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7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及对策——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传万 陈田田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期93-94,101,共3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等,共有基本专业72个,特设专业4个。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二是对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等,共有基本专业72个,特设专业4个。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二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建设内涵认识有差异,三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四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产教融合难。本文提出以下对策:"注重应用、服务地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方向,加强内涵建设;"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三个课堂"联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文学类专业 人才培养 误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寿县方言完成体构式“去+VP+来”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2
作者 陶强强 丁延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文章聚焦于安徽寿县方言中一类典型的完成体构式:“去+VP+来”结构,探讨其相关句法—语义问题。研究发现,寿县方言的完成体构式“去+VP+来”允准活动动词以及单动动词与其自由组配,但与状态动词、成就动词均存在组配限制。基于修改后的... 文章聚焦于安徽寿县方言中一类典型的完成体构式:“去+VP+来”结构,探讨其相关句法—语义问题。研究发现,寿县方言的完成体构式“去+VP+来”允准活动动词以及单动动词与其自由组配,但与状态动词、成就动词均存在组配限制。基于修改后的动词行为类型特征可对这类句法限制问题做出统一解释。研究同时说明,对汉语方言句法的研究应具有语言类型学视野,把方言置于世界语言的范围之内观察,可进一步彰显跨语言共性下的认知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县方言 去+VP+来 完成体 行为类型 认知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安徽高校海外孔子学院建设路径研究
3
作者 徐福坤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43-148,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安徽高校需要评估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的具体成效,检视孔子学院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借鉴长三角其他省市“先进孔子学院”的建设经验,在发展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学术研究、职业培训、构建互动平台等方面积... 新时代背景下,安徽高校需要评估海外孔子学院建设的具体成效,检视孔子学院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借鉴长三角其他省市“先进孔子学院”的建设经验,在发展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文化交流、学术研究、职业培训、构建互动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发展;加强多方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安徽高校支撑能力建设;借助孔子学院建设,提升安徽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孔子学院 内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寿县方言进行体标记“来”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强强 张蒙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3-37,共5页
安徽寿县方言的“来”字是进行体标记之一。研究基于句法-语义界面探究“来”与不同类型动词的句法组合问题。“来”与状态动词、成就动词以及单次动词均存在明显的组合限制。[+持续]特征是动词行为类型能否与寿县方言的进行体标记“来... 安徽寿县方言的“来”字是进行体标记之一。研究基于句法-语义界面探究“来”与不同类型动词的句法组合问题。“来”与状态动词、成就动词以及单次动词均存在明显的组合限制。[+持续]特征是动词行为类型能否与寿县方言的进行体标记“来”组配的关键所在。文章也进一步表明,研究句法-语义界面问题不应该忽视动词行为类型与语法体,这是对句法现象进行解释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县方言 进行体 动词行为类型 句法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庐江方言语气词研究
5
作者 苏瑶 郭辉 《巢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5,45,共9页
研究根据语法意义的不同,将庐江方言语气词分为三类: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庐江方言语气词特色鲜明,有四大特点:数量总体多于普通话,十分丰富;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少于普通话中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说明庐江人民不常用平... 研究根据语法意义的不同,将庐江方言语气词分为三类:事态语气词、情态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庐江方言语气词特色鲜明,有四大特点:数量总体多于普通话,十分丰富;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少于普通话中用于陈述句的语气词,说明庐江人民不常用平调表达感情,易采用有变化的升调或降调传递语气;语气词和语气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语气可以用不同语气词来表示,不同语气可以用同一语气词表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语气词与其所在的江淮官话区保持较高的相似性,但是部分语气词较为独特,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研究考察了部分庐江方言语气词来源,并指出了其语法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江方言 句末语气词 语用功能 来源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元党禁中理学人士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
6
作者 许和亚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2-84,共13页
