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16型E5基因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E6、E7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侯潇潇 江彤 +1 位作者 蒋欣泉 陈传俊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研究HPV16型E5基因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HIOEC)E6、E7基因的影响。方法:HIOEC转染pLEGFP-E5基因反转录病毒载体,同时人为突变E5基因并转染HIOEC,通过PCR检测E5及各突变体在HIOEC中的... 目的:研究HPV16型E5基因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HIOEC)E6、E7基因的影响。方法:HIOEC转染pLEGFP-E5基因反转录病毒载体,同时人为突变E5基因并转染HIOEC,通过PCR检测E5及各突变体在HIOEC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E6、E7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的变化以及转染后HIOEC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构建了E5缺失突变体反转录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转染后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增殖行为实验表明,HPV16E5基因可促进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增殖(P<0.05),并对E6、E7基因mRNA表达具有正调控作用,但其缺失突变基因反转录病毒载体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增殖及E6、E7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HPV16型E5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增殖,并对E6、E7基因mRNA表达量有一定的间接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16E5 E6/E7 缺失突变 反转录病毒载体 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4
2
作者 季从容 刘红红 +1 位作者 钱昌富 魏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4-776,共3页
比较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选择141例累及邻面的后牙牙体缺损牙齿180颗,随机分成3组,分别制作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嵌体进行修复... 比较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选择141例累及邻面的后牙牙体缺损牙齿180颗,随机分成3组,分别制作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嵌体进行修复,在修复后1年复诊,观察修复效果。高嵌体组和全冠组在修复体完整性、有无继发龋方面与嵌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嵌体组在固位稳定性上更优于全冠组(P<0.05)。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全冠、高嵌体冠优于嵌体修复,而高嵌体冠更有利于固位稳定,更加适用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体 高嵌体冠 全冠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术后VP辅助化疗过程中血象变化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大军 颜雨春 陈晓阳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830-832,共3页
目的分析观察口腔鳞癌术后VP(长春新碱+平阳霉素)辅助化疗血象变化情况及分析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81例口腔鳞癌术后患者行VP方案辅助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一日及一周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 目的分析观察口腔鳞癌术后VP(长春新碱+平阳霉素)辅助化疗血象变化情况及分析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收治81例口腔鳞癌术后患者行VP方案辅助化疗前、化疗结束后一日及一周血常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VP方案化疗结束一日后,大多数患者血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白细胞变化最显著(P〈0.05),血小板次之(P〈0.05),红细胞不明显(P〉0.05);而化疗结束后一周,血细胞均恢复至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口腔鳞癌VP方案化疗后,患者血细胞可能会发生暂时性的升高,化疗结束后一周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口腔 长春新碱 平阳霉素 化疗 血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除术后固定修复的咀嚼功能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倪成励 路晶晶 王佳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02-603,共2页
目的评价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除术后固定义齿修复的咀嚼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6颗下颌第一磨牙牙根病变严重需行牙半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冠修复患牙。以患牙修复前及同名牙为对照,检测患牙固定义齿修复1个月后的咀嚼功能。结... 目的评价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除术后固定义齿修复的咀嚼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6颗下颌第一磨牙牙根病变严重需行牙半切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冠修复患牙。以患牙修复前及同名牙为对照,检测患牙固定义齿修复1个月后的咀嚼功能。结果患牙固定义齿修复1个月时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同侧修复前(P<0.01)。与同名牙相比,患牙固定修复1个月时的咀嚼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牙半切术保留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的修复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牙半切术 固定修复 咀嚼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活髓切断术在年轻恒牙保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卢伟 解光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4,共3页
