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构建国际化急诊医学教育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浩东 程炯炯 +2 位作者 陈佳 王玉 马云飞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探索“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针对MBBS(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MBBS)留学生“急诊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与实施成效。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教育研究成果分析的方法,审视当前急诊医学教学面临的主要挑... 目的探索“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针对MBBS(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MBBS)留学生“急诊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与实施成效。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教育研究成果分析的方法,审视当前急诊医学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语言障碍、教学方法不足等问题。根据安徽医科大学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学生的特定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改革措施。结果研究揭示了当前急诊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语言沟通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挑战。还提出了包括现代技术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推广等一系列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结论本次教学改革的实施有效完善了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创新了教学方法,为MBBS留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国际化急诊医学教育体验。促进了医学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构建健康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MBBS留学生 急诊医学 教学改革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医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浩东 马羊 +3 位作者 程炯炯 陈佳 王玉 马云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508-2510,2513,共4页
目的: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4个班级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班级60名学生。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急诊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2019级临床医学4个班级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班级60名学生。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急诊医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制定学习目标及计划、自我监测及调节、获取及处理信息、交流合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3.01、3.07、3.72,P<0.05)。两组学生自我动机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P=0.001)。两组学生学生学习信念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8,P=0.237)。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3
作者 赵浩东 陈佳 +2 位作者 陈炯炯 王玉 马云飞 《新疆医学》 2024年第4期499-502,共4页
急诊医学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科范畴广泛,不仅覆盖了疾病预防、急救措施、诊断过程、治疗方法以及患者转运等多个方面,还涵盖了预后评估、临床流行病学和医疗管理等领域,显示出其跨学科的综合特性。作为现代医学中... 急诊医学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学科范畴广泛,不仅覆盖了疾病预防、急救措施、诊断过程、治疗方法以及患者转运等多个方面,还涵盖了预后评估、临床流行病学和医疗管理等领域,显示出其跨学科的综合特性。作为现代医学中一个尖端领域的医学学科,急诊医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既具备高素质又有高水平技能的急诊医疗专业人才,以应对社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紧迫需求[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临床流行病学 医学学科 急诊医疗 医学教育 专业人才 现代医学 急救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联合近实时网络交互提升来华留学生急诊技能
4
作者 赵浩东 程炯炯 +2 位作者 陈佳 王玉 马云飞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2期2760-2762,共3页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联合近实时网络交互是否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急诊技能水平。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60名来华攻读医学全科学士(MBBS)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学生接受为期4周的虚拟仿真技术...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联合近实时网络交互是否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急诊技能水平。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60名来华攻读医学全科学士(MBBS)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学生接受为期4周的虚拟仿真技术与近实时网络交互相结合的技能技能培训,对照组学生接受为期4周的虚拟仿真技术的急诊技能培训。观察两组学生在急诊技能评估中的数据,主要指标包括急诊技能的准确性、合理性和人文关怀得分,次要指标包括自信心、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结果:实验组学生急诊技能准确性、人文关怀、自信心、参与度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计统计学意义(t=2.08、3.93、2.97、2.52,P<0.05);两组学生急诊技能合理性、学习主动性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1.10,P>0.05)。结论:虚拟仿真联合近实时网络交互可以有效提高留学生的急诊技能水平,有望成为急诊医学教育的有效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急诊技能 近实时网络交互 随机对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急诊外科进修医师教学培养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兴宇 《安徽医学》 2011年第5期704-705,共2页
我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年都接受来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医院的进修医师。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疗工作对临床医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进修是基层单位医生进行... 我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每年都接受来自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医院的进修医师。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医疗工作对临床医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进修是基层单位医生进行深造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培养业务技术骨干的重要手段,同时,进修教育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 进修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胆道疾病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泽华 胡志万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 (≥ 6 0岁 )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我们对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的 118例老年胆道疾病手术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有各种合并症 5 2例 (4 4 1% )。 117例治愈和好转 ,死... 目的 探讨老年人 (≥ 6 0岁 )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我们对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的 118例老年胆道疾病手术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有各种合并症 5 2例 (4 4 1% )。 117例治愈和好转 ,死亡 1例(0 8% ) ,死亡原因与术前合并疾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有关。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 7例 (5 9% ) ,其中急诊手术组为 16 1% ,择期手术组为 2 3%。结论 虽然老年人合并症多 ,但在全面了解病情 ,充分术前准备后 ,适时进行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胆道疾病 外科治疗 术前合并症 术后并发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临床带教模式在MBBS留学生急诊医学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剑林 陈卫东 +2 位作者 胡志万 王梅 王兴宇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3期114-115,118,共3页
