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基础的复盘式教学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刘苗凤 严志明 +2 位作者 王年琴 许珊 胡蓉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复盘式教学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54名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末期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1年12月)和研究组(2022年1月...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复盘式教学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实习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54名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末期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1年12月)和研究组(2022年1月-2023年12月),各27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复盘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教学后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复盘式教学模式可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护理实习生实习末期考核成绩,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满意度,可在临床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实习生 口腔颌面外科 以问题为基础的复盘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TNM分期口腔癌患者血清UCA1、TSGF、uPAR水平变化对疾病及预后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陶冶 倪成励 +1 位作者 肖锋 赵丽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TNM分期口腔癌(OC)患者血清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R)水平变化对疾病以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OC患者... 目的 探讨不同TNM分期口腔癌(OC)患者血清尿路上皮癌抗原1(UCA1)、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R)水平变化对疾病以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OC患者共60例,纳入时间为2022年1月~12月,设为OC组;纳入同期我院收治的口腔疾病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采集血清UCA1、TSGF、uPAR,分析其与OC、不同TNM分期OC的相关性。结果 UCA1、TSGF、uPAR水平对比,OC组高于对照组;Ⅲ-Ⅳ期高于Ⅰ-Ⅱ期组(P<0.05)。对60例患者进行8个月的随访,随访截止至2024年2月份,随访期间无失访人员,至随访结束,60例患者生存,4例患者死亡,均因原发灶复发死亡。UCA1、TSGF、uPAR高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HR=0.01、0.01、90.28,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UCA1、TSGF、uPAR与OC、Ⅰ-Ⅱ、Ⅲ-Ⅳ期OC呈现正相关(P<0.05)。血清UCA1、TSGF、uPAR联合诊断OC、Ⅰ-Ⅱ期OC、Ⅲ-Ⅳ期OC的AUC分别为:0.823、0.777、0.777(P<0.05)。结论 OC患者血清UCA1、TSGF、uPAR水平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检测患者血清UCA1、TSGF、uPAR水平可能有利于诊断疾病以及对不同TNM分期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M分期 口腔癌 尿路上皮癌抗原1 肿瘤相关物质群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日间手术优势分析
3
作者 孙倩玉 苏世恒 +1 位作者 历凯玥 薛浩伟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某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开展日间手术推广的效用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与普通病房接受治疗的部分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种常见疾病,将同种疾病的日间手... 目的:探讨某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开展日间手术推广的效用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手术中心与普通病房接受治疗的部分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种常见疾病,将同种疾病的日间手术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在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包括在日间手术和普通病房接受治疗的各100例患者,疾病类型为阻生牙、埋伏多生牙、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肿物、颌骨病变、唾液腺疾病等5类疾病之一,分析的患者资料包括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显示,不同疾病类型下日间手术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但日间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医疗费用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91.31%、-25.91%)。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多种疾病在符合规范下均可实施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开展同种手术的疗效与普通病房相近,但具有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日间病房 日间手术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372、miR-125b、miR-592表达水平对口腔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冶 赵丽 肖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372、miR-125b、miR-592表达水平对口腔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8例口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口腔病是否发生癌病变分为口腔癌组(... 目的探讨血清miR-372、miR-125b、miR-592表达水平对口腔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8例口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口腔病是否发生癌病变分为口腔癌组(103例)和癌前病变组(115例)两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R-372、miR-125b、miR-5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癌发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72、miR-125b、miR-592对口腔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口腔癌组患者的血清miR-372和miR-125b水平高于癌前病变组,而血清miR-592低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组患者血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水平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患者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与miR-372表达有关(χ^(2)=7.009、8.786,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miR-125b、miR-592表达有关(χ^(2)=10.310、9.993、5.946、9.06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iR-372(OR=1.316)、miR-125b(OR=1.258)、miR-592(OR=0.907)、CEA(OR=1.792)、CA125(OR=1.854)、TNF-α(OR=1.539)和IL-8(OR=1.445)均为口腔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miR-372、miR-125b、miR-592诊断口腔癌的AUC分别为0.789、0.790、0.808,三者联合诊断口腔癌的敏感度为90.29%,特异度为83.48%,AUC为0.880,显著高于miR-372(Z=2.285,P=0.022)、miR-125b(Z=2.114,P=0.035)、miR-592(Z=1.870,P=0.042)单独诊断的AUC。结论口腔癌患者血清miR-372和miR-125b水平较高,miR-592水平较低,血清miR-372、miR-125b、miR-592对口腔癌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miR-372 miR-125b miR-592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措施集合管理预防口腔颌面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血管危象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宗乐 严志明 +3 位作者 胡蓉 聂方方 袁珂嘉 后军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措施集合管理预防口腔颌面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血管危象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皮瓣移植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加用措施集合管... 