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类掺假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宽 刘树柏 +4 位作者 张晓梅 张鸿伟 崔淑华 王凤美 鲍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2634-2639,共6页
肉类是我国居民消费最大的食品之一,然而掺假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对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更有甚者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肉类掺假进行检测鉴别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各种肉类掺假检测技术的应用和特点,并探讨其发展... 肉类是我国居民消费最大的食品之一,然而掺假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对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更有甚者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肉类掺假进行检测鉴别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综述了各种肉类掺假检测技术的应用和特点,并探讨其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有PCR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法(ELISA)、近红外光谱技术、色谱技术等。在这些技术中,以PCR为主的检测技术包括长度多态性PCR、随机扩增多态性PCR以及实时PCR等最为成熟,应用得也最为广泛。近红外光谱检测虽然检测速度比较快,但是准确度方面还有待改进。ELISA方法虽然已有商品化试剂盒出现,但由于受蛋白活性影响,其应用范围也受限。色谱分析方法近年来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随着高分辨质谱的出现,通过多肽鉴定肉类品种将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多种技术相结合将会使掺假检测更加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类 掺假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沿海部分地区真鲷虹彩病毒病初步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玉然 岳志芹 +4 位作者 谭乐义 马亚 李琼 梁成珠 李八方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36,共6页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采集山东海域大菱鲆、石鲽、鲈鱼各20批,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PCR检测方法对真鲷虹彩病毒病(Red Sea Bream Iridoviral Disease,RSIVD)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4例RSIVD感染样品。以真鲷虹彩病毒(Re... 2008年11月~2010年11月,采集山东海域大菱鲆、石鲽、鲈鱼各20批,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荐的PCR检测方法对真鲷虹彩病毒病(Red Sea Bream Iridoviral Disease,RSIVD)进行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4例RSIVD感染样品。以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IV)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为基础,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本次检出阳性样品的RSIV/ISKNV MCP基因。将MCP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提交GenBank,并以MCP基因为基础,对被检出的阳性样品进行虹彩病毒属系统分类,绘制进化树。由进化树得出,4例阳性病毒株均属于虹彩病毒科细胞肿大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虹彩病毒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PCR MCP基因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在安赛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琴 翟丽娜 +4 位作者 吕宁 刘琳 徐小茗 牟志春 郝鹏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4-7,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水相中制备了磺胺类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以安赛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安赛蜜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 采用悬浮聚合法在水相中制备了磺胺类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以安赛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合成了安赛蜜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技术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合成的聚合物微球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制备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MISPE),通过优化萃取条件,用于食品中磺胺类甜味剂安赛蜜的样品前处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对MISPE对实际样品的富集和纯化效果进行了研究.葡萄酒和泡菜阴性样品添加试验结果表明,葡萄酒中1.0、2.0 mg/kg和5 mg/kg回收率分别为82.5%、77.6%和84.2%,泡菜中1.0、2.0 mg/kg和5 mg/kg回收率分别为94.9%、74.9%和96.1%,RSD为3.50%~8.64%,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赛蜜 分子印迹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食品中除草剂类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多残留检测技术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建华 郭翠 陈世山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0年第2期92-94,共3页
对近年来植物性食品中除草剂类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的多残留提取、净化、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除草剂 残留 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大豆过敏原成分GlymBd 30K基因 被引量:2
5