目的:探讨“1+1+1”临床带教模式在MBBS留学生急诊医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外国留学生和国内实习生分为“1+1+1”临床带教模式组(实验组)及“一对多”的传统临床带教模式组(对照组),对国内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英语... 目的:探讨“1+1+1”临床带教模式在MBBS留学生急诊医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外国留学生和国内实习生分为“1+1+1”临床带教模式组(实验组)及“一对多”的传统临床带教模式组(对照组),对国内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英语口语和英文文献翻译能力进行考核;考核留学生的出勤天数、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病历书写情况。结果:实验组国内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英语口语和英文文献翻译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外国留学生出勤天数、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及病历书写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临床带教模式在急诊医学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全方位提高了国内实习生及MBBS留学生实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1” 带教模式 急诊医学 实习 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衰弱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李佳佳 赵梅 +1 位作者 王梅 马良慧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衰弱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关系,并分析睡眠障碍和抑郁在术后衰弱与术后恢复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5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衰弱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关系,并分析睡眠障碍和抑郁在术后衰弱与术后恢复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5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9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睡眠障碍量表、15项老年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及Bootstrap法构建并验证链式中介模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衰弱、睡眠障碍、抑郁是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术后衰弱、睡眠障碍、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8.7%、30.9%、10.4%。术后衰弱与术后恢复质量呈负相关(r=-0.752,P<0.001),与睡眠障碍和抑郁均呈正相关(r=0.571、0.692,P<0.001),睡眠障碍与抑郁呈正相关(r=0.556,P<0.001),睡眠障碍和抑郁与术后恢复质量均呈负相关(r=-0.563、-0.634,P<0.001)。中介模型表明,术后衰弱直接负向预测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质量(β=-0.567,P<0.001),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61.63%;睡眠障碍、抑郁、睡眠障碍→抑郁的3条路径在术后衰弱和术后恢复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显著(β=-0.145、-0.166、-0.042,P<0.001),分别占总效应的15.76%、18.04%、4.57%。结论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衰弱对术后恢复质量有直接预测作用,且受睡眠障碍、抑郁的中介效应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术后衰弱 术后恢复质量 睡眠障碍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省存 王欣 +2 位作者 陈先良 崔笑 汪圣毅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3期11-11,共1页
外科总论实验课非常重要,在外科学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互助式教学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从"互助式教学法"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思路... 外科总论实验课非常重要,在外科学教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互助式教学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从"互助式教学法"在外科总论实验课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思路与前期研究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总论 实验课 互助式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综合症的外科治疗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学虎 FANG Mao-yong WANG Xing-yu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本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外科减压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以及Cochrane实验注册... 目的本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外科减压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从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以及Cochrane实验注册中心检索2008年1月~2017年1月发表的有关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开腹减压治疗及保守治疗的疗效对比的文献,由2位急诊外科医生独立地对入选研究的实验对象特征及实验设计和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共有6个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共计425例SAP并发ACS的患者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指出:与保守治疗相比,外科减压治疗组患者治疗7天APACHE II评分降低的数值增加显著,[WMD:3.29,95%CI:(2.97,3.61,P<0.01)];治疗第三天及第七天IAP降低的数值明显增大,[WMD:3.36,95%CI:(2.56,4.15,P<0.001)];[WMD:5.83,95%CI:(4.19,7.48,P<0.001)];死亡的患者的数目明显少减少,[OR:0.25,95%CI:(0.14,0.44,P<0.001)]。结论在SAP并发ACS的治疗上外科减压治疗比单纯保守治疗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外科减压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外科实习医生临床观察能力的现状分析
11
作者 汪圣毅 王欣 +1 位作者 陈先良 刘省存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9期112-113,共2页
