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添加剂α-Al2O3在表面涂层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市场前景
1
作者 伏建康 杨茂盏 +2 位作者 冉长荣 郭太雄 张千峰 《材料科学》 2025年第3期468-475,共8页
微纳米α-Al2O3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因其优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高热稳定性,在表面涂层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微纳米级α-Al2O3作为添加剂在各涂层体系中的应用得到了深入研究,显示出其能够显著改善涂层... 微纳米α-Al2O3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因其优异的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高热稳定性,在表面涂层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微纳米技术的发展,微纳米级α-Al2O3作为添加剂在各涂层体系中的应用得到了深入研究,显示出其能够显著改善涂层性能的潜力。微纳米α-Al2O3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能够增强涂层的机械性能,如硬度和耐磨性,同时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微纳米α-Al2O3也是一种极优良的改性材料,其与有机硅烷、树脂等材料复合改性,既能大幅提升转化膜的应用效果,对其稳定性和耐候性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金属表面涂层、陶瓷涂层以及复合材料涂层中,微纳米α-Al2O3添加剂被广泛用于提高涂层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此外,它在电子器件、航天航空和汽车工业等高技术领域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表面技术的发展,微纳米α-Al2O3无铬钝化领域的市场应用将大幅增长,与其他功能性材料的协同作用和复合材料开发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Micro-nano α-Al2O3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material,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hardness, wear resist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surface coa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nano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nano α-Al2O3 as an additive in various coating systems has been deeply studied, showing its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coating properties. Micro-nano α-Al2O3 particles have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surface activity, which can enhanc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 such as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while improving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Micro-nano α-Al2O3 is also an excellent modified material, and its composite modification with organosilane, resin and other material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version film, and also has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its stability and weather resistance. In metal surface coatings, ceramic coatings and composite coatings, micro-nano α-Al2O3 additives are widely used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and stability of coatings. In addition, it also show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high-tech fields such as electronic devices, aerospace and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 the fu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rface technology, the market application of micro-nano α-Al2O3 chromium-free passivation will grow significantly, and the synergy with other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ill also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α-Al2O3 无铬钝化涂层 陶瓷膜 表面硬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铁基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合成邻溴苯胺的工艺研究进展
2
作者 伏建康 米春冬 +2 位作者 储卫玲 杨茂盏 张千峰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文章探讨了负载型铁基催化剂在催化合成邻溴苯胺方面的应用。邻溴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及医药等领域。文章首先介绍了邻溴苯胺的合成方法,包括铁粉加酸还原法、催化加氢法、催化转移氢化法以及其他还原方法... 文章探讨了负载型铁基催化剂在催化合成邻溴苯胺方面的应用。邻溴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及医药等领域。文章首先介绍了邻溴苯胺的合成方法,包括铁粉加酸还原法、催化加氢法、催化转移氢化法以及其他还原方法。其中,催化加氢法和催化转移氢化法因其在温和条件下操作且环境友好而受到关注。随后,文章重点讨论了负载型铁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包括催化剂载体(如碳材料和杂原子掺杂型材料)的选择、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以及催化剂的结构优化。