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本科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桂华 宋静 +1 位作者 张超 梁婷 《医学教育探索》 2007年第3期211-212,2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创立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的基础、现状及可行性。方法:在论述我国核医学学科和核医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分子影像学发展对核医学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和实验核医学的教学基础。结论:提出了需要在我国建立... 目的:探讨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创立实验核医学课程体系的基础、现状及可行性。方法:在论述我国核医学学科和核医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分子影像学发展对核医学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和实验核医学的教学基础。结论:提出了需要在我国建立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核医学教学体系这一新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 实验核医学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实验核医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婷 侯桂华 +1 位作者 宋静 张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7年第2期189-191,共3页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原则三个方面对目前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重要问题作了理论梳理。在现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实际...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及原则三个方面对目前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的重要问题作了理论梳理。在现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整合尝试,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核医学教学课程整合可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实验核医学 课程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德宜 刘光智 +2 位作者 张超 侯桂华 王浩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免疫调节 实验研究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注射MAA和^(32)P胶体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邵文博 韩建奎 +2 位作者 侯桂华 李昕 高永举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60-162,167,共4页
目的 :比较肿瘤内直接注射3 2 P胶体和先向肿瘤内注入MAA再注射3 2 P胶体两种给药方法的3 2 P的体内分布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6 0只荷肿瘤小鼠随机分为 4组 ,第 1组只注射3 2 P胶体 1.85MBq ;第 2组先注入 1× 10 4 颗粒的MAA ,再注... 目的 :比较肿瘤内直接注射3 2 P胶体和先向肿瘤内注入MAA再注射3 2 P胶体两种给药方法的3 2 P的体内分布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6 0只荷肿瘤小鼠随机分为 4组 ,第 1组只注射3 2 P胶体 1.85MBq ;第 2组先注入 1× 10 4 颗粒的MAA ,再注入3 2 P胶体 1.85MBq ;第 3组先注入 1× 10 5颗粒MAA ,再注入3 2 P胶体 1.85MBq ;第 4组先注入 1× 10 5颗粒MAA ,再注入3 2 P胶体 18.5MBq。注射后第 30min、2 4h、4 8h、8d和 16d ,从各组随机取出 3只小鼠 ,测定肿瘤直径 ,采血后处死 ,取出肿瘤、心、肝、脾、肾、肺和脊椎骨 ,称重并计数放射性。对第 4组小鼠的肿瘤做病理切片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3 2 P自肿瘤向血液中的扩散主要发生在用药后的早期阶段 ,MAA可以阻止3 2 P的扩散 ,增加其瘤内滞留率。MAA的阻滞作用与注入的MAA颗粒数量成正相关 ,而与3 2 P胶体的注入量则成负相关关系。对于直径约 1cm的肝肿瘤 ,注入 1.85MBq的3 2 P胶体不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18.5MBq3 2 P胶体可使肿瘤缩小 2 0 % ,对外周血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作用。结论 :直接向肿瘤内注入一定数量的MAA ,再注入所需剂量的3 2 P胶体 ,是治疗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 ^32P胶体 体内分布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董白桦 侯桂华 +4 位作者 张萍 范俊 张友忠 刘德宜 张超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的安全性。方法 :使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放置及非放置IUD妇女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 ;采用PCR SSCP技术检测其子宫内膜p16、p5 3、k ras基因的表达。结果 :长期放置惰性IUD的子宫... 目的 :探讨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的安全性。方法 :使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放置及非放置IUD妇女子宫内膜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 ;采用PCR SSCP技术检测其子宫内膜p16、p5 3、k ras基因的表达。结果 :长期放置惰性IUD的子宫内膜表现为局部机械性压迫现象 ;放置含铜IUD的子宫内膜则呈现轻微的损伤 ;两种IUD的子宫内膜细胞均未见坏死及异型改变。p16、p5 3、k ras基因表达在各组中均无改变。结论 :长期放置惰性IUD对子宫内膜无损伤、无致突变作用 ;放置含铜IUD对子宫内膜有轻微的损伤作用 ,未见致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避孕器 子宫内膜 显微镜检查 P16基因 P53基因 K-RA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NO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卢红霞 侯桂华 王明运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29-330,共2页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病人NO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改变 ,以及与病程、呼吸暂停指数 (AI)和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 )的关系。方法 :测定 1 0 9例SAS患者和 60例健康人血浆NO和LPO水平、血浆GSH PX和SOD的活性 ,收集AI和SaO2 ...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病人NO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改变 ,以及与病程、呼吸暂停指数 (AI)和平均血氧饱和度(SaO2 )的关系。