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对慢性鼻窦炎的疗效 被引量:23
1
作者 罗敏 孙刚 +2 位作者 段金芳 李玉洁 陈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嗅觉功能、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鼻内镜组(n=38...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嗅觉功能、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鼻内镜组(n=38)和联合组(n=42)。比较2组患者疗效、嗅觉功能、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鼻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鼻塞、头面部胀痛、流脓涕、鼻涕倒流、头痛等症状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鼻内镜组(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黏液纤毛清除率、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糖精清除时间均较术前缩短(P<0.05),且联合组黏液纤毛清除率、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均高于鼻内镜组(P<0.05),糖精清除时间短于鼻内镜组(P<0.05)。联合组术后3个月、6个月嗅觉功能优于鼻内镜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CRS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及鼻腔黏液纤毛清除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手术 低温等离子 鼻甲射频消融术 慢性鼻窦炎 嗅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气管的甲状腺病变术后气管的处理
2
作者 刘龙生 刘业海 +3 位作者 童步升 张亮 吴静 吴开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60-1162,共3页
回顾性分析82例累及气管的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单侧或(和)双侧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亢伴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甲状腺淋巴瘤10例、甲状腺未分化癌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4例、复发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 回顾性分析82例累及气管的甲状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单侧或(和)双侧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亢伴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甲状腺淋巴瘤10例、甲状腺未分化癌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4例、复发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甲状腺病变术后的气管,要根据病变性质、病变累及气管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患者自身的合并症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最大限度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乳头状癌 手术治疗 气管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鼻腔通气和嗅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罗敏 段金芳 +2 位作者 孙刚 李玉洁 陈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3期4572-4575,共4页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鼻腔通气和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摘除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鼻腔通气和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则行鼻窦内镜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症状评分、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疼痛及总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疼痛及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疼痛及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嗅觉功能以及鼻腔通气的恢复,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鼻窦内镜术 嗅觉功能 鼻腔通气
原文传递
慢性鼻窦炎内镜术中使用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万玉峰 刘龙生 +1 位作者 徐盼盼 高俊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中置入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7例拟行FESS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支架组58例和非支架组49例,支架组术中使用鼻窦药物支架;非支架组术中未使用鼻窦药物支架。2组接受相同...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中置入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将107例拟行FESS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成支架组58例和非支架组49例,支架组术中使用鼻窦药物支架;非支架组术中未使用鼻窦药物支架。2组接受相同的术后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术后3个月复查。疗效主要通过内镜检查评估,评估指标包括鼻窦黏膜是否充血水肿、中鼻甲有无黏连、有无囊泡或息肉样变黏膜形成、窦口有无狭窄或再次闭塞、鼻窦黏膜是否上皮化和术后是否干预6项。结果:支架组58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术后1个月上述6项指标在支架组与非支架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干预率均明显低于非支架组(均P<0.01),支架组鼻窦黏膜上皮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支架组(P<0.01)。术后3个月复查2组均全部完成鼻窦黏膜上皮化,而支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干预率仍均明显低于非支架组(P<0.05或P<0.01)。结论:FESS术中置入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安全理想,在有效缓解鼻窦炎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能进一步控制并发症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内镜术 可吸收鼻窦药物支架
原文传递
肥胖对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嗜酸性转变的影响
5
作者 代开启 万玉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12-015,共4页
通过探究肥胖对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nonECRS)外周血中性粒细胞(bNeu)百分比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bEOS)的比值(bNER)的影响,分析肥胖是否会引起nonECRS发生嗜酸性转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就诊于... 通过探究肥胖对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nonECRS)外周血中性粒细胞(bNeu)百分比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bEOS)的比值(bNER)的影响,分析肥胖是否会引起nonECRS发生嗜酸性转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且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0.20%<bEOS<5.65%将其判定为nonCRS。将100例患者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nonCRS不伴肥胖组(nonCRS组)和nonCRS伴肥胖组(nonCRS-ob组)。结果 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判断nonCRS-ob组与nonCRS组bNER是否有差异。nonCRS-ob组bNER的平均秩次为39.81,nonCRS组bNER的平均秩次为5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55.500,P=0.038)。结论 肥胖会引起nonECRS患者bNER降低。提示肥胖nonECRS患者bEOS在外周血炎症细胞中所占比例有增高的趋势。