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专科)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探讨——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元元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6期17-19,共3页
作为新兴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专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存在招生困难、教育层次不完整、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为例,探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提出应着力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完善老... 作为新兴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专业,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存在招生困难、教育层次不完整、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章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为例,探讨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建设路径,提出应着力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完善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设置层次、落实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建议,强调专业建设核心是提高老年保健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保健与管理 职业教育 1+X证书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纪艳 蒋骏 张子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合肥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开...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下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合肥市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开展面对面访谈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和自我授权能力状况。结果:调查对象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44.85±9.01)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用药管理(5.48±1.58)分、饮食管理(4.83±0.96)分、运动管理(4.66±1.85)分、足部管理(2.88±1.13)分和血糖监测(2.49±1.51)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与配偶居住、签约家庭医生以及自我授权能力处于中高水平,其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越高(P<0.05)。结论:通过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等措施探讨更为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可进一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状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糖尿病患者 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授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Meta分析
3
作者 蒋骏 王颖 +1 位作者 张子强 纪艳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9-114,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开展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旨在为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糖尿病控制水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运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WOS)、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开展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旨在为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糖尿病控制水平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运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WOS)、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检索了从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期间公开发表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的服务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糖尿病患者HbA1C、FPG、2hPG、TC、TG、LDL-C、HDL-C、BMI和WC以及患者依从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7篇,共625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对照组3103例,试验组3150例;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FPG[MD=-0.92,95%CI(-1.20,-0.64),P<0.00001]、2hPG[MD=-1.51,95%CI(-1.88,-1.13),P<0.00001],HbA1C[MD=-1.02,95%CI(-1.26,-0.79),P<0.00001]低于对照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验组健康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糖尿病综合管理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制度 糖尿病管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与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 被引量:2
4
作者 奚晶晶 周祎 +2 位作者 江琳琳 万宇辉 张诗晨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5-110,共6页
为了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的关联,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等,选取安徽省两所高校大一和大二75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为了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的关联,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等,选取安徽省两所高校大一和大二751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6.3%。缺乏心理健康素养(OR值=6.139,95%CI:5.372~7.016)和手机使用依赖(OR值=2.443,95%CI:2.018~2.957)与抑郁症状均呈正向关联。并且手机使用依赖和心理健康素养对抑郁症状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有手机使用依赖且缺乏心理健康素养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最高,为42.1%(664/1576),OR(95%CI)值为15.495(11.900~20.178)。该结果提示,应当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养水平,同时减少手机使用时间,来预防和控制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手机使用依赖 抑郁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伴血脂异常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分析
5
作者 蒋骏 纪艳 马庆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分析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伴血脂异常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35例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血脂异常分为血脂异常组(n=65)与非血脂异常组(n=70)。所有... 目的:分析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伴血脂异常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35例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血脂异常分为血脂异常组(n=65)与非血脂异常组(n=70)。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资料、临床病理特点、肝功能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肝腹痛占比、腹水占比及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肝包膜增厚、回声增强、肝密度降低、肝缘毛糙例数占比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结论: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肝脏功能障碍、血脂代谢紊乱、肝腹水、腹痛、并发症发生率高,肝密度降低、回声增强、肝缘毛糙等表现,且患者炎症反应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不全 体检人群 血脂异常 临床病理特点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健康素养及其对心理问题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胡婕 黄雪雪 +1 位作者 万宇辉 张诗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8-1122,共5页
