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膜用于青光眼滤过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盈龙 刘钢生 +1 位作者 赵军民 徐新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研究保存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抗增生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 ,施行统一的小梁切除术 ,将 68例 (78只眼 )确诊的青光眼分为移植组 41只眼和对照组 3 7只眼。移植组术中在巩膜瓣下植入羊膜移植片 ,对照组术中巩膜... 目的 研究保存羊膜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抗增生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 ,施行统一的小梁切除术 ,将 68例 (78只眼 )确诊的青光眼分为移植组 41只眼和对照组 3 7只眼。移植组术中在巩膜瓣下植入羊膜移植片 ,对照组术中巩膜瓣下未植入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 8个月~ 3年 ,采用寿命表方法统计。结果 眼压 :移植组和对照组平均眼压分别由术前 (3 6.72± 10 .70 ) mm Hg(1mm Hg=0 .13 3 k Pa)、(3 5 .3 7± 8.94) mm Hg,降至术后 (16.45± 3 .87) mm Hg、(2 0 .46± 3 .0 9) m m Hg,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滤过泡 :移植组和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82 .86%和 42 .64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手术成功率 :移植组和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82 .5 6%、42 .87%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视力 :移植组术后视力好于对照组 (P <0 .0 1) ;并发症 :移植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5 )。结论 羊膜移植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 ,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移植 青光眼 滤过术 抗增生作用 实验 小梁切除术 成纤维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式超声乳化在硬核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军民 喻增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6期418-419,共2页
目的 研究爆破式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方法 对 74例 74眼核硬度为 ~ 级的老年性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施行爆破式超声乳化术 ,术中结合自制晶状体碎核钩进行手法劈核。结果 术后第 1天、1wk及 3mo裸眼视力达 0 .8及以... 目的 研究爆破式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中的应用。方法 对 74例 74眼核硬度为 ~ 级的老年性成熟期或过熟期白内障施行爆破式超声乳化术 ,术中结合自制晶状体碎核钩进行手法劈核。结果 术后第 1天、1wk及 3mo裸眼视力达 0 .8及以上者分别为 75 .6 7%、79.73%及 83.87% .手术前后角膜散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角膜水肿 5眼 ,晶状体后囊破裂 5眼 ,少量晶状体物质沉入玻璃体内 2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式超声乳化 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圈垫式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小宁 李盈龙 刘钢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圈垫式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 方法:对75例80眼白内障应用圈垫器和劈核刀进行劈核取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散光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3~12 mo。 结果:术后第1d... 目的:探讨小切口圈垫式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 方法:对75例80眼白内障应用圈垫器和劈核刀进行劈核取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散光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3~12 mo。 结果:术后第1d视力0.3~0.5者37眼,≥0.6者21眼,术后1mo 0.3~0.5者43眼,≥0.6者26眼。角膜散光在术后1wk为1.75±0.55D,与术前0.85±0.29D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mo 0.92±0.48D和3mo 0.89±0.35D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4眼术中后囊破裂,1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3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内。术后角膜内皮波纹状水肿2眼,术后3d左右消退;斑块状水肿2眼,术后2 wk 内消退。一过性高眼压2眼。 结论:小切口圈垫式劈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效果好,手术成本低,操作简便,并发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劈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LASIK术中联合MMC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盈龙 彭小宁 +1 位作者 吴帅辉 林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病例406眼随机分为MMC组(203眼)和对照组(203眼),所有手术采用自动旋转型Epi-LASIK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MMC)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病例406眼随机分为MMC组(203眼)和对照组(203眼),所有手术采用自动旋转型Epi-LASIK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以Visxstars4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激光切削,MMC组术中用含有0.2g/LMMC液的圆形滤纸片置于切削区基质面,根据屈光度数确定置留时间。对照组术中除不用MMC,其余操作与MMC组完全相同。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生长情况、术后视力、验光、眼压、haze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按预期完成Epi-LASIK手术,随访时间6mo~2a。两组刺激症状较轻,多发生在手术后第1d,一般术后第2d就会好转,术后第3d检查,MMC组有15眼为II~III级刺激症状,对照组有13眼为II~III级刺激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时间为3~5d,其中MMC组平均为3.78±0.75d,对照组平均为3.55±0.8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2,P>0.05)。3~5d摘镜时,MMC组有191眼(94.1%)角膜上皮愈合良好,对照组有198眼(97.5%)。术后6mo检查,MMC组术后视力满意为195眼(93.6%),对照组为172眼(8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检查,屈光度较术后3mo时回退超过-0.50D,MMC组有11眼(5.4%),对照组有23眼(11.3%)。术后6mo检查,MMC组有167眼(82.3%)为0级haze,对照组有125眼(61.6%)为0级haze,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手术中,一次性应用0.2g/LMMC液可以减轻术后haze的反应,减少术后视力的回退,无明显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近视 丝裂霉素C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Epi-lasik治疗近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盈龙 彭小宁 +1 位作者 方向东 吴帅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876-1879,共4页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Epi-lasik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在本院行Epi-lasik手术的患者112眼,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58眼,B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组)54眼,两组分别在Epi-lasi...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在Epi-lasik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在本院行Epi-lasik手术的患者112眼,所有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组)58眼,B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组)54眼,两组分别在Epi-lasik术后,立即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眼药水,并观察患者术后刺激症状、术后角膜上皮瓣生长情况、术后视力及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时间、haze等情况,随访6~12mo。