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茜 肖世勋 《安徽科技》 2024年第2期21-23,共3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能够有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长期以来,安徽省始终坚持把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作为加快农业...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能够有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长期以来,安徽省始终坚持把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深入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科技特派员制度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振兴 创新创业 发展现状及对策 科技下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2
作者 李红兵 《科技中国》 2024年第7期62-67,共6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安徽是农业大省,当前正处于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农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安徽是农业大省,当前正处于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固化成果,对于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强省建设,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区域样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省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大省 农业强国 历程与启示 乡村产业 创新引领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3
作者 杨志发 盛玮芮 +1 位作者 张虹冕 刘晶晶 《情报工程》 2024年第4期73-83,共11页
[目的/意义]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提高孵化器自身运营管理水平,而且对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孵化器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DEA方法将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作为投... [目的/意义]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提高孵化器自身运营管理水平,而且对政府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孵化器健康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DEA方法将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作为投入变量,将经济、孵化、社会等效益作为产出变量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用2019―2022年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全省16个地市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局限]DEA方法对投入产出指标的数量有限制,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凝练牵动性指标。[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安徽省大部分地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处于DEA有效状态,但蚌埠、阜阳、黄山等部分市还未实现最佳投入产出效益。基于研究结论,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企业孵化器 DEA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4
作者 袁婷 徐珊珊 《安徽科技》 2023年第5期30-32,共3页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推行20余年来,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新时代持续推进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助...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农村工作机制创新,推行20余年来,在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新时代持续推进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可从组织、管理、保障、激励和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发力,以制度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推动工作进一步落地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经济发展 科技特派员制度 基层实践 工作机制创新 脱贫攻坚战 人才队伍 持续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旭应 张婷 程力维 《安徽科技》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2022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再次指出,...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2022年,“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被写进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再次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工作 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 生命至上 守正创新 加快推进 人民至上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6
作者 李红兵 李玲 +1 位作者 许玲 蒋慧慧 《安徽科技》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既是政府直接参与,实现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发展目标的有力手段,也是政府通过资金运用和政策调控,实现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梳理和分析了2019—2021年立项的安徽...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既是政府直接参与,实现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发展目标的有力手段,也是政府通过资金运用和政策调控,实现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梳理和分析了2019—2021年立项的安徽省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计划项目 政策调控 农业农村发展 资金运用 现状与对策研究 科技支撑现代农业 计划项目实施 有力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特派团服务黄精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以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红兵 寇伟锋 刘玉军 《安徽科技》 2022年第4期22-24,共3页
黄精在我国拥有2300年药用历史,是一种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药用的中药材,在安徽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广泛分布。由于缺乏科技支撑,以往安徽省黄精以野生中药材采收售卖为主,未能形成相关产业。2008年以来,陈龙胜研究员带领的安徽省... 黄精在我国拥有2300年药用历史,是一种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药用的中药材,在安徽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广泛分布。由于缺乏科技支撑,以往安徽省黄精以野生中药材采收售卖为主,未能形成相关产业。2008年以来,陈龙胜研究员带领的安徽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下简称“省科学院科技特派团”),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深耕黄精产业链,采取以“科技引领企业,以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产业”的示范推广模式,将培育的适用型多花黄精新品种、研制的配套新技术与新装备,迅速推广至全省8个多花黄精产区,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走出了一条科技特派团支撑黄精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研究院 野生中药材 多花黄精 药用历史 皖南山区 省科学院 科技特派员 特派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安徽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广亮 肖世勋 《安徽科技》 2021年第3期26-27,共2页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深入查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着力推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深入查找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服务体系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
9
作者 李红兵 李玲 +1 位作者 许玲 蒋慧慧 《安徽科技》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县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把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县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近年来,安徽省以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的发展活力、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安徽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县(市) 创新驱动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创新型 基本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0
作者 李红兵 《科技中国》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当前,我国正加快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强国 农业大国 现代化强国 依靠科技进步 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三创新、三促进”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迈上新台阶
11
作者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10期84-85,共2页
