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探索 被引量:53
1
作者 李祥 赵世杰 刘彬彬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和维护是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作用的基础。总结了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运行机制,探索了仪器设备正确选购、合理布局、规范使用和日常维护的方法体系,分析了规范的仪器运行管理制... 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和维护是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作用的基础。总结了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的运行机制,探索了仪器设备正确选购、合理布局、规范使用和日常维护的方法体系,分析了规范的仪器运行管理制度对确保大型仪器设备高效、安全运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型仪器设备 管理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健康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启芳 谷淑波 毕建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13期38-40,47,共4页
结合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践,分析影响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健康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从加强实验室专业顶层规划设计、凝聚科研创新团队合力、突出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三个方面,探讨促进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健康... 结合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实践,分析影响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健康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从加强实验室专业顶层规划设计、凝聚科研创新团队合力、突出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三个方面,探讨促进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健康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实验室 高效运行 实验室管理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被引量:30
3
作者 李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提出了建...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在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于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高校建立"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技术精湛、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提高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高校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仪器设备管理人员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本科生开放的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郭启芳 毕建杰 +1 位作者 樊广华 孙爱清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第4期10-11,共2页
面向本科生开放增加了科研实验室安全隐患,结合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分析如何消除这些安全隐患,着重从重视本科生的心灵品质建设、多层次协同管理、安全检查、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4个方面,探讨高校... 面向本科生开放增加了科研实验室安全隐患,结合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分析如何消除这些安全隐患,着重从重视本科生的心灵品质建设、多层次协同管理、安全检查、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4个方面,探讨高校开放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践证明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实验室 安全管理 本科生 实验室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高校科研实验室研究生安全意识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启芳 仵允峰 +1 位作者 程蕾 刘莲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1期217-221,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及科技创新的发展,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复杂。作为科学实验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的安全意识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实验室能否安全运行。实验室研究生安全意识受到团队成员(人)、实验室环境(物)及管理体系(事)诸多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及科技创新的发展,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复杂。作为科学实验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的安全意识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科研实验室能否安全运行。实验室研究生安全意识受到团队成员(人)、实验室环境(物)及管理体系(事)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团队成员共同努力、规范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的管理及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研究生安全意识,促进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安全意识 科研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提高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创新 被引量:5
6
作者 毕建杰 何在菊 +2 位作者 韩坤 郭启芳 胥倩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年第19期97-99,共3页
分析了当前农业高校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科教学大纲的修订,探讨了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创新。课堂理论教学与田间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在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上有所区别;... 分析了当前农业高校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科教学大纲的修订,探讨了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创新。课堂理论教学与田间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在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上有所区别;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升作物栽培学的实验教学水平。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为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实验课程 田间实验环节 高新技术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耕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耕层构造及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2
7
作者 聂良鹏 郭利伟 +3 位作者 牛海燕 魏杰 李增嘉 宁堂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8-478,共11页
为了解不同轮耕模式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耕层构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2009年小麦季开始至2012年玉米生长季结束连续3个种植周期设置小麦季免耕、深松或翻耕+玉米季免耕或深松的6种耕作模式组合,研究其对农田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 为了解不同轮耕模式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耕层构造、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从2009年小麦季开始至2012年玉米生长季结束连续3个种植周期设置小麦季免耕、深松或翻耕+玉米季免耕或深松的6种耕作模式组合,研究其对农田土壤孔隙度和水分含量、作物产量、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和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玉米季深松大幅度提高0~40 cm土壤的周年总孔隙度,小麦季深松或翻耕改善了土壤孔隙状况。小麦季耕作和玉米季耕作的交互效应是各层次土壤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而玉米季耕作的独立效应是土壤各层次非毛管孔隙度的决定因素。小麦季深松和翻耕促进小麦生育后期对土壤水分的吸收,深松较翻耕和免耕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升高。玉米季深松比免耕提高了玉米在灌浆阶段对水分的吸收,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同时对后茬小麦有积极作用。