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1
作者 潘园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A0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应用干扰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以来,我院感染科收治的8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随机的划分成平均的两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和分析应用干扰素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以来,我院感染科收治的8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随机的划分成平均的两组(每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观察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派罗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HB-s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临床总有效率(90.91%)与对照组(95.45%)也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干扰素进行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病毒水平,改善肝功能,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其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使用时应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