心理健康素养是改善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作为重要的心理健康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提高对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开发能更好预测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化评定量表,可推动我国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监测和干预的发展。... 心理健康素养是改善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作为重要的心理健康资源,近年来备受关注。提高对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制定适宜的干预措施,开发能更好预测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化评定量表,可推动我国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监测和干预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对心理问题的影响研究进行综合阐述,以便为促进我国居民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精神卫生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课程思政融入“全球健康概论”教学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诗晨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期49-52,共4页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变为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全球健康概论”课程为例,结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明确开展课程思政的内涵。根据该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堂为阵地,...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转变为课程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以“全球健康概论”课程为例,结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明确开展课程思政的内涵。根据该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堂为阵地,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历史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向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医学教育 教学改革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标签的电子图书资源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研究
8
作者 吴晓倩 陈诚 刘小侠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1期22-25,共4页
针对基于标签的电子图书推荐算法中存在的冷启动、稀释性、时间权重和隐私保护问题,设计了一种综合多标签的电子图书资源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采用多维度相似度计算,结合用户自身标签和资源标签的相似度,提高推荐准确性,更精准地为... 针对基于标签的电子图书推荐算法中存在的冷启动、稀释性、时间权重和隐私保护问题,设计了一种综合多标签的电子图书资源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采用多维度相似度计算,结合用户自身标签和资源标签的相似度,提高推荐准确性,更精准地为用户推荐适合的电子图书。同时,引入差分隐私保护机制,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上表现优异,为图书馆资源推荐提供了一种高效且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签 协同过滤 推荐算法 差分隐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社会工作的课程建设刍议
9
作者 李雅茹 陈虹霖 +1 位作者 王元元 安宁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创新对社会工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方式,也为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工作者既应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工作成效、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也承担... 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创新对社会工作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方式,也为社会服务的提供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工作者既应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工作成效、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也承担着消弥数字疏离和促进社会融合的重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社会工作教育成为了培养未来社会工作者的关键环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亟需更新其教育模式和内容,以培养具备必要数字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本文介绍跨学科教学团队在《智慧养老》这门数字社会工作教育课程方面的设计、实施与评估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了世界各地数字社会工作教育的前沿发展经验和路径,以期为我国发展数字社会工作教育提供经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教育 课程开发与建设 数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策略研究实践
10
作者 刘小侠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对现有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记忆碎片化、无法满足个性化发展等问题。基于CDIO教育理念完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策略,构建了“三阶、六步、四类型”教学实施... 对现有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记忆碎片化、无法满足个性化发展等问题。基于CDIO教育理念完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策略,构建了“三阶、六步、四类型”教学实施过程,发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职业技能大赛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了教学质量,有利于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教育理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行为方式暴露模式与抑郁焦虑症状的关联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 张至贤 +3 位作者 肖婉 徐慧琼 张诗晨 万宇辉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270-275,共6页
目的探索医学生行为方式的异质性,分析不同暴露模式对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0—11月整群选取安徽省两所专科学校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于2023年10—11月进行随访调查,与基线调查匹配后有效... 目的探索医学生行为方式的异质性,分析不同暴露模式对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10—11月整群选取安徽省两所专科学校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于2023年10—11月进行随访调查,与基线调查匹配后有效人数为4764名。调查一般社会人口统计学信息、吸烟、饮酒、睡眠时长、非学习目的视屏时间、体力活动的情况,并运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模型探索医学生行为方式的异质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学生行为方式暴露模式与抑郁、焦虑症状之间的关联。结果医学生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2.9%和35.6%。医学生行为方式潜在类别分为物质依赖组(14.5%)、睡眠体力活动不足组(6.2%)和低风险组(79.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风险组相比,物质依赖组(OR=2.017,95%CI:1.678~2.424)和与睡眠体力活动不足组(OR=1.489,95%CI:1.164~1.906)与抑郁症状风险升高相关,睡眠体力活动不足组(OR=2.165,95%CI:1.805~2.598)与焦虑症状风险升高相关。结论医学生行为方式的暴露模式表现为物质依赖组、睡眠体力活动不足组和低风险组,各类别与抑郁、焦虑症状关联不同,因此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应针对医学生不同行为暴露模式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行为方式 暴露模式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潜在类别分析
原文传递
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及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的关联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丽媛 黄雪雪 +8 位作者 薛艳妮 胡婕 张至贤 李丹琳 张一 李若瑜 万宇辉 陶芳标 张诗晨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8-652,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的关联,为有童年期不良经历者后期危险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市、广东省阳江市、河南省郑州市3座城市,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6 853名...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的关联,为有童年期不良经历者后期危险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市、广东省阳江市、河南省郑州市3座城市,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6 853名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童年期虐待经历及饮酒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素养及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联。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为(82.11±12.85)分;童年期虐待的总检出率为42.86%,最近饮酒和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分别为10.82%和5.14%,男生、高中生、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及亲密伙伴≥6个的学生最近饮酒及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均高于对应组学生(χ^(2)值分别为135.75,59.25,16.70,57.48,36.67;109.38,9.75,10.32,65.13,21.50,P值均<0.01)。缺乏心理健康素养[OR值(OR值95%CI)分别为1.27(1.14~1.43)、1.85(1.55~2.22)]和有童年期虐待[OR值(OR值95%CI)分别为1.93(1.75~2.13)、1.64(1.43~1.89)]的中学生最近饮酒和过量饮酒的发生风险均增加(P值均<0.01)。有童年期虐待经历且缺乏心理健康素养者最近饮酒与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5.05%,7.30%;OR值(OR值95%CI)分别为2.47(2.09~2.92)、3.37(2.55~4.44)。结论 中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素养及有童年期虐待均与饮酒行为有关联。预防童年期虐待,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有益于中学生饮酒行为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健康教育 虐待儿童 回归分析 饮酒 学生
原文传递
