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医学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兰雷 王科 任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7期9-11,共3页
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肾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都有了新的认识,知识更新较快,传统的教科书上的医学理论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肾内科临床具体实践的需要,因此学生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获取与疾病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何... 随着医学的发展,很多肾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都有了新的认识,知识更新较快,传统的教科书上的医学理论知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肾内科临床具体实践的需要,因此学生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获取与疾病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何获得与疾病先关的最佳证据以给患者制定最佳治疗决策,这就需要把循证医学理念引入肾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寻找证据,应用证据的能力,并学习运用循证医学依据,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教学 肾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考相关指南建立某三甲医院肾性贫血治疗方案的评价标准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圣雨 王霞 +1 位作者 江洁龙 姜玲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780-1783,共4页
目的建立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促进肾性贫血治疗方案的规范化。方法依据国内外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参考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建立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回顾性对某三甲医院一年期间420例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并对其... 目的建立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促进肾性贫血治疗方案的规范化。方法依据国内外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参考文献及药品说明书建立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回顾性对某三甲医院一年期间420例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进行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中包含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叶酸及维生素B_(12)使用的合理情况和不合理情况。420例患者肾性贫血治疗方案合理率为36.19%,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使用率最高。结论建立的肾性贫血治疗方案评价标准具有针对性强、评价内容明确、干预方便等优点,可以规范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药物疗法 肾疾病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邢燕 叶山东 +4 位作者 胡闻 陈珂 陈玉米 陈燕 范爱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92-99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肾小球Podocalyxin(PCX)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腹腔注射后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DM组,n=8)和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肾小球Podocalyxin(PCX)表达的影响方法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腹腔注射后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DM组,n=8)和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组(DR1、DR2、DR3组,PIO分别:10、20和30 mg.kg-1.d-1,各组n=8),并设正常对照组(NC组,n=8)。于0周及8周末测尿白蛋白(U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沉渣PCX(UPCX)和尿肌酐(UCr)。每周监测血糖,8周末取血检测HbA1c,留取左肾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肾组织PCX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①各组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血糖及8周末HbA1c明显高于NC组(均P<0.01),各糖尿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8周末DR1、DR2和DR3组UACR、URCR、肾脏肥大指数(KI)、基底膜厚度(GBMT)、足突融合率(FPFR)均明显低于DM组(均P<0.05),且DR2组和DR3组低于DR1组(均P<0.05);DR2组及DR3组UPCR明显低于DM组(P<0.01),DR1组轻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PIO组肾组织PCX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高于DM组(P<0.01),且DR2组和DR3组PCX蛋白表达高于DR1组(P<0.05);③8周末,各糖尿病组大鼠Scr、BUN、TG、LDL-C均高于NC组,HDL-C低于NC组,各PIO组BUN、TG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DR2及DR3组HDL-C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④UPCR与UACR和KI呈正相关(r=0.86,r=0.833,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该作用可能部分与其增加肾小球足细胞PCX蛋白和mRNA表达,抑制PCX随尿排泄有关,这一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PODOCALYXIN 视黄醇结合蛋白 吡格列酮 足细胞 蛋白尿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补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任伟 兰雷 +3 位作者 汪鹏 王科 黄珍珍 倪力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0-502,共3页
目的评价静脉用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36例,... 目的评价静脉用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36例,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及口服琥珀酸亚铁片进行补铁治疗,治疗时间为5周,观察时间共8周。治疗前,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维持血液透析时间、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同等剂量rHuEP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时,静脉组Hb和口服组Hb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而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两组SF和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而静脉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总有效率静脉组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36,0%)明显低于口服组(15/36,41.7%)。