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水利科技推广工作分析与建议
1
作者 潘强 《江淮水利科技》 2009年第6期50-52,共3页
为适应新时期对水利科技推广工作的要求,本文结合本省实际,从政策制定、机构建立、资金筹措、技术优选、宣传和交流等方面提出水利科技推广工作对策。
关键词 安徽省 水利科技推广 新时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首市水资源调查评价
2
作者 王兵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3-15,共3页
主要介绍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界首市地表、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做好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摸清家底,是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为界首市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布局... 主要介绍通过野外调查、试验、计算等手段,全面分析界首市地表、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及现状水质状况。做好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摸清家底,是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为界首市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量 可开采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唐湖退水闸枢纽布置试验研究
3
作者 杨兴菊 吴金屏 《江淮水利科技》 2007年第6期11-13,共3页
姜唐湖退水闸位于安徽省淮河姜唐湖蓄(行)洪区行洪下口门处。它具有挡洪、蓄洪、行洪、退洪及反向进洪的功能。本文主要对闸的过流能力、闸室上下游翼墙和闸室上下游护砌范围以及闸下消能防冲设施布置合理性进行的研究。
关键词 姜唐湖 退水闸 模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耿楼枢纽模型试验研究
4
作者 胡国良 《治淮》 2013年第3期22-23,共2页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枢纽布置方案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同时通过试验对枢纽运行管理方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耿楼 枢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干流蚌埠至浮山河段近期演变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兴菊 虞邦义 倪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0-72,86,共4页
由于采砂的影响,淮河干流蚌埠—香庙河段近期发生较为剧烈的河道变形,其中主槽变化大于滩地变化,主槽多表现为冲刷扩大;各河段滩地变化不同,部分河段滩地表现为微淤或冲淤平衡,部分河段滩地冲刷。而香庙至浮山河段与上述河段的差别较大... 由于采砂的影响,淮河干流蚌埠—香庙河段近期发生较为剧烈的河道变形,其中主槽变化大于滩地变化,主槽多表现为冲刷扩大;各河段滩地变化不同,部分河段滩地表现为微淤或冲淤平衡,部分河段滩地冲刷。而香庙至浮山河段与上述河段的差别较大,主要为自然演变,主槽和滩地的冲淤变化均不大,河道较稳定。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淮河中游河道自然演变比较缓慢,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产生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人工采砂 主槽 滩地 冲刷 河道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泥沙淤积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虞邦义 郁玉锁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1,共6页
以1983年-2005年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对洪泽湖的入湖、出湖水沙进行分析。得出23年内洪泽湖多年平均来沙653万t,出沙326万t,多年平均淤积327万t,淤积率50.1%。淮河干流来水来沙占洪泽湖总来水来沙的80%以上,按吴家渡站来沙占洪泽湖来沙... 以1983年-2005年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对洪泽湖的入湖、出湖水沙进行分析。得出23年内洪泽湖多年平均来沙653万t,出沙326万t,多年平均淤积327万t,淤积率50.1%。淮河干流来水来沙占洪泽湖总来水来沙的80%以上,按吴家渡站来沙占洪泽湖来沙的83%进行推算,初步估算出1950年至2005年,洪泽湖淤积总量约为28 230万t,多年平均淤积量约504.1万t,总结出洪泽湖冲淤的变化趋势,为研究淮河与洪泽湖的关系及洪泽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泥沙 淤积总量 来水来沙 综合利用 水沙资料 淮河干流 初步估算 变化趋势 淤积率 淤积量 总结 实测 基础 湖水 关系 分析 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干流吴家渡至小柳巷河段泥沙冲淤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虞邦义 郁玉锁 倪晋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
采用输沙量法对淮河干流吴家渡至小柳巷段实测水文资料完整的20年进行年际变化分析,河段总体表现为冲刷。枯水年份河段输沙基本平衡或微淤;中水年份冲刷年多于淤积年;丰水年份总体表现为冲刷。丰水年和中水年的总体冲淤趋势取决于汛期,... 采用输沙量法对淮河干流吴家渡至小柳巷段实测水文资料完整的20年进行年际变化分析,河段总体表现为冲刷。枯水年份河段输沙基本平衡或微淤;中水年份冲刷年多于淤积年;丰水年份总体表现为冲刷。丰水年和中水年的总体冲淤趋势取决于汛期,枯水年非汛期对全年冲淤影响较大。系统分析了河段冲淤与吴家渡站来流量以及年均来沙系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沙量法 造床流量 排沙比 来沙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干流鲁台子至吴家渡河段输沙平衡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虞邦义 郁玉锁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利用1951—2007年长系列的水文资料,对淮河干流鲁台子至吴家渡河段进行输沙平衡分析。结果显示,1951—2007年本段淮干累计呈淤积状态,但自50年代起10年平均淤积量逐年代递减,至80年代已由淤转冲。进一步分析了鲁台子站流量、含沙量、汛... 利用1951—2007年长系列的水文资料,对淮河干流鲁台子至吴家渡河段进行输沙平衡分析。结果显示,1951—2007年本段淮干累计呈淤积状态,但自50年代起10年平均淤积量逐年代递减,至80年代已由淤转冲。进一步分析了鲁台子站流量、含沙量、汛期和非汛期、行洪区启用状况等因素对泥沙输移的影响,得出了河段冲淤变化与各相关因子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干流 输沙平衡 冲刷 淤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董峰湖行洪区运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夏冬梅 虞邦义 倪晋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3年第4期344-347,379,共5页
以淮河中游董峰湖行洪区为例,采用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对2003年型洪水的演算,根据水动力特性和蓄行洪功能的转变,将行洪区从开启到关闭的运用全过程划分为5个典型阶段,详细分析了各阶段行洪区内水动力特性和洪水传播规律,分析了行洪区... 以淮河中游董峰湖行洪区为例,采用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对2003年型洪水的演算,根据水动力特性和蓄行洪功能的转变,将行洪区从开启到关闭的运用全过程划分为5个典型阶段,详细分析了各阶段行洪区内水动力特性和洪水传播规律,分析了行洪区运用前后上下游河段洪峰水位和流量过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行洪区运用的初始阶段,行洪区蓄洪功能强,削峰作用明显,能有效降低上下游洪峰水位;而进入行洪阶段后,行洪区主要起辅助河道行洪作用,只对上游洪峰水位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峰湖行洪区 水动力数学模型 模拟运用 洪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丘陵区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秀清 许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8705-18706,18708,共3页
