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沈亚珍 范雯 陈志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6例浅表软组织良性肿块患者(良性组)和54例浅表软组织恶性肿块患者(恶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6例浅表软组织良性肿块患者(良性组)和54例浅表软组织恶性肿块患者(恶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声像学特征以及血流参数[最大血流量(V_(max))、阻力指数(RI)]情况,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软组织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96例浅表软组织良性肿块患者中,以脂肪瘤、纤维瘤多见,构成比分别为43.75%、27.08%,其次为表皮样囊肿12例,肉芽肿性病变10例,皮脂腺囊肿6例;54例浅表软组织恶性肿块以软组织肉瘤、恶性淋巴瘤多见,构成比分别为44.44%、33.33%,其次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8例,汗腺癌4例。恶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学特征边界模糊、内部不均匀低回声占比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形态不规则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参数V_(max)水平高于良性组,RI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中边界模糊、内部不均匀低回声以及血流参数V_(max)、RI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病变鉴别的AUC分别为0.722、0.799、0.899、0.748,灵敏度分别为70.4%、70.4%、79.6%、70.4%,特异度分别为74.0%、79.2%、86.5%、75.0%。结论: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变均具有典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其中边界模糊、内部不均匀低回声以及血流参数V_(max)、RI对浅表软组织肿块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软组织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良性 恶性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陈云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6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超声检查方式在妇科急腹症疾病诊断与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手术方式确诊,在手术前分别接受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技术方式的诊断... 目的探究不同超声检查方式在妇科急腹症疾病诊断与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手术方式确诊,在手术前分别接受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技术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异位妊娠21例,急性盆腔炎5例,黄体破裂10例,卵巢囊肿蒂扭转14例。经腹部超声诊断率为68.00%,经阴道超声诊断率为78.00%,联合检查诊断率为98.00%,联合检查相比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有明显优势,相对于单一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中经腹部超声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应用于妇科急腹症,疾病诊断效果更显著,能够实现对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的客观性体现,联合超声检查技术不仅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为精确的疾病评估,还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情况,从而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急腹症 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声定位方法在单发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沈亚珍 《科技与健康》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探究在对单发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时采用不同超声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8月期间于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180例单发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探究在对单发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时采用不同超声定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8月期间于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180例单发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经背部超声定位方法,观察组采用经腹部超声定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情况、碎石效果、疼痛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结石定位时间、结石至皮肤距离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1~3次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定位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单发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过程中,采用经腹部超声定位方法,可以改善定位情况,提高碎石效果,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超声定位方法 单发上尿路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结石定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