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浓度美蓝染色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小鹏
邓福生
+7 位作者
刘岩岩
郑伟红
韦后清
王锡宏
孔源
任云
高健
吴德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5-5,8,共2页
目的探讨乳管内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的方法在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43例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25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高浓度美蓝染色)18例,分析两组术中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以及微...
目的探讨乳管内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的方法在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43例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25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高浓度美蓝染色)18例,分析两组术中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以及微小病变的识别情况。结果 43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均染色成功,改良组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4例(16%),传统组8例(44.4%);改良法比传统方法更容易识别乳管微小病变。结论改良法对乳头溢液患者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蓝
乳头溢液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光细丝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小鹏
夏文飞
+6 位作者
邓福生
韦后清
江琳
孔源
吴德林
高健
刘岩岩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发光细丝插入病变乳腺导管标记的方法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乳头溢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手术组(将发光细丝经溢液乳孔插入病变乳腺导管)1...
目的探讨自制发光细丝插入病变乳腺导管标记的方法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乳头溢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手术组(将发光细丝经溢液乳孔插入病变乳腺导管)14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用高浓度亚甲蓝染色)18例,分析两组手术野的污染、微小病变的识别及术后病理结果等情况,对数据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等方法分析。结果传统手术组亚甲蓝外溢污染手术野8例(44.4%,8/18),而改良手术组无一例手术野污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38±9)min,改良手术组为(29±1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12)。3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变导管均被手术切除;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确诊,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法能准确定位病变乳管,使手术野清楚、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缩短。发光细丝对乳头溢液患者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亚甲蓝
发光细丝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低浓度美蓝染色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小鹏
邓福生
刘岩岩
郑伟红
韦后清
王锡宏
孔源
任云
高健
吴德林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普外科甲状腺乳腺中心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甲乳
外科
华中科技
大学
同济医学院
附属
同济
医院
甲乳
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5-5,8,共2页
基金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1xkj062)
文摘
目的探讨乳管内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的方法在乳头溢液患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43例乳头溢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低浓度美蓝染色并回抽)25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高浓度美蓝染色)18例,分析两组术中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以及微小病变的识别情况。结果 43例乳头溢液的病变导管均染色成功,改良组美蓝外溢污染手术野4例(16%),传统组8例(44.4%);改良法比传统方法更容易识别乳管微小病变。结论改良法对乳头溢液患者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美蓝
乳头溢液
手术
Keywords
Methylene blue
Nipple discharge
Operation treatment
分类号
R65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光细丝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小鹏
夏文飞
邓福生
韦后清
江琳
孔源
吴德林
高健
刘岩岩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普外科甲状腺乳腺中心
华中科技
大学
同济医学院
附属
同济
医院
甲乳
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甲乳
外科
出处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11-14,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KJ2013Z122)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2011xkj062)
文摘
目的探讨自制发光细丝插入病变乳腺导管标记的方法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乳头溢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良手术组(将发光细丝经溢液乳孔插入病变乳腺导管)14例,传统手术组(乳管内用高浓度亚甲蓝染色)18例,分析两组手术野的污染、微小病变的识别及术后病理结果等情况,对数据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等方法分析。结果传统手术组亚甲蓝外溢污染手术野8例(44.4%,8/18),而改良手术组无一例手术野污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传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38±9)min,改良手术组为(29±1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12)。3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病变导管均被手术切除;所有患者均获得病理确诊,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法能准确定位病变乳管,使手术野清楚、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缩短。发光细丝对乳头溢液患者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乳头溢液
亚甲蓝
发光细丝
外科手术
Keywords
nipple discharge
methylene blue
light-emitting filaments
surgery
分类号
R65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浓度美蓝染色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马小鹏
邓福生
刘岩岩
郑伟红
韦后清
王锡宏
孔源
任云
高健
吴德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发光细丝在病理性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应用
马小鹏
夏文飞
邓福生
韦后清
江琳
孔源
吴德林
高健
刘岩岩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