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海燕 刘怀珍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从病因病机、治疗两方面对近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缺乏对其用药规律的整体研究,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 从病因病机、治疗两方面对近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中医药在本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对中医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缺乏对其用药规律的整体研究,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指出今后的研究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本病开展病证结合研究,总结规律,探究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建立辨证施治标准体系,寻找有效的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方朝晖 罗云 +6 位作者 李中南 倪英群 袁爱红 吴倩 凌含鹏 崔李群 杨慧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8期663-665,F0003,共4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安徽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2型糖尿病病例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3例、901次诊次。、患者病历录入糖尿病中医结构化科研电子病例系统,采用多维检索软件频数、构成比、Liquorice复杂网...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安徽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治疗2型糖尿病病例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3例、901次诊次。、患者病历录入糖尿病中医结构化科研电子病例系统,采用多维检索软件频数、构成比、Liquorice复杂网络节点度、频度及点式互信息分析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规律。结果: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夹瘀证为最多见,其中0-40岁以气阴州虚证墙多,40岁以后年龄段的糖尿病人群以气阴两虚夹瘀证为主;气阴两虚夹瘀证与气阴两虚证节点关联度最多,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症状以口干最多见。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于分析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规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数据挖掘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正定 陈晓雯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5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彤 林法财 +2 位作者 方朝晖 韦庆波 吴云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419-5421,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少林内功组(30例)、步行组(31例)、对照组(31例)。少林内功组每天练习少林内功3次,每次约6 min,每周练习5 d以上... 目的观察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少林内功组(30例)、步行组(31例)、对照组(31例)。少林内功组每天练习少林内功3次,每次约6 min,每周练习5 d以上;步行组按中等步速(80~100次/min)步行,每天步行2次,每次30 min,每周运动5 d以上;对照组保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干预其日常活动,各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3组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少林内功组与步行组组内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且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下降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3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 05),少林内功组、步行组上升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 01)。结论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与步行均可阻止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进一步转化;在运动效率上,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少林内功优于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林内功 糖尿病前期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才顺 周雪梅 +1 位作者 董昌武 方朝晖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563-564,共2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DM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对DN的防治研究显得尤为迫切。DN的发病机制涉及糖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作用、氧化...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DM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对DN的防治研究显得尤为迫切。DN的发病机制涉及糖脂代谢紊乱、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细胞因子作用、氧化应激反应等多个方面。中医药防治DN的机制研究基本都是围绕这些机制展开的,且在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防治 终末期肾脏疾病 微血管并发症 糖脂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反应 动力学改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研究概况
6
作者 张进军 孟海雷 李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2期1240-1241,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肝炎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病理状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运动的减少及营养过剩问题突出,造成NAFLD的发病率逐...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病理学上和酒精性肝炎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病理状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运动的减少及营养过剩问题突出,造成NAFLD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有低龄化趋势。在过去的7~10年,中国发达地区成年人脂肪肝患病率增加了近1倍。西医目前尚无完全有效、作用肯定的药物供临床使用,而中医治疗NAFLD有独特优势,现将近年中医药对NAFLD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因病机 辨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才顺 周雪梅 +1 位作者 方朝晖 董昌武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DN位于T1DM患者死因的首位,在T2DM患者死因中列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后。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中南 张进军 +2 位作者 赵华 汪俊 方朝晖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体检调查表,记录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同时空腹10 h,均采用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能。测量血压、查心电图、胸片,必要时做颅...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及对相关疾病的影响。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体检调查表,记录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同时空腹10 h,均采用酶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能。测量血压、查心电图、胸片,必要时做颅脑CT。根据患病情况将全部的546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糖尿病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和对照组。结果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血糖的检测值分别是(455.6±43.1)μmol/L、(8.19±1.4)mmol/L,显著高于照组(P<0.01)。血压、三酰甘油的检测值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并发脂肪肝、胆道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41.1%、26.7%,明显高于其他组,冠心病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两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互为关联,互为因果,可导致多种并发病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丁雷 吴吉平 +1 位作者 石国斌 方朝晖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 mg,每日3次;对照组32例继续用胰岛素治疗。