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扬眉 夏群 +5 位作者 王俊 解红娟 余奕 刘海华 姚志正 胡金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Detect技术及常规超声对62例女性患者总计85个乳腺肿块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S-Detect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Detect技术及常规超声对62例女性患者总计85个乳腺肿块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S-Detect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低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效能低于S-Detect技术(P<0.05),中年资、高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效能与S-Detect技术无显著差异(P>0.05)。S-Detect技术与高年资医师诊断结果呈正相关(r=0.97)。S-Detect技术长轴切面和长轴垂直切面的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中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直径≤20 mm乳腺肿块的效能优于S-Detect技术(P<0.05),但诊断直径>20 mm乳腺肿块的效能低于S-Detect技术(P<0.05)。结论S-Detect技术可用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其诊断效能可达到中、高年资医师BI-RADS分类的诊断水平,但在诊断直径不足20mm乳腺肿块时的效能并不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etect技术 乳腺肿块 常规超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技术及TUI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夏群 胡金花 +2 位作者 解红娟 余奕 杨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期158-161,165,共5页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结合容积对比成像(VCI)-C平面技术及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经阴道超声结合VC...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结合容积对比成像(VCI)-C平面技术及断层超声成像(TUI)技术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检查和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及TUI检查,分析两种检查的情况,比较二者的诊断率。结果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检查结果显示与病理结果相符者62例,其中输卵管妊娠54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6例,子宫角妊娠2例。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及TUI检查结果显示与病理结果相符者72例,其中输卵管妊娠59例,剖宫产切口部妊娠10例,子宫角妊娠3例。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及TUI检查诊断率高于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结合VCI-C平面及TUI技术诊断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显示更为清晰,对早期异位妊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容积对比成像 断层超声成像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肺脏超声联合APACHE Ⅱ在ICU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荣清源 杨晓帆 +1 位作者 李艳平 谢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6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研究床旁肺脏超声联合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在ICU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ARDS患者作为观... 目的研究床旁肺脏超声联合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在ICU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ARD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普通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APACHEⅡ评分评估,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床旁肺脏超声检查,比较不同病情及预后结局的ARDS患者和对照组的床旁肺脏超声评分与APACHEⅡ评分,采用ROC曲线分析床旁肺脏超声联合APACHEⅡ评分对ARDS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spearman分析肺脏超声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的肺脏超声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轻中度组(P<0.05);死亡组的肺脏超声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肺脏超声联合APACHEⅡ评分诊断轻中、重度ARDS的AUC为0.887(95%CI:0.795~0.955),且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单一诊断(P<0.05);肺脏超声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估ARDS患者预后的AUC为0.876(95%CI:0.774~0.944),且联合评估的AUC高于单一评估(P<0.05);ARDS患者的肺脏超声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05,P=0.003)。结论床旁肺脏超声联合APACHEⅡ评分可有效地评估ARDS患者病情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床旁肺脏超声 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系统 急性呼吸窘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B/W、CDFI联合血浆Fib、D-D检测对DVT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郝君霞 胡金花 +1 位作者 夏群 余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二维灰阶超声(2D-B/W)、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下肢肿胀疼痛... 目的探究二维灰阶超声(2D-B/W)、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联合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下肢肿胀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VT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2D-B/W、CDFI检查,并测定血浆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绘制各检查方法诊断DV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各自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2D-B/W、CDFI、血浆Fib、血浆D-D单独及联合诊断DVT的诊断效能。结果DVT患者的血浆Fib、D-D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VT患者(P<0.05)。四项检查联合诊断DVT的AUC为0.938(95%CI:0.888~0.989),明显高于2D-B/W[0.739(95%CI:0.631~0.847)]、CDFI[0.891(95%CI:0.823~0.959)]、血浆Fib[0.758(95%CI:0.653~0.864)]、血浆D-D[0.826(95%CI:0.742~0.909)]单独诊断(P<0.05)。四项检查联合诊断DV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56%、93.88%和95.56%。结论2D-B/W、CDFI联合血浆Fib、D-D检测能够显著提高早期诊断DVT的诊断准确度,降低漏诊和误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灰阶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峻岭 赵群 +5 位作者 曹福英 苑晓洁 完顺利 靳娟娟 姜文君 黄菊霞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 2022年第2期17-28,共12页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新技术在早期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已成为重要工具。通过高频线阵探头,采用国际公认的髋关节超声技术Graf法,观察髋臼窝骨性及软骨性的外形结构,通过测量髋臼骨缘α角评价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程度...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新技术在早期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已成为重要工具。通过高频线阵探头,采用国际公认的髋关节超声技术Graf法,观察髋臼窝骨性及软骨性的外形结构,通过测量髋臼骨缘α角评价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程度,测量β角评价软骨性髋臼覆盖股骨头程度,和股骨头骨性髋臼覆盖率(MR)进行定性评估。随着超声技术在诊断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应用及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使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得到及时诊断,并及时早期干预治疗,起得较好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及少复发率,减轻经济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了婴幼儿致残率,改善预后,故对临床越发重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本文就高频超声对发育性婴幼儿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疾病的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超声检查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及超声学特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扬眉 胡金花 +5 位作者 刘玉净 吴方玲 踞琴琴 殷亚平 钱子龙 韩吉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分析其超声学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共160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了高频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结果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甲...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分析其超声学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共160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了高频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结果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甲状腺结节高频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进行分析,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腺瘤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腺瘤6例),共107个良性结节,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41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共53个恶性结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为95.33%(102/107),特异性为88.68%(47/53),准确度为93.13%(149/160),与病理学结果一致性较高;良恶性结节的形态、边缘、钙化、纵横比、颈部淋巴结、内部回声及结节内血流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缘、钙化、纵横比、颈部淋巴结、内部回声及结节内血流分布是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可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临床可综合分析超声征象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 高频彩超 诊断价值 超声学特点
原文传递
颅外段椎动脉发育不良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黄菊霞 殷亚平 +1 位作者 徐斌 杨艳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 2022年第3期1-7,共7页
随着临床医学、检查手段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颅外段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后循环缺血的众多原因之一,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颅外段先天发育不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我院住院患者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2169例患者经颅外段超声检查... 随着临床医学、检查手段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颅外段椎动脉发育不良是后循环缺血的众多原因之一,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颅外段先天发育不良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我院住院患者2018年3月到2021年3月2169例患者经颅外段超声检查,观测椎动脉的血管走形、内径、管腔结构及管腔内有无异常回声,彩色频谱观测血流充盈及频谱形态。这2169例患者中经超声检查发现126例患者椎动脉内径纤细(内径≤2.0mm或≤2.5mm,且与对侧内径相差≥%50)。患者椎动脉颅外段发育不良与自身正常椎动脉的PSV、EDV及RI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126例发育异常椎动脉患者均同时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进行对比,诊断结果高度吻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检出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是诊断椎动脉病变的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外段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 后循环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