作者 金莹 房保海 +4 位作者 刘新亮 孙涛 贾俊涛 赵丽青 孙雯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9-31,49,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大豆过敏原成分的方法。[方法]针对大豆Glym Bd30K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和焦磷酸测序引物,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各测试材料的特异基因片段并进行焦磷酸测序。[结果]该检测方法对大豆过敏原成...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大豆过敏原成分的方法。[方法]针对大豆Glym Bd30K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和焦磷酸测序引物,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各测试材料的特异基因片段并进行焦磷酸测序。[结果]该检测方法对大豆过敏原成分具有非常好的重现性和特异性,测序结果在Gen 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表明目标序列能够作为鉴定Glym Bd 30K基因很好的序列。[结论]为食品中的大豆过敏原成分快速检测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测序 大豆 过敏原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液相色谱-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产品中的硼酸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志刚 刘淇 +2 位作者 赵梦醒 李宗芮 牟志春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PLC-ICP-MS)测定水产品中硼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水产品进行前处理,优... 目的: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HPLC-ICP-MS)测定水产品中硼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水产品进行前处理,优化蛋白沉淀剂、提取时间和流动相等条件。结果硼酸的检出限为0.015 mg/L,加标回收率为85.1%~112.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为6.0%~8.2%。结论本方法测定水产品中的硼酸含量准确、可靠,满足外源性硼酸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水产品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PLC及其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兴海 陈长法 +2 位作者 杨伟克 魏晓棠 刘爱华 《植物检疫》 2006年第6期369-37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并结合植物病原鉴定技术的特点,分析了DHPLC技术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证明了DHPLC技术将成为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新型植物病原检测技术。
关键词 DHPLC 植物检疫 核酸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技术储备 整合有利资源 保障食品安全
8
作者 鲍蕾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761-762,共2页
生物毒素是由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为天然毒素,是由生物来源并不可自复制的有毒化学物质。目前生物毒素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个与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发展对于生命化学、医学、药物学、环境科学等均具有... 生物毒素是由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为天然毒素,是由生物来源并不可自复制的有毒化学物质。目前生物毒素的研究已发展成为一个与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其发展对于生命化学、医学、药物学、环境科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物毒素具有种类多、分布广、毒性强等特性,所以发展快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毒素检测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素 领域 食品安全 海洋毒素 技术储备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瑶 尹伟力 +2 位作者 张四化 岳志芹 孙涛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9-455,共7页
通过收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对所构建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通过收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基因序列,设计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对所构建的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在8种鱼类病毒中能够特异性检测出目的病毒,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核酸量为10pg/μL。对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选取国内采集与进口的鱼类样本共计80批次进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检测。结果显示,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检出常规RT-PCR不能检出的假阴性样本和弱阳性样本,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满足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焦磷酸测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伟力 刘瑶 +3 位作者 黄微 张四化 岳志芹 孙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4-568,共5页
为建立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本研究通过对VHSV靶基因特异性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设计出适合焦磷酸测序特异性扩增和测序的引物,对焦磷酸测序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进行优化,建立了VHSV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结果表... 为建立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本研究通过对VHSV靶基因特异性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设计出适合焦磷酸测序特异性扩增和测序的引物,对焦磷酸测序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进行优化,建立了VHSV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仅对目的病毒基因扩增,而对其它病毒检测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该方法最低检出核酸量为82拷贝/μL,灵敏度高。选取国内采集与进口的鱼类样本共计1924批次进行VHSV检测,结果显示,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常规RT-PCR一致,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满足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焦磷酸测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焦磷酸测序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伟力 刘瑶 +3 位作者 倪杨帆 张四化 岳志芹 孙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9,共7页
根据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基因序列,设计了IHNV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IHNV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对所构建的IHNV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在8种鱼类病毒中能... 根据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基因序列,设计了IHNV最为保守的指纹序列,以及测序引物,建立了IHNV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对所构建的IHNV焦磷酸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和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在8种鱼类病毒中能够特异性检测出目的病毒,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出核酸量为10pg/μL。对建立的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选取国内采集与进口的鱼类样本共计80批次进行IHNV检测。结果显示,焦磷酸测序检测方法可以有效的检出常规RTPCR不能检出的假阴性样本和弱阳性样本,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满足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焦磷酸测序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玩具和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 被引量:28
