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泰市中医院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晓雪 王玉杰 吴雅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3期208-211,共4页
目的对新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信行进行调查分析。方法2017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新泰市中医医院134名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结果134名护士中,男护士5名(3.7%),女护士129名(96.3%);≤30岁60名(44.8%)... 目的对新泰市中医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信行进行调查分析。方法2017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新泰市中医医院134名护理人员进行中医护理知信行现状调查分析。结果134名护士中,男护士5名(3.7%),女护士129名(96.3%);≤30岁60名(44.8%),>30~40岁70名(52.2%),>40~50岁4名(3.0%);工作年限:0~5年46名(34.3%),>5~10年69名(51.5%),>10年19名(14.2%);学历:专科26名(19.4%);本科及以上108名(80.6%);职称:护士33名(24.6%),初级护师62名(46.3%),主管护师及以上39名(29.1%)。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得分为(15.22±2.40)分,态度与信念维度得分为(32.30±4.16)分,行为维度得分为(32.86±17.74)分。年龄>30~40岁护士中医护理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护士,工作年限>10年护士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护士,本科及以上学历护士的得分高于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其他职称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护士中医护理态度与信念得分高于男性护士,年龄>30~40岁护士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护士,工作年限>10年护士的得分高于其他年限护士,本科及以上护士得分高于专科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护士得分高于其他职称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护士对中医护理行为得分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的知晓度及信任度较高,中医护理行为水平有较大提高空间,医院应加大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 中医护理 知信行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颈椎病用药规律研究
2
作者 马秀森 辛健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0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探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用治颈椎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用药多以辛温为主... 目的探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2021年6月—2023年6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用治颈椎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用药多以辛温为主,主要药物为炙甘草、白芍,主调肝脾两脏,治疗上除以祛风除湿散寒、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药治标的同时,还应重视益气、补肝肾等扶正药的使用。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提供明确的诊疗依据与手段,为后续研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痹 颈椎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良 李念虎 +1 位作者 徐展望 李国弼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3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双盲选法将该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纳入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开放复位+穿针固定治疗,研究组安排予以中医正骨手...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双盲选法将该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纳入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开放复位+穿针固定治疗,研究组安排予以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经皮闭合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研究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组间治疗30 d以及90 d后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研究组评分(59.84±4.46)分、(86.03±6.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50.67±3.95)分、(75.66±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5、8.279,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研究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P<0.05)。结论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医正骨手法在其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中医正骨手法 治疗效果 复位效果 并发症 肘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震岳 崔中豪 郝延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95-198,共4页
骨质疏松症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脊柱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疼痛缓解迅速的优点得到临床认可,大大减少了OVCF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其术后生存质量。针对OVC... 骨质疏松症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脊柱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疼痛缓解迅速的优点得到临床认可,大大减少了OVCF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其术后生存质量。针对OVCF具体情况,对各类手术效果及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手术方式 骨水泥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椎骨折、胸椎管狭窄症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耀辉 徐展望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1-11,共1页
患者,男,41岁,因背部疼痛2年,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1年于2020年6月16日入院。患者肥胖,颈后仰受限,且有高血压病、窦性心律及血糖较高,既往强直性脊柱炎病史6年。查体:脐以下出现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肌力均有减退,双... 患者,男,41岁,因背部疼痛2年,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1年于2020年6月16日入院。患者肥胖,颈后仰受限,且有高血压病、窦性心律及血糖较高,既往强直性脊柱炎病史6年。查体:脐以下出现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下肢肌力均有减退,双侧膝腱、跟腱反射亢进,且有踝、髌阵挛及巴宾斯基征病理征。X线片显示:脊柱呈竹节样改变,韧带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胸椎骨折 胸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情绪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甘召华 冯凤 +3 位作者 宋艳华 刘福乐 陈梦雨 付旭 《老年医学研究》 2024年第4期18-21,共4页
正念干预是一种注重非评判性、当下意识的注意力引导方式,旨在培养个体对当下的专注,而不对所感知的事物做评判,其在减轻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抑郁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正念干预在AD情... 正念干预是一种注重非评判性、当下意识的注意力引导方式,旨在培养个体对当下的专注,而不对所感知的事物做评判,其在减轻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抑郁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正念干预在AD情绪障碍中的干预措施及治疗效果,以期为我国AD情绪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干预 阿尔茨海默病 情绪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兆祥 徐展望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477-479,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现代人常见、多发的脊柱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基于不同患者不同情况,且随着手术工具的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成为临床医师的... 随着社会发展,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现代人常见、多发的脊柱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基于不同患者不同情况,且随着手术工具的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成为临床医师的一项难题。该文就LDD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师制定不同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腰椎退变性疾病 中医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一过性脊髓损伤1例