结果:A组的角膜上皮瓣生长情况要好于B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检查,A组有45眼(77.6%)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组有32眼(5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时间上,A组的大部分患者在术后1wk以内达到,而B组的患者多在术后2wk以后达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对术后haze的影响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Epi-lasik手术中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以减轻角膜上皮瓣的水肿,缩短术后视力恢复的时间,改善干眼症状,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盈龙 刘钢生 +1 位作者 史文彬 方向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46例(468只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术后配戴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5~7d摘镜。对术后患... 目的 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46例(468只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术后配戴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5~7d摘镜。对术后患者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生长情况、视力、眼压、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刺激症状多发生在手术后第1天,一般术后第2天就会好转,术后第3天基本正常。术后第1天检查,386只眼(82.5%)角膜上皮瓣基本透明;5~7d摘镜时,448只眼(95.7%)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术后2周检查,裸眼视力为0.15~1.5;术后3个月检查,453只眼(96.8%)视力达到和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6个月检查,413只眼(88.2%)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内,55只眼(11.8%)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外。术后6个月检查,7只眼(1.5%)角膜Haze0.5级,4只眼(0.9%)角膜Haze 1级,其余患者角膜透明。结论 Epi-LASIK手术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高度近视,对中低度近视也非常好。该方法安全、有效、预测性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2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近视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睑板移植修复眼睑缺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盈龙 江启孝 +1 位作者 刘钢生 赵军民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修复 2 1眼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部分或全层眼睑缺损。方法 采用低温保存的异体睑板移植替代睑板 ,内层行结膜转移或唇粘膜移植。外层应用邻近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 ,共同再造眼睑 ,术后随访 6~ 2 4m o。结果 在所做的 2 1例手术... 目的 修复 2 1眼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部分或全层眼睑缺损。方法 采用低温保存的异体睑板移植替代睑板 ,内层行结膜转移或唇粘膜移植。外层应用邻近带蒂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 ,共同再造眼睑 ,术后随访 6~ 2 4m o。结果 在所做的 2 1例手术中 ,治愈 13眼 ,显效 5眼 ,改善 2眼 ,失败 1眼 ,术后效果与血运的好坏和移植片的大小有关。结论 采用低温保存的异体睑板修复眼睑缺损 ,排斥反应轻 ,疗效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缺损 异体睑板移植 低温保存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军民 喻增华 刘勤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9年第2期18-19,65,共3页
目的:水力分核在非超声乳化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5例37眼老年性白内障成功地施行了水力分核无缝线6mm巩膜隧道切口的囊袋内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结果:术后一周裸眼视力达0.8或以上者占81.4... 目的:水力分核在非超声乳化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5例37眼老年性白内障成功地施行了水力分核无缝线6mm巩膜隧道切口的囊袋内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结果:术后一周裸眼视力达0.8或以上者占81.47%,三个月者占89.16%;术后一周平均散光为0.81±0.74D,术后三个月为0.81±0.39D。与12mm有缝线切口相比有着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水力分核在6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切实可行,而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水力分核 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盈龙 彭小宁 刘钢生 《实用防盲技术》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42例(64眼)各型青光眼,术中一次性使用0.4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12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58眼(90.6%)术后视... 目的探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治疗42例(64眼)各型青光眼,术中一次性使用0.4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12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58眼(90.6%)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周测眼压,所有病例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48眼(75.0%)眼压低于21 mmHg,术后6月测眼压,54眼(84.6%)低于21 mmHg;末次随访时,56眼(87.5%)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8眼(12.5%)为非功能性滤过泡;总手术成功58眼(90.6%),其中完全成功54眼(84.4%),条件成功4眼(63%),失败6眼(9.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5眼,前房渗出4眼。讨论改良式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充分降低眼压。该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式超声乳化联合拦截劈核术在硬核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盈龙 刘钢生 +1 位作者 徐新华 赵军民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 探讨爆破式超声乳化联合拦截劈核术在硬核自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爆破式超声乳化联合拦截劈核术施行白内障手术65例(65只眼),其中Ⅲ级核12只眼,Ⅳ级核34只眼,Ⅴ级核19只眼。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3~0.5者6只眼(9... 目的 探讨爆破式超声乳化联合拦截劈核术在硬核自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爆破式超声乳化联合拦截劈核术施行白内障手术65例(65只眼),其中Ⅲ级核12只眼,Ⅳ级核34只眼,Ⅴ级核19只眼。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3~0.5者6只眼(9.2%),0.6~0.8者46只眼(70.8%),〉0.8者10只眼(15.4%);术后3个月视力0.3~0.5者4只眼(6.2%),0.6~0.8者37只眼(56.9%),〉0.8者21只眼(32.3%);术后1、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膜水肿8只眼,后囊膜破裂2只眼,少量晶状体碎核沉入玻璃体1只眼。结论 爆破式超声乳化联合拦截劈核术,可使分割较硬的晶状体核变得更容易,减少了能量的使用,缩短了超乳时间。该方法安全、有效,适合于硬核白内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式超声乳化 拦截劈核术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6例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体会
11
作者 喻增华 赵军民 刘勤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2期36-,58,共2页
对于双眼因白内障所致视力障碍者,当一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往往积极要求行另一眼手术,这样不仅使病人获得立体视觉,更重要的是在病人主观视功能方面会带来更大的改善。现将我院76例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 对于双眼因白内障所致视力障碍者,当一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往往积极要求行另一眼手术,这样不仅使病人获得立体视觉,更重要的是在病人主观视功能方面会带来更大的改善。现将我院76例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 后房型人工晶体 眼手术 双眼 视力障碍 虹膜睫状体炎 视功能 严重并发症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MM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小宁 《实用防盲技术》 2013年第4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32例(45眼)各型青光眼,术中一次性使用0.2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24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33眼(73.33%)术后视力...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32例(45眼)各型青光眼,术中一次性使用0.2mg/ml丝裂霉素C,术后随访6-24月,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术后1月检查,33眼(73.33%)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1周测眼压,平均11.20±2.15mmHg,术后6月测眼压,平均16.86mm±3.81mmHg,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末次随访时,41眼(91.1%)形成弥散扁平的功能性滤过泡;总手术成功41眼(91.1%)。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浅前房2眼,前房积血1眼,角膜水肿3眼。讨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可有效地减少青光眼术后滤过道瘢痕的形成,充分降低眼压。该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青光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人工晶体植入