12
作者 高永刚 张艳艳 +3 位作者 高建国 张慧玲 郑丽莎 陈静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建立了玩具和与食品接触的材料中双酚A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通过索氏萃取富集样品中的双酚A,与乙酸酐反应,终产物用GC-MS进行测定。优化了衍生化时间、衍生化试剂用量等衍生化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双酚A衍生物稳定且... 建立了玩具和与食品接触的材料中双酚A的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通过索氏萃取富集样品中的双酚A,与乙酸酐反应,终产物用GC-MS进行测定。优化了衍生化时间、衍生化试剂用量等衍生化条件。在最佳条件下,双酚A衍生物稳定且峰形良好,在0.05~50 m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在0.999以上。在0.05、1.00、10.0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双酚A的加标回收率为80%~93%,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7%;检出限(以信噪比(S/N)=3计)为10μg/kg。该方法精密度好、回收率高,可用于玩具和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前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 双酚A 乙酸酐 玩具 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8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 被引量:30
13
作者 刘靖靖 林黎明 +2 位作者 江志刚 宫庆礼 梁增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共5页
建立了吡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口恶喹酸和氟甲喹8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30-2000μg/kg,定量限为30μg/kg,检出限为5μg/kg(吡哌酸为20μg/kg)。... 建立了吡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口恶喹酸和氟甲喹8种喹诺酮类兽药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30-2000μg/kg,定量限为30μg/kg,检出限为5μg/kg(吡哌酸为20μg/kg)。该方法采用基质分散和微波萃取技术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回收率为70.0%-99.5%,相对标准偏差1.0%-8.5%。并同固相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别使用了RPS、HLB、MAX 3种固相萃取柱,其回收率均低于本法。确立了以Aglient XDB-C18(5μm,150 mm×4.6mmi.d.)色谱柱,H3PO4-纯水-三乙胺-乙腈(pH 3.0)为流动相的最佳色谱条件,吡哌酸、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的检测波长为:激发波长285 nm,发射波长460 nm;口恶喹酸和氟甲喹为:激发波长325 nm,发射波长365 nm。方法可满足兽药残留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喹诺酮 兽药残留 基质分散 微波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对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有机锡的测定 被引量:25
14
作者 徐琴 牛增元 +2 位作者 叶曦雯 孙银峰 汤志旭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70-1274,共5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3种有机锡的方法。样品经四氢呋喃溶解,并经甲醇沉淀杂质后,用液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和确证。色谱柱为ZORBAX 300-SCX柱(250mm×4.6mm×5μm i.d.),流动相为体积... 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电子电气产品塑料部件中3种有机锡的方法。样品经四氢呋喃溶解,并经甲醇沉淀杂质后,用液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定和确证。色谱柱为ZORBAX 300-SCX柱(250mm×4.6mm×5μm i.d.),流动相为体积比80:20的甲醇-20mmol/L醋酸铵(含0.01%冰乙酸),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三丁基锡、三苯基锡、三辛基锡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10.0、0.1~10.0、0.05~5.0mg/L(相关系数r^2≥0.9992),方法定量下限(LOQ)依次为0.005%、0.005%、0.002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100%,相对标准偏差为1.6%~11.5%(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电子电气产品 塑料 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酸性橙Ⅱ 被引量:22
15
作者 徐琴 刘琳 +3 位作者 傅余强 牟志春 蔡发 林洪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9-222,共4页
建立食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用饱和乙腈提取,经饱和正己烷萃取除去油溶性色素及杂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结合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和DAD光谱图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 建立食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用饱和乙腈提取,经饱和正己烷萃取除去油溶性色素及杂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结合标准物质保留时间和DAD光谱图进行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3%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484nm,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相关系数R2=0.9997。采用本方法对乳制品、辣椒粉、辣椒酱、卤肉制品、卤蛋、卤豆腐干6种常见基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HPLC-DAD测定食品中的酸性橙Ⅱ,对于1.0g样品定容至5mL、进样量为20μL时,检出限为0.05mg/kg;添加标准回收实验表明,本方法在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1、0.2mg/kg时的样品平均回收率在74.9%~10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41%~8.64%之间(n=6)。