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包红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2期168-171,共4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策略。初中历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人文素养的重任。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待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模式,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策略。初中历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与人文素养的重任。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有效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 评”一体化 初中 历史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教师专业均衡化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基于“项目式研训一体化”模式的教师研训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晋奇 汪菲 《教师》 2024年第27期84-86,共3页
文章立足县域教师研训课题研究,探索构建项目主题与目标、模式构建与实施、模式管理与评价三个模块的“项目式研训一体化”模式,寻求城乡教师专业均衡化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推进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建设,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均衡发展。
关键词 “项目式研训一体化” 教师研训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反应原理题命题特点及备考启示——以2024年安徽卷为例
3
作者 曹君 王旭蕾 《教学考试》 2025年第5期40-44,共5页
2024年是安徽省新高考首考之年,化学反应原理的主观题(安徽卷17题)延续了2023年新课标卷的特点,以真实的生产情境中的重要化学反应为载体,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外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等基本知识,用图表给出实际生产中温... 2024年是安徽省新高考首考之年,化学反应原理的主观题(安徽卷17题)延续了2023年新课标卷的特点,以真实的生产情境中的重要化学反应为载体,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外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等基本知识,用图表给出实际生产中温度和压强与转化率或产率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整合已有知识的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笔者结合2024年安徽高考反应原理主观题中的亮点、易错点以及对2025届的备考启示等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原理 备考启示 化学平衡常数 易错点 安徽卷 证据推理 主观题 命题特点
原文传递
基于概念转变的微课设计——以“对灭火原理的正确认识”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静松 徐泓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38,共4页
学生基于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经验形成的某些错误概念对化学学习具有一定影响,以"对灭火原理的正确认识"的微课设计为例,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三个环节"洞察学生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解决认知冲突"实现概念转变,在实践中发现基... 学生基于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经验形成的某些错误概念对化学学习具有一定影响,以"对灭火原理的正确认识"的微课设计为例,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三个环节"洞察学生错误概念、引发认知冲突、解决认知冲突"实现概念转变,在实践中发现基于概念转变的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概念 概念转变 微课设计 燃烧和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压强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静松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74,共3页
应用压强传感器测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到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中时压强的变化,然后再滴加盐酸释放出二氧化碳,发现装置内压强没有恢复到原来数值。通过该实验探究不仅认识到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还可突破学生认知障碍,认识到氢氧化钠溶... 应用压强传感器测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到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中时压强的变化,然后再滴加盐酸释放出二氧化碳,发现装置内压强没有恢复到原来数值。通过该实验探究不仅认识到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还可突破学生认知障碍,认识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水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压强降低,在教学中实现对该问题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强传感器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意象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仲槐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4年第10期7-8,共2页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悼念母亲的文章。谈到秋天,就令人想到悲秋、伤秋,想到秋风萧飒,想到“无边落木潇潇下”。史铁生不是在展露古代文人式的悲怨,而是在秋天里悼念母亲,但他没有用“悼念母亲”,而是用“秋天的怀念”做...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悼念母亲的文章。谈到秋天,就令人想到悲秋、伤秋,想到秋风萧飒,想到“无边落木潇潇下”。史铁生不是在展露古代文人式的悲怨,而是在秋天里悼念母亲,但他没有用“悼念母亲”,而是用“秋天的怀念”做题目,这里面有着比悼念母亲更深刻的内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创新 意象 古代文人 母亲 悼念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听觉特性与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7
作者 刘为国 吴爱军 《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115-117,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听觉的基本特性,揭示说与听的内在联系,然后从听的角度提出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的规范性要求,并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指出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教学语言技能训练时,应选用那些基本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 听觉 教学语言技能 技能训练 发声训练 朗读训练 说话训练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认识,多措并举,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前进
8
作者 琚曙光 《科教导刊》 2014年第18期-,共2页
我国有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方面的文化遗产,德育历史绵长,并处于社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德育面临着新的内容和要求。目前中国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化对德育工作的认... 我国有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方面的文化遗产,德育历史绵长,并处于社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当今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德育面临着新的内容和要求。目前中国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需要不断深化对德育工作的认识,立足于实践,多措并举,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精神文明教育体系。同时,要发挥学科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推行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校园文化 学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学育教研 以教研促教学——我的专业成长感悟
9
作者 刘静松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28期66-69,共4页
以发表的教学研究、实验研究论文为例,分享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并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实验研究总结提炼形成研究论文。以教学育教研,以教研促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论文写作 教师专业发展 中和反应 铁丝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铁丝燃烧绕成螺旋状原因的定量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静松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8-103,共6页
现有文献对铁丝燃烧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分析存在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以及视频拍摄测量铁丝在拉直、绕成小螺旋、中螺旋、大螺旋时完整燃烧时间和剧烈燃烧时间。从"是否影响实验的成败、是否影响实验现象观察、是否影响实验操作的便利... 现有文献对铁丝燃烧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分析存在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以及视频拍摄测量铁丝在拉直、绕成小螺旋、中螺旋、大螺旋时完整燃烧时间和剧烈燃烧时间。从"是否影响实验的成败、是否影响实验现象观察、是否影响实验操作的便利和安全性"3个角度分析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丝燃烧 螺旋状 定量探究
原文传递
基于化学学科认知障碍突破的中考复习教学实践——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静松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6,共5页
分析学生对二氧化碳的3个典型学科认知障碍,以"二氧化碳的捕捉"为情境,通过"尝试捕捉二氧化碳""谁在捕捉二氧化碳""捕捉背后的原理"等3个主要环节,实现对学科认知障碍的突破,展示了一种新的中... 分析学生对二氧化碳的3个典型学科认知障碍,以"二氧化碳的捕捉"为情境,通过"尝试捕捉二氧化碳""谁在捕捉二氧化碳""捕捉背后的原理"等3个主要环节,实现对学科认知障碍的突破,展示了一种新的中考复习教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认知障碍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中考复习
原文传递
微课在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中转化薄弱学生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刘静松 邱立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年第5期40-42,共3页
在中考化学复习教学阶段,以薄弱学生的转化为研究目标,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两轮实践。结合调查访谈以及对学生成绩的数据分析,取得了一些关于翻转课堂模式在一个教学阶段的实践成果。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中考化学复习 实践研究
原文传递
例说机械效率的解题
13
作者 桂雨顺 《物理之友》 2014年第3期40-41,共2页
中学物理的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实例,讨论了滑轮组、斜面及杠杆的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
关键词 机械效率 总功 有用功 额外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