肥胖可能会是nonECRS发生嗜酸性转变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 嗜酸性转变 肥胖 炎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589-5p对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罗敏 潘春晨 +3 位作者 孙刚 段金芳 陈红 陈天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589-5p(miR-589-5p)对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喉癌细胞系(TU177、TU686和AMC-HN-8)及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将miR-NC、miR-589-5p、si-NC和si-FGD4转染至TU68...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589-5p(miR-589-5p)对喉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喉癌细胞系(TU177、TU686和AMC-HN-8)及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购自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将miR-NC、miR-589-5p、si-NC和si-FGD4转染至TU686细胞(分别标记为miR-NC组、miR-589-5p组、si-NC组和si-FGD4组);miR-589-5p与pcDNA、miR-589-5p与pcDNA-FGD4共转染至TU686细胞(分别标记为miR-589-5p+pcDNA组和miR-589-5p+pcDNA-FGD4组)。溴化-3-(4, 5-二甲基-2-噻唑)-2, 5-二苯基四氮唑(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89-5p和FYVE、RhoGEF和PH域包含4(FYVE, RhoGEF And PH domain containing 4, FGD4)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FGD4、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2(bcl-2)、p21、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 miR-589-5p组喉癌细胞凋亡率(31.77±3.26)%比(18.82±1.27)%、miR-589-5p(0.74±0.06比0.31±0.02)、p21(0.78±0.05比0.37±0.02)和bax(0.68±0.04比0.31±0.0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NC组, 细胞活性(0.47±0.03比0.79±0.06)、Cyclin D1(0.25±0.02比0.66±0.04)及bcl-2(0.18±0.02比0.59±0.03)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iR-N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91、8.276、12.452、21.439、11.766、19.231、10.545, P<0.05)。转染miR-589-5p组喉癌细胞FGD4基因mRNA(0.41±0.03比0.72±0.05)及蛋白表达(0.25±0.02比0.45±0.03)显著低于miR-NC组细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33、15.509, P<0.05);转染anti-miR-589-5p组喉癌细胞FGD4基因mRNA(0.81±0.07比0.56±0.05)及蛋白表达(0.51±0.04比0.32±0.03)显著高于anti-miR-NC组细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24、20.235, P<0.05)。miR-589-5p+pcDNA-FGD4组细胞活性(0.79±0.06比0.62±0.04)、FGD4(0.68±0.04比0.31±0.03)、Cyclin D1(0.66±0.04比0.28±0.03)和bcl-2(0.61±0.04比0.34±0.0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iR-589-5p+pcDNA组细胞, 细胞凋亡率[(20.17±2.44)%比(33.14±3.02)%]、p21(0.41±0.03比0.67±0.5)和bax(0.38±0.06比0.59±0.0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iR-589-5p+pcDNA组细胞,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5、15.133、12.307、11.731、18.235、15.133、21.347, P<0.05)。结论 miR-589-5p通过下调FGD4基因表达调控喉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晨煜 万玉峰 +2 位作者 赵益 刘龙生 高俊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58-2261,共4页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变化的影响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住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喉恶性肿瘤患者,共...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变化的影响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住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喉恶性肿瘤患者,共计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喉部分切除术组(44例)以及全喉切除术组(42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并对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随访,记录肿瘤复发和转移率,术前2 d与术后2 d检测患者外周血CTC水平,分析CTC水平与术后患者预后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外周血CTC指标高于两组术前[(14.10±2.07)、(15.26±2.93) FU/3 ml比(9.52±1.56)、(9.91±2.05) FU/3 ml,t=16.817、16.110,P<0.05]。全喉切除术组术后2 d外周血CTC指标高于喉部分切除术组[(15.26±2.93) FU/3 ml比(14.10±2.07) FU/3 ml,t=2.402,P<0.05]。术后2 d外周血CTC水平与随访1年以上肿瘤复发转移呈正相关(rs=0.464,P<0.05)。结论全喉切除术与喉部分切除术比较导致外周血CTC水平升高更多。外周血CTC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呈正相关,外周血CTC水平可作为LSCC患者术后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癌 喉部分切除术 全喉切除术 循环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升主动脉直径测量联合NoSAS问卷在体检人群中筛查OSA的价值
8
作者 谢港 万玉峰 《医学信息》 2022年第24期74-78,共5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胸部CT上测量升主动脉直径联合NoSAS问卷在体检人群中筛查OS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以睡眠打鼾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者45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暂停低通... 目的分析低剂量胸部CT上测量升主动脉直径联合NoSAS问卷在体检人群中筛查OS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以睡眠打鼾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者45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正常组(AHI<5次/h)组107例和OSA组(AHI≥5次/h)346例,而OSA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AHI为5~15次/h)108例、中度组(AHI为16~30次/h)112例、重度组(AHI>30次/h)126例。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胸部CT扫描,并填写NoSAS问卷,测量升主动脉直径(AAD)。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oSAS问卷联合AAD测量与单一NoSAS问卷对OSA的筛查价值。结果正常组与轻、中、重度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BMI、吸烟史、颈围、LSpO2、NoSAS评分、A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HI≥5、15、30次/h为OSA诊断标准,NoSAS问卷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82和0.664、0.906和0.592、0.806和0.511,而NoSAS问卷联合AAD测量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96和0.682、0.926和0.652、0.857和0.678。结论以AHI≥5、15、30次/h作为诊断OSA的标准,NoSAS问卷联合AAD测量的AUC、灵敏度、特异度都较单一NoSAS问卷明显提升,可应用于体检人群OSA的临床初步筛查,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NoSAS问卷 低剂量胸部CT 升主动脉直径 健康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