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丽 王亚丽 +5 位作者 徐倩 成志勇 郭艳涛 柳倩 石文娇 张金金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比较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为更好的应用于患者提供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实体肿瘤与10... 目的:比较实体肿瘤与急性白血病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为更好的应用于患者提供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8月至2015年6月100例实体肿瘤与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探讨实体肿瘤患者与急性白血病PICC并发症的不同。结果: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0%,明显高于实体肿瘤患者26.0%,χ2=3.85,P<0.0 5。其中静脉炎发生率2 7.0%v s.2 3.0%,χ2=0.4 3,P>0.0 5;感染发生率2 1.0%v s.1 0.0%,χ2=4.62,P<0.05;血栓发生率15.0%vs.23.0%,χ2=2.28,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11.0%vs.13.0%,χ2=0.19,P>0.05;出血发生率16.0%vs.3.0%,χ2=9.83,P<0.01。血常规参数显示,急性白血病组出现感染并发症时白细胞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出现血栓时白细胞明显高于实体肿瘤组,出现出血时血小板明显低于实体肿瘤组。结论:PICC置管后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实体肿瘤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可能与血常规参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肿瘤 PICC 并发症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前后关节液中MMP1、MMP3、IL-1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平伟 武智超 +4 位作者 张立才 刘辉 李天天 胡琪 张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97-1399,1402,共4页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前后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MMP3)及白介素-1(IL-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1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进行关节镜清理手术,...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清理前后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MMP3)及白介素-1(IL-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5月-2013年12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进行关节镜清理手术,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3、6、12个月时的膝关节活动功能以及关节液中MMP1、MMP3、IL-1含量。结果:手术后3、6、12个月时,患者关节液中MMP1、MMP3、IL-1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低于手术前,伸膝最大角度和屈膝最大角度均高于手术前(P均〈0.05);关节液中MMP1、MMP3、IL-1的含量与伸膝最大角度和屈膝最大角度呈负相关。结论:关节镜清理手术能够减少关节液中MMP1、MMP3、IL-1的含量,同时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清理手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LncRNA MEG3、miR-31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赵芝 张刚 +3 位作者 李哲丽 刘玉凤 郑少华 刘楠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LncRNA MEG3)、微小RNA-31(miR-31)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结直肠癌,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ncRNA MEG3与miR-31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LncRNA MEG3)、微小RNA-31(miR-31)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结直肠癌,比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LncRNA MEG3与miR-31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LncRNA MEG3与miR-31的关系,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LncRNA MEG3靶向调控miR-31情况,并比较不同病理特征患者LncRNA MEG3与miR-31表达,应用Spearman分析探讨LncRNA MEG3、miR-31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癌组织LncRNA MEG3表达低于癌旁组织,miR-3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LncRNA MEG3与miR-31表达呈负相关(r=-0.718,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LncRNA MEG3 mimic可明显抑制WT-miR-31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LncRNA MEG3组SW480细胞中miR-31表达显著降低,anti-LncRNA MEG3组SW480细胞中miR-3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不同T分期、N分期、M分期、分化程度患者LncRNA MEG3与miR-31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ncRNA MEG3表达与T分期、N分期呈负相关(r=-0.737、-0.725,P<0.01),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r=0.824,P<0.01);miR-31表达与T分期、N分期呈正相关(r=0.830、0.748,P<0.01),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742,P<0.01)。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MEG3呈低表达,miR-31呈高表达,且LncRNA MEG3可特异性结合miR-31,负向调控miR-31表达,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 微小RNA-31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与miR-31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的交互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刚 李哲丽 +3 位作者 刘玉凤 郑少华 赵芝 牛国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24-29,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LncRNA MEG3)与微小RNA-31(miR-31)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的交互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手术切除的62例结肠腺瘤、62例结肠腺瘤癌前病变、62例结肠癌组织,均行实时定量PCR检测Ln...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LncRNA MEG3)与微小RNA-31(miR-31)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的交互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手术切除的62例结肠腺瘤、62例结肠腺瘤癌前病变、62例结肠癌组织,均行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MEG3、miR-31的相对表达量;分析LncRNA MEG3与miR-31表达在不同序列转化阶段的相关性;分析LncRNA MEG3与miR-31表达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的交互作用;分析LncRNA MEG3、miR-31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LncRNA MEG3、miR-31表达对结肠癌患者生存率与死亡危险度的影响。结果LncRNA MEG3相对表达量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呈逐渐下降趋势,miR-31相对表达量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cRNA MEG3与miR-31在结肠腺瘤、结肠腺瘤癌前病变、结肠癌组织中均呈负相关(r=-0.741、-0.753、-0.774,P<0.05)。LncRNA MEG3低表达与miR-31高表达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呈正向交互作用(OR=30.375,γ=2.244),为次相乘模型。LncRNA MEG3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miR-31相对表达量与结肠癌组织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LncRNA MEG3低表达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高表达患者,3年内死亡危险度是高表达患者的7.000倍(95%CI:1.027,47.704,P<0.05);miR-31高表达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3年内死亡危险度是低表达患者的4.810倍(95%CI:1.846,12.536,P<0.05,P<0.01)。结论LncRNA MEG3低表达与miR-31高表达在结肠腺瘤-癌序列转化中具有正向交互作用,且二者均与结肠癌患者病理特征、生存状况密切相关,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预测预后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印记基因3 微小RNA-31 淋巴结转移 肿瘤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恶性病变患者LncRNA MEG3、miR-31表达及与肿瘤相关基因、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玉凤 牛国超 +3 位作者 郑少华 赵芝 张刚 李哲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7期55-59,共5页
