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鞘内注射甲氨喋呤、地塞米松治疗神经精神狼疮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桑道乾 杨积保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7期581-582,共2页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精神狼疮(NPSLE)方法。方法36例NPSLE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甲泼尼龙(MP)静脉冲击1g3d,实验组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10mg和地塞米松(DXM)10mg,每周1次,≤3次。对照组每周应用环磷酰胺(CTX)0.4g1次,≤3次。...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精神狼疮(NPSLE)方法。方法36例NPSLE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甲泼尼龙(MP)静脉冲击1g3d,实验组联合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10mg和地塞米松(DXM)10mg,每周1次,≤3次。对照组每周应用环磷酰胺(CTX)0.4g1次,≤3次。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日、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和脑脊液参数、院内感染和白细胞减少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P=0.024);两组均能有效降低SLEDAI,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3)。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细胞数,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3、0.043、0.004)。实验组发生院内感染、白细胞减少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7、0.019)。结论MP静脉冲击联合鞘内注射MTX和DXM治疗NPSLE疗效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狼疮 甲泼尼龙冲 甲氨蝶呤 地塞米松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胼胝体梗死的MRI诊断 被引量:7
2
作者 石士奎 陈俊清 +2 位作者 谢宗玉 桑道乾 路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探讨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和临床表现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8岁。全部病例均以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 目的:探讨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MRI和临床表现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17~82岁,平均53.8岁。全部病例均以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或反应迟钝就诊。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MRI平扫,3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2例治疗后复查了MRI。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胼胝体梗死,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及FLAIR为高信号,局限或弥漫性分布,波及胼胝体全层。病灶位于压部11例、膝部3例、体部1例;同时累及膝部及体部4例、体部及压部1例;单侧胼胝体全程受累5例。梗死灶沿胼胝体偏侧性分布(22例)明显多于对称性分布(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260,P〈0.05)。3例梗死灶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2例治疗后复查MRI提示病灶明显缩小。结论:胼胝体梗死是临床急症之一,MRI可直观反映梗死灶部位及范围,是临床诊断胼胝体梗死最客观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梗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洪凤 段晓侠 +1 位作者 李敏 张晓珍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10期1091-1092,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309例CI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2例、1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其卧位上给予舒适护理管理,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309例CI患者,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72例、1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其卧位上给予舒适护理管理,观察2组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及后遗症(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的卧位护理能有效降低CI偏瘫患者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脑梗死 偏瘫 卧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度日本血吸虫卵的分离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政荣 徐云侠 +4 位作者 宫继勇 罗庆礼 闻慧琴 宋晓蓉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制备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的日本血吸虫卵分离方法。方法将匀浆后的血吸虫感染的兔肝组织悬液分级过滤,再将滤液离心,去除组织碎片,分离的虫卵再次经过325目分样筛过滤,收集筛上虫卵,最后将收集的虫卵用密度1.070的Percoll分离... 目的探讨制备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的日本血吸虫卵分离方法。方法将匀浆后的血吸虫感染的兔肝组织悬液分级过滤,再将滤液离心,去除组织碎片,分离的虫卵再次经过325目分样筛过滤,收集筛上虫卵,最后将收集的虫卵用密度1.070的Percoll分离液梯度离心,吸取下层Percoll液中的纯化虫卵;显微镜观察分离虫卵的纯度,吖啶橙染色观察虫卵的死活,环卵沉淀试验鉴定虫卵的分泌活性。结果每个肝脏获得约1g左右的虫卵,分离的虫卵纯度高,吖啶橙染色和环卵沉淀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活虫卵比例高、生物活性好。结论该虫卵分离方法操作简单、用时短、效果好,分离的虫卵完全满足各种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虫卵 分离 纯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铜治疗对Wilson病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力 杨任民 +3 位作者 洪铭范 胡文彬 韩咏竹 翟志敏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8期776-777,共2页
目的了解Wilson病(WD)免疫功能及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短期驱铜治疗和长期综合驱铜治疗对其影响;进而评价DMPS短期驱铜治疗及长期综合驱铜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19名、未经治疗和长期正规综合驱铜治疗≥2年... 目的了解Wilson病(WD)免疫功能及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短期驱铜治疗和长期综合驱铜治疗对其影响;进而评价DMPS短期驱铜治疗及长期综合驱铜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科学性。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19名、未经治疗和长期正规综合驱铜治疗≥2年的WD患者各21例,长期综合驱铜治疗WD患者、未经治疗WD患者在接受DMPS短期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均采取空腹静脉血: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及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静脉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16+CD56+及CD19+分析。结果WD未经治疗组体液免疫指标之CD19+、IgG、IgM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C4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细胞免疫指标之CD4+、CD3-CD16+CD56+及CD4+/CD8+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DMPS短期驱铜治疗后CD19+、IgG显著减低。长期综合驱铜治疗后CD19+、IgG、IgM、C3、CD4+、CD4+/CD8+、CD3-CD16+CD56+均有显著恢复。结论WD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体液免疫亢进,细胞免疫低下;DMPS短期驱铜治疗仅可恢复部分免疫学指标;长期综合驱铜治疗对免疫功能有显著恢复。从免疫学角度看,长期综合驱铜治疗是安全、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免疫功能 流式细胞术 二巯基丙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定及心理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6