庆元党禁中,理学人士身处特定政治环境中,遭到严厉禁锢,经历了一段特殊而艰难的生命历程。理学人士在因应政局变动的同时持守“吾道”,普遍形成避言、畏祸的创作心态,呈现出两大文学创作取向:一是转向内在情性的吟咏,以排遣悲哀情累,为... 庆元党禁中,理学人士身处特定政治环境中,遭到严厉禁锢,经历了一段特殊而艰难的生命历程。理学人士在因应政局变动的同时持守“吾道”,普遍形成避言、畏祸的创作心态,呈现出两大文学创作取向:一是转向内在情性的吟咏,以排遣悲哀情累,为个体生命营造乐意相关的境界;二是在遭贬处穷中通过私密文本创作,体现其忠君恋阙的醇儒品格与淑世情怀。这两大创作倾向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是具体历史情境下理学人士“内圣外王”之学在文学层面的重要表征,典型地体现了理学人士的精神品格与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元党禁 理学人士 心路历程 创作心态 创作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十三)》研究综述
7
作者 刘肖静 《今古文创》 2025年第3期74-76,共3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十三)》五篇文献分别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思想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公布以来,学界在整理者释读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这两大方面对这五篇简文进行了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基于此,本文对《...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十三)》五篇文献分别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思想等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公布以来,学界在整理者释读的基础上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这两大方面对这五篇简文进行了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基于此,本文对《清华简(十三)》的研究概况予以梳理归纳,以为学者提供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数据,在方便学者进一步研究的同时推动对清华简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楚文字 出土文献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甫参政实践及其文学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怀东 潘雪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杜甫入仕之路坎坷,疏救房琯失败,表明其实际政治能力不足。儒家“学而优则仕”为杜甫参政提供了社会基础,“致君尧舜”的儒家政治理想促使杜甫一生积极参政,从而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杜甫参政的失败,与盛唐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有关,... 杜甫入仕之路坎坷,疏救房琯失败,表明其实际政治能力不足。儒家“学而优则仕”为杜甫参政提供了社会基础,“致君尧舜”的儒家政治理想促使杜甫一生积极参政,从而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杜甫参政的失败,与盛唐时期“吏治与文学之争”有关,而文学的浪漫与现实政治的冷峻功利的天然矛盾是杜甫参政失败的根本原因。杜甫的参政理想和政治理想代表着人类伟大而宝贵的良知。参政的经历乃至参政的失败,激发了杜甫文学创作的激情,并形成其独特的文学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参政 政治见识 文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安徽词人群体的词学贡献
9
作者 李睿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76-81,共6页
清代安徽词人群体是一个开放式的词人群体,它具有趋同性、松散性、流动性,体现了地域性与家族性的特征。清代安徽词人数量可观,名家辈出,推动了浙、常二派的形成与发展,对词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清代 安徽 词人 群体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源澳港纪行诗的文学与文化新变
10
作者 吴怀东 胡晓博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魏源为修订《海国图志》收集资料而作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之游,留下了《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香港岛观海市歌》。这两首诗比较真实、客观地描述了“夷”人生活的富足与文化的优雅,表现出全新的文化立场,是《海国图志》杰出的“副产... 魏源为修订《海国图志》收集资料而作中国澳门、中国香港之游,留下了《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香港岛观海市歌》。这两首诗比较真实、客观地描述了“夷”人生活的富足与文化的优雅,表现出全新的文化立场,是《海国图志》杰出的“副产品”。魏源借鉴游仙诗传统,采用政治隐喻的方式,表达其深沉的政治关怀,开近代海外游记之先声。这种文学实践源自魏源的政治革新立场、今文经的学术思路和强调“比兴”寄托的文学观念。这两首《歌》的创新性实践是梁启超、黄遵宪后来发动“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的“诗界革命”之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 《香港岛观海市歌》 游仙诗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宿松方言人称代词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婷婷 栗华益(指导) 《龙岩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3-17,共5页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角,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划分,宿松方言属于赣语怀岳片。人称谓词后加尾缀"侬",在赣语怀岳片暂只在宿松方言中发现,在其他赣语片中存在此类的表述。与徽语...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角,属于安徽省安庆市,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划分,宿松方言属于赣语怀岳片。人称谓词后加尾缀"侬",在赣语怀岳片暂只在宿松方言中发现,在其他赣语片中存在此类的表述。与徽语、吴语对比考察宿松方言人称代词系统以及演变规律,发现与吴语存在历史同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谓词 尾缀 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语法学视野下的安徽铜陵方言“把”字用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倩 彭家法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06-114,共9页
