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展“项目-导师制”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医学教育发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琳 张秀云 王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3735-3735,共1页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并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高等医学教育模式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办学规模扩大与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显现,教学质量倍受关注。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我...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并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高等医学教育模式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办学规模扩大与教学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显现,教学质量倍受关注。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我院立足地方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实验经费紧张、教学资源短缺的实际困难.开展“项目一导师制”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促进我院医学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导师制”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ofbauer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侯稳 王健 +1 位作者 孙琳 高克发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ofbauer细胞机制。方法:联合法、SP法分离鉴定人绒毛Hof-bauer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HBVM,PCR法检测Hofbauer细胞及培养上清液中HBV-DNA。结果:使用联合法可获取高活度、高纯度的Hofbauer细胞;人乳...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ofbauer细胞机制。方法:联合法、SP法分离鉴定人绒毛Hof-bauer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HBVM,PCR法检测Hofbauer细胞及培养上清液中HBV-DNA。结果:使用联合法可获取高活度、高纯度的Hofbauer细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血清可在无辅剂下直接依附Hofbauer细胞表面,并可侵入细胞内进行复制表达。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血清可直接感染Hofbauer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ofbauer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细胞亚群、mIL-2R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孙琳 万莉 +1 位作者 胡昌玲 王健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7-468,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细胞亚群、mIL-2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素(BSA)法检测T细胞亚群和mIL-2R表达水平,以PHA体外诱导PBMC中mIL-2R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D3+、CD4+、CD8+及C...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细胞亚群、mIL-2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素(BSA)法检测T细胞亚群和mIL-2R表达水平,以PHA体外诱导PBMC中mIL-2R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8.9±7.0)%、(29.2±6.6)%、(23.9±4.2)%、1.3±0.5;PHA诱导前后m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3.9±1.2)%和(21.7±5.3)%,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定程度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T细胞活化障碍,并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周血单个细胞(PBMC) T细胞亚群 膜白介素-2受体 (m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8与子宫内膜异位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琳 高克发 +2 位作者 王平平 陈燕 王健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简称内异症)的表达及在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将内异症患者按修订后的美国生殖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进行分期,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腹腔液中IL-8表达水平,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简称内异症)的表达及在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将内异症患者按修订后的美国生殖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进行分期,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腹腔液中IL-8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IL-8 mRNA水平,以log互补DNA/log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log cDNA/log GAPDH)代表其mRNA水平。结果内异症患者与对照组腹腔液中IL-8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3.37±8.23),(12.32±4.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异症增生期和分泌期内膜组织IL-8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011±0.2689,1.1239±0.273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作为自分泌生长因子和正反馈因子,直接促进内膜基质细胞生长,在内异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液 IL-8 IL-8 MRNA 内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外周血CD25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琳 陆勤 王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2-393,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CD25表达。方法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新生儿HIE患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1、7天外周血CD25水平。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天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水平分别为(3.7±1.2)%和(2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CD25表达。方法应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新生儿HIE患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1、7天外周血CD25水平。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天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水平分别为(3.7±1.2)%和(22.4±6.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通气、换气等综合性治疗时间的延长,患儿缺氧缺血症状逐步改善,生后第7天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水平分别为(4.1±1.5)%和(25.3±7.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HIE(重度)患儿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水平均较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HI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外周血CD25水平降低,并与HIE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 CD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外周单个核细胞CD25 mRNA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琳 陆勤 王健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5 mRNA表达。方法:以管家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参照,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新生儿HIE患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1、7天外周血CD25 mRNA水平,以lg c...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5 mRNA表达。方法:以管家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参照,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新生儿HIE患儿及足月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第1、7天外周血CD25 mRNA水平,以lg cDNA/lg GAPDH比值代表其最终mRNA水平。结果:HIE患儿生后第1天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 mRNA水平分别为0.72±0.19和1.12±0.2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通气、换气等综合性治疗时间的延长,患儿缺氧缺血症状逐步改善,生后第7天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 mRNA水平分别为1.02±0.22和2.02±0.3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HIE(重度)患儿静息期和诱导期CD25 mR-NA水平均较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IE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外周血CD25 mRNA水平降低,并与HIE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新生儿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 CD25 mRN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IL-8mRNA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孙琳 万莉 +1 位作者 胡昌玲 王健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IL-8mRNA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方法用达那唑进行治疗,以Real-timePCR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L-8mRNA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L-8mRNA水平为1.1339±0.1428,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目的探讨外周血IL-8mRNA表达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方法用达那唑进行治疗,以Real-timePCR动态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L-8mRNA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L-8mRNA水平为1.1339±0.1428,与对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Ⅰ~Ⅱ期和Ⅲ期患者IL-8mRNA水平分别为1.1023±0.1371和1.1866±0.1543,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达那唑治疗6个月后,外周血IL-8mRNA水平为1.0547±0.1299,与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L-8mRNA表达增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起促进作用。达那唑能抑制子宫内膜生长,降低由IL-8介导和参与的局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宫内膜异位症 IL-8 Real—time PCR 达那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致炎的细胞分子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孙琳 毕惠娟 王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621-626,F0003,共7页
慢性乙肝是一种由HBV介导的以肝脏局部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BV侵入机体后能否形成慢性感染与病毒是否变异、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免疫耐受、Th1/Th2失衡、HBV肝外PBMC感染等是导致乙肝持续感染迁延难... 慢性乙肝是一种由HBV介导的以肝脏局部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BV侵入机体后能否形成慢性感染与病毒是否变异、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强弱等因素密切相关。免疫耐受、Th1/Th2失衡、HBV肝外PBMC感染等是导致乙肝持续感染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机体对在清除侵入的病毒时,可对受感染的肝细胞产生一定程度损伤,如CTL通过分泌穿孔素和表达Fasl等途径诱导靶细胞凋亡;肝脏中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通过产生反应氧(ROS)、一氧化氮(NO)反应氮等中间产物,介导损伤受感染的肝细胞,在局部形成以单核/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炎性损伤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致炎 分子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Ⅰ型IFN的结构、信号传导和功能 被引量:4
9
作者 孙琳 毕惠娟 王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75-380,383,共7页
IFN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蛋白,至少可分为α、β、δ、ε、κ、ω、τ和limitin八种,分子质量约为18.5 kDa,包括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形成2对分子内二硫键。IFN-α/βR是IFN-α和IFN-β共同结... IFN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增殖及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蛋白,至少可分为α、β、δ、ε、κ、ω、τ和limitin八种,分子质量约为18.5 kDa,包括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形成2对分子内二硫键。IFN-α/βR是IFN-α和IFN-β共同结合受体,包括IFNAR1和IFNAR2,IFNAR1仅有1个亚单位,IFNAR2由3个亚单位组成。IFN与位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主要经JAK-STAT途径介导信号传导,不仅能通过PKR、2-′5′OAS、Mx和ADAR1等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还能通过对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调节以及诱导MHC分子表达等途径发挥直接或间接的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 信号转导 结构 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