8
作者 韩维彪 陈德强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99-399,共1页
患者,女,72岁,1个月前不慎平地摔倒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于2023年7月25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入院查体:L1椎体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肌力无异常。MRI检查显示L1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俯... 患者,女,72岁,1个月前不慎平地摔倒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于2023年7月25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入院查体:L1椎体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肌力无异常。MRI检查显示L1椎体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俯卧位,腹部悬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一过性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内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9
作者 马秀森 侯鹏飞 +3 位作者 周福兵 刘均辉 尹续民 辛健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6期906-906,共1页
患者,男,76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二便困难3 d,于2024年2月19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查体:腰椎双侧肌肉紧张,活动受限,L_(4)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放射痛,左下肢及鞍区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远端肌力2级,右侧... 患者,男,76岁,因腰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二便困难3 d,于2024年2月19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查体:腰椎双侧肌肉紧张,活动受限,L_(4)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放射痛,左下肢及鞍区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远端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力感觉正常;肛门括约肌肌力2级。CT检查显示:L_(3)椎体后滑脱;L_(3~4)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于2024年2月2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L_(3,4)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内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中药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均辉 于宁(指导) +2 位作者 陈云刚 马秀森 辛健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9期4002-4005,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易发生脆性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中老年人脆性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其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鉴于目前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亟需优化治疗方...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易发生脆性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中老年人脆性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其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鉴于目前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亟需优化治疗方案。因此,关于单味中药基于调控Wnt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被大量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此文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为切入点,初步探讨其调控机制,旨在丰富中医药理论内涵,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痿 骨质疏松症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水煎液经Wnt/β-catenin通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李琰 李志航 +4 位作者 陈云刚 任维龙 薛海鹏 徐展望 谭国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9-284,I0006-I0008,共7页
目的:观察骨碎补水煎液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及大鼠体质量、骨密度、股骨骨髓脂肪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假手术)、OVX(去势)... 目的:观察骨碎补水煎液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及大鼠体质量、骨密度、股骨骨髓脂肪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假手术)、OVX(去势)、OVXDF(去势灌服骨碎补水煎液)3组并手术造模。适应性饲养4周后,灌胃12周,检测比较各组大鼠BMSCs成脂能力、Wnt通路和成脂分化相关mRNA表达水平及大鼠体质量、骨密度、股骨骨髓脂肪细胞等指标。结果:OVXDF组大鼠的体质量及其BMSCs成脂能力、PPARγ、LPL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OVX组,且高于SHAM组(P<0.05)。相反,其骨密度与BMSCs中Wnt10b、β-catenin、LRP5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OVX组,但低于SHAM组(P<0.05)。股骨骨髓切片显示,OVX组脂肪空泡数量、直径、面积比较SHAM组分别增高96.18%、58.44%、3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VXDF组比OVX组分别降低28.79%、22.52%、5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服骨碎补水煎液可以抑制去卵巢大鼠BMSCs成脂分化,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缓解大鼠去卵巢后的体质量增加,同时能够减轻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髓腔内脂肪细胞数量及体积,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经典信号通路,抑制PPARγ、LPL mRNA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Wnt经典通路 去卵巢大鼠 骨髓脂肪细胞 HE染色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含药血清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陈云刚 谭国庆 +1 位作者 任维龙 徐展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0-836,共7页
目的研究骨碎补含药血清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BMSCs,CCK-8法分别检测血清干预BMSCs 3、5、7、9 d ... 目的研究骨碎补含药血清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干预BMSCs,CCK-8法分别检测血清干预BMSCs 3、5、7、9 d BMSCs的增殖能力,连续诱导7、10、14 d并进行ALP活性检测,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评价BMSCs的矿化能力,RT-PCR法检测β-catenin、LRP5、GSK-3β、RUNX-2及Osteriex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LRP5蛋白表达量。结果骨碎补含药血清具有明显的促进BMSCs增殖的作用,在一定的时间段提高了ALP活性,促进钙化结节形成;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LRP5、RUNX-2及Osteriex mRNA表达;下调GSK-3βmRNA表达,上调β-catenin、LRP5蛋白表达。结论骨碎补含药血清可以促进BMSCs的增殖及成骨分化,其机制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β-catenin、LRP5、RUNX-2及Osteriex mRNA表达,下调GSK-3βmRNA表达及上调β-catenin、LRP5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含药血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WNT/Β-CATENIN 增殖 碱性磷酸酶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0
13
