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淮南煤与内蒙古煤配煤煤灰熔融特性及气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国斌
张湘
+4 位作者
陆启均
桂国阳
黄杰
李寒旭
焦发存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8,共11页
淮南煤煤灰熔融温度高导致其无法直接在气流床气化炉上使用,将淮南煤ZA煤分别与低灰熔融温度内蒙古煤ZB煤和ZC煤按照1∶9,2∶8,3∶7,4∶6,5∶5,6∶4,7∶3,8∶2,9∶1的质量比进行配煤,利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封碳法)对单煤及其配煤煤灰熔...
淮南煤煤灰熔融温度高导致其无法直接在气流床气化炉上使用,将淮南煤ZA煤分别与低灰熔融温度内蒙古煤ZB煤和ZC煤按照1∶9,2∶8,3∶7,4∶6,5∶5,6∶4,7∶3,8∶2,9∶1的质量比进行配煤,利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封碳法)对单煤及其配煤煤灰熔融温度进行测定,探究配煤比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利用FactSage 8.1软件计算)探讨了配煤煤灰熔融温度变化机理;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单煤煤焦和配煤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性进行测定,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A煤灰在高温下生成莫来石是其熔融温度高的主要原因。ZA煤分别与ZB煤和ZC煤相配后,煤灰中莫来石含量降低,低熔点的钙长石、镁堇青石含量增加,使得配煤煤灰熔融温度降低。ZA煤焦、ZB煤焦和ZC煤焦三种煤焦的平均CO_(2)气化反应速率分别为2.54%/min,3.49%/min和4.19%/min,ZA煤焦与CO_(2)的气化反应最难发生,平均气化反应速率最小,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最容易,平均反应速率最大。与单煤煤焦相比,配煤煤焦气化反应过程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三种单煤煤焦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位于336.8 kJ/mol~405.0 kJ/mol之间,AB2(ZA煤与ZB煤的质量比为2∶8)煤焦和AC3(ZA煤与ZC煤的质量比为3∶7)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与ZB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和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基本一致,表明配煤降低了配煤煤焦中ZA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煤
配煤
热力学平衡计算
灰熔融温度
气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工业污泥对高硅铝煤的灰熔融特性影响
2
作者
唐金秀
李寒旭
+1 位作者
夏宝亮
毛立睿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109,共8页
选取了两种典型高AFT煤即高硅煤C1、高铝煤C2,利用灰熔融测定仪、热力学计算、XRD和FTIR研究了LIS在弱还原气氛下对高AFT的C1、C2煤的AFT、矿物组成以及熔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IS的添加量为0%~15%(质量比),C1、C2煤的AFT降低效果明...
选取了两种典型高AFT煤即高硅煤C1、高铝煤C2,利用灰熔融测定仪、热力学计算、XRD和FTIR研究了LIS在弱还原气氛下对高AFT的C1、C2煤的AFT、矿物组成以及熔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IS的添加量为0%~15%(质量比),C1、C2煤的AFT降低效果明显,添加量为10%时,仅C1煤的AFT满足气流床气化炉液态排渣的要求。莫来石和六铝酸钙(CA6)分别是导致C1、C2煤的AFT高的原因,随着LIS的加入,莫来石和CA6的含量逐渐减少并消失,分别形成大量低熔点矿物钙长石和铁尖晶石。即低熔点矿物钙长石比铁尖晶石更有效于降低熔融温度。C1和C2煤渣的硅酸盐网络结构分布从层状分别转化为链状、环状和链状为主的简单结构。故LIS更适用于降低高硅煤的灰熔融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工业污泥
高灰熔融温度煤
灰熔融特性
矿物组成
熔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钾修饰铁锆氧载体制备及煤化学链燃烧中钾元素赋存形态探究
3
作者
魏国兴
刘涛
+1 位作者
宋方林
焦发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8-2344,共7页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载氧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HSC Chemistry考察了温度与还原度(R_(ox))对钾元素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ZrO_(2)的添加量为30%,K_(2)CO_(3)的添加量为5%,载氧体的煅烧温度为800℃。煤过量或较高时钾元素...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载氧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HSC Chemistry考察了温度与还原度(R_(ox))对钾元素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ZrO_(2)的添加量为30%,K_(2)CO_(3)的添加量为5%,载氧体的煅烧温度为800℃。煤过量或较高时钾元素的赋存形态主要为气态钾单质K(g)。而在系统中载氧体含量足量或过量时,在高温时钾元素的主要赋存形态转变为了KFeO_(2)。并且只有在反应温度较低且载氧体还原程度较深时,钾元素才能保持以K_(2)CO_(3)的原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
载氧体
化学链燃烧
HSC
Chemistry模拟
钾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细颗粒特性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宋方林
郑明东
+2 位作者
刘涛
陈岩
桂国阳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272-277,共6页
从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孔隙结构来揭示了超细颗粒的理化特性,并且探究了超细颗粒加入后,对浆体浓度和成浆性能的影响。采用ZN煤(粒径为80~70μm)成浆浓度为68%,随着超细颗粒(<10μm)的加入,所制成的水煤浆浓度达到71%。改变加入超细颗...
