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倾斜角度CT扫描在肺部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潘少辉 舒荣宝 +2 位作者 王粮钢 陶自坚 钟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肺末梢结节不同角度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12例原发性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横轴位CT扫描及双倾斜角度CT扫描。从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征、血管关联征、空气支气管征像等方面... 目的 探讨肺末梢结节不同角度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12例原发性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横轴位CT扫描及双倾斜角度CT扫描。从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征、血管关联征、空气支气管征像等方面,观测肺末梢型结节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并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作比较。 结果 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血管关联征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达100%,空气支气管征66.66%,胸膜凹陷征83.33%:而常规横轴位CT扫描空气支气管征显示仅1例,显示率为8.34%;胸膜凹陷征显示率亦低,显示不清楚达5/12(41.66%)。 结论 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比较,影像学特征表现显示更明显,特别是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的显示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空气支气管征 显示率 轴位 胸膜凹陷征 结节性病变 肺部 诊断价值 血管 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指数模型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永胜 许敏 +2 位作者 戚轩 杨宏楷 徐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07-511,共5页
目的探讨双指数模型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26例,前列腺增生47例,行多b值扫描,采用双指数衰减模型计算标准ADC值(standard ADC),慢速扩散ADC值(slow ADC),快速扩... 目的探讨双指数模型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26例,前列腺增生47例,行多b值扫描,采用双指数衰减模型计算标准ADC值(standard ADC),慢速扩散ADC值(slow ADC),快速扩散ADC值(fast ADC),灌注分数Fraction of fast ADC(Ffast);绘制受试者曲线ROC比较这些参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根据Gleason评分将前列腺癌分组(低危组≤6分,中危组=7分,高危组≥8分),比较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各参数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standard ADC、slow 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st ADC、Ffast无统计学意义(P>0.05)。standard ADC,slow ADC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6%、88.5%,89.4%、76.9%。standard ADC、slow ADC与Gleason评分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0.620、r=-0.573,P<0.05),fast ADC、Ffast与Gleason评分无明显相关。前列腺癌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standard AD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低危组与中危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slow ADC在低危组和高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和中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ndard ADC、slow ADC对前列腺癌诊断有一定的价值,standard ADC诊断效能高于slow ADC;standard ADC、slow ADC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前列腺癌的危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GLEASO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结合血清CA125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宏楷 何永胜 +1 位作者 潘少辉 王梦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8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DWI及血清CA125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6例卵巢肿块患者MRI及临床资料。使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机,行常规矢状位T2WI、横轴位T1WI及抑脂T2WI,DWI取b值为50、500、800s/mm2。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 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DWI及血清CA125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6例卵巢肿块患者MRI及临床资料。使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机,行常规矢状位T2WI、横轴位T1WI及抑脂T2WI,DWI取b值为50、500、800s/mm2。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分析卵巢肿块的信号特征,测量良、恶性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结果卵巢良性(非畸胎瘤)、恶性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0.904,最佳诊断阈值为1.281×10-3mm2/s。MRI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92.2%,约登指数为72.2%,Kappa值为0.729;MRI结合血清CA125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82.1%,Kappa值为0.821。结论 MRI多序列扫描结合ADC值定量分析、并参照血清CA125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提高鉴别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块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及Ktrans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何永胜 戚轩 +1 位作者 张敏 杨宏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2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容积转换常数(K^(trans))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根据病理结果中的Gleason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容积转换常数(K^(trans))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根据病理结果中的Gleason评分将患者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组,比较组间ADC值及K^(trans)值的差异,并分析ADC值、K^(trans)值及Gleason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前列腺癌ADC值及K^(trans)值组间整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值与Gleason评分、K^(trans)值呈负相关(r=-0.633,P<0.01,r=-0.609,P<0.01),K^(trans)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579,P<0.01)。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之间的ADC值及K^(trans)值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利用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与K^(trans)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0.838,区分高分化组与中低分化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88.9%,75.0%、77.8%。结论前列腺癌的ADC值及K^(trans)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且ADC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较K^(trans)值高,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测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弥散系数 容积转换常数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辅助诊断(CAD)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舒荣宝 王成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辅助诊断 成像原理 临床应用 图像算法 图像处理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MRI诊断前列腺癌的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何永胜 戚轩 +2 位作者 许敏 徐琦 郑奇传 《肿瘤影像学》 2017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分析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及4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定量参数分析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及40例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患者常规MRI、DWI及DCE-MRI资料,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以及血管渗透性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_e)。