安徽铜陵方言中的"把"字在意义和用法上有很多特殊之处。"把"可以作动词、介词,或者轻动词、量词、连词和助词等。运用生成语法理论,讨论铜陵方言中"把"字的动词、介词或轻动词的用法及其结构的生成方式... 安徽铜陵方言中的"把"字在意义和用法上有很多特殊之处。"把"可以作动词、介词,或者轻动词、量词、连词和助词等。运用生成语法理论,讨论铜陵方言中"把"字的动词、介词或轻动词的用法及其结构的生成方式。"把"作量词、连词及助词的意义和用法,则通过与普通话比较进行概括。铜陵方言中"把"字语义特征"未定值",因而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语境。其中,"把"字有一类用法比较特殊,有些语法学家认为用作介词,有些认为是轻动词,分别用并列测试和移位测试作为证据。本文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对铜陵方言的"把"字进行测试,发现Sybesma提出的常规"把"字句在结构上具有歧义性的结论对铜陵方言并不一定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方言 “把”字用法 并列法 移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宣城泾县郭峰村方言的单字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佳懿 栗华益 《龙岩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9-66,共8页
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安徽宣城泾县郭峰村方言的单字调进行时长、调域和音高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实验得出郭峰单字调的五度值数据,将实验数据与传统调查方法得出的结论加以对比,得出郭峰村方言单字调曲折调占优势,调类较多等语音特点,... 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安徽宣城泾县郭峰村方言的单字调进行时长、调域和音高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实验得出郭峰单字调的五度值数据,将实验数据与传统调查方法得出的结论加以对比,得出郭峰村方言单字调曲折调占优势,调类较多等语音特点,基本符合吴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峰方言 单字调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枞阳话中的“得得/不V”结构
14
作者 杨芳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考察枞阳话中"得得/不V"结构对"V"的选择条件,思考这一结构的由来,并将这一结构与现代汉语中的"V得/不了"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 得得 不V V得 不了 选择条件 由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舒城方言完成体标记“得”“着”“得着”
15
作者 王敏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59-63,共5页
安徽舒城方言中有三个完成体标记"得""着"和"得着"。其中"得"使用范围较窄,"着"和"得着"更为常用。舒城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有泛与专之分,"着"是广泛性完成体标... 安徽舒城方言中有三个完成体标记"得""着"和"得着"。其中"得"使用范围较窄,"着"和"得着"更为常用。舒城方言中的完成体标记有泛与专之分,"着"是广泛性完成体标记,"得""得着"是消极性完成体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城方言 完成体 得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舒城方言词缀“头”
16
作者 王敏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3-75,共3页
"头"是舒城方言中常用的词缀,构词能力较强,既可以充当前缀,也可以充当后缀。词缀"头"主要有成词、转类、变义和增义的功能。
关键词 词缀 舒城方言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舒城方言频率副词“一搞”
17
作者 王敏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3-67,115,共6页
“一搞”是安徽舒城方言中的一个中等频率副词。“一搞”主要用在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起修饰、限定的作用。“一搞”既能单独使用,也常与副词“就”或“也”连用,表示动作经常、反复发生和进行。“一搞”的词汇化程度很高。舒城方言中... “一搞”是安徽舒城方言中的一个中等频率副词。“一搞”主要用在动词性成分前作状语,起修饰、限定的作用。“一搞”既能单独使用,也常与副词“就”或“也”连用,表示动作经常、反复发生和进行。“一搞”的词汇化程度很高。舒城方言中的“搞搞”“搞搞搞搞”及“弄不弄”等固定结构与副词“一搞”的意义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城方言 一搞 频率副词 词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无为方言的反复问句“格+VP?”考察
18
作者 蒋光美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江淮官话洪巢片无为方言反复问句的形式是"格+VP?",属于无倾向的中立问。"格"是疑问副词,显示疑问焦点。对田野调查的口语材料进行描写与分析。讨论了"格"与情态动词、否定词的相对位置,并联系了洪巢片... 江淮官话洪巢片无为方言反复问句的形式是"格+VP?",属于无倾向的中立问。"格"是疑问副词,显示疑问焦点。对田野调查的口语材料进行描写与分析。讨论了"格"与情态动词、否定词的相对位置,并联系了洪巢片其他方言点进行比较;状语在"格+VP?"句中的位置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VP? 否定副词 状语位置 语气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安徽地区作家及其地域分布特征略考
19
作者 赵贤慧 《皖西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22-127,共6页
据笔者统计,元代安徽籍作家共有121人,他们主要分布于广德、池州、太平、宁国、庐州、安庆、安丰7路及徽州、宿州境内。其中徽州作家数量最多,次为宁国路和安丰路作家。并且这些作家当中有以诗文名于后世者,有以散曲名于后世者,有以戏... 据笔者统计,元代安徽籍作家共有121人,他们主要分布于广德、池州、太平、宁国、庐州、安庆、安丰7路及徽州、宿州境内。其中徽州作家数量最多,次为宁国路和安丰路作家。并且这些作家当中有以诗文名于后世者,有以散曲名于后世者,有以戏剧名于后世者,有以小说名于后世者,但从事诗文创作的作家最多,而作为元代特殊文学样式代表的"曲",创作之人并不多,充分显示出安徽的地域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安徽籍作家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怀远方言中的“自己”
20
作者 闵琴琴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1期46-47,共2页
"自己"一词是20世纪末语言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简单反身代词的"自己"有其独特的历史来源和使用功能。而在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怀远方言中,"自己"一词却拥有超越反身代词的使用功能,即作为谓词,意义... "自己"一词是20世纪末语言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简单反身代词的"自己"有其独特的历史来源和使用功能。而在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怀远方言中,"自己"一词却拥有超越反身代词的使用功能,即作为谓词,意义相当于汉语普通话中的"不客套、随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远方言 反身代词 自己 客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