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纠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铁利用率及rHuEPO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贫血 缺铁性 红细胞生成素 蔗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1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任伟 兰雷 +4 位作者 汪鹏 江洁龙 王科 黄珍珍 倪力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急性/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足糖萼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艳 任伟 +5 位作者 孔敏 陈玉米 兰雷 叶山东 邢燕 胡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足糖萼蛋白(PCX)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足糖萼蛋白(PCX)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DM)组和盐酸贝那普利干预(DT)组,每周检测各组大鼠血糖。4周后,检测大鼠尿白蛋白(U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尿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CX(UPCX)、尿肌酐(UCR)、肾脏肥大指数(KI)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PCX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DM组大鼠血糖、UALB、URBP、UPCX、KI、HbA1C均高于NC组(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较重,肾组织PCX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DT组除血糖及HbA1C外,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DM组(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亦减轻,肾组织PCX蛋白及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 PCX表达减少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之一,盐酸贝那普利可通过减轻尿液PCX排泄,上调肾组织PCX蛋白及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足糖萼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别嘌醇过敏综合征三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海兰 郑茂 +5 位作者 任安 叶山东 杨沐 黄业华 唐双琴 倪力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提高别嘌醇过敏综合征(allopurinol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用别嘌醇致AHS的诊治过程。结果本文3例均因尿酸升高口服别嘌醇,服药后出现皮疹、发热、急性肝损害以及进行性... 目的提高别嘌醇过敏综合征(allopurinol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应用别嘌醇致AHS的诊治过程。结果本文3例均因尿酸升高口服别嘌醇,服药后出现皮疹、发热、急性肝损害以及进行性肾衰竭等,停用该药,积极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好转,诊断为AHS。结论临床应用别嘌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发生AHS后,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慢性肾脏疾病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应用别嘌醇时,注意密切监测血尿酸和肌酐,发现异常需立即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别嘌醇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肾损伤分子1与白细胞介素18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江洁龙 苏克亮 +3 位作者 袁园 兰雷 黄珍珍 彭丽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4年第10期599-602,共4页
目的:观察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 ury molecule-1,Kim-1)与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 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AKI患者71例(AKI组),并根... 目的:观察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 ury molecule-1,Kim-1)与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 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AKI患者71例(AKI组),并根据AKI分期,分为AKI 1期组23例、AKI 2期组25例和 AKI 3期组23例;另选择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名(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患者尿Kim-1、尿 IL-18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AKI组 SCr、尿Kim-1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尿 IL-18亦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Cr、尿 Kim-1在 AKI 1期组、AKI 2期组、AKI 3期组均明显升高(P〈0.01),尿 IL-18在 AKI 2期组、AKI 3期组亦明显升高(P〈0.01),在 AKI 1期组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KI 1期组比较,SCr、尿 Kim-1在 AKI 2期组、AKI 3期组均明显升高(P〈0.01),尿IL-18在AKI 2期升高(P〈0.05),在AKI 3期组亦升高(P〈0.01),与 AKI 2期组比较,SCr、尿 Kim-1及尿 IL-18在 AKI 3期组均明显升高(P〈0.01);而且相关性分析显示,尿 Kim-1与 SCr 呈正相关(r=0.842,P〈0.01);尿 IL-18与 SCr 呈正相关(r=0.785,P〈0.01);尿Kim-1与尿 IL-18呈正相关(r=0.756,P〈0.01)。而 ROC 曲线下面积比较结果显示,尿Kim-1(0.915)明显大于尿 IL-18(0.807)(P〈0.05)。结论尿 Kim-1、尿 IL-18在 AKI患者中升高,二者均可能作为 AKI的诊断标准,且尿Kim-1诊断价值可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损伤分子 1 白细胞介素 18 急性肾损伤 血肌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免疫抑制剂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中MMP-9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江洁龙 张伯科 +6 位作者 任伟 王坤 赵珉 钱浩 戴宏 梁维龙 阚春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来氟米特和他克莫司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病理对照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来氟米特治疗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每组各10只。各...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来氟米特和他克莫司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病理对照组、霉酚酸酯治疗组、来氟米特治疗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每组各10只。各治疗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每天1次,2周后观察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病理对照组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与病理对照组比较,霉酚酸酯、来氟米特和他克莫司治疗后可使其表达减少(P<0.01),且来氟米特治疗组较其它两用药组下降明显(P<0.05)。各治疗组与病理对照组比较Tp、Alb增加(P<0.01),Scr、BUN降低(P<0.01)。结论霉酚酸酯、来氟米特和他克莫司治疗均能减少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改善肾功能,其中来氟米特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 异恶唑类 他罗利姆 肾小球肾炎 明胶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3例终末期肾病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伟 王科 +1 位作者 汪鹏 黄业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7期316-317,共2页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本症自然人群年发病率约为98~198/百万人口。经济发达国家发... 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本症自然人群年发病率约为98~198/百万人口。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约为400-900/百万人口;我国的年发病率约为100~130/百万人口,且逐年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近年来ESRD的病因构成有所变化,西方国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是主要原因,而我国以慢性肾小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病因学分析 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年发病率 经济发达国家 RENAL 临床综合症 慢性肾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治疗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伟 王艳 《安徽医学》 2012年第3期366-367,共2页
