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性生成、秩序齐通与名相权力:齐物论视域下的媒介存在论思考
1
作者 胡建强 束秀芳 《天府新论》 2025年第2期80-93,158,共15页
数字媒介带来一个普遍连接、充满间性的世界,显现出从“间性”视角理解媒介的现实意义,庄子的“齐物论”则为此提供了一种中国哲学的视野启迪。齐物论的核心旨归是以“物化”为中介而令此在领会世界诸异己事物的共同存在之“道”,由此... 数字媒介带来一个普遍连接、充满间性的世界,显现出从“间性”视角理解媒介的现实意义,庄子的“齐物论”则为此提供了一种中国哲学的视野启迪。齐物论的核心旨归是以“物化”为中介而令此在领会世界诸异己事物的共同存在之“道”,由此生成物我的存在间性并致使世界秩序合理安置。以齐物论视之,媒介正是实现“物化”的手段,媒介性即特定中介物对“道”的媒介化显现并生成物我间性的机制。其中,物质媒介通过技术实践揭示事物存在的“道”,促使此在依照“道”来谋划自身存在;象征媒介则通过“名言”构建意义世界,使个体超越此在有限性而得以体验无限他者的存在之“道”。而“道”亦在媒介交往中齐通,并使得媒介从交往居间升格为秩序后勤;但当媒介持存的“常道”程序化为“可道”之时,“有道”的秩序则固化为名相,媒介也因此沦为秩序暴力的装置。今日的数字媒介则创造了一种近乎“齐物”式的“数码物化”存在体验,以及一个堪称“数字天下”的新秩序世界,但数字天下的存在根基却是平台装置的“数码之道”,这便使其万物共生的表面下潜藏着被数字名相支配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物论 媒介存在论 间性 秩序 数字天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女青年的本真存在状态——《立春》观后
2
作者 曹梦雅 李家林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本文以上映于2007年,由顾长卫导演、李樯编剧、蒋雯丽主演的电影《立春》为研究对象,利用海德格尔对存在状态的概念,结合纪实美学、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三种电影理论探讨了小城镇女青年王彩玲的存在状态。本文分析认为... 本文以上映于2007年,由顾长卫导演、李樯编剧、蒋雯丽主演的电影《立春》为研究对象,利用海德格尔对存在状态的概念,结合纪实美学、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三种电影理论探讨了小城镇女青年王彩玲的存在状态。本文分析认为,即便王彩玲遭遇一系列绝境困局,且最终追梦失败,但不能说王彩玲的抗争是失败的,她以清澈见底的纯洁和善良实现海德尔格对存在的高级定义“林中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立春》 女性主义电影 纪实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