方法 :测定 1 0 9例SAS患者和 60例健康人血浆NO和LPO水平、血浆GSH PX和SOD的活性 ,收集AI和SaO2 监测数据。结果 :SAS组血浆NO和LPO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 1 ) ,血浆GSH PX活性SAS组则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但血浆SOD的活性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病程越长 ,AI越高 ,SaO2 越低 ,则血浆NO、LPO水平越高 ,GSH PX活性越低。结论 :SAS患者NO水平升高 ,GSH PX活性降底导致其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失衡 ,LPO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原核表达载体pQE31-MIF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敏 侯桂华 +5 位作者 韩建奎 杨富勇 刘德宜 张超 李璐娜 梁婷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 :获得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全长基因克隆 ,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 1 MIF。方法 :用RT PCR技术 ,以特异性寡核苷酸为引物 ,从小鼠脾脏总RNA中扩增MIF基因 ,插入pMD1 8 T载体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 目的 :获得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全长基因克隆 ,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 1 MIF。方法 :用RT PCR技术 ,以特异性寡核苷酸为引物 ,从小鼠脾脏总RNA中扩增MIF基因 ,插入pMD1 8 T载体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克隆。构建并鉴定原核表达载体pQE3 1 MIF。结果 :成功克隆了小鼠MIF基因 ,构建了重组质粒pMD1 8 MIF及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序列分析显示获得的MIF基因cD NA序列与文献报导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QE3 1 MI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实验室开放建设 创建人才培养平台 被引量:5
8
作者 宋静 侯桂华 +2 位作者 贾继辉 张超 梁婷 《医学教育探索》 2007年第5期428-429,共2页
本文结合实验核医学的专业特点,对开放实验核医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可行性、必要性、开放模式、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开放实验核医学实验室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开放实验室 实验核医学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梁婷 侯桂华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糖皮质激素 基因结构 生物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Ⅰ标记抗MIF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宋静 张超 +2 位作者 梁婷 徐佳 侯桂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3-1225,共3页
目的:建立125Ⅰ标记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探讨其在体内外生物学活性。方法:①利用Iodogen法,Na125Ⅰ标记Anti-mMIF mAb,用Sephadex G-25柱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测定其标记率。纸层析法测定放射化学纯度... 目的:建立125Ⅰ标记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单克隆抗体(mAb)方法,探讨其在体内外生物学活性。方法:①利用Iodogen法,Na125Ⅰ标记Anti-mMIF mAb,用Sephadex G-25柱凝胶过滤层析法分离纯化,测定其标记率。纸层析法测定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②采用ELISA和改良MMI鉴定其免疫活性及生物学活性。③观察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情况。结果:①标记的最佳条件为Iodogen 40~100μg、抗体20~50μg[Iodogen(m)∶抗体(m)=2∶1],加入Na125I15~30 MBq、室温反应10~15 min,标记率为(90.40±3.34)%,放射化学纯度为(97.60±1.14)%,比活度为12.2~26.0 MBq/μg;标记物4℃条件下放置3周后放射化学纯度仍为90.36%。②125Ⅰ-mMIF mAb能与抗原MIF特异性结合,较好地保持其免疫活性及生物学活性。③体内生物学分布,在肺、肝、脾、肾内具有较高的放射性计数。结论:Iodogen法获得高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的125Ⅰ-mMIF mAb,具有很好的体外稳定性,其在体内外保持较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应用125I-mMIF mAb进行放射免疫显像和靶向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单克隆抗体(mAb) IODOGEN法 放射免疫显像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原核表达载体pQE30-TPO的构建
11
作者 梁婷 侯桂华 李璐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获得人血小板生成素全长cDNA克隆,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0-TPO。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细胞mRNA中扩增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经菌落PCR鉴定后,DNA序列分析重组质粒pMD18-T-TPO。构建并鉴定原核表达载体pQE3... 目的:获得人血小板生成素全长cDNA克隆,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0-TPO。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胎肝细胞mRNA中扩增目的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经菌落PCR鉴定后,DNA序列分析重组质粒pMD18-T-TPO。构建并鉴定原核表达载体pQE30-TPO。结果:构建了重组克隆载体pMD18-T-TPO和重组表达载体pQE30-TPO,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TPOcDNA序列与国内外报道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30-TPO,为TPO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血小板生成素 克隆 分子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直接标记洛美沙星方法研究
12