高血压作为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心血管疾病轴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高血压在CKD患者中的发病率高、控制率低。高血压既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
关键词 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 药物治疗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新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珍珍 任伟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14-219,共6页
传统观点将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发病机制分为容量依赖型和肾素依赖型两种,但这并未完全阐明肾脏疾病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因为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减少血容量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之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从而一些新的机制被提出。... 传统观点将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发病机制分为容量依赖型和肾素依赖型两种,但这并未完全阐明肾脏疾病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因为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减少血容量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之后,仍不能有效控制血压,从而一些新的机制被提出。本文着重对这些尚未完全公认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慢性 高血压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肾功能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业华 任伟 +1 位作者 程义壮 黄珍珍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年第4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肾功能评估方法的相对准确性,寻求更为简便、快捷的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分别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肾功能评估方法的相对准确性,寻求更为简便、快捷的肾功能评估方法。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CKD)患者80例,分别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同时检测患者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浓度,根据SCr分别用Cock-croft-Gault(C-G)方程和简化MDRD方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eGFR1、eGFR2)。按GFR值将患者分为4组,即A组:CKD1期;B组:CKD2期;C组:CKD3期;D组:CKD4期;排除CKD5期的患者。观察所有和各组患者eGFR1、eGFR2、SCr、CysC与GFR的相关性。结果总样本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SCr、CysC与GFR呈负相关(P〈0.01)。在各组中,A组:eGFR1、eGFR2、SCr与GFR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B、C、D组中eGFR1、eGFR2与GFR呈正相关(P〈0.01),SCr与GFR呈负相关(P〈0.05);CysC在A、B、C、D各组中均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2、3、4期患者eGFR1、eGFR2、SCr与GFR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论何期CKD患者,CysC均能准确反映其肾功能状况,且更加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同位素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靶分子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4
作者 王德光 李学旺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375-378,共4页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分子位于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通路的下游,同时接受营养信号和能量信号,参与细胞、器官和生物体肥胖的调控,引起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可能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分子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胰岛素抵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腹膜透析患者残存肾功能及血脂代谢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雪敏 任伟 +3 位作者 江洁龙 王科 孔敏 王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是否能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丢失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4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均分为替米沙坦组及对照组。替米沙坦组予以美卡素80mg/d口服,两组患者经过常规降...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替米沙坦是否能延缓腹膜透析患者残存肾功能的丢失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46例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均分为替米沙坦组及对照组。替米沙坦组予以美卡素80mg/d口服,两组患者经过常规降压治疗使目标血压值均达到16~18/9.33~11.33 kPa,观察时间为12个月。所有患者定期(每3个月)测定残存肾功能,检测血白蛋白、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CL),记录血压、24 h尿量。结果替米沙坦组与对照组的尿量和残存肾功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5,P<0.01);反映血脂代谢的3个指标,即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在研究过程中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其它常规降压药,替米沙坦可能更具有保护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残存肾功能以及稳定血脂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腹膜透析 残存肾功能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滤过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储昭霞 兰雷 +1 位作者 胡伟 任伟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19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根据动脉狭窄支数及程度(狭窄率≥50%)分为对照组(51例)、单支狭窄组(49例)、两... 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收集19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根据动脉狭窄支数及程度(狭窄率≥50%)分为对照组(51例)、单支狭窄组(49例)、两支狭窄组(42例)、多支狭窄组(57例)。