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交互作用与自杀相关行为关联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至贤 黄雪雪 +5 位作者 胡婕 薛艳妮 贾丽媛 陶芳标 万宇辉 张诗晨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17-1522,共6页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交互作用与自杀相关行为的关联。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6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广东省阳江市、河南省郑州市3个城市16853名在校中学生,使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量表...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交互作用与自杀相关行为的关联。方法于2020年10月—2021年6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广东省阳江市、河南省郑州市3个城市16853名在校中学生,使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量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等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相关行为的关联。结果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31.3%、16.3%和7.5%,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为2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具备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并且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自杀相关行为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和相乘交互作用。结论中学生自杀相关行为检出率较高,不具备心理健康素养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自杀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两者联合作用时可显著增加自杀相关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自杀相关行为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2019—2023年户籍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14
作者 张子强 古娜利 +4 位作者 朱顺程 程静 王必豪 蒋骏 纪艳 《中国农村卫生》 2025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 分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2019—2023年户籍居民死因谱,为相关部门制定和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2019—2023年户籍居民及死亡人口资料,参考《疾病和健康有关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 目的 分析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2019—2023年户籍居民死因谱,为相关部门制定和优化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2019—2023年户籍居民及死亡人口资料,参考《疾病和健康有关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中的死因分类(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从性别、年龄组(划分为0岁~,18岁~,35岁~,≥60岁)及年份等维度分析死因谱,并计算粗死亡率。结果 2019—2023年,望亭镇户籍居民共死亡1681人,年均粗死亡率855.93/10万。男、女性居民死亡人数比为1.19∶1,年均死亡率比为1.28∶1,各年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总体及各年死亡率排名前2位的死因均为循环系统和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顺位变化较大。男性死亡率前3位的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344.60/10万)、循环系统疾病(334.06/10万)、损伤与中毒(110.65/10万);女性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20.19/10万)、恶性肿瘤(187.19/10万)、损伤与中毒(84.73/10万)。35岁以下户籍居民首要死因均为损伤与中毒;35~<60岁组因恶性肿瘤死亡者最多且接近半数(49.68,77/155%);≥60岁组主要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42.30%,632/1494),其次为恶性肿瘤(27.44%,410/1494),二者致死人数约占该年龄组死亡人数的七成(69.75%,1042/1494)。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仍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死因,建议有关部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死因谱,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积极倡导“三早预防”“三减三健”等健康生活方式,调整和优化疾病防控措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死因 监测 分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育儿胜任感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王羽辰 张诗晨 +2 位作者 李若瑜 万宇辉 李红 《安徽医学》 2025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目的 探讨母亲育儿胜任感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 于2022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六安市和阜阳市3个地区城乡24所幼儿园3 041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中文版... 目的 探讨母亲育儿胜任感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方法 于2022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芜湖市、六安市和阜阳市3个地区城乡24所幼儿园3 041名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父母版长处和困难问卷。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3.4%、18.4%、16.6%、27.8%、6.6%和1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高水平育儿胜任感相比,低水平育儿胜任感会增加儿童情绪问题(OR=2.920,95%CI:1.352~6.305)、品行问题(OR=3.450,95%CI:1.789~6.653)、同伴交往问题(OR=3.876,95%CI:2.227~6.747)、困难总分(OR=17.253,95%CI:4.510~65.997)和亲社会行为异常(OR=2.848,95%CI:1.498~5.415)的风险较高。结论 可通过提高母亲育儿胜任感,减少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回归分析 行为 情绪 学龄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情绪症状和亲子关系与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
16
作者 张颖 徐慧琼 +3 位作者 李书琴 李若瑜 高悦 万宇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9-1323,1327,共6页
目的 了解母亲情绪症状和亲子关系与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EBPs)的关联,为小学生EBPs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5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2所小学1 3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性焦虑障碍-7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P... 目的 了解母亲情绪症状和亲子关系与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EBPs)的关联,为小学生EBPs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5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2所小学1 32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性焦虑障碍-7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PHQ-9)、家庭适应和亲子亲和评价量表(FACESⅡ)、父母版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分别调查母亲情绪症状、亲子关系和小学生EBP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不同情绪症状和亲子关系与小学生EBPs的关联。结果 小学生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障碍、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困难问题总分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3.6%,19.4%,20.2%,36.5%,20.9%,5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有焦虑症状、有抑郁症状、低水平亲子关系的小学生EBPs检出率均升高(OR=1.52~6.97);母亲有焦虑、抑郁症状和低水平亲子关系的联合作用均会增加小学生EBPs各维度发生风险(OR=4.07~10.14)(P值均<0.01)。性别分层后发现,母亲有焦虑、抑郁症状和低水平亲子关系的联合作用均会增加男生和女生EBPs各维度发生风险(OR=3.71~10.95,P值均<0.01)。结论 母亲情绪症状和亲子关系均与小学生EBPs有关。降低母亲焦虑、抑郁症状和改善亲子关系,可能有利于减少小学生EBP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情绪 亲子关系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苏州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张子强 常春楣 +2 位作者 陈光奇 蒋骏 纪艳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55-459,478,共6页
目的剖析苏州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某社区202户共788名居民,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计算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采用SPSS 26.... 目的剖析苏州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苏州市某社区202户共788名居民,对其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计算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苏州市某社区慢性病患病率为36.55%,前5位分别是高血压(32.49%)、糖尿病(7.87%)、血脂异常(6.47%)、冠心病(2.03%)和脑卒中(1.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79岁(OR=24.409,95%CI:8.503~70.073)、≥80岁(OR=45.889,95%CI:12.550~167.780)、慢性病家族史(OR=6.545,95%CI:4.205~10.189)、超重或肥胖(OR=1.811,95%CI:1.205~2.723)是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重点关注60~79岁、≥80岁、慢性病家族史、超重和肥胖等高危人群,应加强社区慢性病综合管理与防治,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影响因素 横断面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