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三社联动”的“社会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安徽大学为例 |
杜培培
|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4 |
0 |
|
2
|
社会学本科“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刍议——以安徽大学“城镇社区实践”为例 |
耿言虎
|
《文教资料》
|
2018 |
1
|
|
3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安徽大学为例 |
王中华
|
《滁州学院学报》
|
2012 |
0 |
|
4
|
高校社会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以安徽省A大学为例 |
汤夺先
孙文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4 |
6
|
|
5
|
脉络与展望:中国住宅社会学百年历程 |
陈俊峰
曾泉海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我陪你读:农村中小学陪读的阶层分化及其动力机制——基于安徽省Y镇教育陪读的案例 |
姚德薇
产明珠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7
|
市场经济条件下村落社会的政治文化变迁——安徽十五县(市)村落政治文化建设的研究报告 |
安徽村落价值观念变迁研究课题组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8
|
从注意力到圈层:流量生产的社会基础与发展路径 |
张荣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研究——以安徽省X村的地方产业赋能为例 |
屈祥珍
|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5 |
0 |
|
10
|
乡镇干部“躺平”问题的产生机制及治理路径——以安徽省阜南县W镇为例 |
宁佳
李韬
|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1
|
多元赋能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路径探索--基于合肥市X社区的实践 |
张辰阳
|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
2025 |
0 |
|
12
|
乡村产业振兴中农民主体性问题探析——基于对安徽省FX县苗木花卉产业的考察 |
汪思远
崔雪莹
叶一诺
|
《领导科学论坛》
|
2025 |
0 |
|
13
|
新常态下乡镇环境治理困境及社会支持研究——以安徽省怀远县为例 |
刘凯强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14
|
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
李江勤
刘靓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15
|
基于期望理论的大学新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励措施研究——以安徽省两所高校的实证调查为例 |
秦海燕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6
|
三重视域下高校通识教育课教学现状探究——以安徽省H大学为例 |
王中华
奚慧萍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
2020 |
2
|
|
17
|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残疾人服务研究--基于安徽省合肥市的调查 |
汤夺先
臧继杰
|
《残疾人研究》
|
2013 |
2
|
|
18
|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业余生活现状的探析 |
刘凯强
张悦
|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9
|
社会工作向度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
马贵侠
方琦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4
|
|
20
|
安徽省“十四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颜翠芳
|
《中国民政》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