2019年以来,安徽省以“三创新、三促进”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域行政村(含乡镇农村社区)服务全覆盖,典型经验向全国推介。目前,安徽省在基层开展服务的科技特派员超1.5万名,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92个、创... 2019年以来,安徽省以“三创新、三促进”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扎实深入开展,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域行政村(含乡镇农村社区)服务全覆盖,典型经验向全国推介。目前,安徽省在基层开展服务的科技特派员超1.5万名,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92个、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10个、科技特派团366个,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基层科技工作队伍,有效促进了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品牌化发展,推进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化发展 乡镇农村 典型经验 创新创业 一二三产业 科技特派员 基层科技工作 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科技人才战略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12
作者 李红兵 《科技中国》 2022年第12期40-44,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勉励安徽“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知识分子,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勉励安徽“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知识分子,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战略 历程与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 尊重人才 干事创业 高质量发展 尊重知识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科技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历程
13
作者 李红兵 《科技中国》 2022年第5期28-33,共6页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使我国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40多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体制机制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安徽科技体制改革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卓有成效的历程,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使我国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40多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体制机制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安徽科技体制改革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走过了一段漫长而卓有成效的历程,正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酝酿时期(1978-1984年)(一)改革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在“向科学进军”的氛围中,国家对科技工作实行“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通过编制系列规划,引导与协调科技发展的重点与布局,快速建立起体系较为完整的科技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全国科学大会 科技事业 科技体制机制 发展历程 时代背景 全面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以安徽省怀宁县蓝莓产业为例
14
作者 李红兵 钱庆红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11期56-58,共3页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安徽省怀宁县属低山丘陵地貌,90%以上为红壤、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适宜蓝...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国家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安徽省怀宁县属低山丘陵地貌,90%以上为红壤、黄棕壤,呈酸性至微酸性,适宜蓝莓生长。近年来,怀宁县因地制宜发展蓝莓特色产业,建成怀宁蓝莓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蓝莓)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安徽省“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县,打造安徽省首批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全产业链 产业振兴 林业产业 微酸性 绿色食品 示范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35的安徽科技发展战略思考
15
作者 李红兵 耿美 《安徽科技》 2021年第12期4-9,共6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制定和实施好科技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且影响深远。本文在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科技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紧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对安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中的科技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战略 科技规划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特征与评价
16
作者 王景艳 寇伟锋 +1 位作者 姜超强 高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明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埇桥区30个玉米种植区域,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评价各项... [目的]明确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玉米土壤养分含量现状,为当地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埇桥区30个玉米种植区域,测定分析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及其相关性分析,评价各项养分指标的丰缺状况。[结果]玉米种植区土壤pH处于4.24~7.55,平均值为5.91,其中43.3%的取样点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建议施用适宜用量的石灰来改良该部分酸性土壤,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0.5 g/kg,土壤有机质较高;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46.07 mg/kg,76.7%取样点土壤碱解氮处于高和极高水平;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49.66和288.64 mg/kg,56.7%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极高水平,83.3%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极高水平。土壤的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处于高或极高水平,土壤有效锰和有效铜基本处于中等或高水平,大部分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锌处于极高水平,但也分别有20.0%和26.6%处于低水平,说明少部分区域缺铁和缺锌。[结论]综合来看,该区应适当减施氮肥,控制磷肥和钾肥投入,以减少土壤磷素累积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应加大微量元素的测土配方施肥,以均衡微量元素营养的供应,保障玉米丰产、农民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速效养分 微量元素 评价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红兵 徐珊珊 +3 位作者 寇伟锋 李玲 李梦 罗小杰 《安徽科技》 2022年第7期4-8,共5页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支点。加快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59个县(市)创新能...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支点。加快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59个县(市)创新能力监测数据,总结安徽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做法与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加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科技创新能力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加快创新型县(市)建设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李红兵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阵地,也是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安徽以创新型县(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阵地,也是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安徽以创新型县(市)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乡村振兴 区域协调发展 县(市) 我国经济社会 创新驱动发展 高质量发展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安徽实践
19
作者 李红兵 《科技中国》 2023年第3期35-38,共4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 党的二十大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安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皖美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关口 全面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深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主要举措与启示
20
作者 张敏 《科技中国》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中央和地方积极部署人工... 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中央和地方积极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在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加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 政府工作报告 产业变革 战略性技术 产业集群 应用层 研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