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包红霞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
2025 |
0 |
|
2
|
城乡教师专业均衡化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基于“项目式研训一体化”模式的教师研训的研究 |
张晋奇
汪菲
|
《教师》
|
2024 |
2
|
|
3
|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反应原理题命题特点及备考启示——以2024年安徽卷为例 |
曹君
王旭蕾
|
《教学考试》
|
2025 |
0 |
|
4
|
基于概念转变的微课设计——以“对灭火原理的正确认识”为例 |
刘静松
徐泓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5
|
应用压强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
刘静松
|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6
|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的意象创新 |
王仲槐
|
《语文天地(初中版)》
|
2014 |
1
|
|
7
|
论听觉特性与教学语言技能训练 |
刘为国
吴爱军
|
《池州师专学报》
|
2001 |
0 |
|
8
|
深化认识,多措并举,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前进 |
琚曙光
|
《科教导刊》
|
2014 |
0 |
|
9
|
以教学育教研 以教研促教学——我的专业成长感悟 |
刘静松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24 |
0 |
|
10
|
对铁丝燃烧绕成螺旋状原因的定量探究 |
刘静松
|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1
|
基于化学学科认知障碍突破的中考复习教学实践——以“二氧化碳的性质”为例 |
刘静松
|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2
|
微课在中考化学复习教学中转化薄弱学生的实践研究 |
刘静松
邱立清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2018 |
0 |
|
13
|
例说机械效率的解题 |
桂雨顺
|
《物理之友》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