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以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为例
1
作者 邹芳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也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塑造与个性成长的奠基期,因此,开展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经过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也随之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品格塑造与个性成长的奠基期,因此,开展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综合素质评价实践,经过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开展总结出几点建议。只有科学的评价方式,才能为实现教育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我国人才输送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实践研究 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片作品“跟着湾区少年一起过大年拉”
2
作者 孔繁翕如 胡丽(指导) +5 位作者 陈怡冰 张樱子(指导) 周依希 张洵仪(指导) 黎梓童 范晓霞(指导) 《新闻文化建设》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宝安日报》春节特刊——蛇年主题美术作品选登推荐单位: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以下作品刊登于《宝安日报》2025年1月25日第6、7版推荐理由:内容的突破、形式的突破、产品化的创作理念,在这一组作品里得到充分展现。2025年蛇年到来... 《宝安日报》春节特刊——蛇年主题美术作品选登推荐单位: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以下作品刊登于《宝安日报》2025年1月25日第6、7版推荐理由:内容的突破、形式的突破、产品化的创作理念,在这一组作品里得到充分展现。2025年蛇年到来之际,来自深圳宝安的四位小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他们对于新年、对于新年的视觉艺术作品的新想法、新创意。不管是较大画幅的传统贴图、挂图,还是小巧玲珑的小工艺品,多种风格、多种元素在孩子们的脑子里经过加工,然后用小手展现出来,让人感受到了崭新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安日报 小作者 新年创意 蛇年 美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3
作者 刘春景 邹芳 《甘肃教育》 2020年第12期18-19,共2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每所学校、每个教育人,都应该思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在理解了这一核心问题的前提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着重要考虑怎样培养好人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说:"教育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每所学校、每个教育人,都应该思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在理解了这一核心问题的前提下,作为教育工作者,着重要考虑怎样培养好人的问题。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说:"教育的道德使命必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怀问题。"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营造关怀的氛围、织就关怀的网络、洋溢关怀的温情,学校教育就会变得有温度,就会开辟一条富有特色的立德树人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立德树人 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教育家精神根植于教师的职业追求之中
4
作者 姜薇 《教育家》 2024年第14期70-71,共2页
作为一线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路上,我们时常扪心自问:一名优秀教师,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是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温暖亲和的语言能力,还是灵敏深刻的研究意识?“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 作为一线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路上,我们时常扪心自问:一名优秀教师,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是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温暖亲和的语言能力,还是灵敏深刻的研究意识?“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践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强调新时代教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涵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道授业解惑 一线教师 教育家精神 道德情操 核心品质 优秀教师 专业知识 新时代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民族舞蹈教学实践——以藏族舞为例
5
作者 王邦宇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年第12期80-82,共3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学习和了解这些文化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民族舞蹈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缩影,记录着各民族的生活印记,凝结着各民族宝贵的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学习和了解这些文化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石。民族舞蹈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缩影,记录着各民族的生活印记,凝结着各民族宝贵的文化精髓。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民族舞蹈教学,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途径,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民族舞蹈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教新课标与中考命题的一致性研究——以中考非连续性文本试题为例
6
作者 陈兰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对比义教新课标和PISA在文本材料、情境设置、题目设计方面的共性特征,分析2022-2023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发现,文本材料来源广泛,文本之间逻辑性强;情境设置真实性、结构化水平高,题目设计进阶性特征明显,契合学业质量水平描述。基于... 对比义教新课标和PISA在文本材料、情境设置、题目设计方面的共性特征,分析2022-2023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试题发现,文本材料来源广泛,文本之间逻辑性强;情境设置真实性、结构化水平高,题目设计进阶性特征明显,契合学业质量水平描述。基于此,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与备考应着力在课程资源拓展、真实情境创设、进阶性学习任务设计上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非连续性文本 中考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建议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欢 《科教导刊》 2018年第36期142-143,共2页
学生从初中阶段步入高中阶段是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数学教学衔接难题。尽管教育界的学者和许多一线教师也都意识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同时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目前的文献数量仍十分有... 学生从初中阶段步入高中阶段是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数学教学衔接难题。尽管教育界的学者和许多一线教师也都意识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同时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目前的文献数量仍十分有限。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材、教师、学生等层面总结了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有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 高中 数学教学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篇教学PCK·系列九 《三峡》教学知识(PCK)的择定与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得勤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9年第11期37-44,共8页
《三峡》是《水经》中《江水》“(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然而其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堪称模山范水抒情写意的典范,曾入选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但是,其文体... 《三峡》是《水经》中《江水》“(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然而其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堪称模山范水抒情写意的典范,曾入选多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但是,其文体和作者却有争议,想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内蕴,也有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教学知识 《三峡》 PCK 抒情写意 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练文思:三字串文解其痴——《湖心亭看雪》教学知识(PCK)的择定与建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从从 《语文教学通讯》 2020年第38期34-38,共5页
