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业证书与“1+X”岗位能力证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信息化方向)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庆霞 刘广文 王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28期190-191,共2页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革原有固化的教学体系,将"1"和"X"有效融合,教育界尚没有统一的专业改革方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该文积极探索基于毕业证书与"1+X"(BIM)岗位能力证书相结合的建筑工程技术专...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改革原有固化的教学体系,将"1"和"X"有效融合,教育界尚没有统一的专业改革方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该文积极探索基于毕业证书与"1+X"(BIM)岗位能力证书相结合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施工信息化方向)教学改革,希冀为其他院校开展课证融通工作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X”(BIM)岗位能力证书 毕业证书 课程重构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古代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宁 王文霞 丁翠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第15期145-147,共3页
山东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大省又是第一农业大省,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散落在山东乡村间的一些古代建筑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这些古代建筑是山东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对乡村文化的振兴和提升乡村凝聚力有重要... 山东省是中国历史文化大省又是第一农业大省,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散落在山东乡村间的一些古代建筑遭到了一定的破坏。这些古代建筑是山东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体现,对乡村文化的振兴和提升乡村凝聚力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它们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它们对齐鲁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也缺乏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通过对山东乡村古代建筑保护和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可以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也可以为整个山东省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乡村古代建筑 古代建筑旅游文化产业 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教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教学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秋英 郭红侠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3-144,共2页
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成人高等教育的目标。本文结合成教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实践,从课程的课件制作、教学资料的完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改革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土木工程 测量学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M-PC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莅滦 《科学咨询》 2022年第18期134-136,共3页
本文介绍了运用PKPM-PC进行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深化设计的应用流程:结构主体模型创建、装配式模型调整及补充、预制构件拆分设计、计算分析、深化设计、清单及图纸输出。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构件的拆分原则。
关键词 装配式 PKPM-PC 深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ePC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课程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莅滦 《科教文汇》 2021年第28期79-81,共3页
文章介绍了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识图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BeePC软件建立预制构件的BIM模型,旨在解决预制构件形状复杂、学生识图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 装配式 BeePC B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岗课赛证”融通的土建施工类核心课程改革
6
作者 孙庆霞 于庆华 张荣辰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2期77-80,共4页
为解决核心能力不支撑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教学内容滞后“岗”“赛”“证”标准,方法手段、评价方式不适应岗位新要求;“岗”“课”“赛”“证”脱节错位未形成合力三个问题,本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三个1”的课程改革范式,对... 为解决核心能力不支撑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新需求;教学内容滞后“岗”“赛”“证”标准,方法手段、评价方式不适应岗位新要求;“岗”“课”“赛”“证”脱节错位未形成合力三个问题,本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三个1”的课程改革范式,对接岗赛证标准,探索了“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路径,丰富了STEM教学模式理论,创设了“四步进阶”的双师型STEM教学模式。基于BIM技术的课岗赛证融通教学模式符合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需要,将对我国BIM技术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岗课赛证 核心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条件下纳米C-S-H掺量对水泥早期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房延凤 惠一心 +2 位作者 尚小朋 丁向群 佟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2,共8页
目的探究10℃条件下不同掺量纳米C-S-H对水泥早期水化进程及强度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早强剂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溶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S-H悬浮液,将其掺入到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在10℃条件下进行养护,分析其对水泥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 目的探究10℃条件下不同掺量纳米C-S-H对水泥早期水化进程及强度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早强剂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溶液共沉淀法制备纳米C-S-H悬浮液,将其掺入到普通硅酸盐水泥中,在10℃条件下进行养护,分析其对水泥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XRD、TG等检测手段分析水泥的水化进程及对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掺入0.05%纳米C-S-H,可使水泥初凝时间缩短9.9%,终凝时间缩短10.4%;24 h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4%和33.5%。纳米C-S-H的掺入造成水泥3 d抗折强度略有降低。水化产物中Ca(OH)2质量分数在12 h、16 h和24 h时较参比样分别提高了17.6%、21.3%和29.6%。结论在10℃条件下,纳米C-S-H的加入能够有效促进C 3S和C 2S的水化过程,形成更多的水化产物,从而缩短水泥凝结时间,提高24 h内水泥砂浆强度,28 d强度没有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S-H 稳定性 10℃ 早期水化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化-水化耦合养护对不锈钢渣净浆力学性能和Cr离子溶出的影响