13
作者 赵军民 喻增华 +1 位作者 刘勤 刘钢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0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非超声乳化3.5~4mm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41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了该手术,术中使用了水力分核及自制钢丝套圈晶体碎核器碎核技术。结果:术后第一天、术后一周及术后三个... 目的:研究非超声乳化3.5~4mm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9例41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了该手术,术中使用了水力分核及自制钢丝套圈晶体碎核器碎核技术。结果:术后第一天、术后一周及术后三个月的裸眼视力达0.8及以上者分别为92.68%、97.56%及96.77%。术后一周平均角膜散光为0.61±0.56D,术后三个月为0.48±0.47D,手术前后角膜散光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手术方法简便,效果确切,易于掌握,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型全泪道插管术与顺行泪道插管术的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雷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59-360,共2页
目的研究环型全泪道插管术与顺行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7例259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94例117眼行环型全泪道插管术,B组113例142眼行顺行泪道插管术,随访拔管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9a,A组... 目的研究环型全泪道插管术与顺行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7例259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94例117眼行环型全泪道插管术,B组113例142眼行顺行泪道插管术,随访拔管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9a,A组治愈108眼,治愈率92.3%;B组治愈114眼,治愈率80.3%.2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6<0.01)。结论环型全泪道插管术疗效明显优于顺行泪道插管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型全泪道插管术 顺行泪道插管术 泪道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老人白内障围手术期全程健康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磊 何蕾 +2 位作者 于卫华 戎敏之 余梅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及形式。方法将102例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有计划、分阶段采用全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术后相关知识掌握率达到90%,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引发的术...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时机、内容及形式。方法将102例行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有计划、分阶段采用全程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术后相关知识掌握率达到90%,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引发的术后并发症。结论针对性的全程健康教育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远期并发症及解决老人自我护理的困难,提高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成功率,从而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护理 病人教育 围手术期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人工晶体碎裂行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芳 陈霞 《现代护理》 2002年第5期393-393,共1页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近年来报道其发生率在术后5年高达43%,是导致术后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是目前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YAG激光治疗术常有人工晶体损伤,眼压升...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近年来报道其发生率在术后5年高达43%,是导致术后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是目前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YAG激光治疗术常有人工晶体损伤,眼压升高,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我院于2001年2月收治1例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致人工晶体碎裂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碎裂 Ⅱ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患儿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眼外伤归因分析及防治
17
作者 孙明霞 陈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8期859-859,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眼外伤 归因分析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观察与护理
18
作者 蔡芳 陈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0期1145-1146,共2页
目的 探索适合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2 2例 (2 6眼 )难治性青光眼施行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2 6眼中有2 4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2 3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目的 探索适合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2 2例 (2 6眼 )难治性青光眼施行羊膜移植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  2 6眼中有2 4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2 3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2 4眼眼压控制在 15~ 2 0mmHg,全部病例无滤过泡漏 ,伤口漏 ,迟发性感染和排斥发应发生。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完善术前准备 ,术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羊膜移植 难治性青光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对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19
作者 李文超 刘钢生 《实用防盲技术》 2013年第4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曾行小梁切除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曾行小梁切除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比。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2 2月研究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265.81个/㎜(11.4%),对照组减少72.88个/㎜(4.3%),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细胞变异系数之间无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个月,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失较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严重,且恢复慢。因此术前应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注意操作技巧,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睑板在眼睑再造术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盈龙 凌叶盛 +1 位作者 廖荣丰 陶黎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6-247,共2页
关键词 异体睑板 眼睑再造术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