从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孔隙结构来揭示了超细颗粒的理化特性,并且探究了超细颗粒加入后,对浆体浓度和成浆性能的影响。采用ZN煤(粒径为80~70μm)成浆浓度为68%,随着超细颗粒(<10μm)的加入,所制成的水煤浆浓度达到71%。改变加入超细颗粒的占比,通过测量其黏度-剪切速率和Zeta电位变化发现,适量超细颗粒加入能够改善水煤浆的流变特性和稳定性。使用BET和SEM对超细颗粒的孔隙结构和浆体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发现,超细颗粒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颗粒接近于球形,有利于整个浆体的流动性能,并且能够改善水煤浆的聚沉现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超细颗粒
理化特性
成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南煤与内蒙古煤配煤煤灰熔融特性及气化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国斌
张湘
陆启均
桂国阳
黄杰
李寒旭
焦发存
机构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
销售分公司
安徽理工大学
化工与爆破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8,共11页
基金
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MTYJZX202203)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003a07020022)。
文摘
淮南煤煤灰熔融温度高导致其无法直接在气流床气化炉上使用,将淮南煤ZA煤分别与低灰熔融温度内蒙古煤ZB煤和ZC煤按照1∶9,2∶8,3∶7,4∶6,5∶5,6∶4,7∶3,8∶2,9∶1的质量比进行配煤,利用智能灰熔点测定仪(封碳法)对单煤及其配煤煤灰熔融温度进行测定,探究配煤比对煤灰熔融温度的影响,基于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利用FactSage 8.1软件计算)探讨了配煤煤灰熔融温度变化机理;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对单煤煤焦和配煤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性进行测定,并对反应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ZA煤灰在高温下生成莫来石是其熔融温度高的主要原因。ZA煤分别与ZB煤和ZC煤相配后,煤灰中莫来石含量降低,低熔点的钙长石、镁堇青石含量增加,使得配煤煤灰熔融温度降低。ZA煤焦、ZB煤焦和ZC煤焦三种煤焦的平均CO_(2)气化反应速率分别为2.54%/min,3.49%/min和4.19%/min,ZA煤焦与CO_(2)的气化反应最难发生,平均气化反应速率最小,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最容易,平均反应速率最大。与单煤煤焦相比,配煤煤焦气化反应过程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三种单煤煤焦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位于336.8 kJ/mol~405.0 kJ/mol之间,AB2(ZA煤与ZB煤的质量比为2∶8)煤焦和AC3(ZA煤与ZC煤的质量比为3∶7)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与ZB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和ZC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基本一致,表明配煤降低了配煤煤焦中ZA煤焦的CO_(2)气化反应活化能。
关键词
淮南煤
配煤
热力学平衡计算
灰熔融温度
气化反应性
Keywords
Huainan coal
blending coal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ashmelting temperature
gasification reactivit
分类号
TQ53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工业污泥对高硅铝煤的灰熔融特性影响
2
作者
唐金秀
李寒旭
夏宝亮
毛立睿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化工与爆破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
出处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109,共8页
基金
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MTY202302)。
文摘