目的:探讨应用措施集合管理预防口腔颌面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血管危象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颌面皮瓣移植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加用措施集合管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心理状况、疼痛情况、血管危象等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手术前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管危象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皮瓣移植术患者接受措施集合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缩短供区、受区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缓解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的同时,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皮瓣移植术 血管危象 措施集合管理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化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姬智博 陈瑞果 +3 位作者 杨浩 马坤 后军(综述) 孙磊(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6-741,共6页
依据肿瘤分期及病理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其中,化学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其组合正在多样化,重要性逐年增加。传统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等,近年来,一些靶向药物被开发,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 依据肿瘤分期及病理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联合治疗。其中,化学药物治疗进展迅速,其组合正在多样化,重要性逐年增加。传统化疗药物有顺铂、氟尿嘧啶等,近年来,一些靶向药物被开发,如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现综述了口腔鳞状细胞癌药物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其治疗方法、局限性及前景进行了系统地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靶向治疗 化疗药物 口腔癌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年琴 《当代临床医刊》 2020年第3期234-235,共2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7年间,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7年间,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组织成活率、并发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组织成活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口腔颌面部肿瘤扩大切除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修复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提升组织成活率,并控制并发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皮瓣修复术 护理干预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P2通过UPR/AFT6/EpCAM信号通路调节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迁移和侵袭
8
作者 梁珠珠 陈澍 +2 位作者 孙倩玉 沈兵 薛浩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24-2032,2064,共10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TRPP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TRPP2影响OSCC转移的潜在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规律性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核酸酶9(CRISPR-Cas9)慢病毒质粒转染技术,构...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TRPP2)在口腔鳞状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其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TRPP2影响OSCC转移的潜在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规律性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核酸酶9(CRISPR-Cas9)慢病毒质粒转染技术,构建TRPP2敲低的OSCC模型。免疫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验证TRPP2蛋白敲低效果。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TRPP2对OSCC增殖的影响。RT-qPCR法检测TRPP2对OSCC转移相关的靶基因。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与靶基因EpCAM及其与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相关转录因子表达。利用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TRPP2对OSCC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口腔上皮细胞HOK相比,OSCC中TRPP2显著高表达。敲低TRPP2,OSCC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相比,TRPP2敲低转录谱中共494个差异基因显著表达,其中234个基因表达上调,260个基因下调。其中与细胞黏附相关的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基因上调表达。此外,与UPR相关基因PERK、ATF6、GRP78表达上调,而与HOK细胞相比,OSCC中ATF6与EpCAM表达下调。敲低TRPP2,OSCC中ATF6与EpCAM表达上调,并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ATF6抑制剂ceapin-A7(5.0μmol/L)可恢复TRPP2敲低的OSCC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TRPP2在OSCC中显著高表达。敲低TRPP2,OSCC增殖能力增强,迁移和侵袭能力受抑制。TRPP2通过激活UPR介导EpCAM的表达,进而影响OSCC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瞬时受体多囊蛋白2 未折叠蛋白反应 内质网应激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迁移和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9
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口腔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 +43 位作者 阮敏 韩楠男 安常明 陈超 陈传俊 董敏俊 韩伟 侯劲松 后军 黄志权 李超 李思毅 刘冰 刘法昱 吕晓智 吕正华 任国欣 单小峰 尚政军 孙树洋 季彤 孙传政 孙国文 田皞 王元银 王悦平 温树信 吴炜 叶金海 喻棣 张春叶 张凯 张明 张胜 郑家伟 周旋 周瑜 朱国培 朱凌 苗素生 何悦 房居高 张陈平 张志愿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821-833,共13页
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在口咽癌致病因素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口咽癌的外科治疗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治疗模式改进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诊断与治疗模式的不统一、修复重建技术的不普及、治疗后康复... 随着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在口咽癌致病因素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口咽癌的外科治疗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治疗模式改进的同时,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诊断与治疗模式的不统一、修复重建技术的不普及、治疗后康复体系的不完善以及有效预防措施未建立等,尤其是在治疗模式上,对于早期口咽癌,是单纯手术还是单纯放疗,机器人微创手术是否比放疗具有更好的功能保护,尚存争议;对于中晚期口咽癌,治疗模式的争议更大,是采用同期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的非手术治疗模式,还是采用手术加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模式仍不明确。