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麻醉与镇痛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4
1
作者 苏帆 姜建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0期169-170,共2页
麻醉界对中医药在麻醉与镇痛领域的应用,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中国麻醉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最佳途径,也可能是唯一途径。近年来,一些麻醉界有识之士怀着对中医学的一腔热情,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从单一中医药制剂到方剂,从穴位刺激到针... 麻醉界对中医药在麻醉与镇痛领域的应用,普遍认为这可能是中国麻醉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最佳途径,也可能是唯一途径。近年来,一些麻醉界有识之士怀着对中医学的一腔热情,开始了艰辛的探索。从单一中医药制剂到方剂,从穴位刺激到针灸,并寻求统一的中医理论指导,取得了一定成绩,使我们在麻醉领域的中医药应用前景上看到了一丝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麻醉 镇痛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瑶 季加富 +1 位作者 张维亮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65-867,共3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围术期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日益威胁着患者的脑健康以及快速康复进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缺少确切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中医对于认知功能疾病的理论研究,为POCD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着力点,其临床实...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围术期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日益威胁着患者的脑健康以及快速康复进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缺少确切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中医对于认知功能疾病的理论研究,为POCD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着力点,其临床实践以“神”为要点,术前养神,术后调神,心、肝、肾多脏腑共同调控,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POCD的防治手段,并开拓了广阔的治疗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POCD的中医理论研究与临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POCD的预防与治疗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新思路及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医理论 神机失用 养神 调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0
3
作者 邢翠燕 吴明毅 范海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细胞因子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后2h(T1)、术后4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4+%和CD8+%,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时段的血清应激激素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白介素-8(IL-8)及皮质醇(Cor)的含量。结果(1)B组T2、T3时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2)除CD8+%外,两组CD4+%、CD4+/CD8+比值从T1开始下降(P<0.05),T2时B组降至最低(P<0.01),T3时A组降至最低(P<0.05);T1至T4时点B组CD4+%明显高于A组(P<0.05),T3至T4时点B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A组(P<0.05);T1时两组的IL-2水平开始下降,T2时B组降至最低(P<0.05),T3时A组降至最低(P<0.05),T3和T4时B组IL-2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sIL-2R水平从T1开始升高,A组T2时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T3达最高峰;而B组各时间点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T2至T4时A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3)两组血清GH、PRL和Cor浓度均呈增高趋势(P<0.05),而血清IL-8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B组术中、术后各时间点GH、PRL、Cor及IL-8指标波动均较A组平稳。结论在麻醉和术后镇痛中辅以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麻醉 镇痛 胸部硬膜外麻醉 细胞免疫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蛛网膜下腔麻醉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红光 宫本航 +1 位作者 鹿洪秀 李智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63-764,共2页
目的研究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肛门会阴部手术老年患者12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于 L_(3~4)间隙穿刺。注药时患者取坐位,以0.2 ml/s 的速度分别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 目的研究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肛门会阴部手术老年患者12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于 L_(3~4)间隙穿刺。注药时患者取坐位,以0.2 ml/s 的速度分别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药。用针刺法测感觉阻滞平面.用改良 Bromage 法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以患者提肛收缩肛门和指诊观察肛门括约肌阻滞程度。比较三组患者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均能达到感觉阻滞。但 R_1组肛门括约肌阻滞不完善者多于 R_2、R_3组(P<0.01);R_2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长于 R_3组(P<0.01);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 R_2组(P<0.01);R_2组感觉阻滞消退到 S_(1~2)时间、完全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 R_3组(P<0.01)。结论罗哌卡因重比重液6 mg 于老年患者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罗哌卡因 老年 蛛网膜下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学涛 郭鸿雁 刘淮海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9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150例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妇,分为3组,分别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诱导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药物不... 目的比较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150例择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妇,分为3组,分别应用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诱导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优于腰麻、硬膜外麻醉(P<0.01),腰麻麻醉效果优于硬膜外麻醉(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优于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洪伟 李雷兵 +2 位作者 凌志宁 王忠利 王永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1679-1680,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外科学 嗜铬细胞瘤/外科学 腹腔镜检查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超声引导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琰 窦青芳 +1 位作者 陈丽丽 王焕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741-743,750,共4页