治... 目的评价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每次500 mg,每日3次;对照组32例继续用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前后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同时观察其不良事件,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的FPG均明显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353);2 hPG均无明显下降(P=0.363 vs P=0.107);两组HbAlc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每日胰岛素的用量平均增加5.6 U,HbAlc显著下降(P=0.019),但体重增加明显(P=0.003);试验组每日胰岛素的用量平均减少3.7 U,低血糖反应也明显减少(31.2%vs 9.3%,P=0.030),且治疗后体重无明显增加。试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2.5%,2例患者因胃肠道不良事件退出研究,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单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二甲双胍治疗降糖疗效明确,可减少胰岛素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不增加体重,无肝肾功能损害,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脾气亏虚、痰瘀互阻证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潘秋 赵慧辉 +2 位作者 陈建新 董芳 王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79,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物。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成模后第6周检测血糖、血脂,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第3、6周尿液,对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鼠成模后判别属脾气亏虚、痰瘀互阻证。与对照... 目的:分析糖尿病大鼠尿液代谢物。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成模后第6周检测血糖、血脂,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第3、6周尿液,对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鼠成模后判别属脾气亏虚、痰瘀互阻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血脂升高(P<0.05),第6周抗坏血酸、葡萄糖酸、丙氨酸、十八烷酸、戊二酸含量增加(P<0.05);模型组第6周较第3周上述代谢物含量增加(P<0.05)。结论:尿液代谢物变化提示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及脂类代谢发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糖尿病大鼠 代谢组学 脾气亏虚 痰瘀互阻证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丁雷 石国斌 +1 位作者 吴吉平 方朝晖 《安徽医学》 2012年第6期658-660,共3页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现状,分析选择药物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入院时2型糖尿病患者群降糖药物使用状况、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情况,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比较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现状,分析选择药物对血糖控制的影响,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入院时2型糖尿病患者群降糖药物使用状况、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情况,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比较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入选28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HbA1c 8.0%,血糖达标率36.8%。胰岛素组和口服药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指数、HbA1c的控制水平相似。胰岛素组的病程明显长于口服药组([11.5±7.0)年vs(8.1±6.0)年],P=0.000)。口服药组的达标率明显优于胰岛素组(43.4%vs 27.0%,P=0.005)。胰岛素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口服药组(5.2%vs 1.2%,P=0.04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群血糖达标率低,启动胰岛素治疗迟、超重和低血糖是影响血糖达标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 血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吉萍 方朝晖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明显相关,同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1 Hcy的...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明显相关,同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综述如下。1 Hcy的代谢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高同型半胱氨酸 独立危险因素 血管损伤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方朝晖 倪英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1745-1746,共2页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格列奇特和阿卡波糖,但禁用抗氧化剂);治疗组另加用丹蛭降糖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0周。治疗...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格列奇特和阿卡波糖,但禁用抗氧化剂);治疗组另加用丹蛭降糖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0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 hPG、FINS、FFA水平,IRI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GSH-PX、MDA)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NS、FFA水平,IRI及氧化应激指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丹蛭降糖胶囊 氧化性应激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育模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苏晓艳 龚健 +1 位作者 方朝晖 蔡伟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1期1621-1623,共3页
目的探讨PBL教育模式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PBL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模式,PBL组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育模式,比较分析2组患者自我管... 目的探讨PBL教育模式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PBL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模式,PBL组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育模式,比较分析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病情控制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PBL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BL教育模式有利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育模式 社区糖尿病 老年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剑 倪英群 方朝晖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9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包括患病率、斑块大小、内中膜增厚度,分析斑块的发生及其程度与血脂谱的关系。方法检测46例老年T2DM患者下肢血管彩超、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根据血管病变的轻中重程度分为...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包括患病率、斑块大小、内中膜增厚度,分析斑块的发生及其程度与血脂谱的关系。方法检测46例老年T2DM患者下肢血管彩超、血糖、血脂、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根据血管病变的轻中重程度分为两组。(轻中度下肢血管病变组为A组,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为B组)。结果两组TG、TC、HDL-C、LDL-C、ApoA1、ApoB均高于正常,其中B组各项值较A组高(P<0.05)。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血脂升高,且病变程度越重血脂越高。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谱异常的程度与其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成正相关性,下肢血管动脉硬化程度更高,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积极的调脂治疗可以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蛭降糖胶囊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粘附状态及炎症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倪英群 方朝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21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DJC)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粘附状态及炎症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理。