最后,总结了负载型铁基催化剂在催化还原邻溴硝基苯为邻溴苯胺的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同时,对负载型铁基催化剂在催化还原硝基化合物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The application of supported iron-based catalysts in the catalytic synthesis of o-bromoaniline was explored in this review. o-Bromoaniline is an important organic intermediat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s of pesticides, dyes, and pharmaceuticals. The synthesis methods of o-bromoaniline, including the iron powder-acid reduction method,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and other reduction methods were firstly introduced in this review. Among thes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and catalytic transfer hydrogenation have garnered attention for their operation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Subsequentl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upported iron-based catalyst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catalyst supports (such as carbon materials and heteroatom-doped materials),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the catalysts, and 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the catalysts. Finally, the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exhibited by supported iron-based catalysts in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benzene to o-bromoaniline was summarized in this review. The prospects of supported iron-based catalysts in the field of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 compounds were also looked a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铁基催化剂 邻溴苯胺 硝基化合物 催化加氢法 催化转移氢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氟磷苯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梁晴雯 陈冲 +1 位作者 潘松 张千峰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5年第2期72-79,共8页
为设计并合成新的含磷氟键的化合物,并研究其性质,以二苯基氯化膦,苯基二氯化膦为反应物,通过简单的卤素交换反应合成两种化合物PhP(O)F2、Ph2P(O)F,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1H、31P、19F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筛... 为设计并合成新的含磷氟键的化合物,并研究其性质,以二苯基氯化膦,苯基二氯化膦为反应物,通过简单的卤素交换反应合成两种化合物PhP(O)F2、Ph2P(O)F,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1H、31P、19F 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发现二者对于两种革兰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并得到了最小抑菌浓度。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new phosphorus-fluorine-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to study their properties, two compounds, PhP(O)F2 and Ph2P(O)F, were synthesized from diphenylphosphine chloride and phenylphosphorus dichloride through a simple halogen exchange reacti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1H, 31P, and 19F NMR spectroscopies. Additionally,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screened against two Gram-positive bacteria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Escherichia coli), revealing that both compounds exhibited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ith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氟化合物 磷酰基 抑菌活性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氨酯化学转化膜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陆伟星 田飘飘 +2 位作者 叶鹏飞 吴晓红 张千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5-89,100,共6页
目的获得一种耐黄变的高防腐转化膜。方法将经KH791改性的KH560与阳离子型聚氨酯进行复合,之后加入无机盐,获得复合钝化液。将钝化液辊涂于镀锌板上成膜,对膜层进行交流阻抗测试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添加的无机盐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并... 目的获得一种耐黄变的高防腐转化膜。方法将经KH791改性的KH560与阳离子型聚氨酯进行复合,之后加入无机盐,获得复合钝化液。将钝化液辊涂于镀锌板上成膜,对膜层进行交流阻抗测试和中性盐雾试验,研究添加的无机盐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并推测出其反应机理。结果阳离子型聚氨酯复合膜的交流阻抗谱上出现了3个时间常数,且在48 h盐雾试验中腐蚀面积为未添加无机盐的复合膜的1/8。结论 KH560经改性后,分子交联度有所提高。添加无机盐形成的三层结构体系膜层更能阻挡腐蚀介质的入侵,抗腐蚀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聚氨酯 有机硅烷 无机盐 化学转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基磷杂菲阻燃剂的合成及在阻燃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刚 陶熠 +6 位作者 邓丹 张冬欣 张诗华 刘秀玉 伍强 沈海峰 孙俊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0,共9页
以5-羟甲基糠醛、糠胺、三氯氧磷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呋喃基磷杂菲阻燃剂(Furan-2DOPO),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31)P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 以5-羟甲基糠醛、糠胺、三氯氧磷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呋喃基磷杂菲阻燃剂(Furan-2DOPO),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31)P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Furan-2DOPO对环氧树脂进行阻燃改性,得到一系列阻燃环氧固化物.考察了Furan-2DOPO的用量对阻燃环氧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Furan-2DOPO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仅为5%时(磷质量分数为0.47%),环氧固化物的氧指数达到31.0%,且能够通过UL-94垂直燃烧V-0级测试.与未改性环氧树脂相比,添加2.5%和5%Furan-2DOPO的环氧固化物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分别下降了31%和35%.此外,2种添加Furan-2DOPO的环氧固化物的拉伸强度均比未改性环氧树脂提升了约28%.炭层分析结果表明,Furan-2DOPO具有良好的催化成炭性能,有利于减少燃烧过程中可燃性气体的逸出,从而提升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呋喃基磷杂菲 阻燃剂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
