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淮河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反省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陈立柱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3-166,共14页
-
文摘
通过比较分析淮河文化、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三个地域文化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出淮河文化研究整体上力量弱、成果少、影响小,亟待加强;一些人提出的"中国的两河(长江、黄河)文明"说似是而非,存在剿袭中亚"两河文明"说之嫌疑,所总结的两流域文化特点也未足以概括中国文化之基本精神,实际上阐发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如管、老、孔、墨、庄、孟、韩非子等都出生于淮河流域,中国文化的基本品格即道德本位意识、天人合一取向与和谐融通精神是在淮河流域阐发的,淮河流域才是"中国文化的中原";过去讨论淮河文化研究的动因有一个更深层的因素未能为人所注意,即随着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而来的中国文化复兴之需要,淮河流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与代表具有象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淮河文化研究需要提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高度来进行。
-
关键词
淮河文化
研究现状
比较认识
国家文化战略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淮河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贡献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陆勤毅
朱华东
-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
安徽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4-206,327,共13页
-
文摘
淮河文化的形成源自史前时期,农业、手工业、家畜饲养以及建筑是其物质文化的重要基础,文字、音乐、宗教等则是当地精神方面的典型表现,这些文化因素不仅起源早,且发展程度高,为中华文明起源作出了重要贡献。淮河文化的形成与其易于受到南北文化影响分不开,不仅为各地文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反过来促进了各方文化的交流,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可以说淮河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
关键词
淮河文化
文明起源
文化交流
贡献
-
Keywords
Huaihe cultur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tribution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