作者 彭可勤 汪文英 李敏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2期185-185,共1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0例脑卒中患者患病1周后进行测评。结果SAS、SDS积分:女性患者高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有偏瘫高于无偏瘫...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0例脑卒中患者患病1周后进行测评。结果SAS、SDS积分:女性患者高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有偏瘫高于无偏瘫者,家庭关系一般者高于家庭关系好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担心复发影响子女工作、睡眠障碍、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等悲观心境有关。结论脑卒中患者伴随焦虑和抑郁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口服石蜡油干预便秘发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敏 段晓侠 +1 位作者 张洪凤 张晓珍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9期834-83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防治便秘的新方法。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粗纤维饮食,腹部按摩及适量多饮水的方法;观察组23例,口服石蜡油20ml,每晚睡前1次。统计比较2组患者7d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防治便秘的新方法。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采用粗纤维饮食,腹部按摩及适量多饮水的方法;观察组23例,口服石蜡油20ml,每晚睡前1次。统计比较2组患者7d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石蜡油是干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便秘发生的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油 脑卒中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宋文英 郦忆文 +2 位作者 屈洪党 李兴武 杨萍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2期1039-1040,共2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而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69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10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52例、脑出血14例和6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Hcy水平,以此结果将患者分为高Hcy组和...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而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测定169例脑卒中患者其中脑梗死10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52例、脑出血14例和6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浆Hcy水平,以此结果将患者分为高Hcy组和非高Hcy组。结果脑梗死组、TIA组和脑出血组血浆水平分别为男(24.1±8.7)μmol/L、女(16.4±8.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男(13.8±2.8)μmol/L、女(11.3±2.7)μmol/L,P<0.01。结论经Logistic回归分析Hcy升高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与卒中后再发有直接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复发 独立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谢静 陈齐鸣 +3 位作者 屈洪党 钱伟东 徐云侠 张洪凤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3期217-218,共2页
目的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动态疗效判定和实验室指标对比。结果2周后,治疗组BI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 目的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动态疗效判定和实验室指标对比。结果2周后,治疗组BI总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4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显著。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纤酶 脑梗死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抗凝剂抗凝血测定红细胞比积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中新 徐云侠 +3 位作者 田玲莉 钟政荣 张凡 王月华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比较用三种抗凝剂检测血液红细胞比积(HCT)结果的差异。方法采集门诊患者共40例静脉血样,采用双草酸盐、肝素钠与EDTA-K2抗凝剂分别抗凝同一份血样标本,双草酸盐抗凝血用温氏法测HCT,肝素钠和EDTA-K2抗凝血在KX-21型血液分析仪上检... 目的比较用三种抗凝剂检测血液红细胞比积(HCT)结果的差异。方法采集门诊患者共40例静脉血样,采用双草酸盐、肝素钠与EDTA-K2抗凝剂分别抗凝同一份血样标本,双草酸盐抗凝血用温氏法测HCT,肝素钠和EDTA-K2抗凝血在KX-21型血液分析仪上检测,所测结果作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肝素钠和EDTA-K2两种抗凝剂抗凝的血样与双草酸盐抗凝血所测的H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DTA-K2或肝素钠抗凝血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HCT可以替代经典的双草酸盐抗凝的温氏法,其简便快捷,且避免重复留取标本,减轻病人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比积 血液分析仪 抗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力 陈育华 +3 位作者 谢静 屈洪党 陈齐鸣 吴守伟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6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发病有诱因,睡眠及晨醒时发病;典型表现是反复发作的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四肢驰缓性瘫痪,严重者呼吸肌无力,有血清钾降低...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46例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发病有诱因,睡眠及晨醒时发病;典型表现是反复发作的以肢体近端为主的四肢驰缓性瘫痪,严重者呼吸肌无力,有血清钾降低;所有病例经口服、静脉补钾后症状均获缓解。部分患者并不符合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如瘫痪不对称、腱反射亢进等,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血清钾升高。结论认识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低血钾 四肢弛缓性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Moyamoya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扬 《中华全科医学》 2008年第7期689-690,共2页
目的研究Moyamoya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指导早期识别、诊断。方法对12例确诊MMD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和脑血管MRA/DSA检查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具有发病年龄更轻,更易反复,临床表现相对较少、较轻而头颅CT/MRI常有更多、... 目的研究Moyamoya病(MM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期指导早期识别、诊断。方法对12例确诊MMD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和脑血管MRA/DSA检查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具有发病年龄更轻,更易反复,临床表现相对较少、较轻而头颅CT/MRI常有更多、更显著的发现,头颅MRI常可发现颅底大血管异常流空效应等特点。结论注重本病的特点可加强识别,早期诊断以临床表现和头颅CT/MRI为基础,结合脑血管造影检查可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YAMOYA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干预褥疮发病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段晓侠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10期930-93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干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的护理疗效。方法根据Braden评分分值进行预警性分层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分级护理,比较2组褥疮发病率的差异。结果预警干预组220例有3例发生褥疮,发病率1.4%;220例常规护... 目的探讨应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干预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褥疮发病的护理疗效。方法根据Braden评分分值进行预警性分层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传统分级护理,比较2组褥疮发病率的差异。结果预警干预组220例有3例发生褥疮,发病率1.4%;220例常规护理组有10例发生褥疮,发病率4.5%,预警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采用Braden评分法预警分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低神经内科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DEN 评分法 褥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4