观察超声引导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临床应用。选择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前收缩压、切皮2 min收缩压、拔管即刻(t1)、拔管5 min(t2)、拔管10... 观察超声引导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临床应用。选择拟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前收缩压、切皮2 min收缩压、拔管即刻(t1)、拔管5 min(t2)、拔管10 min(t3)SAS镇静躁动评分、术后1、6、24 hVAS评分,术后24 h镇痛药物用量、术后恶心呕吐及患者对麻醉管理满意度。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皮2 min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即刻、拔管5 min、拔管10 min SAS镇静躁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VAS评分、术后6 hVAS(动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对麻醉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引导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可以减少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突发躁动及急性疼痛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颈浅丛 全凭静脉麻醉 急性疼痛 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军 杨垚 周丽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3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考...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及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入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参考不同脑电双频指数(BIS)划分为研究1组(BIS:40~49,n=33)、研究2组(BIS:50~59,n=37)和对照组(BIS:60~69,n=30)。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与术后72 h内谵妄发生率。结果 术后72 h, 3组患者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研究2组的MMSE评分为(27.56±1.22)分,明显高于研究1组[(26.59±1.37)分]和对照组[(26.74±1.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 3组患者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手术前,研究2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为(9.36±1.69)、(0.60±0.14)μg/L,均明显低于研究组1组[(10.29±2.07)、(0.79±0.24)μg/L]和对照组[(11.21±1.88)、(0.81±0.2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研究1组(24.24%)和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中,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深度以BIS 50~59范围为最佳,可减轻患者术后意识障碍,改善血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并减少谵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深度 麻醉效果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对麻醉决策及临床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帆 张平 刘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8期585-588,共4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麻醉 临床研究 麻醉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注药模式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新 王群 +2 位作者 张维亮 蒋强 苏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罗哌卡因注入时针缺口朝向不同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成Ⅰ、Ⅱ组,每组各20例。Ⅰ组腰麻针缺口垂直朝向天花板,Ⅱ组腰麻针缺...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罗哌卡因注入时针缺口朝向不同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拟行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其分成Ⅰ、Ⅱ组,每组各20例。Ⅰ组腰麻针缺口垂直朝向天花板,Ⅱ组腰麻针缺口水平朝向患者尾侧,两组均于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2 m L。观察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给药后20 min最高痛觉阻滞平面、麻醉持续时间。并观察注药阻滞后出现的头痛、恶心、尿潴留及马尾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起效时间,Ⅰ组长于Ⅱ组(P〈0.05);最高阻滞平面,Ⅰ组为T9,Ⅱ组为T11;麻醉持续时间,Ⅰ组较Ⅱ组短(P〈0.05);Ⅰ组术中发生恶心1例。结论腰麻针缺口的朝向不同对麻醉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腰麻针缺口垂直朝向能获得较广范围的阻滞,但阻滞时间相应缩短;针缺口水平朝向尾侧阻滞范围相应较窄,但阻滞时间相应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注药方向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儿接受基础加硬膜外麻醉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维亮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0-1130,共1页
患儿,女,6岁11个月,体重30k,诊断为“右胫骨上段畸形愈合”入院。一般情况良好,查体、体格检查、ECG、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及凝血指标均正常。患者出生后注射疫苗无哭闹,发育至6个月时因反复高热被确诊为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 患儿,女,6岁11个月,体重30k,诊断为“右胫骨上段畸形愈合”入院。一般情况良好,查体、体格检查、ECG、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及凝血指标均正常。患者出生后注射疫苗无哭闹,发育至6个月时因反复高热被确诊为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insensitivitvtopainwithanhidrosisCI-PA)。现患儿指甲缺如,双手可见多处伤疤,智力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 硬膜外麻醉 患儿 智力发育障碍 畸形愈合 胫骨上段 体格检查 凝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捷-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丙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苏醒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范海鹏 赵鲁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全凭静脉组(T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 目的:观察全凭静脉麻醉(TIVA)临床应用的优越性。方法:ASA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成静吸复合组(C组)和全凭静脉组(T组),每组25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同时观察病人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结果:1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T组早于C组,病人离开手术室时的意识状态测试评分T组高于C组。2麻醉苏醒时间C组与手术时间有关,T组与手术时间无关.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较,全凭静脉麻醉术后苏醒质量更优良,并与手术时间长短无关,同时可以减少手术室的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异氟醚/治疗应用 麻醉 静脉/方法 麻醉药 联用 @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丽丽 郭鸿雁 +1 位作者 王军 王学涛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36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芬太尼麻醉,...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给予对照组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芬太尼麻醉,观察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为(2.7±0.4)min、苏醒时间为(7.1±1.6)min、拔管时间为(7.8±1.7)min、恢复定向力时间为(9.4±2.5)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后即刻状态、1 h后状态及3 h后状态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心率稍高于对照组。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有效提高麻醉效果,但其加快患者心率,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康复技术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帆 《北京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635-636,共2页