作者 梅群波 倪现花 +1 位作者 张千峰 童碧海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8-482,共5页
利用烯-巯加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带有三联吡啶基团的有机硅氧烷,该中间体用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确认.以该中间体作为第二配体,加入稀土(Eu3+、Tb3+)烟酸配合物,在正硅酸乙酯的存在下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了稀土(Eu3+... 利用烯-巯加成的方法,合成了一种带有三联吡啶基团的有机硅氧烷,该中间体用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确认.以该中间体作为第二配体,加入稀土(Eu3+、Tb3+)烟酸配合物,在正硅酸乙酯的存在下用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了稀土(Eu3+、Tb3+)烟酸配合物与二氧化硅基质以共价键相连的烟酸稀土分子杂化发光材料.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和寿命测试表征了制备的杂化发光材料.荧光光谱数据表明在杂化材料中,由于三联吡啶配体通过有效的分子内传能过程将其激发态的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的发射能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掺铕离子的最强发射为617nm,是纯红光发射;而掺铽离子的最强发射为543nm,是典型的绿光发射.掺铕和铽的分子杂化材的荧光寿命分别为0.66ms,0.68ms,同时荧光衰减均为一级指数衰减,说明稀土离子在杂化材料中分散得很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材料 三联吡啶 稀土配合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涂料研究进展及其在钢板表面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春雨 陆伟星 +1 位作者 潘梦雅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6,共7页
紫外光(UV)固化涂料作为一种环保涂料,近年来受到了涂料行业的广泛关注。简要介绍了UV固化涂料的特点及固化原理,重点阐明了UV固化涂料的组成及其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UV固化涂料的优缺点,并对UV固化涂料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UV固化涂料 固化机理 组分 应用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化硅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涵 尹珑龙 +2 位作者 郭晴 袁静 张千峰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8期84-86,108,共4页
纳米碳化硅(SiC)材料因具有耐磨、耐腐蚀、强度高、高热导等优良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其作为多功能材料可广泛用于国防、航空、汽车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生物陶瓷等领域。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 纳米碳化硅(SiC)材料因具有耐磨、耐腐蚀、强度高、高热导等优良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其作为多功能材料可广泛用于国防、航空、汽车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生物陶瓷等领域。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米SiC的常用制备方法及相关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对纳米SiC的研究前景提出建议。本文对纳米SiC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制备方法 潜在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镁板表面硫脲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常帅 冉长荣 +3 位作者 伏建康 王运厚 郭太雄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43-51,共9页
为探究硫脲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对锌铝镁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以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添加不同含量的硫脲复配出无铬钝化液,对锌铝镁镀层进行复合钝化。采用Nano ZS90型纳米粒度仪测试硫脲的粒径... 为探究硫脲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复合钝化膜对锌铝镁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以水性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作为主要成膜物质,添加不同含量的硫脲复配出无铬钝化液,对锌铝镁镀层进行复合钝化。采用Nano ZS90型纳米粒度仪测试硫脲的粒径大小,采用Nicolet 670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硫脲的结构,通过全浸试验、电化学测试和中性盐雾试验,分析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并探究了硫脲含量对复合钝化膜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对锌铝镁镀层的耐蚀性起到了缓蚀作用,但是硫脲含量过多,会使钝化膜的缓蚀性下降,对比了3种不同硫脲添加量,当钝化液中硫脲的质量分数为0.5%时,锌铝镁镀层的耐蚀性最优。硫脲与水性丙烯树脂-有机硅烷发生了交联作用,腐蚀后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形成了致密的网状结构,提高了膜层的致密性,从而降低了膜层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锌铝镁镀层 钝化膜 电化学 中性盐雾试验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锌铝镁镀层钢板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市场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常帅 冉长荣 +1 位作者 郭太雄 张千峰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35-38,共4页
与镀锌板和镀锌铝板相比,锌铝镁镀层产品具有高耐蚀性、切边保护性和加工成形性,可以取代传统钢板,因此锌镁铝镀层钢板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和国外相关车企锌铝镁镀层钢板的产品标准,并介绍了国内外钢铁企业对锌铝镁镀层... 与镀锌板和镀锌铝板相比,锌铝镁镀层产品具有高耐蚀性、切边保护性和加工成形性,可以取代传统钢板,因此锌镁铝镀层钢板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和国外相关车企锌铝镁镀层钢板的产品标准,并介绍了国内外钢铁企业对锌铝镁镀层钢板的开发情况。阐述了锌铝镁镀层钢板在公路、建筑、汽车、光伏光热、彩涂板、家电方面的应用实例,展望了锌铝镁镀层钢板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镁镀层 标准 研究现状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共振相互作用下断裂解共价键原理及应用现状研究
11
作者 汪涵 尹珑龙 +2 位作者 郭晴 袁静 张千峰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12-14,共3页
