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鲁清 程元骏 周孟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6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 目的研究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6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中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A组选择前锯肌平面阻滞,B组选择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疼痛因子、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67%,B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阻滞操作时间缩短,阻滞持续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切皮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较B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GE2、IL-6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间静息、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2)A组与B组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3)A组与B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均可发挥良好的麻醉阻滞作用,有效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但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可缩短阻滞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因子释放,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还可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前锯肌平面阻滞 胸椎旁神经阻滞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脑脊液外漏两例报道
2
作者 周孟虎 阿卜拉江 姜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12期00254-00254,共1页
本文报道两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镇痛至脑脊液大量外流,探讨相关原因可能是极其罕见的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同时提出了相关处理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腰硬联合 麻醉 术后 脑脊液外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万磊 黄俊 +5 位作者 谢厚宠 李建杰 章荣庆 李雪 罗杉杉 唐朝亮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93-696,700,共5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的镇静效果,评价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期分别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的镇静效果,评价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期分别使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4 mg·kg^(-1)和1.0 mg·(kg·h)^(-1);对照组分别使用丙泊酚2.0 mg·kg^(-1)和4.0 mg·(kg·h)^(-1)。两组麻醉诱导期均使用舒芬太尼0.2~0.5μg·kg^(-1),维持期使用瑞芬太尼0.05~0.10μg·(kg·min)^(-1)。在麻醉诱导前(T0)、意识消失时(T1)、插管后1 min(T2)、切皮即刻(T3)及拔管后即刻(T4)时间点,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术前、术后1 d、术后3 d时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1、T2、T3时MAP及HR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腰椎减压手术患者,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提高苏醒质量,患者认知功能受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老年人 腰椎减压手术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孟虎 包明胜 +1 位作者 汪丽华 彭章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术的麻醉效能、母婴安全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均分为三组0.5%罗哌卡因组(L1组),0.75%罗哌卡因组(L2组)和0.5%布比卡因组(C组)。记录蛛...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术的麻醉效能、母婴安全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产妇均分为三组0.5%罗哌卡因组(L1组),0.75%罗哌卡因组(L2组)和0.5%布比卡因组(C组)。记录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产妇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和持续时间、麻醉质量评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术中HR、BP、SpO2和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结果L1和L2组比C组起效慢,阻滞平面低,平面固定时间长。L2组感觉阻滞时间比L1组和C组长。L2组和C组肌松评分优于L1组。运动神经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L1组<L2组<C组(P<0.05)。三组术中低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75%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剖宫产时,其麻醉效能弱于0.5%布比卡因,而强于0.5%罗哌卡因,三者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剖官产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UR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18
5
作者 周孟虎 包明胜 +1 位作者 刘林 陈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2-313,共2页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或汽化电切术(TUVP)中TUR综合征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TURP、TUVP手术患者378例,分析术中TU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清Na+、血糖、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以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378例中发生...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或汽化电切术(TUVP)中TUR综合征的发生率、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TURP、TUVP手术患者378例,分析术中TU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血清Na+、血糖、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以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结果378例中发生TUR综合征8例(2.1%)。其临床表现以胸闷不适、寒战、恶心呕吐、谵妄以及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术后血钠(114.3±5.2)mmol/L,明显低于术前的(142.2±3.2)mmol/L(P<0.01);术后血糖、CVP明显高于术前(P<0.01)。全组均治愈,无后遗症。结论TURP、TUVP术中动态监测CVP有助于早期发现TUR综合征,迅速利尿脱水并补充高张钠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综合征 低钠血症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注液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病人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孟虎 汪丽华 彭章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674-676,共3页
目的比较老年病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中应用两种不同尿道灌注液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42例行TURP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以5%葡萄糖为灌注液(22例),B组以5%甘露醇为灌注液(20例)。分别于术前、灌注45、90min和术毕时,测定... 目的比较老年病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中应用两种不同尿道灌注液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42例行TURP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以5%葡萄糖为灌注液(22例),B组以5%甘露醇为灌注液(20例)。分别于术前、灌注45、90min和术毕时,测定血电解质、血糖、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CVP。结果随着经尿道灌注液体量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两组血钠、血钾、Hct和Hb均渐降低,其中A组血钠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组而呈低钠血症。A组血糖进行性明显升高(P<0.05,P<0.01),其中2例病人分别高达28和40mmol/L,B组血糖无明显变化。CVP在灌注45和90min时较术前升高(P<0.05),其中A组升高更为明显,至术毕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TURP术中应用5%甘露醇作灌注液对内环境影响较小,而5%葡萄糖可引起低钠血症和高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灌注液 机体内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和大转子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A组行大转子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B组行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比较2组坐骨神...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B组,各60例,A组行大转子下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B组行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比较2组坐骨神经阻滞指标,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阻滞效果等。结果:B组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穿刺次数明显少于A组(P<0.01),穿刺深度明显小于A组(P<0.01),穿刺成功率、阻滞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1)。2组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1)。2组术后8 h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8 h股后肌群肌力均达到Ⅲ级及以上,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腘窝上外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操作穿刺时间较短,进针深度更浅,穿刺及阻滞成功率较高,病人满意度高,股后肌群肌力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外侧入路 坐骨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精蛋白严重毒性反应二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孟虎 包明胜 林淑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54-554,共1页