为规范中国口咽癌的外科治疗,明确口咽癌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本专家共识根据中国口咽癌的发病特点和诊疗现状,结合国内外最新理论和实践,在口咽癌的外科术前评估、手术指征确定、原发肿瘤切除、颈淋巴清扫、术后缺损修复、术后并发症处理、预后及随访等多方面形成共识性意见,重点包括:①口咽癌治疗前应当检测p16蛋白表达以明确HPV状态;②手术前进行颌面部增强磁共振检查从而清晰评估口咽癌浸润深度、侵袭方向,指导口咽癌的精准外科切除;开口度与气道评估对于外科手术的入路决策和术后风险预测具有重要意义;③较大口咽癌手术,预估口腔内1~2月不能有效进食者,建议术前接受经皮内镜胃造瘘,有效提升治疗期间的营养摄入;④对于早期口咽癌患者,可以选择单纯手术治疗或是单纯放疗;对于中晚期患者,HPV相关性口咽癌一般首选放射治疗,并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酌情选择是否增加同步化疗;非HPV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包括原发和复发)、放化疗后复发性HPV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建议首选手术治疗;⑤原发外生性的T1-2口咽癌,首选经口入路直接手术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T3-4的中晚期口咽癌患者建议酌情采用下颌骨暂时离断入路或是舌骨上入路进行手术;⑥肿瘤浸润深度>3 mm的cT1-2N0口咽癌患者以及cT3-4N0的非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行ⅠB-Ⅳ区的预防性颈淋巴清扫,cN+的非HPV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进行I-V区的治疗性颈淋巴清扫;⑦HPV相关性口咽癌放疗后12周或更长时间的PET-CT扫描显示颈淋巴结中有较强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FDG)摄取,或影像学提示淋巴结持续增大,建议进行颈淋巴清扫;⑧术前怀疑包膜外侵犯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时应当切除淋巴结周边的肌肉脂肪结缔组织;⑨口咽癌的缺损修复需要遵循修复重建阶梯原则,优先选择邻近瓣,次选远位带蒂瓣,最后游离瓣,组织量丰富的股前外侧皮瓣可以作为术后大范围缺损的首选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癌 人乳头瘤病毒 外科治疗 术前评估 手术适应证 颈淋巴清扫 包膜外侵犯 缺损修复 并发症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指标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陈澍 梁珠珠 +2 位作者 张鹤清 钟南萍 薛浩伟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凝血及炎症指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口腔鳞癌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凝血指标FIB、FDP、D-二聚体及...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凝血及炎症指标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口腔鳞癌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凝血指标FIB、FDP、D-二聚体及炎症反应指标NLR、PLR、MLR,并分析其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癌组患者外周血FIB、FDP、D-二聚体、NLR、MLR均高于健康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Ⅳ期口腔鳞癌患者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外周血FDP、PLR、MLR相对较高(P<0.05);虽然外周血指标与组织学分级差异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IB、NLR、PLR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较正常人群凝血功能异常,且凝血指标FIB、FDP、D-二聚体及炎症反应指标NLR、PLR、MLR与其临床分期、颈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最大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凝血指标 炎症指标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改善口腔癌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效果上的作用分析
11
作者 夏卫静 孙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88-0191,共4页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寻心理护理在改善口腔癌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效果上的作用。方法 此次试验建立了一组观察组和一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每组个50名病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结果 ...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寻心理护理在改善口腔癌患者心理健康及康复效果上的作用。方法 此次试验建立了一组观察组和一组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每组个50名病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结果 有实验数据得知,在SUPPH评分这一指标上,在护理后自我决策、自我减压、正性态度的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在肺功能指标这一方面上,对护理后FEV1、FVC、和FEV1/FVC的测量值进行对比,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1)。而在术后康复进度影响方面,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依从性评分方面,观察组在遵医用药、功能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和按时复诊方面,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心理护理能在提升口腔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改善康复效果,增高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出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口腔癌 心理健康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腭黏骨膜瓣在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令达 后军 +2 位作者 潘涛 颜雨春 薛浩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硬腭瓣修复口腔软组织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缺损,选择以腭大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半腭瓣及单侧腭大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全腭瓣转位修复,并分析其优缺点。结果:临床应用47例,25例半腭瓣及19... 目的:探讨硬腭瓣修复口腔软组织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缺损,选择以腭大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半腭瓣及单侧腭大神经血管束为蒂的全腭瓣转位修复,并分析其优缺点。结果:临床应用47例,25例半腭瓣及19例全腭瓣完全成活,2例全腭瓣基本成活,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硬腭瓣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影响外形与功能,是修复口腔软组织缺损可供选择且较为理想的整复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瓣 组织缺损 修复 口腔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永锋 张令达 曹立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中S100A4蛋白和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OSCC组织中S100A4、E-cad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中S100A4蛋白和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OSCC组织中S100A4、E-cad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100A4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cad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E-cad对OSCC的分化起重要作用;E-cad、S100A4蛋白和OSC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S100A4蛋白 上皮钙粘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文宇 后军 +5 位作者 肖锋 方冬冬 李承靖 孙明 胡玉坤 薛浩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0-132,99,共4页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0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Ⅰ期修复重建口腔较大软组织... 目的探讨前臂游离皮瓣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0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11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Ⅰ期修复重建口腔较大软组织缺损,总结临床手术经验。结果 11例舌、颊、口底等处缺损成功修复,术后外形恢复满意。术后半年随访,大部分患者皮瓣黏膜化明显,全部患者咀嚼功能基本恢复;部分患者舌及口底鳞癌术后语言功能稍有改变。结论游离桡侧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是一种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皮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桡侧前臂皮瓣 口腔颌面部肿瘤 显微外科 理想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导航技术下3D打印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承靖 方冬冬 +3 位作者 杨文宇 肖锋 李迪 后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9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导航技术下3D打印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重建手术,观察组采用计算机手术导航技术下3D打印技术进行重建,... 