共振理论在工程应用上十分普遍,但在化学上的应用却鲜为人知。本文以特斯拉对微波共振传输的设想为起点,阐明了线性共振和非线性共振的基本原理。以波的种类为基础,解释了不同种类波的共振效应在促进化学反应中的原理。在实际工程应用上... 共振理论在工程应用上十分普遍,但在化学上的应用却鲜为人知。本文以特斯拉对微波共振传输的设想为起点,阐明了线性共振和非线性共振的基本原理。以波的种类为基础,解释了不同种类波的共振效应在促进化学反应中的原理。在实际工程应用上,本文探讨了波共振相互作用裂解共价键理论在生物质降解和高聚物废品回收等方面的应用,此外对该理论提出设想与初探,以期得到进一步地深化理论与改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共振 共价键 断裂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脲添加剂对聚氨酯树脂钝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伏建康 马常帅 +2 位作者 冉长荣 郭太雄 张千峰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在传统聚氨酯有机硅烷钝化液中引入硫脲添加剂,作用于锌铝镁板,探究硫脲添加剂对锌铝镁板表面聚氨酯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附着力测试分析膜层与板材表面的粘合程度,采用耐酸碱测试、电化学测试、中性盐雾测试探究钝化膜的耐蚀性... 在传统聚氨酯有机硅烷钝化液中引入硫脲添加剂,作用于锌铝镁板,探究硫脲添加剂对锌铝镁板表面聚氨酯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规律。通过附着力测试分析膜层与板材表面的粘合程度,采用耐酸碱测试、电化学测试、中性盐雾测试探究钝化膜的耐蚀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观测腐蚀前后锌铝镁基板的微观表面形貌。试验结果表明,硫脲添加剂的引入,使得聚氨酯钝化膜的耐蚀性相较于传统聚氨酯钝化膜有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树脂 有机硅烷钝化 耐蚀性 硫脲添加剂 锌铝镁基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窑低氮分级燃烧下脱硝工程技术的研究综述
13
作者 陈东东 伍林玲 +1 位作者 苑梦兰 张千峰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4期252-262,共11页
水泥窑低氮分级燃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氮氧化物排放污染占据我国污染源的60%,本文通过对烟气中氮氧化物控制的技术特点、烟气脱硝现状、烟气脱硝种类和低氮分级燃烧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目前水泥窑低氮分级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充分... 水泥窑低氮分级燃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氮氧化物排放污染占据我国污染源的60%,本文通过对烟气中氮氧化物控制的技术特点、烟气脱硝现状、烟气脱硝种类和低氮分级燃烧技术进行细致的分析,在目前水泥窑低氮分级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分解炉内的烟气工况条件,并且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的活性氨基组分进行了改进,避免使用氨水量过高对设备的高腐蚀性,与同时匹配条件下室温智能干粉脱硝技术,使得氮氧化物在分解炉的还原区得到源头治理,以减少脱硝工程的不必要建设,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 低氮分级燃烧 氮氧化物 烟气脱硝 活性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化硅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米春冬 王运厚 +1 位作者 郭晴 张千峰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5期362-372,共11页
纳米碳化硅(SiC)材料因具有耐磨、耐腐蚀、强度高、高热导等优良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其作为多功能材料可广泛用于国防、航空、汽车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生物陶瓷等领域。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 纳米碳化硅(SiC)材料因具有耐磨、耐腐蚀、强度高、高热导等优良的物理与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其作为多功能材料可广泛用于国防、航空、汽车工业、化工、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和生物陶瓷等领域。本文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纳米SiC的常用制备方法及相关领域的潜在应用,并对纳米SiC的研究前景提出建议。本文对纳米SiC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硅 制备方法 潜在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臭氧发生器的高效稳定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5
作者 储卫玲 王晓燕 张千峰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5期360-369,共10页
臭氧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氧化剂,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医疗消毒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管式臭氧发生技术存在效率不高、稳定性差、运营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板... 臭氧作为一种高效且环保的氧化剂,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医疗消毒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管式臭氧发生技术存在效率不高、稳定性差、运营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板式臭氧发生器,该技术以其高效率、高稳定性和低运营成本等优势,在水处理行业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本文首先综述了臭氧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背景,然后详细阐述了板式臭氧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板式臭氧发生器在工业废水处理、市政污水回用、饮用水深度净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最后,本文总结了板式臭氧发生器的优越性,并对其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As an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xidant, ozon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water treatment, air purification, and medical disinfection. Traditional ozone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suffer from drawbacks such as low efficiency, poor stability, and high operational costs, which limit their broader appli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troducing a new type of plate-type ozone generator, which demonstrate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stability, and low operational costs. The paper begins with a review of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ozone and its application background in water treatment, then elaborates on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plate-type ozone