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气虚阴亏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 目的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功效的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DJC)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粘附状态及炎症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机理。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气虚阴亏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2)(2组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2组均常规给予西药口服降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蛭降糖胶囊,2组疗程均为20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PG)、血清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在应用丹蛭降糖胶囊20周后,INS、IR、sVCAM-1含量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粘附状态及炎症反应,改善内皮损伤,对于延缓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蛭降糖胶囊 2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方朝晖 倪英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4X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格列奇特和阿卡波糖,但禁用抗氧化剂);治疗组另加用丹蛭降糖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0周。治疗...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格列奇特和阿卡波糖,但禁用抗氧化剂);治疗组另加用丹蛭降糖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0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PG、2hPG、FINS、FFA水平,IRI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SOD、GSH-PX、MDA)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INS、FFA水平,IRI及氧化应激指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状态,改善内皮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丹蛭降糖胶囊 氧化性应激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生津颗粒对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抵抗素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寅 赵进东 《安徽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192-1194,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生津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和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函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降糖治疗,治疗组给予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生... 目的:观察复方生津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保护和血清抵抗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函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降糖治疗,治疗组给予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生津颗粒。两组观察时限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需按照研究方案定期计算中医证候积分,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C 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抵抗素等指标,并计算体质量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临床观察表明,复方生津颗粒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0%,和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复方生津颗粒组能明显降低血糖,降低空腹胰岛素,升高餐后2hC 肽、降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抵抗素水平(P<0.01~0.05);和对照组相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复方生津颗粒能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和保护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提示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降低血清抵抗素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中草药 生津 气虚 阴虚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健胰颗粒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防治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玉 夏伦祝 +4 位作者 高家荣 汪永忠 孟楣 陈晓雯 马鹏天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314-318,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健胰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经大鼠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2.5g/kg,相当于临床给药剂量的5倍),治疗2组(5.0... 目的研究复方健胰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方法经大鼠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2.5g/kg,相当于临床给药剂量的5倍),治疗2组(5.0g/kg,相当于临床给药剂量的10倍),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照组(0.1g/kg);观察体重、血糖及晶状体变化。给药第8周末,取各组大鼠血浆,采用HPLC-离子交换色谱法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及HbA1(a+b+c)水平、ELISA法测血浆及晶状体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含量。结果治疗1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效果优于治疗2组。治疗1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糖、血浆HbA1c及HbA1(a+b+c)含量降低缓慢;但血浆及晶状体中AGEs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健胰颗粒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浆及晶状体中AGEs含量有关,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下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颗粒 STZ诱导 糖尿病大鼠模型 白内障 防治作用 晶状体混浊 糖化血红蛋白 治疗 降低血浆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抑制作用 含量降低 给药剂量 发生发展 血红蛋白分析仪 离子交换色谱法 AGEs 链脲佐菌素 HbA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从瘀论治探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中南 方朝晖 +1 位作者 张进军 叶飞成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中医学自古就非常重视瘀血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内经》、《金匮要略》、《血证论》等古典医籍对瘀血致渴早有记载。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灼津亏致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阳虚寒凝致血瘀,痰湿阻络致血瘀,久病多瘀,情志因素等... 中医学自古就非常重视瘀血在糖尿病中的作用,《内经》、《金匮要略》、《血证论》等古典医籍对瘀血致渴早有记载。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灼津亏致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阳虚寒凝致血瘀,痰湿阻络致血瘀,久病多瘀,情志因素等。糖尿病活血化瘀法的应用原则:气虚血瘀当补气活血行血;气滞血瘀当理气活血祛瘀;痰瘀者当化痰活血散结;阴虚者当养阴活血;寒凝者当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痰瘀生毒者当化痰活血,清热解毒等。文章中简述了众医家对糖尿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法的论述。提示我们应高度重视从瘀论治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从瘀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