8
作者 房延凤 姚淑红 +3 位作者 王庆贺 尚小朋 丁向群 佟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在CO_(2)浓度为99%,压力为0.2 MPa条件下,对钢渣复合胶凝材料进行碳酸化-水化耦合养护,调节碳酸化-水化耦合机制和碳酸化时间,分析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固碳量、矿物组成、微观形貌以及Cr离子溶出规律。结果表明钢渣/水泥试块标准养护3 ... 在CO_(2)浓度为99%,压力为0.2 MPa条件下,对钢渣复合胶凝材料进行碳酸化-水化耦合养护,调节碳酸化-水化耦合机制和碳酸化时间,分析硬化浆体的抗压强度、固碳量、矿物组成、微观形貌以及Cr离子溶出规律。结果表明钢渣/水泥试块标准养护3 d后进行碳酸化养护,3 d和28 d强度均达到最高。水化养护3d后进行碳酸化养护1 h、2 h、6 h,可使3 d的抗压强度提升16.3%、26.5%、50.2%,后期水化强度持续增长,28 d强度分别提高17.6%、27.7%、22.8%且安定性良好。水化养护28 d后进行碳酸化的试块固碳量最高,这是因为水化养护3 d后进行碳化,参与碳化反应的主要是C2S、C3S等,水化养护28 d后进行碳化,参与碳酸化反应的主要是C-S-H凝胶、Ca(OH)2,及未反应的C2S、C3S等。C-S-H凝胶和Ca(OH)2碳化活性较高,固碳能力强,但碳化产物强度较低。不同的碳酸化-水化耦合机制对Cr离子的固化作用也有显著的影响,水化养护3 d后进行碳酸化处理的固化效果最好,碳酸化养护6 h的试块,Cr离子溶出降低5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渣 碳酸化 力学性能 碳化产物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下大型洞室群开挖变形特性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9
作者 杜林学 王文 史向荣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9-96,共8页
地下工程施工顺序的选择和支护措施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主厂房、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3种不同的开挖顺序下洞室群开挖后洞周围岩的变形特性... 地下工程施工顺序的选择和支护措施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为例,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主厂房、主变室和尾水调压室3种不同的开挖顺序下洞室群开挖后洞周围岩的变形特性,分析了参数的敏感性,并给出了洞室群开挖支护设计。结果表明:方案2(并行与顺序开挖相结合)在控制位移和塑性区面积方面表现更优,建议施工时优先选择;侧压力系数是影响洞室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侧压力系数较小时,边墙为重点支护部位,而侧压力系数较大时,顶拱位移就较大;围岩破碎面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抗拉强度对围岩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洞室的主厂房顶拱采用锚喷支护和注浆的方法控制围岩的位移量,其余部位采用锚杆和锚索共同支护的方式,支护后锚固使洞室的主厂房顶拱、上、下游边墙的位移值减小幅度为10%~25%,而塑性区的面积也减小了4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群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开挖顺序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影像信息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学芬 林宗坚 +3 位作者 范丽 郭圆 徐洪峰 刘有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对遥感数据进行定量评价一直是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难点。以信息论中的信息熵为理论基础,运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遥感影像信息量与灰度值、色彩、噪声之间的数学表达,提出了遥感影像信息熵、噪声疑义度、邻元相关性、互信息量... 对遥感数据进行定量评价一直是遥感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难点。以信息论中的信息熵为理论基础,运用概率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遥感影像信息量与灰度值、色彩、噪声之间的数学表达,提出了遥感影像信息熵、噪声疑义度、邻元相关性、互信息量及影像单像元的平均信息量、波段间的相关性、影像实际信息量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多波段遥感影像信息量的计算流程,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了评价遥感数据质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信息熵 噪声疑义度 自相关系数 互信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面光伏板风荷载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爱社 高翠兰 +1 位作者 申成军 张兵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3-688,737,共7页
风荷载在屋面光伏阵列结构体系设计中起控制作用。采用计算风工程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屋面光伏板的风荷载特性。数值算法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数值计算结果与现有风洞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考虑影响光伏板风荷载的因素... 风荷载在屋面光伏阵列结构体系设计中起控制作用。采用计算风工程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屋面光伏板的风荷载特性。数值算法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数值计算结果与现有风洞实验数据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考虑影响光伏板风荷载的因素主要有光伏板在屋面上的安装位置、安装倾角、光伏阵列之间的距离和风向等。计算结果表明,屋面处脱落的涡对安装在不同位置的光伏阵列风荷载的影响较明显。当倾角由15°增加到45°时,电池板受到的风荷载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阵列间距范围内,光伏板风荷载主要表现为前排对下游光伏板的遮挡影响。本文方法与结果能为屋面光伏建筑结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光伏板 计算风工程 分离涡模拟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粉体制备ZTA复相陶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庆华 尹茜 +1 位作者 王介强 郑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ZrO_2/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以自制的粉体为原料,无压烧结ZTA(ZrO_2 toughened Al_2O_3)复相陶瓷材料,并研究氧化锆添加量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粉体具有高的烧结活性,通过调整氧化锆的掺量...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ZrO_2/Al_2O_3纳米复合粉体,以自制的粉体为原料,无压烧结ZTA(ZrO_2 toughened Al_2O_3)复相陶瓷材料,并研究氧化锆添加量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粉体具有高的烧结活性,通过调整氧化锆的掺量,可控制陶瓷在烧结和受力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改善陶瓷的微观形貌,提高陶瓷的力学性能。ZrO_2体积含量为15%的ZTA陶瓷抗弯强度为650 MPa,断裂韧性为7.5 MPa·m^(1/2),硬度为19.0 GPa,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A复相陶瓷 液相沉淀法 纳米粉体 相变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包裹法制备ZTA复相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庆华 王介强 +1 位作者 尹茜 郑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3 39,39,共5页