从全年产量与品质看,6种耕作模式组合中,全年两季深松效果最佳,其次是小麦季深松+玉米季免耕,这两种轮耕模式均适合在华北平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耕 小麦-玉米两熟制 耕层构造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生物质炭对黄淮海地区玉米生长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晓 张吉旺 +6 位作者 李恋卿 潘根兴 张旭辉 郑聚锋 郑金伟 俞欣妍 王家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4,共6页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玉米的生长性状、产量以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生物质炭是小麦秸秆在350℃~450℃下限氧热裂解制成。田间设置了20t/hm^2和40t/hm^2两个生物质炭施用水平。结果表明:①施用生物质炭在玉米拔节期抑...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生物质炭对玉米的生长性状、产量以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生物质炭是小麦秸秆在350℃~450℃下限氧热裂解制成。田间设置了20t/hm^2和40t/hm^2两个生物质炭施用水平。结果表明:①施用生物质炭在玉米拔节期抑制了植株生长,其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在生育后期施用生物质炭20t/hm^2处理的玉米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40t/hm^2处理则没有显著性差异。②施用生物质炭显著影响土壤特性,在施用量为20t/hm^2和40t/hm^2时,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4.79%和44.93%,土壤全氮含量在40t/hm^2水平下显著增加12.2%,同时还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和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③施用生物质炭玉米产量的提高范围为2.2%~4.8%,但不同施用量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炭改良和培肥土壤、提高作物生产效率、促进土壤可持续利用及作物增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玉米 土壤 农学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呢基焦磷酸(FPP)的生物合成及其分子调控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新 李玲玲 +2 位作者 吕慧贞 刘庆忠 张元湖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67-71,共5页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作为异戊二烯途径中的重要调节酶,是许多萜类物质的合成前体。FPS的cDNA克隆在许多生物体中也已得到了分离并进行了表达特性研究。从FPP的生物合成途径入手,对FPP生物学特性、FPS酶基因调控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 法呢基焦磷酸合酶作为异戊二烯途径中的重要调节酶,是许多萜类物质的合成前体。FPS的cDNA克隆在许多生物体中也已得到了分离并进行了表达特性研究。从FPP的生物合成途径入手,对FPP生物学特性、FPS酶基因调控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FPS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呢基焦磷酸 生物学功能 分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苏本营 张璐 +2 位作者 陈圣宾 王冰雪 蒋高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36-2041,共6页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模型量化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06年间,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76.5g...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以山东省为例,利用模型量化了农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并研究了农田生态系统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0—2006年间,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在时间序列上整体呈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476.5g·m-2·a-1(以C计)上升到2006年的544.2g·m-2·a-1(以C计)。空间格局中以鲁东、鲁中和鲁南较高,鲁西南和鲁北较低。各地市中以枣庄最高,为691g·m-2·a-1(以C计);东营最低,约424.4g·m-2·a-1(以C计)。另外,莱芜、临沂及菏泽等地也相对偏低。通过对影响农田生态系统NPP的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气候因子中对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NPP贡献最大的为降水;人为因子中以农膜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农药、机械、化肥,而劳动力的贡献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降低,人口密度的过大对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农田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圣惠 张琛 闫艳春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3期95-97,F0004,共4页
微生物降解是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去毒降解的主要方式,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该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机理与代谢途径、降解基因的克隆及表达、降解菌制剂和酶制剂的应用、以及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趋... 微生物降解是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去毒降解的主要方式,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该文综述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机理与代谢途径、降解基因的克隆及表达、降解菌制剂和酶制剂的应用、以及有机磷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趋势五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微生物 降解基因 有机磷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胁迫下硅对大豆抗氧化系统、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战丽杰 郭立月 +6 位作者 宁堂原 曾祥伟 李彩虹 李勇 吴光磊 王霞 蒋高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120-6127,共8页
在全球变化情景下,臭氧污染对作物产量将造成严重影响,臭氧将成为未来农业重要胁迫因素。研究缓解臭氧胁迫技术措施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其中硅元素添加可能是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开顶式同化箱(open top chambers,OTCs)装置,设置两个O3浓... 在全球变化情景下,臭氧污染对作物产量将造成严重影响,臭氧将成为未来农业重要胁迫因素。研究缓解臭氧胁迫技术措施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其中硅元素添加可能是有效途径之一。利用开顶式同化箱(open top chambers,OTCs)装置,设置两个O3浓度(大气O3浓度<40μg/kg和高O3浓度约为80μg/kg)、两个硅浓度(0和100μg/g),研究不同O3浓度下硅对开花后大豆(Glycine max)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抗氧化系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臭氧胁迫下,施硅可显著提高大豆根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单株籽粒重(14%、5%和20%)(P<0.05)。在O3胁迫下,施硅能使大豆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显著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提高大豆根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和单株籽粒重(29%,18%,19%,9%和17%)(P<0.05)。研究可为缓解O3对大豆危害提供合理可行的栽培管理措施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大豆 抗氧化系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不同年代小麦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亮 田纪春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3-411,共9页