本方法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酸性橙Ⅱ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柱后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脱水蒜粉中的亚硫酸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琴 王凤美 +2 位作者 牟志春 赵华梅 刘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建立了测定脱水蒜粉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柱后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HCl/甘露醇缓冲溶液提取,经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本底并富集待测物后,与甲醛缓冲液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羟甲基磺酸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及柱后衍生分... 建立了测定脱水蒜粉中亚硫酸盐含量的柱后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用HCl/甘露醇缓冲溶液提取,经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本底并富集待测物后,与甲醛缓冲液反应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羟甲基磺酸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及柱后衍生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色谱柱为:Agila Venusil MP-C18(4.6 mm×250 mm),流动相为0.005 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离子溶液(pH 4),检测波长为450 nm,结果表明,检出限为2.0 mg/kg,在0.1-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8,样品添加回收率为86.5%-97.6%,RSD为2.2%-4.0%(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蒜粉 亚硫酸盐 固相萃取 柱后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花生及制品中17种菊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20
17
作者 崔淑华 郭庆龙 +1 位作者 张峰 林黎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4-948,共5页
建立了花生及制品中17种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与C18/弗罗里硅土(1∶2,w/w)填料混合,基质固相分散(MSPD)提取,以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洗脱待测物。MSPD提取液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检测。结果表... 建立了花生及制品中17种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与C18/弗罗里硅土(1∶2,w/w)填料混合,基质固相分散(MSPD)提取,以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洗脱待测物。MSPD提取液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检测。结果表明,氯菊酯在10~500μg/L,其余16种农药在5~5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2~0.9999。17种农药在10~500μg/kg范围内的加标回收率为72.6%~102.9%,相对标准偏差为2.9%~7.8%,检出限为0.33~6.6μg/kg,定量限为1.1~21.9μg/kg。本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可应用于花生及制品中17种菊酯类农药的实际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基质固相分散 凝胶渗透色谱 菊酯类农药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进口铁矿石有害元素含量代表值估计及整体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纪雷 林雨霏 +3 位作者 孙健 蔡发 马昕 程刚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1,共4页
对我国进口铁矿石中的环境有害元素As、Cr、Cd、Pb、S的含量进行了总体统计分析,选用了四分位稳健统计分析及内核密度估计分别对铁矿中的有害元素As、Cr、Cd、Pb、S的含量的代表值进行估计,探讨了两种方法在代表值估计方面的特点,并使... 对我国进口铁矿石中的环境有害元素As、Cr、Cd、Pb、S的含量进行了总体统计分析,选用了四分位稳健统计分析及内核密度估计分别对铁矿中的有害元素As、Cr、Cd、Pb、S的含量的代表值进行估计,探讨了两种方法在代表值估计方面的特点,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有害元素的含量特征进行整体分类描述,确定了含量特征整体分类的主要有害元素,全面了解进口铁矿中涉及安全、环保等有害元素的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有害元素 统计学描述 内核密度估计 风险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材及其制品中的酚类防腐剂 被引量:17
19
作者 牛增元 包艳 +2 位作者 叶曦雯 罗忻 丁玉龙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60,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木材制品中五氯苯酚(PCP)、四氯苯酚(TeCP)和邻苯基苯酚(0PP)的方法。以甲醇-10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C18柱为分离柱,DAD为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nm,并且对提取方式、...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木材制品中五氯苯酚(PCP)、四氯苯酚(TeCP)和邻苯基苯酚(0PP)的方法。以甲醇-10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C18柱为分离柱,DAD为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20nm,并且对提取方式、提取溶剂、提取时间进行讨论。PCP、TeCP、OPP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00mg/L(r=0.99994),0.02~200mg/L(r=0.99990),0.04~200mg/L(r=0.99995);测定检出限均为0.1mg/kg;回收率96.70%~104.4%,RSD≤3.8%(n=7)。方法能够满足木材制品中PCP、TeCP、OPP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防腐剂 木制品 高效液相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HLB柱净化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纪雷 王岩 +4 位作者 林雨霏 昃向君 刘心同 林黎明 孙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47-750,754,共5页
采用全因子设计试验对水样中11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亲水-亲脂平衡介质固相萃取柱上的富集净化效果进行研究,以邻苯二甲酸酯平均回收率为响应指标,通过析因分析,获得主因子及交叉因子效应,并建立了由显著性因子及交叉因子表达的平... 采用全因子设计试验对水样中11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亲水-亲脂平衡介质固相萃取柱上的富集净化效果进行研究,以邻苯二甲酸酯平均回收率为响应指标,通过析因分析,获得主因子及交叉因子效应,并建立了由显著性因子及交叉因子表达的平均回收率方程。通过对邻苯二甲酸酯平均回收率的响应曲面分析,获得最优净化条件。1.0μg·L^-1加水平回收率为92%-102%,50μg·L^-1加水平回收率为93%-101%;11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出限为0.01-0.29 mg·L^-1;线性范围在0.1-100 mg·L^-1之间,相关性系数高于0.999 5,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及测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类 固相萃取 富集净化 亲水-亲脂平衡介质 全因子设计试验 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