采用液相包裹法制备了ZrO2/Al2O3纳米复合粉体,粉体物相纯净、两相分布均匀、颗粒细小、分散性良好,以自制的粉体为原料,无压烧结ZTA(ZrO2 Toughening Al2O3)复相陶瓷材料,并研究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ZTA陶瓷具有独特的微观... 采用液相包裹法制备了ZrO2/Al2O3纳米复合粉体,粉体物相纯净、两相分布均匀、颗粒细小、分散性良好,以自制的粉体为原料,无压烧结ZTA(ZrO2 Toughening Al2O3)复相陶瓷材料,并研究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结果表明,ZTA陶瓷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氧化铝晶粒呈片状、等轴状和长柱状三种形态,陶瓷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495 MPa和6.15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A复相陶瓷 液相包裹法 纳米粉体 片状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稳定剂对ZTA复相陶瓷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庆华 尹茜 王介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8,11,共5页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ZrO2/Al2O3纳米复合粉体,以自制的粉体为原料,制备ZTA(ZrO2Toughening Al2O3)复相陶瓷材料,并研究稀土稳定剂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的种类及掺量主要影响陶瓷在烧结和受力过程中的物相变化,...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ZrO2/Al2O3纳米复合粉体,以自制的粉体为原料,制备ZTA(ZrO2Toughening Al2O3)复相陶瓷材料,并研究稀土稳定剂对其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剂的种类及掺量主要影响陶瓷在烧结和受力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同时影响陶瓷的微观形貌,最终会导致陶瓷力学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A复相陶瓷 液相沉淀法 稀土稳定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杨莅滦 《建筑技术开发》 2017年第8期17-18,共2页
对9根粘贴碳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提高,试验梁的延性明显下降;对于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试验梁的延性随着碳纤维层数的增多而下降,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的延性比有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 对9根粘贴碳纤维布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提高,试验梁的延性明显下降;对于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试验梁的延性随着碳纤维层数的增多而下降,无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的延性比有机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梁的延性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布 钢筋混凝土梁 无机胶 加固 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通用胜任力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震 《高校辅导员》 2016年第5期76-79,共4页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干部的培养、选拔及对其工作表现的评价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习发展、组织协调、团结协作、沟通影响、人员激励、责任心和执行推动等素质是学生干部通用胜...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干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干部的培养、选拔及对其工作表现的评价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学习发展、组织协调、团结协作、沟通影响、人员激励、责任心和执行推动等素质是学生干部通用胜任力模型的构成因素。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些要素,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选拔及评价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干部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光催化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曾祥蕊 卫静 刘欣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年第8期28-31,67,共5页
概述了纳米TiO2的结构及其光催化反应机理,对常见的金属及非金属两种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TiO2光催化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 光催化 纳米TIO2 金属掺杂 非金属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蕴含在我国古代格律诗中的儒家道德观
18
作者 刘勇波 刘永哲 刘伟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7年第S1期145-145,共1页
定型于我国唐代的格律诗由于具有易诵读、便于记忆、通俗易懂等特点。自唐代以来,格律诗在传播儒家道德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进过详细考证,发掘出了蕴含在格律诗中的"儒家二十达德"道德观,同时也发现了格律诗在传播儒... 定型于我国唐代的格律诗由于具有易诵读、便于记忆、通俗易懂等特点。自唐代以来,格律诗在传播儒家道德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进过详细考证,发掘出了蕴含在格律诗中的"儒家二十达德"道德观,同时也发现了格律诗在传播儒家道德观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律诗 儒家道德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布荷载作用下复合墙板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明霞 姜忻良 孙明廷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85,共6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灌芯玻璃纤维增强石膏墙板(简称复合墙板)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发展过程和受力体系的演变过程,根据复合墙板的组成特点,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因框架与石膏墙板从开始受力、开裂、塑性变形到达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实... 为了研究混凝土灌芯玻璃纤维增强石膏墙板(简称复合墙板)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发展过程和受力体系的演变过程,根据复合墙板的组成特点,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因框架与石膏墙板从开始受力、开裂、塑性变形到达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实质上是石膏板与混凝土框架的刚度不断衰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二者的变形是协调的,可以确定各阶段框架、石膏板的刚度,给出了复合墙板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各种受力破坏途径、内力计算的简化公式及计算流程图。最后对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计算公式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布荷载 玻璃纤维增强石膏墙板 混凝土芯柱 刚度 简化计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