根据1998-2008年江淮丘陵区统计资料,对该区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该区粮食生产的诸多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面比、受灾、化肥施用量是影响该区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
关键词 江淮丘陵区 粮食生产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河道特性及治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虞邦义 杨兴菊 倪晋 《江淮水利科技》 2009年第6期15-17,24,共4页
淮河中游历来是淮河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淮河中游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基本特性和河床冲淤特性。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和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建设,分析了当前中游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淮河中游治理对策,并提出需... 淮河中游历来是淮河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了淮河中游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基本特性和河床冲淤特性。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和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建设,分析了当前中游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淮河中游治理对策,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 河道特性 水沙条件 河床演变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干流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兴菊 虞邦义 赵凯 《江淮水利科技》 2009年第3期32-33,共2页
根据1992年和1999年两次实测河道断面及地形资料,采用断面法计算了1992年~1999年间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量,并结合文献[1]中的计算成果分析了1971年~1999年王家坝至正阳关段冲淤变化及其成因。
关键词 断面法 冲刷 淤积 冲淤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S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在淮干方邱湖河段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施奇 《江淮水利科技》 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
本文采用SMS软件系统建立淮河干流方邱湖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简要介绍了模型的模拟原理、边界条件、参数选取、验证过程与计算成果,同时总结了SMS模型应用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关键词 二维 水动力学 数值模拟 河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汝河一维洪水演进水动力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贲鹏 倪晋 《治淮》 2013年第11期12-13,共2页
针对北汝河河道特点,建立了北汝河前坪坝址至大陈闸段一维河网洪水演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和实测资料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本段河道的洪水特性研究及河道综合治理提供计算平台。
关键词 北汝河一维洪水演进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六坊堤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国良 《治淮》 2014年第10期11-13,共3页
六坊堤河段是淮河中游的分汊河段,河势复杂,现状过流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为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必须对该段河道进行整治。根据多年实测地形资料,分析该段河床演变趋势,为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六坊堤河段 冲淤 河势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的应用
16
作者 曹秀清 曾建军 +1 位作者 沈涛 杨思波 《治淮》 2012年第7期30-31,共2页
农村供水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但是受经济、技术以及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农村供水形势还异常严峻,为改变农村供水的这种落后现状,加快农村经... 农村供水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经济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但是受经济、技术以及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农村供水形势还异常严峻,为改变农村供水的这种落后现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目前国家正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居民安全饮水工程计划。与复杂的城市供水管网不同,农村供水通常采用树状管网,而且居民居住相对分散,为节省费用,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陛,本文提出用遗传算法对管网管径进行优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用遗传算法对给水管网进行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供水 遗传算法 安全饮水 饮水工程 整数编码 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 城市供水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平原区大沟蓄水工程建设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涛 《治淮》 2013年第5期50-51,共2页
一、淮北平原排水沟基本情况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区总面积3.74×10^4km^2,耕地面积约215×10^4hm,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淮北平原是安徽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省的70%和75%,秋季作物以... 一、淮北平原排水沟基本情况 安徽省淮北平原地区总面积3.74×10^4km^2,耕地面积约215×10^4hm,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淮北平原是安徽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省的70%和75%,秋季作物以玉米、大豆、薯类、水稻等为主,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0%和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北平原地区 蓄水工程 平原区 耕地面积 种植面积 商品粮基地 安徽省 排水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混凝土防渗墙的连接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国良 《治淮》 2014年第8期41-42,共2页
混凝土防渗墙是在松散透水地基中连续造孔,以泥浆固壁,往孔内灌注混凝土而建成的墙形防渗建筑物,其作用为截断渗流通道,防止渗漏。放防渗墙墙体本身需要密实防渗,同时防渗墙存与基础、建筑物、其他防渗体连接时,
关键词 混凝土防渗墙 连接方法 灌注混凝土 透水地基 泥浆固壁 渗流通道 防止渗漏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河泵站施工难点与对策
19
作者 胡国良 《治淮》 2013年第9期52-53,共2页
五河泵站是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地点位于安徽省五河县城南约4km处,淮北大堤内侧的东凌庄南,总装机为3000kW,为中型泵站.相应的主要建筑物为3级。泵站设计抽排流量为30m3/s,设计抽引流量为7m3/s。
关键词 泵站设计 施工难点 抽排流量 组成部分 水位影响 淮北大堤 洪泽湖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