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校区党团学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工作方法初探——以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4期153-154,共2页
随着社会对高校办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增加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深办学层次,就成为各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多校区办学也成为很多高校选择的发展模式.在跨校区管理这一新课题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党团学管理工作就成为学生管理工作者... 随着社会对高校办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增加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加深办学层次,就成为各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多校区办学也成为很多高校选择的发展模式.在跨校区管理这一新课题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党团学管理工作就成为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一项新的挑战.本文旨在对跨校区党团学工作遇到的挑战进行梳理,并且对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积极探索,为跨校区学生党团学管理工作创造新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校区 党团学管理 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龙强 张雨露 +4 位作者 王启会 蔡爽 郭雨 柯香 闫浩然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1-75,共5页
因地制宜、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以打造国家级一流专业为目标,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依据现阶段材料科学与工... 因地制宜、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安徽科技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以打造国家级一流专业为目标,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依据现阶段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以产教融合为驱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率、企业满意度和升学率明显提升。该培养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更好发展提供了借鉴思路和参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安徽科技学院 人才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大学生KAB创业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3
作者 杜小明 唐仁生 张炎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80-81,共2页
在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培训项目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受到创业教育工作者和选课学生的欢迎。安徽科技学院结合该培训课程的特点,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尝试,并提出了这种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KAB创业教育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线上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模式探析——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4
作者 张杰 陈传万 +1 位作者 张雪梅 高峰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5-19,共5页
新冠疫情发生后,遵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各高校全面推行线上教学模式。即使当前各高校已恢复正常线下教学,但线上教学必然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要确保线上教学秩序运行平稳,实现与线下教学质量的实质... 新冠疫情发生后,遵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思想,各高校全面推行线上教学模式。即使当前各高校已恢复正常线下教学,但线上教学必然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要确保线上教学秩序运行平稳,实现与线下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需加强对线上教学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教学督导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最有效的方式,为线上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线上教学督导工作要坚持全面性、重点性、协同性和导向性原则,针对线上教学开展主要形式和督导工作主要任务,由校院两级督导按照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思路构建线上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质量监控 督导工作 运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材料修饰电极对叔丁基对苯二酚的电化学灵敏检测——推荐一个科研成果转化的综合化学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郑胜彪 李亮 +3 位作者 张妮妮 包睿敏 胡瑞章 唐婧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7期345-353,共9页
介绍了一个由科研成果转化的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本综合实验以ZIF-67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基础,以制备高灵敏叔丁基对苯二酚电化学检测传感器为目标。常温条件下溶液合成ZIF-67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还原气氛热解得到Co纳米颗粒和氮掺杂碳纳米管... 介绍了一个由科研成果转化的大学综合化学实验,本综合实验以ZIF-67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基础,以制备高灵敏叔丁基对苯二酚电化学检测传感器为目标。常温条件下溶液合成ZIF-67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还原气氛热解得到Co纳米颗粒和氮掺杂碳纳米管(Co/NCNTs)复合材料,以此材料修饰玻碳电极,考察其检测食用油中常用抗氧化剂成分叔丁基对苯二酚的能力。制备的材料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X)表征形貌、结构和元素组成。实验所用试剂易得,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从材料制备、结构表征到性能测试对学生进行完整的科研操作训练,使其熟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概念,了解材料构性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叔丁基对苯二酚 电化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 被引量:1
6
作者 郑胜彪 李子荣 +1 位作者 汪徐春 陈俊明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19期235-236,245,共3页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学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课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探讨如何采用开放性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养成创新的实验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C3H3素质。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开放性实验 C3H3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掺杂的纳米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姚悦 王键 +1 位作者 何健明 张宁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42-12147,共6页
选择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将GO进行高温热还原处理,形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再以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球磨法与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LiFePO_(4)通过复合生成了LiFePO_(4)/RGO正极材料。采用XRD、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选择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将GO进行高温热还原处理,形成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再以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球磨法与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LiFePO_(4)通过复合生成了LiFePO_(4)/RGO正极材料。采用XRD、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RGO的掺杂没有影响LiFePO_(4)材料的晶体结构,没有产生新的产物,当RGO的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中RGO和LiFePO_(4)分散较为均匀,形貌结构较好。随着RGO掺杂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当RGO的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充电比容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7.5和139.5 mAh/g。