目的 探究结肠恶性病变患者LncRNA MEG3、miR-31表达及与肿瘤相关基因、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结肠良性病变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LncRNA MEG3、miR-31... 目的 探究结肠恶性病变患者LncRNA MEG3、miR-31表达及与肿瘤相关基因、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结肠良性病变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LncRNA MEG3、miR-31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ncRNA MEG3、miR-31对结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结肠癌患者LncRNA MEG3、miR-31表达与增殖基因、侵袭基因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LncRNA MEG3、miR-31表达水平结肠癌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LncRNA MEG3表达低于对照组,miR-3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LncRNA MEG3、miR-31联合鉴别诊断结肠良恶性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较单一指标鉴别诊断价值高。结肠癌患者癌组织LncRNA MEG3表达与hTERT、SphK1、LIMK1、PRDX1呈负相关关系(r=-0.632、-0.607、-0.615、-0.674,P<0.01);miR-31表达与hTERT、SphK1、LIMK1、PRDX1呈正相关关系(r=0.598、0.603、0.612、0.607,P<0.01)。结肠癌组织中LncRNA MEG3高表达组1年内复发率低于LncRNA MEG3低表达组,miR-31高表达组1年内复发率高于miR-31低表达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LncRNA MEG3低表达、miR-31高表达,且二者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临床检测LncRNA MEG3、miR-31可用于鉴别诊断结肠良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miR-31 诊断 鉴别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下支架植入术应用于食管梗阻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7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胃镜下支架植入术应用于食管梗阻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胃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患者56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胃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前后食管狭窄段直径变化、吞咽困难的变化、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5... 目的观察胃镜下支架植入术应用于食管梗阻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胃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患者56例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胃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前后食管狭窄段直径变化、吞咽困难的变化、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56例胃镜下食管支架植入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后食管狭窄段直径显著长于手术前(P<0.01);手术后吞咽困难症状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出现出血、食物堵塞支架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均已好转。结论应用胃镜下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梗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支架植入术 食管梗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1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煎服与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煎服与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2组患者进行半年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高于对照组的70.2%(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9.1%,低于对照组的29.8%(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进一步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肠溶片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一例误诊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
8
作者 高铁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3期122-122,共1页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0岁,退休干部。主因上腹部疼痛3d于2010-08-277:10入院。患者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钝痛,无其他方向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反酸、胃灼热,无呕血,尚有排气,无大便,
关键词 肠系膜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样受体家族含CARD结构域5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及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吴杨 张小敏 郑少华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4期1533-1538,共6页
目的 探究NOD样受体家族含CARD结构域5(NLRC5)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并明确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探究NLRC5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结合STRING网站分析NLRC5的相互作用蛋白,通过基因表达综... 目的 探究NOD样受体家族含CARD结构域5(NLRC5)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并明确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探究NLRC5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结合STRING网站分析NLRC5的相互作用蛋白,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验证TCGA数据库筛选出来的蛋白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引用临床模型,验证筛选出来的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确定各蛋白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TCGA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NLRC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发现,核因子κB激酶复合物抑制剂组分(CHUK)、核因子κB激酶亚单位β的抑制剂(IKBKB)、三重基序蛋白25(TRIM25)与NLRC5均呈正相关。经过GEO数据库验证得到TRIM25、CHUK、IKBKB与NLRC5可以构建联合模型诊断胃癌。临床模型中NLRC5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TRIM25、IKBKB、CHUK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1)。NLRC5联合TRIM25、IKBKB、CHUK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TRIM25、IKBKB、CHUK参与NLRC5在胃癌发展中的相关调控机制,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基因组图谱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NOD样受体家族含CARD结构域5 胃癌 相互作用蛋白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BKB基因敲除对胃癌细胞NLRC5、NF-κB表达以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刚 高铁铭 +3 位作者 吴杨 赵芝 曾志祥 李哲丽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7,33,共8页
目的:探究IKBKB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NLRC5、NF-κB的作用关系,明确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采用pLenti-IKBKB-sgRNA基因敲除质粒直接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进行转染,应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检测单克隆... 目的:探究IKBKB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NLRC5、NF-κB的作用关系,明确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采用pLenti-IKBKB-sgRNA基因敲除质粒直接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系进行转染,应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检测单克隆细胞株中IKBKB基因敲除的效果,以及NLRC5、NF-κB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单克隆细胞的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成瘤实验观察单克隆细胞对瘤体生长的影响。在临床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评估NLRC5、NF-κB、IKBKB的表达状态。明确IKBKB与NLRC5、NF-κB的相关性以及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敲除IKBKB基因后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NLRC5、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细胞发生G1期阻滞,降低了SGC-79013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总凋亡率显著上升。IKBKB敲除后NLRC5、NF-κB表达水平下调影响瘤体的生长发育。NLRC5、NF-κB、IKBK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NLRC5、NF-κB与IKBKB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IKBKB、NLRC5、NF-κB三者联合诊断胃癌AUC为0.921(0.876~0.967)。结论:IKBKB在胃癌细胞与NLRC5、NF-κB存在相关作用关系,协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κ轻肽基因增强子抑制因子 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受体家族含CARD结构域-5 核因子ΚB 胃癌 细胞生物学功能 临床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