作者 颜顺荣 高文贤 +1 位作者 汪文英 李敏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6期557-558,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护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癫痫发作次数的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护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癫痫发作次数的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癫痫发病次数护理干预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治疗 依从性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梦宇 李敏 路信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9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在使用细节化护理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122例脑梗死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61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另6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细节化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后... 目的探究脑梗死患者在使用细节化护理后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入的122例脑梗死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61例采用日常护理作为对照组,另61例在上述基础上采用细节化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1个月后进行汉密顿焦虑评分(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依从性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率(98.4%)明显比对照组(90.2%)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A评分及SAS评分比较,护理前评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明显比观察组评分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能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化优质护理 脑梗死 护理依从性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2例报道 被引量:2
16
作者 纪术忠 陈育华 路屹 《实用全科医学》 2007年第2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玉芳 郑重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2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114例脑卒中患者通过CT或MRI进行确诊后,根据有无实施综合护理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7例,两组同时服用相同的抗抑郁药帕罗西汀20 mg,每日1次。对照组只接...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 114例脑卒中患者通过CT或MRI进行确诊后,根据有无实施综合护理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7例,两组同时服用相同的抗抑郁药帕罗西汀20 mg,每日1次。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精神分析、认知疗法、音乐疗法等,同时给患者讲解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做好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Hamilton抑郁评定量表评分、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被引量:19
18
作者 屈洪党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7期1015-1016,共2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一科学的认识过程。神经内科医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某种疾病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或病变是否主要累及神经系统。许多其他系统疾病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以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症状作为主诉...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是一科学的认识过程。神经内科医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某种疾病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或病变是否主要累及神经系统。许多其他系统疾病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以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症状作为主诉。因此,临床医师在确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时,必须要全面地、认真地、客观地分析各种临床及检查资料,强调整体观念,避免只见局部而忽视整体。以严谨、科学的原则,根据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结合化验及辅助检查做出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可概括为以下3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原则 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医师 认识过程 内科医师 检查资料 检查结果
原文传递
β-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韦道祥 谢静 王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10年第8期956-957,共2页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20mg,1次/d,两组均给予多种维生素、神经营养剂及对症...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给予七叶皂苷钠20mg,1次/d,两组均给予多种维生素、神经营养剂及对症治疗,共14d。采用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分值由治疗前的(17.00±10.89)分上升到治疗后的(75.10±12.31)分;对照组分值由治疗前的(18.20±9.83)分改变为治疗后的(76.60±12.79)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方法的主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β-七叶皂苷钠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激素治疗相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Β-七叶皂苷钠 疗效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0
作者 徐云侠 李敏 +2 位作者 颜顺荣 王银娥 钟政荣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3期475-476,共2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预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及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或家属对疾病及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80%,而对照组仅为50%,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其优秀率高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6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偏瘫肢体恢复例数增多、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CNP是一种标准化的护理手段,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脑梗死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