在0.2 C的倍率下循环30次后,6%(质量分数)RGO掺杂的复合材料的放电比容量的保持率最高可达86.1%,电荷转移电阻最小为512.70Ω,电化学性能最佳。因此可知,RGO的最佳掺杂量为6%(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属氧化物 正极材料 LiFePO_(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基础》的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浩然 陈君华 +3 位作者 郭雨 张大朋 成战强 张少卿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9期174-176,共3页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专业课程教育需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的新工科建设,并未普及到全部高校和专业,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这对地方高校的教育发展有一定阻碍,不利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也不利于...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的专业课程教育需要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的新工科建设,并未普及到全部高校和专业,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这对地方高校的教育发展有一定阻碍,不利于全国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也不利于专业之间的发展融合。本文主要以新工科背景下安徽科技学院的当前状况为例,分析化工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提高地方型高校学生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应用型高校 化学工程基础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以OBE理念为导向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闫浩然 郭雨 +4 位作者 刘有 张少卿 牛斐洱 王彦平 刘川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202-204,共3页
在我国推进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新工科背景对于学生素养及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使用成果导向教育(OBE)对工程类专业进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文章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以OBE理念为... 在我国推进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新工科背景对于学生素养及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使用成果导向教育(OBE)对工程类专业进行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文章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为例,对新工科背景下以OBE理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首先对基于OBE理念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系统论述,从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学课程的重要性两方面展开,再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最后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针对前文挖掘出的问题,对以OBE理念为导向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教学实践 新工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基础期末试卷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雨 陈君华 +5 位作者 俞浩 丁志杰 陈俊明 郭腾 周永生 魏居孟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8期167-169,共3页
通过化学工程基础考试试卷分析,评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授课质量。采用校级自主开发的试卷分析系统进行2015级和2016级化学工程基础试卷难易度和区分度的分析,并给出成绩分布图。考试成绩近似... 通过化学工程基础考试试卷分析,评估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授课质量。采用校级自主开发的试卷分析系统进行2015级和2016级化学工程基础试卷难易度和区分度的分析,并给出成绩分布图。考试成绩近似正态分布,平均成绩68.5和64.3,整套试卷难度为0.31和0.44,区分度为0∶24和0.37。分析结果表明,试卷题型和区分度尚可,但难度偏低。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引导,提高试卷质量等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程基础 试卷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雨 陈君华 +5 位作者 俞浩 丁志杰 陈俊明 郭腾 周永生 魏居孟 《化工时刊》 CAS 2019年第12期37-40,共4页
通过对16级化学专业和材料专业学生的258份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基本认知程度,包括课程性质、教材难度、修学难度、专业课知识关联性等方面的认知情况。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认知情况、教材选... 通过对16级化学专业和材料专业学生的258份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基本认知程度,包括课程性质、教材难度、修学难度、专业课知识关联性等方面的认知情况。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认知情况、教材选用和教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但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并不积极。在提出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也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程基础 问卷调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五氧化二钒高效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文强 汪徐春 +7 位作者 王桂玲 张雪梅 朱协彬 陈俊明 郑胜彪 刘澳坤 卢淑华 梁俊英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09-7215,7223,共8页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目前常用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种价态(V^(5+)、V^(4+)、V^(3+)、V^(2+))和不同的结构特点,在扮演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时具备较高的比容量,...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较高、成本低廉且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目前常用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多种价态(V^(5+)、V^(4+)、V^(3+)、V^(2+))和不同的结构特点,在扮演锌离子电池阴极材料时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因此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然而,钒基复合材料由于循环稳定性差和较低的导电率,在锌离子电池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采用了简单的水热法制备了比商用五氧化二钒(V_(2)O_(5))具有更大比表面积的纳米片。这种V_(2)O_(5)纳米颗粒作为锌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在较低电流密度下,其可提供364 mAh g-1的优异比容量,在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156 mAh g-1的高可逆比容量。经过200次循环后,其容量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85%,不仅提供了比商用V_(2)O_(5)更好的循环稳定性,还具备较高的比容量。基于其制备方法简单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该纳米颗粒展示出在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纳米片 负极材料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合成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二辉 唐婧 +2 位作者 毛月圆 郑胜彪 柯香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63-167,共5页
针对传统“合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疫情期间将学习通引入“合成化学”课堂教学,尝试探索通过教学模式转变将传统线下教学逐渐转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答疑检测和课后... 针对传统“合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疫情期间将学习通引入“合成化学”课堂教学,尝试探索通过教学模式转变将传统线下教学逐渐转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从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答疑检测和课后总结等环节的实施结果来看,线上线下教学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科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化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实践与探索 智慧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课堂在化学与材料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4