选取了两种典型高AFT煤即高硅煤C1、高铝煤C2,利用灰熔融测定仪、热力学计算、XRD和FTIR研究了LIS在弱还原气氛下对高AFT的C1、C2煤的AFT、矿物组成以及熔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IS的添加量为0%~15%(质量比),C1、C2煤的AFT降低效果明显,添加量为10%时,仅C1煤的AFT满足气流床气化炉液态排渣的要求。莫来石和六铝酸钙(CA6)分别是导致C1、C2煤的AFT高的原因,随着LIS的加入,莫来石和CA6的含量逐渐减少并消失,分别形成大量低熔点矿物钙长石和铁尖晶石。即低熔点矿物钙长石比铁尖晶石更有效于降低熔融温度。C1和C2煤渣的硅酸盐网络结构分布从层状分别转化为链状、环状和链状为主的简单结构。故LIS更适用于降低高硅煤的灰熔融温度。
关键词
轻工业污泥
高灰熔融温度煤
灰熔融特性
矿物组成
熔体结构
Keywords
light industrial sludge
coal with high ash melting temperature
ash melting characteristics
mineral composition
melt structure
分类号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钾修饰铁锆氧载体制备及煤化学链燃烧中钾元素赋存形态探究
3
作者
魏国兴
刘涛
宋方林
焦发存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化工与爆破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8-2344,共7页
基金
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开放基金重点项目(MTY202201)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21A0432)。
文摘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载氧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HSC Chemistry考察了温度与还原度(R_(ox))对钾元素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ZrO_(2)的添加量为30%,K_(2)CO_(3)的添加量为5%,载氧体的煅烧温度为800℃。煤过量或较高时钾元素的赋存形态主要为气态钾单质K(g)。而在系统中载氧体含量足量或过量时,在高温时钾元素的主要赋存形态转变为了KFeO_(2)。并且只有在反应温度较低且载氧体还原程度较深时,钾元素才能保持以K_(2)CO_(3)的原形式存在。
关键词
煤
载氧体
化学链燃烧
HSC
Chemistry模拟
钾赋存形态
Keywords
coal
oxygen carriers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HSC Chemistry simulation
potassium occurrence morphology
分类号
TQ534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细颗粒特性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宋方林
郑明东
刘涛
陈岩
桂国阳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272-277,共6页
基金
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开放基金重点项目(MTY202201)。
文摘
从表面含氧官能团和孔隙结构来揭示了超细颗粒的理化特性,并且探究了超细颗粒加入后,对浆体浓度和成浆性能的影响。采用ZN煤(粒径为80~70μm)成浆浓度为68%,随着超细颗粒(<10μm)的加入,所制成的水煤浆浓度达到71%。改变加入超细颗粒的占比,通过测量其黏度-剪切速率和Zeta电位变化发现,适量超细颗粒加入能够改善水煤浆的流变特性和稳定性。使用BET和SEM对超细颗粒的孔隙结构和浆体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发现,超细颗粒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大,颗粒接近于球形,有利于整个浆体的流动性能,并且能够改善水煤浆的聚沉现象等。
关键词
水煤浆
超细颗粒
理化特性
成浆性
Keywords
coal water slurry
ultrafine particle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lurry forming properties
分类号
TQ536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淮南煤与内蒙古煤配煤煤灰熔融特性及气化反应性研究
刘国斌
张湘
陆启均
桂国阳
黄杰
李寒旭
焦发存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轻工业污泥对高硅铝煤的灰熔融特性影响
唐金秀
李寒旭
夏宝亮
毛立睿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钾修饰铁锆氧载体制备及煤化学链燃烧中钾元素赋存形态探究
魏国兴
刘涛
宋方林
焦发存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细颗粒特性及其对成浆性能的影响
宋方林
郑明东
刘涛
陈岩
桂国阳
《煤炭技术》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