generator. Furthermore, the paper explores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the plate-type ozone generator in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municipal sewage reuse, and deep purification of drinking water, and analyzes and forecasts its market prospect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late-type ozone generator and looks forward to its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water treatment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发生器 板式设计 水处理 稳定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钛酸改性复合有机硅烷钝化膜及膜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田飘飘 张振海 +2 位作者 徐丽萍 杨兴亮 张千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37,共5页
通过氟钛酸改性KH858+KH580混合硅烷,配制出无铬钝化液,将其涂覆在热镀锌板上,经烘干、固化,形成无铬钝化膜。测定了钝化膜的厚度、附着力和硬度;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钝化膜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通过Tafel极化曲线和EIS图谱,表征了钝... 通过氟钛酸改性KH858+KH580混合硅烷,配制出无铬钝化液,将其涂覆在热镀锌板上,经烘干、固化,形成无铬钝化膜。测定了钝化膜的厚度、附着力和硬度;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研究了钝化膜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通过Tafel极化曲线和EIS图谱,表征了钝化膜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钝化膜的平均厚度为5.2μm,附着力测试的被剥离面积为3%,硬度为3H,均满足国家标准,符合工业生产要求;此外,钝化膜的耐化学腐蚀和耐电化学腐蚀性能优良,相比于改性前,其性能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板 氟钛酸 有机硅烷 钝化膜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涂层钢板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亚楠 张振海 +2 位作者 孙晨阳 汤晓东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47-148,共2页
自润滑涂层钢板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耐腐蚀性、耐指纹性、加工成型性和涂装性等性能,能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行业等。从环境保护、实用性、经济性和耐久性等分析,自润滑钢板符合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自润滑涂层钢板的成分... 自润滑涂层钢板具有优良的自润滑性、耐腐蚀性、耐指纹性、加工成型性和涂装性等性能,能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行业等。从环境保护、实用性、经济性和耐久性等分析,自润滑钢板符合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介绍自润滑涂层钢板的成分、结构、生产工艺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涂层钢板 涂层 结构 生产工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板有机-无机复合钝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丽萍 胡丰 +2 位作者 杨兴亮 陈均 张千峰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35,共4页
以水性硅丙树脂为主成膜剂,以有机硅烷为辅助成膜剂,以钼酸钠和偏钒酸铵为无机缓蚀剂,在镀锌板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钝化膜。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盐雾实验、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钝化膜的耐蚀性、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表... 以水性硅丙树脂为主成膜剂,以有机硅烷为辅助成膜剂,以钼酸钠和偏钒酸铵为无机缓蚀剂,在镀锌板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钝化膜。通过极化曲线、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盐雾实验、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钝化膜的耐蚀性、表面形貌及成分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得钝化膜表面平整、均匀,阻止了氧气和水分的进入,抑制了阴、阳极腐蚀,提高了镀锌层的极化电阻及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钝化 镀锌板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铱配合物及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童碧海 马鹏 +2 位作者 张曼 董超振 华中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3-818,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pq)2Ir(p...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以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的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测试了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pq)2Ir(phen)](PF6)和2[(dpq)2Ir(phen)](PF6)波峰在554.5 nm和566.5 nm处,发射黄色光;3[(pqcm)2Ir(phen)](PF6)和4[(pqca)2Ir(phen)](PF6)波峰在621 nm和618.5nm处,发射红色光。几种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在2.5%~7.9%之间,配合物1的量子效率最高,为7.9%。配合物1的电致发光效率是最好的,在相同条件下为三联吡啶钌([Ru(bpy)3]2+)的9.50倍,表明该铱配合物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铱配合物 光物理性质 电致化学发光 邻菲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绝缘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萍 李晓东 +2 位作者 张振海 王立涛 张千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5-58,68,共5页
为降低电工钢的涡流损耗,提高其磁性,并同时起到缓蚀作用,无取向电工钢使用前必须在其表面涂覆一层绝缘涂层。主要介绍了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绝缘涂层并概述了国内外电工钢表面绝缘涂层的开发研究历程,并就我国今后电工钢表面绝缘涂料的发... 为降低电工钢的涡流损耗,提高其磁性,并同时起到缓蚀作用,无取向电工钢使用前必须在其表面涂覆一层绝缘涂层。主要介绍了无取向电工钢表面绝缘涂层并概述了国内外电工钢表面绝缘涂层的开发研究历程,并就我国今后电工钢表面绝缘涂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绝缘涂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