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对普外科实习医生(包括实习研究生)进行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掌握临床观察的方法,初步具备对纷繁复杂的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进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诊断、制定出正确的诊疗计划... 在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通过对普外科实习医生(包括实习研究生)进行临床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掌握临床观察的方法,初步具备对纷繁复杂的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能力,进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作出正确诊断、制定出正确的诊疗计划,为成长为真正的临床医生打下基础。本研究初步分析了现阶段实习医生临床观察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能力 外科实习医生 临床技能培训 临床现象 诊疗计划 临床医生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手术治疗62例结肠癌性梗阻
12
作者 王兴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探讨结肠癌性梗阻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 6 2例结肠癌性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其中一期切除吻合 44例 ,永久性结肠造瘘 12例 ,捷径手术 6例。结果 术后痊愈 6 0例 ,死亡 2例 ;切口感染 6例 ,吻合... 目的 探讨结肠癌性梗阻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 6 2例结肠癌性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 ,其中一期切除吻合 44例 ,永久性结肠造瘘 12例 ,捷径手术 6例。结果 术后痊愈 6 0例 ,死亡 2例 ;切口感染 6例 ,吻合口瘘 2例。结论 对于结肠癌性梗阻的急诊手术病例 ,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尽可能一期手术切除肿瘤、解决梗阻 ,既提高安全性 ,又减少患者痛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并发症 肠梗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微创治疗及手术损伤控制策略
13
作者 徐周纬 丁柏成 +3 位作者 王凯强 赵天乐 李星翰 王兴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22-62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损伤控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患者家属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知情同意后...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损伤控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得患者家属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预后随访的区别。7例>80岁的高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较多且术中耐受力差,在处理疝内容物病变后仅实施了疝囊高位结扎的损伤控制手术。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无效和总有效率)、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和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局部硬块、慢性疼痛和二期疝手术比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按损伤控制策略处置的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急诊腹腔镜手术探查老年嵌顿性腹股沟疝安全可行,同时应正确评估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必要时应简化手术为后续治疗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嵌顿性 急性 老年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损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指标对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衰弱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佳佳 王梅 +1 位作者 武长美 耿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 分析与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衰弱有关的营养指标,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病房的315例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将病人分为术后衰弱组... 目的 分析与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衰弱有关的营养指标,并探讨其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病房的315例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将病人分为术后衰弱组180例和术后非衰弱组135例。收集2组病人的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和营养相关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衰弱的影响因素。绘制不同营养指标预测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衰弱的ROC曲线,并计算AUC。结果 2组病人年龄、BMI、术前衰弱、肿瘤位置、手术方式、病理分期、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预后营养指数(PNI)、Hb、血清白蛋白(ALB)、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置、GNRI、Hb、NRS2002评分是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GNRI、Hb、NRS2002评分预测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衰弱的AUC分别为0.827(95%CI:0.781~0.867)、0.767(95%CI:0.717~0.813)、0.699(95%CI:0.645~0.749)。GNRI的AUC大于Hb(Z=2.112,P=0.035)和NRS2002评分(Z=3.665,P<0.001)。结论 应用GNRI、Hb、NRS2002评估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前营养状况,能有效预测术后衰弱的发生,其中GNRI的预测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老年人 术后衰弱 营养指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联合血浆置换救治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程炯炯 李琳琳 +3 位作者 赵浩东 胡志旭 陈卫东 王兴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救治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9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RRT组51例和CRRT联合PE组(联合组)58例,比较2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救治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9例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RRT组51例和CRRT联合PE组(联合组)58例,比较2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预后情况;计算联合组患者治疗72h三酰甘油(TG)下降程度,根据TG下降程度(取60%为界限),分为高效(TG下降>60%)组37例和低效(TG下降≤60%)组21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RRT联合PE疗效的因素。结果联合组治疗72 h后总胆固醇(TC)、TG、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CRRT组(P<0.05);联合组腹痛、发热和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CRRT组(P<0.05)。高效组治疗前TC和TG水平高于低效组,发病至PE开始时间短于低效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RRT联合PE的TG下降程度=33.591+1.010×治疗前TC+2.088×治疗前TG-0.443×发病至PE开始时间。结论CRRT联合PE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有利于疾病转归,其疗效与患者治疗前TC、TG水平和发病至PE开始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血浆置换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症状的思维导图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急腹症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周纬 陈卫东 +4 位作者 张剑林 吴雪生 严培清 钱一凡 王兴宇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915-92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症状的思维导图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教学法)在急腹症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轮转的127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于... 