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4种参数在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4种参数及ADC-K^(trans)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结果:ADC、K^(trans)、K_(ep)、V_e值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DC、K^(trans)及ADC-K^(trans)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7.5%、91.3%、78.8%,90.0%、87.0%、77.0%,90.0%、91.3%、81.3%。结论:定量参数ADC、K^(trans)、K_(ep)及V_e值对前列腺病变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ADC-K^(trans)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高于任何单一参数,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定量参数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仝开军 舒荣宝 程刘兵 《安徽医学》 2015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比较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差异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105例患者分为两组,5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PGA组),51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RGH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图像... 目的比较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的差异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行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105例患者分为两组,54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PGA组),51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RGH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图像质量、冠状动脉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扫描时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主动脉CT值等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PGA和RGH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97±1.24)m Sv、(14.37±1.59)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A组较RGH组有效辐射剂量减少约72.4%。PGA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36段,RGH组可评估的冠状动脉血管节段数共702段,两组间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分级评分、平均评分、斑块与心肌桥诊断以及狭窄程度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A相比RGH,辐射剂量明显减低,且图像质量和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碘图在大肠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敏 何永胜 吴光耀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双源CT大肠癌组织及癌周脂肪碘浓度,探讨碘浓度值与癌组织中CD31标记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相关性及癌周脂肪碘浓度对大肠癌局部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平扫和双源CT增强扫描,分析所得数据... 目的 :通过研究双源CT大肠癌组织及癌周脂肪碘浓度,探讨碘浓度值与癌组织中CD31标记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的相关性及癌周脂肪碘浓度对大肠癌局部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大肠癌患者,术前行常规平扫和双源CT增强扫描,分析所得数据。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大肠癌病理组织采用S-P免疫组化法行CD31表达的检测,并计数MVD,测定大肠癌组织及癌周脂肪碘浓度值,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30例患者分别按有、无浆膜侵犯及转移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碘浓度与MVD计数的相关性,与肿瘤浆膜侵犯及转移能力及癌周脂肪碘浓度与脂肪受侵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浆膜侵犯组与无浆膜侵犯组碘浓度分别为(2.40±0.44)、(1.97±0.34)mg/m L,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碘浓度分别为(2.56±0.38)、(2.07±0.39)mg/m L,癌周脂肪受侵与无癌周脂肪侵犯碘浓度分别为(0.75±0.28)、(0.11±0.11)m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病灶碘浓度与MVD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双源CT大肠癌碘浓度可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癌周脂肪碘浓度对大肠癌局部侵犯判定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浓度 微血管密度 结直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CT诊断——附1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潘少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4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CT检查 诊断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潇 何永胜 王梦雅 《罕少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27-30,43,共5页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7例女性乳腺患者行MRI-DWI(b=500、800s/mm2)检查,相同的感兴趣区(ROI)下,测量病变的ADC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b...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7例女性乳腺患者行MRI-DWI(b=500、800s/mm2)检查,相同的感兴趣区(ROI)下,测量病变的ADC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b值分别取500、800s/mm2,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7,P<0.001;t=6.399,P<0.001);b=500s/mm2,最佳诊断点ADC值为1.13×10-3mm2/s,ROC曲线下面积为0.90,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79.4%;b=800s/mm2,最佳诊断点ADC值为1.03×10-3mm2/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灵敏度为81.4%,特异度为88.2%。结论 MR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膜细胞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仝开军 张克健 舒荣宝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14-16,42,共4页
目的分析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提高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8例的CT征象。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5±16岁。CT表现均呈境界清晰的单发肿块,呈... 目的分析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CT征象,提高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8例的CT征象。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5±16岁。CT表现均呈境界清晰的单发肿块,呈均匀实性肿块者2例,不均匀实性者5例,实性伴囊变者1例。形态多呈椭圆形,瘤体径线为9.4±3.4cm×7.5±3.3cm×6.7±2.9cm,增强均呈渐进性轻度强化。5例合并腹水,4例见子宫内膜增生。结论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检查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膜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读片窗(2)
12
作者 舒荣宝 范兆轩 +1 位作者 倪青 胡啸 《安徽医学》 2017年第4期534-535,共2页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1岁,于15年前发现右侧外阴一花生大小包块,可活动,无疼痛及瘙痒不适,后自觉渐增大,现包块如拳头大小,且固定.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腰酸及下腹坠胀,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阵发性阴道排液,白带及大小便正常....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1岁,于15年前发现右侧外阴一花生大小包块,可活动,无疼痛及瘙痒不适,后自觉渐增大,现包块如拳头大小,且固定.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腰酸及下腹坠胀,无不规则阴道流血及阵发性阴道排液,白带及大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均在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外阴 平滑肌增生综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读片窗(6)
13
作者 舒荣宝 蒋业忠 仝开军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784-785,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4岁,左肾结石治疗半年,偶有血尿,3天前静脉滴注硫酸镁排石治疗后自觉腹痛不适。病程中无尿频、尿急、尿不净,无肛门坠胀及排便困难。PE:腹部平软,右中下腹扪及23 cm×20 cm巨大包块,有轻压痛。实验室检查.
