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
- 1
-
-
作者
李黎
张秀琢
王芳
彭伟
丁锦辉
-
机构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血管介入科
-
出处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853-856,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KJ2020A857)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No.2016zy32)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三新项目”。
-
文摘
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肝窦内皮细胞损害,引起肝窦流出道阻塞进而形成肝内窦性门脉高压症[1],最早、最根本的病理改变在肝窦,中央静脉等肝内小静脉、小叶间静脉内细胞也会受累发生细胞水肿、坏死、脱落,形成血栓闭塞,故既往也称为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临床表现为腹胀、右上腹疼痛、尿少、纳差、乏力、腹水等非特异性症状[2]。国外引起HSOS的原因多见于造血干细胞移植[3],而国内报道主要原因为摄入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中草药有关,称为PA-HSOS,其中最常见的为土三七[4]。土三七相关PA-HSOS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该病早期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临床缺乏特效治疗手段,病死率较高[5]。故通过我院收治的1例PA-HSOS患者,思考分析该病的病例特点及如何预防PA-HSOS发生。
-
关键词
肝窦阻塞综合征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土三七
-
分类号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