作者 许良 孔鹏 徐展望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37-76岁,平均54.6岁;2个节段病...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8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37-76岁,平均54.6岁;2个节段病变35例,3个节段病变7例,4个节段病变6例。所有患者接受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自体颗粒骨植骨融合颈前路钛板内固定手术。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记录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ROM、JOA、VAS及SF-36评分,观察融合程度和椎管减压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7.3个月。术后12个月时,影像学资料显示所有患者达到骨性融合,椎管减压彻底,术前病变最严重处椎管矢状径为(5.13±1.32)mm,术后12个月为(9.94±1.22)mm,手术前后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4);椎管减压程度为(92.15±2.35)%。术后各观察时间节点ROM、JOA、VAS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联合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融合率高,减压彻底,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术 脊柱融合术 钛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LA椎板夹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辛健 薛海鹏 徐展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前对于颈椎管狭窄症、多节段颈椎病、连续和混合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患者的治疗应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已基本达成临床共识[1]。我们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应用瑞典Spineart公司的LA椎板夹行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手术29例... 目前对于颈椎管狭窄症、多节段颈椎病、连续和混合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患者的治疗应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术已基本达成临床共识[1]。我们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应用瑞典Spineart公司的LA椎板夹行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手术29例,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21例,女8例,年龄59.8±14.8岁(45~7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开门椎板成形术 临床应用 颈椎后路 椎板夹 LA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颈椎管狭窄症 多节段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过伸复位配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胸腰椎Kümmell病 被引量:4
15
作者 谭国庆 李琰 +2 位作者 甘东浩 邓东焕 徐展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452-3457,共6页
背景:国内有研究报道过伸复位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采用过伸复位法配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Kü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2例老年Kümmell... 背景:国内有研究报道过伸复位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采用过伸复位法配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Kü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2例老年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59-84岁,涉及T_(11)椎体2个,T_(12)椎体8个,L_1椎体7个,L_2椎体4个,L_3椎体2个,L_4椎体2个,L_5椎体1个,均在过伸复位下进行单侧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后凸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中缘与后缘高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1)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 h内疼痛缓解或消失,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骨水泥渗漏1例,未引起明显临床症状;随访期间2例发生非相邻椎体骨折;(2)患者治疗后1 d、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3)患者治疗后1 d、末次随访的伤椎椎体前缘、中缘及后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伤椎后凸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4)结果表明,过伸复位配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Kümmell病,可有效改善腰背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减小后凸畸形,改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椎体成形 骨水泥注射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不愈合 Kümmell病 体位复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间融合联合邻近节段半刚性固定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啸 谭国庆 +1 位作者 薛海鹏 徐展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361-2367,共7页
背景:临床中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多伴有多节段病变,为减缓腰椎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腰椎杂交手术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以往临床观察中WavefleX系统单节段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其在腰椎杂交手术中的应用缺乏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支持。目的:... 背景:临床中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多伴有多节段病变,为减缓腰椎融合后邻近节段退变,腰椎杂交手术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以往临床观察中WavefleX系统单节段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其在腰椎杂交手术中的应用缺乏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支持。目的: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腰椎融合联合上一位椎体置入WavefleX系统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利用64排西门子螺旋CT机对静止仰卧志愿者行腰椎薄层扫描,扫描范围为T11-S1,志愿者对实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L3-5水平CT扫描数据依次导入到Mimics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及Geomagic Studio逆向工程软件中进行处理,于CAD软件SCDM中构建L3-5的腰椎实体模型。在已通过验证的L3-5腰椎模型基础上,分别构建后路椎体间融合模型与Hybrid模型,对3种模型进行赋值和负荷加载,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①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状态下,相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模型,Hybrid模型L3-4椎间盘应力值均有明显减小,后伸状态降幅最大,最大值减少约46%;②各状态下,相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模型,Hybrid模型L3-4节段活动度均有明显减小,平均减小约26%,并小于完整模型;③各负荷下,应力云图显示WavefleX系统的连接棒上均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双侧的弹性系统的U形开槽凹面处应力明显增大;④位移云图显示,Hybrid模型中WavefleX系统的置入使得其前屈中心后移至弹性结构处;⑤上述结果说明,后路椎体间融合+WavefleX半刚性固定可有效降低上一位邻近节段的椎间盘应力并限其制过度活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腰椎的正常运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邻近节段 退变 WavefleX系统 有限元分析 Hybrid手术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肌横截面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志壮 蔡余力 +2 位作者 王晓英 崔凯莹 郝延科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究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 目的探究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ET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9例)和未复发组(76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计算多裂肌CSA及脂肪浸润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index,ODI),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CSA与VAS评分、ODI的相关性,并对PET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VAS评分、ODI及多裂肌CSA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多裂肌脂肪浸润程度高于未复发组,多裂肌CSA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复发组患者VAS评分、ODI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CSA与术后6个月时的VAS评分及ODI均呈负相关(r=-0.322,P=0.002;r=-0.315,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裂肌CSA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VAS评分、ODI及多裂肌CSA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73.21%,P=0.001)。