关键词 卵巢 蒂扭转 囊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双斜位CT扫描在支气管及肺部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14
作者 舒荣宝 潘少辉 +2 位作者 王粮钢 陶自坚 钟康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6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机架倾斜支气管侧后斜位CT扫描在支气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常规轴位显示的病变部位,取患侧近台的躯体与机架双斜位扫描设计,躯体向背侧、机架向尾侧倾斜25°-30°角包括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竹区域... 目的:探讨机架倾斜支气管侧后斜位CT扫描在支气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常规轴位显示的病变部位,取患侧近台的躯体与机架双斜位扫描设计,躯体向背侧、机架向尾侧倾斜25°-30°角包括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竹区域于平静状态下屏气后逐层扫描。结果:共计检查病变55例,包括中央型肺癌27例,剧围型肺癌12例,支气竹内膜结核6例,炎性病变10例。均比常规轴位显示更多的诊断信息。结论:机架倾斜支气管侧后斜位CT扫描有利于补充常规轴位的不足,剥支气管及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设计 支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读片窗(9) 被引量:1
15
作者 仝开均 舒荣宝 王周月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0期1316-1317,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6岁,发现颈部包块2年余,无明显疼痛不适,专科检查示颈前正中平舌骨与甲状软骨见一隆起包块,长径约3.0 cm,质中,无明显触痛,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2 MRI表现颈部MRI平扫示颈前部中线区舌骨水平见一略欠规则结节...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6岁,发现颈部包块2年余,无明显疼痛不适,专科检查示颈前正中平舌骨与甲状软骨见一隆起包块,长径约3.0 cm,质中,无明显触痛,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活动。2 MRI表现颈部MRI平扫示颈前部中线区舌骨水平见一略欠规则结节状信号,大小约2.1 cm×1.1 cm×2.6 cm,境界较清晰,信号不均匀,内见等及稍短T1、稍长及长T2信号(见图1、2),增强扫描呈显著欠均匀强化(见图3)。两侧颈旁间隙见多发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乳头状癌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和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判定价值 被引量:20
16
作者 许敏 何永胜 +2 位作者 戚轩 杨宏楷 王梦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80-483,共4页
目的探讨ADC值及DCE-MRI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提高MRI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之间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手术确诊宫颈癌患者35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13例)和无宫旁浸润组(2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 目的探讨ADC值及DCE-MRI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对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提高MRI诊断宫颈癌宫旁浸润之间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手术确诊宫颈癌患者35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宫旁浸润组(13例)和无宫旁浸润组(2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检查、DWI和动态增强MRI扫描,测量ADC值,DCE-MRI血流灌注定量参数分析采用Omni Kinetics软件(GE,Healthcare),获得感兴趣区的定量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利用MRI形态学、ADC值及动态增强定量参数对于宫旁浸润进行诊断,对比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比较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采用Spearman法分析ADC值和各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宫旁浸润组Ktrans、Kep、Ve值均显著高于非宫旁浸润组(P<0.01)。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9%、100%,84.6%、90.1%,92.3%、69.2%;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1.6%、86.4%、81.1%。宫旁浸润组ADC值显著低于无宫旁浸润组(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91.3%。Ktrans、Kep、Ve与ADC值呈负相关(r=-0.678,P<0.01;r=-0.449,P<0.01;r=-0.372,P<0.05)。结论ADC值及各定量参数Ktrans、Kep、Ve能提高对宫颈癌宫旁浸润术前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其中Ktrans及ADC值的诊断效能较高(91.6%,91.3%),对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旁浸润 磁共振成像 定量参数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TI和多体素~1H-MRS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金嵚 许敏 +1 位作者 孙辉辉 张雪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多体素氢质子MR波谱(~1H-MRS)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临床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8例胶质瘤术前常规MR、DTI和~1H-MRS资料,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GG,WHO Ⅱ级)15例,高级别胶质瘤(HGG,... 目的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和多体素氢质子MR波谱(~1H-MRS)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诊断中的临床联合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8例胶质瘤术前常规MR、DTI和~1H-MRS资料,其中低级别胶质瘤(LGG,WHO Ⅱ级)15例,高级别胶质瘤(HGG,WHO Ⅲ~Ⅳ级)23例。以肿瘤周围脑实质为种子点重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图。