课程的内容要素;微观视角上,探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概念及新知识点的讲解及教学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思维范式下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时代意蕴
4
作者 刘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6-18,23,共4页
在对西方传统价值思想和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做出综述性研究后,围绕着实践思维范式下马克思哲学价值论主体内容展开论述,并对马克思价值论作了本质界定,从事哲学价值观的探讨和研究,归根结底是要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实践活... 在对西方传统价值思想和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做出综述性研究后,围绕着实践思维范式下马克思哲学价值论主体内容展开论述,并对马克思价值论作了本质界定,从事哲学价值观的探讨和研究,归根结底是要树立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并以此来指导实践活动。最后,重点从为从重建价值哲学提供理论依据、为指导人类实践活动树立标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三大方面指明了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时代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价值论 实践 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教师的使命与责任
5
作者 孙硕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42-145,149,共5页
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举措。教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力量,应充分把握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现实使命与责任、发展使命与责任,进而在教育事业推进... 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举措。教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力量,应充分把握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现实使命与责任、发展使命与责任,进而在教育事业推进过程中持续发光发热。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教师使命与责任担当存在情怀不减但易受打击、初心不变但行动滞后、水平不弱但技巧欠缺等状况,据此从提升思想觉悟,明确身份定位;提高理论水平,奠定扎实基础;开拓实践渠道,促成成果转化;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探索能力等方面,给出教师勇担使命与责任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事业 使命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审计视角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6
作者 刘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在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正日益受到知识流失、传承断裂和商品化等问题的困扰。文章以知识审计为切入点,研究了利用系统的知识管理手段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性,通过对我国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研究,... 在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正日益受到知识流失、传承断裂和商品化等问题的困扰。文章以知识审计为切入点,研究了利用系统的知识管理手段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性,通过对我国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的研究,阐述了我国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审计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安徽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推进文旅融合的前提是有充足的文旅资源的支持,只有这样文旅融合才能拥有充足的动力。安徽省人文景观独特、文化古迹众多,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这为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 推进文旅融合的前提是有充足的文旅资源的支持,只有这样文旅融合才能拥有充足的动力。安徽省人文景观独特、文化古迹众多,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这为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例证法等方法开展研究,分析安徽省文旅资源及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对安徽文旅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探究新媒体视域下安徽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新媒体赋能安徽文旅融合发展的策略: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为新媒体赋能安徽文旅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丰富运营模式,促进安徽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推动社会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文旅融合发展;深化省内协同,打造地域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安徽 文旅融合 融合发展 文旅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以谦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年第1期1-4,20,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伟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就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而言,更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断,表明中国的成功代表着一套新的价值理念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伟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就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而言,更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特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论断,表明中国的成功代表着一套新的价值理念的成功,证明中国发展的道路和价值取向,必将改写国强必霸的逻辑,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新文明形态的铸造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原生家庭教育的解构
9
作者 王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4期59-64,共6页
近年来,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发展的教育影响成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原生家庭中的教育问题成为家庭教育的基本矛盾问题,不仅对个体教育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还影响着其他教育的开展。卢梭的自然... 近年来,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原生家庭”对于个体发展的教育影响成为关注的热门话题。原生家庭中的教育问题成为家庭教育的基本矛盾问题,不仅对个体教育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还影响着其他教育的开展。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归于自然”的教育理念对解决当代中国原生家庭中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原生家庭教育 个体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晨晨 虞满华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铸魂育人、涵养品德的作用。而人的文化属性也赋予“以文化人”以独特价值。新形势下,作为“以文化人”的主阵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凸显“以文化人”的价值引领。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在“以文化人”工作中,还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铸魂育人、涵养品德的作用。而人的文化属性也赋予“以文化人”以独特价值。新形势下,作为“以文化人”的主阵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凸显“以文化人”的价值引领。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在“以文化人”工作中,还面临理念尚未以学生为主体、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者素养有待提升、“以文化人”氛围不够浓厚等困境。因而,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以学校文化为载体,优化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全力打造高校校园“以文化人”的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化人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与张伯苓德育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双宝 苗艳艳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35-138,共4页
蔡元培和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德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从教育兴国强国理念的提出,德育思想的形成,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呈现,德育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蔡元培、张伯苓的... 蔡元培和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现代化的先驱,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德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从教育兴国强国理念的提出,德育思想的形成,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呈现,德育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蔡元培、张伯苓的德育思想进行梳理和比较。两人的德育思想虽有差异,但也可以相融互补。对其进行诠释和综合,并加以吸收和借鉴,以期对当前我国的德育教育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培 张伯苓 德育思想 比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中债务加入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区分及适用标准
12
作者 金丽 王艾春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2-45,共4页