根据GFR三分位数对患者进行分组,<83.93 m L/(min·1.73m2)为低水平组(66例)、83.93~101.41 m L/(min·1.73m2)为中水平组(67例)、≥101.42 m L/(min·1.73m2)为高水平组(66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GFR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动脉狭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双支狭窄组和多支狭窄组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GFR逐渐降低(P<0.05)。低水平组中,两支狭窄组、多支狭窄组例数较对照组、单支狭窄组多(P<0.05);中水平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中,对照组、单支狭窄组例数较两支狭窄组、多支狭窄组多(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FR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狭窄的危险性因素(OR=0.982,P=0.034)。结论 GFR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是有效识别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缺血性脑血管病 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分析体会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科 周海林 +4 位作者 杨静 李萍 李东旭 汪国生 丁晓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0期5-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获取经验以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及考核体系,达到培养目标。方法分别于2015年及2016年对我院参加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18个月的规培医师,应用OSC... 目的通过分析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获取经验以进一步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及考核体系,达到培养目标。方法分别于2015年及2016年对我院参加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满18个月的规培医师,应用OSCE考核系统进行临床技能中期考核,比较不同年度、不同学历和不同性别的学员考核表现。结果 2016年度参加考核的规培医师在病例分析、急救技能、体格检查、影像诊断和心电图判读各方面成绩均高于2015年,研究生学历的规培生在考核中成绩高于本科学历的规培生,其总体通过率亦高于本科学历的规培生,而男女在各项考核中的成绩及总体通过率无差异。结论三甲医院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需加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本科生理论课教学需要进一步改革,OSCE考核系统有待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技能考核 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合并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潘卉萱 任伟 +1 位作者 兰雷 倪力军 《安徽医学》 2016年第9期1093-1095,1096,共4页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03例ADPKD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ADPKD合并感染患者中,尿...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03例ADPKD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3例ADPKD合并感染患者中,尿路感染占69.90%,其次为支气管肺炎、胆道感染。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73.53%),其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41.18%)。大肠埃希氏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明显。结论 ADPKD合并感染以尿路感染最为常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确诊后应及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并根据病原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感染 临床分析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和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任伟 兰雷 +2 位作者 江洁龙 黄业华 汪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否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监测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方法选取住院肾脏病患者136例,共272例尿标本,将晨尿蛋白/尿肌酐与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相对于24h尿蛋白定量... 目的探讨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否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监测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方法选取住院肾脏病患者136例,共272例尿标本,将晨尿蛋白/尿肌酐与24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相对于24h尿蛋白定量≥0.15g、≥1.00g和≥3.00g最佳诊断点。结果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01);24h尿蛋白定量≥0.15g,≥1.00g和≥3.00g时,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点分别为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0.20g/gcr,≥0.95g/gcr和≥2.92g/gcr。结论晨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监测肾脏病患者尿蛋白排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肾疾病/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尿nephrin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匡蕾 叶山东 +1 位作者 刑燕 陈玉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糖尿病大鼠尿nephrin(UNE)排泄的动态影响,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DM组)和不同剂量PIO干预组[DR1、DR...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糖尿病大鼠尿nephrin(UNE)排泄的动态影响,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DM组)和不同剂量PIO干预组[DR1、DR2、DR3组,分别给予PIO:10、20、30 mg/(kg.d)],设正常对照组(NC组)。干预前后动态监测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UACR)、UNE、尿肌酐(Ucr)。结果①4组糖尿病大鼠BG及HbA1c均明显高于NC组(P<0.01),而4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②4周末,DR2和DR3组UACR较DM组显著降低(P<0.01),而DR1组与DM组间差异无显著性;8周末,各干预组UACR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DR2组和DR3组UACR较DR1组降低明显(P<0.05)。③0周5组大鼠尿中均检测到nephrin,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DM组UNE排泄显著高于各干预组(P<0.05),但各干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8周末各干预组UNE较DM组均显著降低(P<0.05),DR2和DR3组UNE与DR1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而DR2与DR3组间UNE差异无显著性。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NE与UACR存在正相关(r=0.881,P<0.01)。结论 PIO可降低糖尿病大鼠UNE的排泄,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蛋白尿 噻唑烷二酮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