测量肿瘤实质区(TT)、瘤周区(AT)以及对侧正常脑组织区(CT)的各项异性指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和胆碱(Cho)/肌酸(Cr)、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NAA/Cr值。比较组内同一参数在不同组织间差异,并比较各参数值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DTT显示HGG的TT和AT区白质纤维束以破坏为主(19/23,82.6%),LGG以浸润为主(13/15,86.7%)。HGG组由TT、AT至CT区FA、MD、NAA/Cr逐渐增高,Cho/Cr、Cho/NAA逐渐降低(P<0.05)。LGG组TT区FA、MD、NAA/Cr低于AT和CT区,Cho/Cr、Cho/NAA相反(P<0.05)。HGG组TT和AT区MD、NAA/Cr均低于LGG组,Cho/Cr、Cho/NAA均高于LGG组(P<0.05)。HGG组FA值仅在AT区低于LGG组(P<0.05)。结论临床可联合应用DTI和多体素~1H-MRS各参数对胶质瘤术后进行分级诊断,从而有助于及时合理的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张量成像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ADC值与最大强化百分比提高卵巢交界性囊腺瘤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文 何永胜 +1 位作者 冯晓强 杨宏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增强序列病灶信号最大强化百分比(MEP)联合应用在提高卵巢交界性囊腺瘤诊断效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实性成分或囊壁/囊隔增厚的23例卵巢良...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增强序列病灶信号最大强化百分比(MEP)联合应用在提高卵巢交界性囊腺瘤诊断效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实性成分或囊壁/囊隔增厚的23例卵巢良性囊腺瘤(A组)、17例卵巢交界性囊腺瘤(B组)和25例卵巢囊腺癌(C组)患者的MRI资料。观察病灶DWI及增强序列信号特征。测量病灶实性部分或囊壁/囊隔的ADC值和MEP,比较组间的差异。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MEP以及两者联合(ADC+MEP)在组间的诊断效能并使用MedCalc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病灶实性部分或囊壁/囊隔ADC值从A组至C组逐渐减低,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MEP从A组至C组逐渐增高,然而仅在A-C、B-C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ADC值鉴别A-B两组病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ADC值、MEP以及ADC+MEP鉴别B-C两组病灶的AUC分别为0.861、0.860以及0.941,AUCADC+MEP与AUCADC、AUCMEP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结合MRI增强MEP和量化的ADC值有利于提高交界性囊腺瘤的诊断效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囊腺瘤 囊腺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低剂量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姚海权 舒荣宝 仝开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人继发性肺结核病人,初次以常规剂量100 mAs检查,短期复查时根据病人体质量指数(BMI)将病人体型分为瘦、中等、肥胖三种,分别应用30 mAs、40 mAs、50 mAs扫描。以常... 目的:探讨个体化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人继发性肺结核病人,初次以常规剂量100 mAs检查,短期复查时根据病人体质量指数(BMI)将病人体型分为瘦、中等、肥胖三种,分别应用30 mAs、40 mAs、50 mAs扫描。以常规剂量100 mAs为对照,比较常规剂量与低剂量组胸壁肌肉、肺部CT值、噪声(SD)大小及结核病灶的影像学征象。结果:常规剂量组CT容积剂量指数11.2 m Gy,剂量长度乘积(363.16±36.09)m Gy·cm,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14.90±0.78)m Gy、(159.41±30.22)m Gy·cm(P<0.01)。2组病人胸壁肌肉和肺的CT值、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胸壁肌肉SD值与常规剂量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2组病人树芽征、肺实变及磨玻璃、结节、条索、网状、空洞、纵隔淋巴结、胸膜增厚粘连、胸腔积液、钙化病变的图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指导的低剂量螺旋CT诊断继发性结核有重要临床价值,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继发性 体质量指数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熵值及平均ADC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与病理分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亮 何永胜 +1 位作者 戚轩 许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5期822-825,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前列腺癌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计算的熵值、平均ADC值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评价及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4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既往均行盆腔1.5T磁共振检查,通过DWI图像计算ADC熵值及平均ADC... 目的探索基于前列腺癌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计算的熵值、平均ADC值对前列腺癌诊断效能评价及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44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既往均行盆腔1.5T磁共振检查,通过DWI图像计算ADC熵值及平均ADC值。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前列腺肿瘤组织与周围非肿瘤组织的熵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平均ADC值、ADC熵值及两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1)前列腺癌组织的ADC熵值显著高于周围非肿瘤组织的ADC熵值;2)平均ADC值、ADC熵值两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最高;3)平均ADC值、ADC熵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均有相关性,且ADC熵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相关性最大。结论基于磁共振DWI成像ADC参数图的容积熵值和平均ADC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为前列腺癌准确术前评估提供了新的参数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