一、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康复技术概述传统康复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伤病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采取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最大限度地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 一、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康复技术概述传统康复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伤病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采取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最大限度地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的身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进程中融入传统康复技术,势必能优化其进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ERAS。融入的传统康复技术包括针灸、推拿、中药、食疗、音乐疗法及运动疗法,可针对ERAS进程中各项需求进行主动干预,从而增强各项进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康复技术 SURGERY 中医理论 治疗方法 功能障碍 生存质量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困难气道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鸿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8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究讨论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困难气道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麻醉预计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则采用丙泊... 目的探究讨论七氟醚与瑞芬太尼及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保留自主呼吸困难气道的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麻醉预计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则采用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仓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在插管时出现的应激反应和插管的成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插管后,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89.2±3.15)次/min、(77.2±3.14)mm Hg(1 mm Hg=0.133 k Pa),对照组分别为(96.4±3.15)次/min、(88.5±3.24)mm Hg。观察组插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前后的BIS分别为(53.7±3.2)、(52.9±2.6);对照组分别为(53.9±2.9)、(62.8±4.3)。观察组插管后BI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患者在插管时出现肢体活动、呛咳、声门紧闭和下颌紧张等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结论采用七氟醚、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对保留自主呼吸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均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且在插管过程中应激反应较少,对于插管也比较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麻醉诱导 自主呼吸 困难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麻醉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鸿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2期93-94,共2页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手术麻醉效果。方法将82例住院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情况、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恢复...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手术麻醉效果。方法将82例住院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比2组患者麻醉情况、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插管前、插管后、停药后SBP、DB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麻醉相比,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程度相对更小,患者术后可更快苏醒,并且更快达到拔管状态,手术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瑞芬太尼 芬太尼苏醒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麻醉术的迷失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帆 姜建国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12年第5期390-392,共3页
从公元二至三世纪外科鼻祖华佗(约145-208)的“麻沸散”到1846年威廉·莫顿实施第一例乙醚麻醉,时光跨过了1700多年!这是怎样的时空转变?在17个世纪长河中,不但没有对古代中国麻醉学的任何发展,同时还失去了对“麻佛散”的... 从公元二至三世纪外科鼻祖华佗(约145-208)的“麻沸散”到1846年威廉·莫顿实施第一例乙醚麻醉,时光跨过了1700多年!这是怎样的时空转变?在17个世纪长河中,不但没有对古代中国麻醉学的任何发展,同时还失去了对“麻佛散”的一切记忆和传承,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从反思这个问题的角度出发,该文从这段时期的生态环境、社会背景、宗教、中医药传承、以及西方人文理念和医学侵入等各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代麻醉术的迷失原因和后期发展,论述了近两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对古代麻醉医学发展的推动性与制约性,同时阐述了开放和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麻醉学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沸散 麻醉术 乙醚麻醉 麻醉史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规范化心理支持对围术期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
18
作者 刘新 赵鲁夕 苏帆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56-557,共2页
关键词 规范化心理支持 围术期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下乳腺手术的效果比较
19
作者 周丽丽 王学涛 李义春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9期19-20,2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下乳腺手术的具体效果。方法该研究中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行乳腺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40例为对照组,4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瑞芬太尼用药剂量为0.2 ug·kg-1·min-1,观察组为...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下乳腺手术的具体效果。方法该研究中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行乳腺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组,40例为对照组,4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瑞芬太尼用药剂量为0.2 ug·kg-1·min-1,观察组为0.3 ug·kg-1·min-1。对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置入喉罩时~术毕各阶段心率、平均脉动压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体动症状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喉罩麻醉对乳腺手术患者进行干预时,按照0.3 ug·kg-1·min-1剂量给予瑞芬太尼的效果确切,患者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波动较小,体动症状少,苏醒时间快,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手术 喉罩麻醉 瑞芬太尼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防治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司尚坤 赵启东 +3 位作者 张栋斌 季加富 张维亮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92-1096,共5页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转运及恢复质量,其机制和相关风险尚未明确,因此缺少确切、有效的综合预防与处理措施。目前临床多以术前充分准备、优化麻醉方案、重视器官功能保护以及体温与容量调控作为主要预防手段;在苏醒期... 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转运及恢复质量,其机制和相关风险尚未明确,因此缺少确切、有效的综合预防与处理措施。目前临床多以术前充分准备、优化麻醉方案、重视器官功能保护以及体温与容量调控作为主要预防手段;在苏醒期及时评估、预判和预处理,并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拮抗与催醒药物是苏醒延迟的主要处理手段。此外,针刺、穴位刺激及中药制剂在围术期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苏醒延迟的预防与处理手段。本文对近年来中西医预防与处理苏醒延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探索中西医结合改善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预防与处理苏醒延迟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延迟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