关于债务加入制度,我国《民法典》首次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弥补了债法制度上的立法不足,但由于该制度与连带责任保证具有盖然的相似性且在实践中存在第三人做出的意思表示模糊不清,从而给法律适用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对二者联系与区... 关于债务加入制度,我国《民法典》首次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弥补了债法制度上的立法不足,但由于该制度与连带责任保证具有盖然的相似性且在实践中存在第三人做出的意思表示模糊不清,从而给法律适用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对二者联系与区分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对第三人的意思表示进行详细的制度解释,在穷极意思表示解释的前提下,适用“存疑推定为担保”的标准,从而实现对二者的有效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债务加入 连带责任保证 意思自治 存疑推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接受障碍与应对策略
13
作者 任晨晨 虞满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的教育内容传递活动,而是知识教育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活动,如此就构成了一个不断运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该机制包括知识传递过程、接受反映过程、整合加工过程、实践检验阶段等,其高效运转既...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向的教育内容传递活动,而是知识教育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活动,如此就构成了一个不断运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该机制包括知识传递过程、接受反映过程、整合加工过程、实践检验阶段等,其高效运转既受接受者、教育者的影响,也受接受环境和信息内容的影响。因此,高校要积极调整要素配置,推动要素有序流动,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机制 接受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异化奋斗观”的解析与应对策略
14
作者 李由 黄可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32-37,共6页
近年来,职场中出现了一种由奋斗观异化而产生的“异化奋斗观”。在资本“自我增殖”本能的驱动下,它以更多地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目的,假借奋斗之名对劳动者进行支配和统治。在“异化奋斗观”的阴霾之下,劳动的异化程度愈发加剧... 近年来,职场中出现了一种由奋斗观异化而产生的“异化奋斗观”。在资本“自我增殖”本能的驱动下,它以更多地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目的,假借奋斗之名对劳动者进行支配和统治。在“异化奋斗观”的阴霾之下,劳动的异化程度愈发加剧,劳动者的奋斗前景呈现出一副“贫困”的景象。面对这一后果,有必要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武器,对“异化奋斗观”内在机理,外在呈现和劳动者的反抗实践进行分析,推动“异化奋斗观”向“科学奋斗观”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 异化奋斗观 科学奋斗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实践一体化模式探索
15
作者 陈巧巧 刘德胜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5-77,共3页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新时代高校亟须对双创教育深化改革,聚焦创新思维视域下集培养训练和实践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三创”培养体系,以“递进”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具体抓手,搭建实践大平台,...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新时代高校亟须对双创教育深化改革,聚焦创新思维视域下集培养训练和实践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三创”培养体系,以“递进”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具体抓手,搭建实践大平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新思维 培养训练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助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路径研究
16
作者 任晨晨 虞满华 《喀什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区块链技术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行性,既能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还能创新教育的多元评价形式,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创新发展。但囿于区块链技术与教育结合研究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对使用... 区块链技术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可行性,既能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还能创新教育的多元评价形式,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创新发展。但囿于区块链技术与教育结合研究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对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态度不积极及相关保障机制建设不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创新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对此,高校应从多角度着手,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对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态度,引导教育者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与教育的契合,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扩大教育主体参与度并完善保障机制建设,从而切实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利益主体矛盾与协同发展路径
17
作者 李虹韦 高旭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73-176,180,共5页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本文探究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农业经营主体与大市场、村集体与小农户以及村集体与农业经...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本文探究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合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农业经营主体与大市场、村集体与小农户以及村集体与农业经营主体等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及其成因,并提出了利益主体协同发展对策,以期通过综合施策,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利益主体的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 利益主体 矛盾 协同发展 安徽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融合模式构建
18
作者 刘璐 孙硕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6-79,共4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环节缺乏综合性、教学方法陈旧、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融... 应用型本科院校旨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环节缺乏综合性、教学方法陈旧、管理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构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融合模式。通过项目驱动,促使实践教学与学校的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功能相融合,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项目驱动 科研 社会服务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耦合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立军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8-30,共3页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我国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深刻解析我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特征以及价值,剖析我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耦合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构...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我国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深刻解析我国传统文化的概念、特征以及价值,剖析我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耦合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改革、构建传统文化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添加“新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耦合困境 耦合路径 互联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策略探讨——以“00后”大学生群体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唐立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36-139,共4页
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关键要点。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国家栋梁,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发展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以“00后”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大问题,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关键要点。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国家栋梁,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发展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以“00后”学生为主体,有着不同于既往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呈现出个性化、自主化、网络化等特点。作为教育者应当认清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将主流意识形态引导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了解当代“00后”大学生的特点,厘清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策略,确保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可控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00后”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 引导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