目的:探讨手术导航技术下3D打印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颌面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重建手术,观察组采用计算机手术导航技术下3D打印技术进行重建,比较两组颧突点至颧弓根点表面突度差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颧突点至颧弓根点表面突度差值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74,t=74.534;P<0.05);且观察组术后颧突点至颧弓根点表面突度差值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487,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014,t=4.746;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在外貌、语言以及咀嚼功能方面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导航技术下3D打印辅助重建手术治疗颌面部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导航技术 三维(3D)打印技术 颌面部骨折 修复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14与EMMP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冶 张令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3例手术切除的OSCC组织及11例口腔正...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43例手术切除的OSCC组织及11例口腔正常组织(NOT)中的MMP-14及EMMPRIN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MMP-14及EMMPRIN mRNA在OSCC组中的表达均高于NOT组(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相关性分析显示MMP-14及EMMPRIN mRNA之间呈正相关(r=0.801,P<0.01)。结论 MMP-14和EMMPRIN基因的异常表达与O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MMP-14和EMMPRIN mRNA的表达状况可以为评价OSCC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基质金 属蛋白酶-14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CD44S、CD44V5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玉坤 张令达 +4 位作者 后军 潘涛 薛浩伟 孙明 赵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S、CD44V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新鲜标本)正常口腔组织(NOT)及59例(20例为新鲜标本)手术切除的OSCC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S及CD44V5的表达。RT-PCR法检测12例NOT及2...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S、CD44V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新鲜标本)正常口腔组织(NOT)及59例(20例为新鲜标本)手术切除的OSCC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S及CD44V5的表达。RT-PCR法检测12例NOT及20例OSCC中CD44SmRNA的表达。结果 CD44S、CD44V5和CD44SmRNA在OS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NOT中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S和CD44V5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在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S和CD44V5的异常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可作为预测OSCC侵袭和转移潜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抗原 CD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COX-2表达和MVD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冬冬 颜雨春 杨全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2-685,共4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PTEN)、环氧化酶-2(COX-2)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例OSCC组织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TEN、COX-2、C...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PTEN)、环氧化酶-2(COX-2)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0例OSCC组织和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TEN、COX-2、CD34的表达。结果 PTEN和COX-2阳性率在正常口腔黏膜为100%和0,OSCC组织中为56.0%与58.0%,微血管密度(MVD)为(45.63±10.52)。PTEN阴性表达与OSCC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相关(P<0.05),COX-2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TEN阳性表达组织中的MVD值为(41.17±10.46),阴性组织为(47.46±12.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阳性表达组织中的MVD值为(45.32±12.87),阴性组织为(37.18±9.6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和COX-2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s=-0.509,P<0.01)。结论 PTEN失活、COX-2的激活及血管的形成在OSCC进程中共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环氧化酶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57^(kip2)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涛 张令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检测p57kip2mRNA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2例OSCC组织及14例口腔正常组织(NOT)中p57kip2 mRNA和Cyclin D1 mRNA的... 目的检测p57kip2mRNA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2例OSCC组织及14例口腔正常组织(NOT)中p57kip2 mRNA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OSCC组织中p57kip2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NOT(P<0.05);其相对含量在OSCC组织中为(0.540±0.160),明显低于NOT(0.902±0.057)(P<0.01)。OSCC组织中Cyclin D1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NOT(P<0.01);其相对含量在OSCC中为(1.164±0.095),明显高于NOT(0.660±0.033)(P<0.01)。p57kip2 mRNA和Cyclin D1mRNA在OSCC组织中的相对含量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且两者之间成负相关(r=-0.769,P<0.01)。结论 p57kip2和Cyclin D1基因与OS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为评价OSCC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并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蛋白 逆转录-聚合酶链 反应 P57KIP2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MP-9及p6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锋 张令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p63蛋白表达与OS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手术切除的OSC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MP-9和p63蛋白表达。结果 OSCC中MMP-9和p6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5%和79.4%...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p63蛋白表达与OS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手术切除的OSCC组织及正常组织中MMP-9和p63蛋白表达。结果 OSCC中MMP-9和p6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5%和79.4%。MMP-9表达可能在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而p63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MMP-9和p63异常表达与OSCC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OSCC转移潜能和评估OSCC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