结论多裂肌CSA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ETD术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与VAS评分、ODI具有一定相关性;多裂肌CSA与VAS评分、ODI联合应用对PETD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裂肌横截面积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脂肪浸润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cage椎间融合器与髂骨块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8
18
作者 郝延科 黄向业 +1 位作者 李凌云 王晓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比较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情况下,应用cage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与传统髂骨块植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不稳症患者,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和椎管减压的基础上,42例行cage融合器椎... 目的:比较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情况下,应用cage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与传统髂骨块植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不稳症患者,在双侧椎弓根内固定和椎管减压的基础上,42例行cage融合器椎体间植骨(A组,植骨仅用减压时取下的松质骨),36例取自体髂骨块行椎体间植骨(B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变化、植骨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78例患者获得12~48个月随访,术前和术后2周的椎间隙高度、腰椎生理前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A组优良率92.86%,B组72.22%(P〈0.05);植骨融合率A组95.24%,B组83.33%(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腰椎不稳症,均能有效的恢复腰椎的稳定性,cage椎体间融合在症状改善、椎间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的维持、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比髂骨块植骨椎间融合有较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症 腰椎融合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青娥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浩 谭国庆 +1 位作者 薛海鹏 徐展望 《河北中医》 2022年第9期1543-1548,1584,共7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探究青娥丸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CEO)检索OP相关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技术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借助GeneCards、DisGeNET、OMIM、MalaCards、PharmGKB数据库对OP已知靶基因进...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探究青娥丸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CEO)检索OP相关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技术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借助GeneCards、DisGeNET、OMIM、MalaCards、PharmGKB数据库对OP已知靶基因进行检索与筛选,与差异表达基因去重取并集,对OP的疾病靶基因预测。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BATMAN-TCM)搜索青娥丸4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并筛选和挖掘青娥丸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进一步构建药物与疾病映射靶基因,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青娥丸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PPI网络图),得到青娥丸治疗OP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关键靶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对映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检索GEO获得差异表达基因542个;检索疾病数据库获得与OP发生发展相关的已知疾病靶基因3576个,合并去重后共获得3811个已知疾病靶基因。在TCMSP和BATMAN-TCM中检索杜仲、补骨脂、核桃仁、大蒜4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并通过蛋白质数据库(Unitprot)进行转换处理,得到青娥丸有效成分48个、作用靶点1757个,去重后为973个。将青娥丸有效成分对应的973个靶基因与3811个OP疾病靶基因交叉映射生成Venny图,获得映射靶基因433个。将433个映射靶基因导入Cytoscape3.7.2软件构建“青娥丸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和PPI网络图,分别得到β-谷甾醇、豆甾醇、异补骨脂素、槲皮素4种活性成分自由度较高的主要有效成分和27个关键靶基因。对433个映射靶基因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过程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分别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0个生物过程和20条信号通路:青娥丸主要通过胰岛素(INS)、蛋白激敏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多个靶基因作用于癌症、缺氧诱导因子-1(HIF-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各促炎因子相关信号通路等多个信号通路来参与治疗OP。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可揭示青娥丸治疗OP的潜在作用机制,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和参考价值,提供了探索中药组方在治疗OP的新方向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娥丸 骨质疏松症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球囊单侧和双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有福 苏洋 邹忠玉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评价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应用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性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21例21椎,分为单侧球囊扩张组12椎和双侧球囊扩... 目的评价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应用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性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21例21椎,分为单侧球囊扩张组12椎和双侧球囊扩张组9椎,两组均经椎弓根入路,分别采用单球囊单侧扩张和双侧交替扩张的方法。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椎体压缩率,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骨水泥左右侧分布面积比值。结果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单侧组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17±1.12分改善为术后平均2.67±0.89分,双侧组由术前平均7.50±0.85分改善为3.11±0.60分;单侧组椎体压缩率由术前平均32.3%±12.6%矫正为术后平均27.8%±13.1%,双侧组由术前平均32.9%±15.5%矫正为术后平均28.2%±14.2%;单侧组术后左、右侧骨水泥分布面积比值平均为0.96±0.16,双侧组比值平均为0.98±0.15,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不同程度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单球囊单侧和双侧交替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同样使压缩骨折的椎体获到较好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