作者 宋忠明 陈忠平 惠贞贞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316-316,292,共2页
高等教育教改融入“互联网+”的创新元素,更有利于逐步提升化学与材料领域的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化学与材料的课程特点,旨在构建教师—学生—知识“三点合一”的智慧授课方案,提升前瞻性、专业性和趣味性的授课水平。在保证学习内容有... 高等教育教改融入“互联网+”的创新元素,更有利于逐步提升化学与材料领域的教学效果。本文立足于化学与材料的课程特点,旨在构建教师—学生—知识“三点合一”的智慧授课方案,提升前瞻性、专业性和趣味性的授课水平。在保证学习内容有序推进的同时,依托网络课程,前沿文献以及网页链接等,拓展学生的化学与材料视野。值得一提的是,以“学习通”作为桥梁,搭建“三点合一”学习基础,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学习通 化学与材料 三点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理实相融课程体系构建——以“粉体工程基础”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志杰 郭雨 +1 位作者 刘有 陆彬 《滁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融互促,基于粉体工程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特点,划分课程知识模块,梳理内容组织脉络,构建了理实相融的课程知识体系。应用型高校联盟合作编写了理论教材,校企合作打造...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融互促,基于粉体工程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特点,划分课程知识模块,梳理内容组织脉络,构建了理实相融的课程知识体系。应用型高校联盟合作编写了理论教材,校企合作打造配套实验教材。对接毕业需求增加企业实践环节,设置了“实验+项目/专题探究”实验,以“项目或探究”任务驱动式重构理论和实践知识,推进理论和实践的相嵌互融,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及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理实相融 校企协作 专业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6
作者 柯香 王彦平 +4 位作者 李培礼 董越 汤凯 惠贞贞 叶龙强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201-204,共4页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育人机制和教学模式对材料分析与测试技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针对安徽科技学院“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下教材与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匹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学考核方式... 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育人机制和教学模式对材料分析与测试技的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针对安徽科技学院“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下教材与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匹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学考核方式固化等问题,提出了以应用为导向、综合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创新思路,改革了教学方法,实施了多场所融合教学方式,加强了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为相关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 教学改革 应用导向 新工科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精细化学品合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17
作者 李培礼 张婷 +1 位作者 柯香 李子荣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203-207,共5页
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精细化学品合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分析大数据对教学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数据素养教育,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建立学习共同体等。这些建议都是为了帮助学生... 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精细化学品合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通过分析大数据对教学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数据素养教育,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建立学习共同体等。这些建议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职业发展基础,意在加强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创新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下,精细化学品合成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社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精细化学品合成 教学改革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融入前沿科研成果初探——以TiC负载Ir的合成及其在电解水中的应用为例
18
作者 章本天 张婷 +3 位作者 柏雷 姚湾湾 叶龙强 李子荣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79-181,共3页
无机化学实验是培养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发散性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关键训练环节之一,鉴于纳米无机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结合本科生学习特点,本文以典型的无机材料合成教学内容为例,首先设计碳热还原法和液相还原法合成Ir/... 无机化学实验是培养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发散性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关键训练环节之一,鉴于纳米无机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结合本科生学习特点,本文以典型的无机材料合成教学内容为例,首先设计碳热还原法和液相还原法合成Ir/TiC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镜仪器对催化剂晶型和形貌进行表征分析,之后应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电解槽系统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设计成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增强学生无机材料制备分析能力的同时,而且助力学生与科学前沿研究成果“接轨”,提升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实验教学 无机化学 TiC纳米材料 析氧反应 前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多维融合式创新教学的改革实践
19
作者 牛斐洱 王彦平 +1 位作者 闫浩然 陈俊明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典型的理工科课程痛点,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抵触情绪强烈且自主能动性差、知识需求侧重点不一等。对此,本课程依据OBE...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对培养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典型的理工科课程痛点,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抵触情绪强烈且自主能动性差、知识需求侧重点不一等。对此,本课程依据OBE教育理念,遵循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开展多维度教学活动,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打破多元素之间的屏障,取得了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银纳米粒子的钴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复合材料对土霉素的光催化降解
20
作者 张妮妮 李亮 +4 位作者 包睿敏 崔诗语 郑胜彪 杨红哲 唐婧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2-98,共7页
目的:采用超声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羽片外壳ZIF-67纳米复合材料(Ag-ZIF-67p),测定土霉素(OTC)降解效果,探究其光催化性能。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羽片外壳的ZIF-67p,通过还原金属前驱体AgNO_(3),将纳米尺度Ag粒子负载... 目的:采用超声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羽片外壳ZIF-67纳米复合材料(Ag-ZIF-67p),测定土霉素(OTC)降解效果,探究其光催化性能。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羽片外壳的ZIF-67p,通过还原金属前驱体AgNO_(3),将纳米尺度Ag粒子负载到ZIF-67外壳羽片上得到Ag-ZIF-67p复合材料。通过SEM、TEM、XRD、XPS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光度法探究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对OTC的降解效果。结果:由于ZIF-67大孔隙率和表面积的协同特性以及Ag纳米颗粒的高导电性和优异的催化活性,对土霉素降解具有协同催化作用。结论:Ag-ZIF-67p可作为高效降解土霉素的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超声还原法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银纳米粒子 土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