【解读综述】一、《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一)张岱及其西湖情缘张岱(1597—1689年),晚明散文家,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裕,不求仕进,淡泊功名,有广泛的爱好和优雅的情趣,精通小品文和诗词,明亡后将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著述终老。[1]... 【解读综述】一、《湖心亭看雪》的写作背景(一)张岱及其西湖情缘张岱(1597—1689年),晚明散文家,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裕,不求仕进,淡泊功名,有广泛的爱好和优雅的情趣,精通小品文和诗词,明亡后将悲愤之情悉注于文字著述终老。[1]张岱的一生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四岁第一次随祖父游杭州,八岁、十一岁两次游杭州,二十八岁在杭州读书,三十岁往返绍兴与杭州之间,四十多岁多次游览西湖,明亡后在五十多岁两次游览西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小品文 教学知识 《湖心亭看雪》 写作背景 三十岁 求仕 文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研究性主题活动的开发
10
作者 徐莹莹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16年第5期100-102,共3页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学科知识体系或技能的学习,往往忽略了整合式学习(包含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反省、情感、态度等)。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以学...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学科知识体系或技能的学习,往往忽略了整合式学习(包含思维方式、合作能力、反省、情感、态度等)。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需要较高水平的学习策略作为支持的。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灵活提取各学科内容,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导控能力、资源利用和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活动 科学研究 研究性学习 开发 小学 合作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读促思,体悟“圣人”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1
作者 林昭敏 李媛萍 +2 位作者 成竹 王炎炎 张燕芳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9年第6期42-44,共3页
【教学目标】1.能够字正腔圆、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了解“歌行体”诗词的特点,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3.通过辅助材料、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杜甫的形象,深入认识“诗圣”之担当。【预习要求】1.阅读杜甫生平资料,并将自己... 【教学目标】1.能够字正腔圆、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了解“歌行体”诗词的特点,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3.通过辅助材料、合作探究的方式,认识杜甫的形象,深入认识“诗圣”之担当。【预习要求】1.阅读杜甫生平资料,并将自己对杜甫的认识写下来,哪怕只言片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设计 情怀 圣人 体悟 字正腔圆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
作者 林昭敏 李媛萍 +2 位作者 成竹 王炎炎 张燕芳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9年第6期37-42,共6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杜甫颠沛流离的境遇,其抑扬顿挫的诗风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使其不仅成为杜甫最杰出的诗歌之一,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写实的现实生活和无私的呼告追求相映生辉,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国诗歌史 忧国忧民 现实生活 思想性 艺术性 杜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情境中对比,丰富故事性文本的内涵
13
作者 王成友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2期30-32,共3页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尤其喜爱读故事性文本,因故事性文本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加上具体生动的描写,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但作为小学生,抓住文本关键处仔细品读的能力不足,赏析品味的水平有限,会造...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尤其喜爱读故事性文本,因故事性文本有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加上具体生动的描写,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但作为小学生,抓住文本关键处仔细品读的能力不足,赏析品味的水平有限,会造成读文粗枝大叶,使阅读停留在浅层。如若对文本不能由此及彼地迁移、深入肌理地探究,不能产生必要的关联和想象,那么阅读就成了肤浅的“看热闹”。所以对于故事性文本的阅读,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耕细作”,尤其需要运用故事情境,采用对比的手法,比照思悟,联想畅通,以达到透过细微而丰富文本内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情境 小学高年级学生 故事性 文本内涵 由此及彼 读文 关键处 具体生动
原文传递
小学科学课“五定”教学策略的3C-FIAS评估结果启示
14
作者 杜伟 余曼玮 王美慧 《课程教学研究》 2025年第1期22-31,77,共11页
本文使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教学行为互动分析系统(3C-FIAS)对小学科学课例进行分析,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指标特征,深入挖掘背后蕴含和牵连的课堂教学意义,对学生思维训练达成效果进行评估界定。“五定”教学策略作为思维型教学的一种具象化... 本文使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教学行为互动分析系统(3C-FIAS)对小学科学课例进行分析,选取其中一些关键指标特征,深入挖掘背后蕴含和牵连的课堂教学意义,对学生思维训练达成效果进行评估界定。“五定”教学策略作为思维型教学的一种具象化实施手段,其达成的显著思维训练效果得到了3C-FIAS系统的数据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AS 3C-FIAS 小学科学 思维型教学 教学策略 互动分析
原文传递
点燃德育,育时代新人
15
作者 刘美芳 《中小学班主任》 2025年第7期4-7,共4页
教育是点燃,而非灌输。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教育的真谛:强迫公鸡吃米,它只会挣扎反抗;而给予自由,它便会主动进食。教育亦如此,强迫学生接受知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唯有点燃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激发他们... 教育是点燃,而非灌输。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时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揭示了教育的真谛:强迫公鸡吃米,它只会挣扎反抗;而给予自由,它便会主动进食。教育亦如此,强迫学生接受知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唯有点燃学生的内在动力,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与热情。爱尔兰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我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叶芝 教育理念 陶行知 热情 内在动力 潜能
原文传递
从“双基”考查转向素养立意——以“一题多变”为例
16
作者 陈永畅 史海涛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5年第4期34-35,共2页
2022年版课标提出“命题应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那么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如何回应2022年版课标的要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呢?笔者认为,基于真实情境的命题设计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媒介——通过生活场景提炼数学信息。
关键词 2022年版课标 素养立意 学业水平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有繁星,慕光而行
17
作者 刘美芳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第23期29-30,共2页
班会背景根据心理学家埃克里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探索阶段,对自我的准确认识、人生目标、信念等感到困惑与迷茫。对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缺乏认知,更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着手准备。初三是初中阶段的关... 班会背景根据心理学家埃克里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探索阶段,对自我的准确认识、人生目标、信念等感到困惑与迷茫。对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缺乏认知,更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着手准备。初三是初中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阶段,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和焦虑,需要明确目标和方向,激发内在的动力和勇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正确的三观,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班会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凝聚力 班级氛围 班会 团结友爱 人生目标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完善自我 人生态度
原文传递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
18
作者 刘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年第25期60-63,69,共5页
文章基于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作业边界,以“地形”单元作业设计为例,以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访谈调查为设计思路主线,以四个任务层层引导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探索大单元整合作业... 文章基于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作业边界,以“地形”单元作业设计为例,以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访谈调查为设计思路主线,以四个任务层层引导学生发展高阶思维,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探索大单元整合作业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作业设计 地理核心素养 地形与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