利用14对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引物组合对92份山东省不同年代小麦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组合的平均多态性位点为20.07,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0.06,在筛选引物时发现引物MseⅠ+TAG与Pst... 利用14对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引物组合对92份山东省不同年代小麦推广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每对引物组合的平均多态性位点为20.07,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0.06,在筛选引物时发现引物MseⅠ+TAG与PstⅠ组合时大部分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92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Dice)分布在0.93~0.997之间,平均为0.952,说明山东省小麦遗传多样性的水平低。根据材料间的相似系数,按UPGMA聚类法对92份材料聚类分析,可以把92份材料分为6类。值得注意的是紫色麦自成一类。20世纪50年代至今山东省小麦推广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品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20世纪80年代达到最高,此后则有所下降,到区试材料(2)时遗传多样性指数又有所上升,但是幅度不大。从总体来看,山东省不同年代选育的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小,也没有因为育种而导致当地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小麦 AFLF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生物双向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石娟 郑成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双向启动子(bidirectional promoter)是指位于两个相邻且转录方向相反的基因之间的一段DNA序列.双向启动子的双向转录机制可能是两个RNA聚合酶同时聚集在无核小体区的边界,然后在两个方向上起始转录.双向启动子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 双向启动子(bidirectional promoter)是指位于两个相邻且转录方向相反的基因之间的一段DNA序列.双向启动子的双向转录机制可能是两个RNA聚合酶同时聚集在无核小体区的边界,然后在两个方向上起始转录.双向启动子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大多数的双向启动子缺少TATA盒,而具有较高的GC含量和丰富的CpG岛.本文概述了双向启动子双向起始转录的最新研究,并对其在双向转录基因对共表达和稳定性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应用做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启动子 转录调控 RNA聚合酶 基因共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保护地越冬茬番茄砧木的筛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世忠 薛彤 +2 位作者 钟圆 郑成超 张杰道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50-52,共3页
本研究选用山东保护地越冬茬番茄主栽品种玛瓦和保冠作接穗,以国内外选育的15个多抗性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可以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并改变番茄果实的大小、色泽、硬度等品质;同时番茄熟性也发生变化。从中筛选出了最适合... 本研究选用山东保护地越冬茬番茄主栽品种玛瓦和保冠作接穗,以国内外选育的15个多抗性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可以有效提高番茄产量,并改变番茄果实的大小、色泽、硬度等品质;同时番茄熟性也发生变化。从中筛选出了最适合玛瓦和保冠嫁接的多抗性优良砧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嫁接 砧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生物修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久刚 闫艳春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6期1004-1007,共4页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农药,且具有低毒性和能被生物降解之特性,但其残留却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有效地去除其残留成为摆在环境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以生物修复为理论基础的农药残留降解菌技术为解决这...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高效、广谱农药,且具有低毒性和能被生物降解之特性,但其残留却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何有效地去除其残留成为摆在环境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以生物修复为理论基础的农药残留降解菌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新思路,该方法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在国内外均成为环境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 拟除虫菊酯 微生物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膜和硫膜控释尿素对小麦近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蕊 宋付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利用Biolog ECO微孔板技术,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角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树脂膜和硫膜控释尿素对小麦近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膜控释尿素在培养初期提高了小麦近根区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但随着时间延续... 利用Biolog ECO微孔板技术,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角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树脂膜和硫膜控释尿素对小麦近根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膜控释尿素在培养初期提高了小麦近根区土壤微生物利用单一碳源的能力,但随着时间延续逐渐降低,而树脂膜控释尿素则越来越强;在N300 kg/hm2条件下,硫膜控释尿素对全部碳源利用能力最高,在N210 kg/hm2条件下树脂膜控释尿素最高;在两种施氮量条件下,培养初期均为硫膜控释尿素有利于提高小麦近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膜控释尿素 硫膜控释尿素 BIOLOG ECO微孔板 小麦近根区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山东省农作制信息查询优化平台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红花 王秀丽 +2 位作者 白鹏 李光忠 宁堂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1期150-156,共7页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信息量大,需要运用大数据的数据存取、基础架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根据全省不同经济带的区域生态地理及环境特征与国内外市场动向,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农作制信息...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信息量大,需要运用大数据的数据存取、基础架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根据全省不同经济带的区域生态地理及环境特征与国内外市场动向,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农作制信息查询与种植优化平台的开发过程、数据存取、基础架构、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及具体的实现策略;该平台由登录注册模块、信息查询模块、种植优化模块和后台管理模块构成,通过表格、柱状图和ARCGIS地图的方式将数据直观动态的展示给用户;动态查询的设定,使查询操作更便捷有效;以劳动力,肥料,资金等作为农业种植规划的约束条件,结合单纯形法,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给予用户最优的种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查询 ARCGIS地图 种植优化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淑静 郭丽红 +1 位作者 毕建杰 崔言顺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经验,重点阐述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该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发挥的情况。
关键词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改革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农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措施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启芳 宋宪亮 +2 位作者 李涛 陈燕红 鲍印广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19期153-156,共4页
提升农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实现“藏粮于技”兴农战略的关键环节,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及大学生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生对科研兴趣不够浓厚、科研基础较薄弱、科研... 提升农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实现“藏粮于技”兴农战略的关键环节,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及大学生个人成长都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生对科研兴趣不够浓厚、科研基础较薄弱、科研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不到位、科研实验室配套管理需加强等问题。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为例,通过加强宣导激发学生参与自觉性、加强科研训练指导、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资源等关键措施,农学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 大学生 科研训练 科研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