关键词 鱼精蛋白 毒性反应 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用于鼻内镜手术对呼吸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惠 陈娟 潘树林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942-943,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P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复合异丙酚3~6mg&...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P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复合异丙酚3~6mg·kg-1·min-1维持麻醉;S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持续吸入七氟醚2%~3%,呼气末浓度维持在1.1~1.7 MAC。记录手术开始时﹑手术30 min,手术60 min﹑手术结束时及手术结束后5 min时的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结果两组各时点呼吸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麻醉对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气道压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动力学 七氟醚 异丙酚 鼻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与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血液动力学变化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包明胜 鲁清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2期1075-1076,共2页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年龄在60~75岁、ASAⅠ~Ⅱ级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为E、P两组(各20例)。E组: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6mg·kg^-1、...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年龄在60~75岁、ASAⅠ~Ⅱ级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为E、P两组(各20例)。E组: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6mg·kg^-1、芬太尼4μg·kg^-1、阿曲库铵0.6mg·kg^-1、依托咪酯0.3mg·kg^-1;P组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6mg·kg^-1、芬太尼4μg·kg^-1、阿曲库铵0.6mg·kg^-1、异丙酚0.5mg·kg^-1。结果E组诱导后2min血压及脉率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P组诱导后2min血压及脉率较麻醉前下降明显(P〈0.05)。插管后2min与诱导后2min相比,二组SBP上升明显(P〈0.01~0.05),E组DBP和HR明显上升(P〈0.05)。结论依托咪酯有益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尤其利于老年患者,但在抑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方面明显弱于异丙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异丙酚 老年患者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镇痛效果及对RAAS系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健 黄俊 +6 位作者 谢厚宠 李建杰 章荣庆 胡成云 代飞彪 李雪 唐朝亮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4期625-628,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LDH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9...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0例LDH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9)予以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n=31)于其基础上使用艾司氯胺酮,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RAAS指标[醛固酮(aldosterone,ALD)、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及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Ⅱ)]、疼痛VAS评分、苏醒期躁动以及谵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尿量、拔管时间及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控静脉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5 min、手术结束时MAP与HR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给药后30 min、手术结束后30 min的ALD、PRA及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12、24、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苏醒期躁动以及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有效提高LDH术后镇痛效果,降低对RAA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镇痛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艾司氯胺酮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查敦鑫 包明胜 +2 位作者 黄俊 胡成云 唐朝亮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862-865,869,共5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艾司氯胺酮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90例,性别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和观察组(E组),每组45例。S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前路腰、骶丛神经阻滞,切皮前5 min静脉... 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艾司氯胺酮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90例,性别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和观察组(E组),每组45例。S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前路腰、骶丛神经阻滞,切皮前5 min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注射液,术后使用舒芬太尼注射液配置成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泵镇痛;E组同样接受超声引导下前路腰、骶丛神经阻滞,切皮前5 min静脉缓慢推注咪达唑仑和艾司氯胺酮,术后使用艾司氯胺酮配置成PCIA泵镇痛;分别观察比较2组病人切皮时(T_(1))体动反应例数、切皮后5 min(T_(2))MAP变化值(△MAP)以及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术前(T_(0))及术后6、12、24 h(T_(3)、T_(4)、T_(5))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激素(Cortisol,Cor)的浓度变化;术后6、12、24 h(T_(3)、T_(4)、T_(5))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1、3 d(T_(5)、T_(6))简易智力状况评分法(MMSE),以及术后PCIA总按压次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E组T_(2)时△MAP低于S组(P<0.05);2组T_(1)时体动反应比例、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病人IL-6以及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E组水平低于S组(P<0.01);2组T_(3)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_(4)和T_(5)时E组低于S组(P<0.01);E组术后各时点Ramsay评分低于S组(P<0.01),T_(5)和T_(6)时认知状态MMSE评分均高于S组(P<0.01);E组病人PCIA总按压次数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S组(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可显著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对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 认知功能 炎症因子 艾司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手术患者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的效应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孟虎 包明胜 +2 位作者 刘林 鲁清 方才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31-733,共3页
目的评价脊柱手术患者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白体血液回收的效应。方法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15):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液回收组(I组)和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组(Ⅱ组),Ⅱ组手... 目的评价脊柱手术患者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白体血液回收的效应。方法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15):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液回收组(I组)和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组(Ⅱ组),Ⅱ组手术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0ml/kg)和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速率为30ml/min。2组均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尼卡地平行控制性降压,速率为1.0~6.0μg·kg^-1·min^-1,在10~15min使MAP降至65~70mmHg,直至脊柱内固定安器安装完毕。2组术中均行自体血液回收,于脊柱内固定器安装完毕后回输。术中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记录术中异体输血情况、尿量及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HR和CVP均保持稳定。与l组比较,Ⅱ组术中异体输血免除率升高,异体输血量减少(P〈0.01),术中回收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增多(P〈0.01),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心、脑、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结论脊柱手术患者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可减免异体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降压 控制性 输血 自体 矫形外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