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ysLTs、KL-6、S100A2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刘晶 杨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S100钙结合蛋白A2(S100A2)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RSV感染患儿124例作为RSV组,另选择该院同...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S100钙结合蛋白A2(S100A2)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RSV感染患儿124例作为RSV组,另选择该院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4例为对照组。血清CysLTs、KL-6、S100A2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ysLTs、KL-6、S100A2水平与RSV感染患儿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SV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V组血清CysLTs、KL-6、S100A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ysLTs、KL-6、S100A2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感染患儿血清CysLTs、KL-6、S100A2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 s=0.529、0.657、0.68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LTs、KL-6、S100A2是影响RSV感染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RSV感染患儿血清CysLTs、KL-6、S100A2水平显著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酰白三烯 涎液化糖链抗原6 S100钙结合蛋白A2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陈春娟 郑志新 李骊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12期524-527,532,共5页
目的探讨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1组(孟鲁司特钠治疗,n=34)、对照2组(平喘方治疗,n=34)及观察组(平喘方联... 目的探讨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1组(孟鲁司特钠治疗,n=34)、对照2组(平喘方治疗,n=34)及观察组(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n=51),均持续治疗21 d。评估3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对比3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17、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免疫球蛋白(Ig)E]及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喉中痰鸣、气粗息涌、咳呛阵作)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IL-4、IL-17、TGF-β1及IgE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IFN-γ水平及TRACK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3组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平喘方联合孟鲁司特钠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利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病情,且具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方 孟鲁司特钠 支气管哮喘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慧 刘晶 杨金英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2020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 目的探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2020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5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期在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儿童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CD4^(+)/CD8^(+))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淋巴亚群对IM诊断价值;依据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淋巴亚群与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儿童的CD8^(+)、CD3^(+)分别为(40.33±7.26)%、(78.29±7.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9±6.28)%、(62.94±8.14)%,CD4^(+)、CD4^(+)/CD8^(+)分别为(20.53±5.19)%、(0.63±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94±6.57)%、(1.34±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CD8^(+)、CD4^(+)、CD3^(+)、CD4^(+)/CD8^(+)用于IM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0.848、0.810、0.771。急性期组儿童的CD8^(+)、CD3^(+)分别为(44.23±5.79)%、(80.55±7.22)%,明显高于恢复期组的(33.16±2.89)%、(74.14±6.31)%,CD4^(+)、CD4^(+)/CD8^(+)分别为(18.19±3.22)%、(0.59±0.17),明显低于恢复期组的(24.83±5.40)%、(0.7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儿童的CD8^(+)、CD3^(+)分别为(44.76±4.67)%、(81.11±8.25)%,明显高于轻症组的(33.94±5.29)%、(33.94±5.29)%,CD4^(+)、CD4^(+)/CD8^(+)分别为(18.15±3.70)%、(0.56±0.17),明显低于轻症组的(23.96±5.14)%、(0.73±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8^(+)、CD3^(+)水平与病程呈负相关(r=-0.428,-0.625;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94,0.614;P<0.05);CD4^(+)、CD4^(+)/CD8^(+)水平与病程呈正相关(r=0.509,0.722;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19,-0.747;P<0.05)。结论IM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异常,可用于患者病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诊断价值 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康淑红 牟春燕 薛坤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收集2023年3月至7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11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地...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收集2023年3月至7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急性喉炎患儿11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临床相关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86.44%,51/59),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声音嘶哑、喉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33%,5/60)与对照组(13.56%,8/5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喉炎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炎 布地奈德混悬液 地塞米松磷酸钠 炎症因子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