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4.0在钢铁工业中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谢世殊 郭朝晖 刘献东 《宝钢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1-9,共9页
基于工业4.0的研究进展及可能影响、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及钢铁业的进化规律,探讨了工业4.0在钢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结果表明,制造业自身、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决定了数字化、智能化、产业链的整合、大生态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业4.0的研究进展及可能影响、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及钢铁业的进化规律,探讨了工业4.0在钢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结果表明,制造业自身、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决定了数字化、智能化、产业链的整合、大生态体系的构建是大趋势。先进钢铁企业大量应用传感器、自动控制、连续化大生产线,有较为成熟的ERP、MES系统等,处于工业自动化3.0时代,有良好的工业4.0基础。以钢铁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实现为核心,形成横向跨行业纵向整合上下游多种产业链资源开放的产品与服务创新体系,不断进化逐步实现钢铁材料及其下游制造业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与转型是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4.0 钢铁业 进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在海洋工程用钢领域的营销实践
2
作者 胡执虎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19年第5期25-26,共2页
宝钢5m厚板自2005年投产以来,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产销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用先期介入模式,以船舶用钢市场为基础,借助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大力发展契机,与用户共同推进海洋工程用钢的市场开发,开创了产品市场差异化道路,赢得了市... 宝钢5m厚板自2005年投产以来,在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产销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采用先期介入模式,以船舶用钢市场为基础,借助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大力发展契机,与用户共同推进海洋工程用钢的市场开发,开创了产品市场差异化道路,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一致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实践 技术营销 先期介入 海洋工程用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度复相钢CP800的相变行为及热轧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玉龙 张玉龙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试验研究了超高强度复相钢CP800的相变动力学、热轧工艺和析出行为。结果表明,CP800钢的贝氏体区与铁素体区分离,贝氏体和铁素体区宽广,珠光体区较窄;在400~600℃之间发生贝氏体转变,贝氏体相变的临界转变速率约25℃/s。在不同终轧温度... 试验研究了超高强度复相钢CP800的相变动力学、热轧工艺和析出行为。结果表明,CP800钢的贝氏体区与铁素体区分离,贝氏体和铁素体区宽广,珠光体区较窄;在400~600℃之间发生贝氏体转变,贝氏体相变的临界转变速率约25℃/s。在不同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下,CP800钢的屈服强度均高于680 MPa,抗拉强度均高于760 MPa。随着卷取温度的提高,屈服、抗拉强度上升,断后伸长率提高,扩孔率降低。终轧温度由920℃降低至880℃时,强度变化不显著,但断后伸长率显著上升,扩孔率显著下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Ti C的析出导致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步提高,而当热处理温度提高至两相区后,冷却过程中的铁素体相变导致强度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800复相钢 热轧工艺 力学性能 扩孔率 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方矩管辊压成形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玉龙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7-121,共5页
为解决高强钢材料成形过程中的难点,探寻最适合高强钢材料的成形工艺,以满足其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以客车用高强钢方矩管为例,采用PROFIL软件对该产品的成形工艺及模具进行设计,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拉伸试验,从产品的伸长率、孔径尺寸精... 为解决高强钢材料成形过程中的难点,探寻最适合高强钢材料的成形工艺,以满足其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以客车用高强钢方矩管为例,采用PROFIL软件对该产品的成形工艺及模具进行设计,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拉伸试验,从产品的伸长率、孔径尺寸精度及残余应力等角度,分析了圆成方和直接成方2种辊压成形工艺在成形高强钢方矩管时各自的优缺点,同时重点测试了直接成方产品的弯角和焊缝的力学性能。最终以圆成方和直接成方两种工艺分别制得客车用高强钢方矩管,并通过对各自伸长率、孔径尺寸精度及残余应力等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圆成方工艺,直接成方工艺在高强钢方矩管的成形方面优势明显,但其工艺还有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方矩管 辊压成形 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形变量对马氏体组织低温回火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学诚 王施文 +3 位作者 尹航 宫震 孙茂林 王家福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6-180,共5页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淬火态试样进行低温热变形回火处理,探究形变对中碳马氏体组织回火过程的影响。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形变后的试样硬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能谱检测表征其成分特点。...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淬火态试样进行低温热变形回火处理,探究形变对中碳马氏体组织回火过程的影响。使用维氏硬度计对形变后的试样硬度进行了测量;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其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能谱检测表征其成分特点。结果表明:形变处理加快了马氏体组织的回火过程,并使回火马氏体的硬度提高;形变促进马氏体低温回火过程中过渡态的ε碳化物向稳定的θ碳化物转化;随形变的增大,回火马氏体中的晶粒细化程度越高,晶粒内部的位错密度越大,形变量达到30%时出现明显的晶粒细化现象;保压状态晶粒有增大趋势,消除了加工硬化的影响,导致硬度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硬度 形变量 回火马氏体
原文传递
电沉积Sn对In_2O_3薄膜透光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戴学诚 尹航 +3 位作者 宫震 马柯鑫 李瑞武 王艳雪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粉末靶制备In_2O_3薄膜,并在其上电沉积Sn制备Sn/In_2O_3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霍尔效应仪等手段表征和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电压为2 V时,制备的S... 室温下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粉末靶制备In_2O_3薄膜,并在其上电沉积Sn制备Sn/In_2O_3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霍尔效应仪等手段表征和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电压为2 V时,制备的Sn/In_2O_3薄膜光电性能最佳,透光率为92.86%,电阻率0.19 mΩ·cm。氧化退火后,3 V电压制备的Sn/In_2O_3复合薄膜电阻率增大,透光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2O3薄膜 Sn/In2O3复合薄膜 电沉积 透光率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Nb对热镀锌DH780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炳元 王俊峰 崔振祥 《上海金属》 CAS 2022年第2期47-50,55,共5页
采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0.01%Nb(质量分数)对DH780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微量铌和不含铌的DH780钢的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微量Nb的添... 采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0.01%Nb(质量分数)对DH780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微量铌和不含铌的DH780钢的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微量Nb的添加细化了DH780钢的晶粒,改善了镀锌层的均匀性。此外,与不含铌的DH780钢相比,含Nb钢具有较高的铁素体含量和较低的马氏体/贝氏体含量,屈服强度从490 MPa降低至465 MPa,抗拉强度从860 MPa降低至815 MPa,断后伸长率从15%提高至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 高强钢 微量铌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载货汽车底盘车架轻量化优化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丰滨 《金属世界》 2017年第2期16-19,80,共5页
为了推广高强结构钢的应用领域,文章以某轻型载货汽车底盘车架为研究对象实现车架高强轻量化优化设计。根据已有设计经验和市场反馈对现有车架提出初步结构优化方案,建立所有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各车架方案的动力学... 为了推广高强结构钢的应用领域,文章以某轻型载货汽车底盘车架为研究对象实现车架高强轻量化优化设计。根据已有设计经验和市场反馈对现有车架提出初步结构优化方案,建立所有车架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各车架方案的动力学特性、刚度和强度力学性能;以解决车架存在的振动、强度问题和车架轻量化为目标,通过车架仿真分析结果的对比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可行的车架轻量化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载货汽车 车架结构 优化设计 底盘车 仿真分析 综合评价 力学性能 汽车车架 车架强度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QP与DFSS设计方法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郁锋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第8期55-57,共3页
文章通过对APQP与DFSS两种产品设计的结构化方法的剖析,揭示了两者的相同点、差异点及优劣势,并提出了对产品设计方法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APQP DFSS 异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