年轻恒牙急性牙髓炎是一类常见的急性牙髓感染病症,是否保留生活牙髓是尚存争议的问题。作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选择由龋齿和外伤所引起的急性牙髓炎年轻恒牙46例,通过开随引流、控制感染后,在局麻下行部分活髓切断加直接盖髓的... 年轻恒牙急性牙髓炎是一类常见的急性牙髓感染病症,是否保留生活牙髓是尚存争议的问题。作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选择由龋齿和外伤所引起的急性牙髓炎年轻恒牙46例,通过开随引流、控制感染后,在局麻下行部分活髓切断加直接盖髓的方法以保存大部分活髓组织。经2年随访,成功38颗,占82.6%,失败8颗,占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活髓切断术 年轻恒牙 急性牙髓炎 直接盖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对于控制急性牙髓炎疼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伟 张红 韩东 《安徽医学》 201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过程中控制疼痛的效果。方法急性牙髓炎患者120例120颗患牙随机分成3组:A组(开髓引流组)、B组(冠髓去除组)和C组(冠髓-根髓去除组),每组40颗牙。3组皆在局麻下进行手术,A组仅行开随处理,B组去除冠...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在急性牙髓炎治疗过程中控制疼痛的效果。方法急性牙髓炎患者120例120颗患牙随机分成3组:A组(开髓引流组)、B组(冠髓去除组)和C组(冠髓-根髓去除组),每组40颗牙。3组皆在局麻下进行手术,A组仅行开随处理,B组去除冠髓组织,C组彻底去除全部牙髓组织,以0.9%氯化钠和2%H2O2液反复冲洗,然后髓腔内置樟脑酚棉球,24 h后观察和比较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B组和C组在疼痛缓解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1和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在治疗程序上较C组更为简便。结论冠髓去除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控制疼痛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疼痛 应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型E5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EGFP-E5的构建与鉴定
7
作者 杨文宇 江彤 陈传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构建HPV16型E5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根据HPV16型E5基因已知序列,用PCR方法扩增E5片段,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LEGFP-E5。酶切电泳验证重组质粒pLEGFP-E5后,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LEGFP-E5转染入包装... 目的构建HPV16型E5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方法根据HPV16型E5基因已知序列,用PCR方法扩增E5片段,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LEGFP-E5。酶切电泳验证重组质粒pLEGFP-E5后,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LEGFP-E5转染入包装细胞PA317。收集PA317病毒上清转染NIH3T3细胞。结果 PCR结果显示扩增片断大小约252bp,与预期相同。重组质粒酶切后显示其大小约7300bp。pLEGFP-E5成功转染检测细胞。结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EGFP-E5基因构建成功,能有效感染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染色质组装和分解 转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干扰状态对下颌骨髁突形态学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佳 陈传俊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92-294,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干预诱导大鼠雌激素紊乱来观察髁突形态学变化,试图为探讨髁突特发性吸收(ICR)发病机制找到可能的切入点。方法 6周龄有正常动情周期的雌性SD大鼠30只,平均分为三组:灌胃避孕药给药组、环磷酰胺诱导卵巢早衰模型组、空白对照组... 目的通过干预诱导大鼠雌激素紊乱来观察髁突形态学变化,试图为探讨髁突特发性吸收(ICR)发病机制找到可能的切入点。方法 6周龄有正常动情周期的雌性SD大鼠30只,平均分为三组:灌胃避孕药给药组、环磷酰胺诱导卵巢早衰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分别在实验前、实验第15日及实验第12周检测血清雌二醇浓度。实验结束光镜观察髁突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第15天及实验第12周卵巢早衰模型组血清雌二醇明显降低;避孕药给药组在灌胃第15日血清雌二醇水平无明显变化,第12周其血清雌二醇浓度显著降低。避孕药给药组髁突软骨层厚度减少,骨小梁排列杂乱,髓腔增大;卵巢早衰模型组髁突软骨层厚度排列紊乱,厚薄不一,骨小梁排列明显杂乱且结构疏松,髓腔明显增大。结论避孕药对年轻雌性大鼠髁突软骨成骨有干扰作用;卵巢早衰可以导致髁突发生一定的退行性变化。提示:ICR可能是雌激素干扰所诱导的髁突形态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质吸收 雌激素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硝唑加地塞米松预防智齿拔除术后不良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卢伟 张红 韩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观察奥硝唑局部填塞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下颌智齿阻生的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智齿拔除术后,实验组在拔牙创内填塞奥硝唑明胶海绵,同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 目的:观察奥硝唑局部填塞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下颌智齿阻生的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智齿拔除术后,实验组在拔牙创内填塞奥硝唑明胶海绵,同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而对照组仅在拔牙创内填塞明胶海绵。2d后复诊观察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情况。结果:比较对照组,在智齿拔除术后,实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在拔牙创内预防性填塞奥硝唑明胶海绵,同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能明显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智齿 拔牙术 奥硝唑 地塞米松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