目的探讨应用基于症状的思维导图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教学法)在急腹症临床实习带教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轮转的127名实习医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于症状的思维导图联合CBL教学组和传统的讲授式查房教学组,出科时分别完成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教学依从性和满意度评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学员在性别、年龄、学历和入科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员均能较好地参与各自的教学模式并取得明显进步,其中观察组Mini-CEX和教学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症状的思维导图联合CBL教学比传统的讲授式查房教学更能提升实习医生对急腹症的综合诊治能力,值得在临床实习带教中进行推广并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研究 急腹症 思维导图 CBL教学 MINI-C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7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汤亲青 蒯加高 +3 位作者 张剑林 刘雷 王兴宇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55-356,共2页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对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期间内收治的7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的有效临床资料,按单双日入院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常...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对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期间内收治的70例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的有效临床资料,按单双日入院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进行常规治疗,另一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生长抑素联合清胰汤组症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腹痛缓解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淀粉酶值恢复正常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胰汤为有效的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的药物,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轻型胰腺炎可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前瞻性分析 清胰汤 生长抑素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亚 张长乐 +3 位作者 黄道林 盛勇 尹情胜 钟国勇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0期878-879,共2页
目的评价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的缓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给药剂量和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42例乳腺癌患者接受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的术前、术中局部植入化疗,以不同的给药剂量及给药后不等的手术时间,观察其血液、组织浓度及用药后反应。结果... 目的评价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的缓释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给药剂量和药物浓度的关系。方法42例乳腺癌患者接受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的术前、术中局部植入化疗,以不同的给药剂量及给药后不等的手术时间,观察其血液、组织浓度及用药后反应。结果(1)该药体内植入后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所有病例无明显不良反应。(2)植入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可获得较高的组织药物浓度。结论应用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行乳腺癌局部植入化疗,安全性高,全身影响小,缓释效果佳;加大给药剂量,局部能获得更高的治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 乳腺肿瘤 局部植入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孙俊峰 汤亲青 +1 位作者 张剑林 方茂勇 《肝胆外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94-396,共3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有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创伤性、药物性、暴饮暴食等,0在中国以胆源性为主,但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减少、肥胖人群增多,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越来...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因有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性、创伤性、药物性、暴饮暴食等,0在中国以胆源性为主,但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运动减少、肥胖人群增多,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越来越多,已是仅次于胆源性、酒精性之后的急性胰腺炎(AP)常见原因,并且病情更为凶险,容易反复发作,已引起的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有不少学者提出HLAP有以下特别的临床特点:(1)易反复发作,血脂水平越高,胰腺炎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控制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5.65mmol/L,可防止HLAP的进展;(2)部分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者由于乳糜颗粒沉积,可在肢体、臀部、背部看到黄色瘤,或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脂血症,由于脂肪沉积可造成肝脾肿大、脂肪肝等相关表现;(3)发病人群特征与其他病因所致AP不同,HLAP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小,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肥胖、酗酒、妊娠、高脂血症家族史患者的HLAP发病风险较高。本文就HLAP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进展,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高脂血症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1β、IL-6及IL-10对急性胰腺炎预后判断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健鹰 方茂勇 +1 位作者 徐周纬 刘雷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185-1187,共3页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结合患者的康复周期,了解抗炎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在...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并结合患者的康复周期,了解抗炎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在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探讨其对预后判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发病时间不超过1 d的急性胰腺炎病人,按照有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APACHEⅡ评分小于或大于8分,CT分级为A、B、C、D级,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轻型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抽取入院后SAP患者于入院后第1、3、7、10、14天空腹抽取外周血,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由于康复周期较短,住院时间较短则于1、3、7、10 d空腹抽取外周,用于检测血清IL-1、IL-6及IL-10水平。结果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在AP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的作用结果决定了胰腺炎的转归,治疗SAP的重点在于快速使二者达到低水平的动态平衡,加强对二者的检测,尤其是IL-6及IL-10的检测,有重要意义。结论促炎—抗炎细胞因子检测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