作者 刘剑峰 韩建奎 +1 位作者 张超 侯桂华 《同位素》 CAS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Na99TcmO4对洛美沙星进行了直接标记,并对标记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99Tcm标记洛美沙星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和脂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最佳标记条件为洛美沙星3 mg,SnCl2.2H2O 150μg,pH=6,温度为60℃,标记时间为10... 采用Na99TcmO4对洛美沙星进行了直接标记,并对标记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99Tcm标记洛美沙星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和脂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最佳标记条件为洛美沙星3 mg,SnCl2.2H2O 150μg,pH=6,温度为60℃,标记时间为10 min,所得标记物的标记率>95%,放化纯度可达96.98%;标记物体外稳定性良好,可在0.01 mol/L pH7.4的PBS中室温放置6 h,其放化纯度仍>95%;99Tcm-洛美沙星为脂溶性化合物。以上结果表明,99Tcm直接标记洛美沙星的方法操作简单,标记率较高。标记物不需分离纯化,体外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洛美沙星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高发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IF的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业明 李雪梅 张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7期514-517,52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高发性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及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为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RT-PCR分析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IF mRNA表达,3H-TdR掺入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MTT实验分析NK细胞... 目的:探讨腹膜高发性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及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为该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RT-PCR分析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IF mRNA表达,3H-TdR掺入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MTT实验分析NK细胞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肿瘤细胞产生IL-10水平。结果:腹膜神经母细胞细胞表达MIF基因;基因重组MIF促进腹膜神经母细胞增殖,而抗MIF mAb抑制其增殖,二者均呈现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50ng/mL和100ng/mL组的差异最明显(P<0.05)。抗MIF单抗(50ng/mL)处理NK细胞12h和24h,可以明显抑制NK细胞对它的杀伤作用,尤其是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例为50∶1和25∶1时最为明显;而用抗MIF单抗(50ng/mL)处理腹膜神经母细胞瘤细胞24h,可以明显提高NK细胞的杀伤率,可以明显抑制SK-N-SH细胞产生IL-10(P<0.05)。结论:MIF可以通过促进腹膜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其对免疫监视功能的抵抗促进肿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 自然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婷 石寿森 +4 位作者 宋静 杨文兰 朱希民 江虹 潘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81-1183,1187,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情绪、应对方式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支气管哮喘门诊患者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两组均于就诊的第2天和第28天进行情绪和应对方式量...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情绪、应对方式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支气管哮喘门诊患者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前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两组均于就诊的第2天和第28天进行情绪和应对方式量表的测量,观察心理反应;采用数字皮阻计测量其皮肤电阻水平,观察交感神经活动度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唾液中皮质醇水平。另选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上述指标的测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指标和生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指标和生理指标与干预前及非干预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非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指标和生理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激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心理疗法 应激 心理过程 生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及Foxp3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春霞 侯桂华 +3 位作者 宋静 张超 梁婷 郑永先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AST)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建立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AST组: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AST+脾细胞(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 目的:探讨黄芪(AST)在同种移植排斥中对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及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和BALB/c小鼠分别为供体和受体,建立皮肤移植模型。对照组:术后注射生理盐水;AST组: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AST+脾细胞(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黄芪注射液,CsA+SP组:术前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术后逐日观察移植皮肤存活情况及小鼠一般状况;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组织中CD4+CD25+T细胞动态变化;RT-PCR检测Foxp3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T组、AST+SP组、CsA+SP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移植后14 d,CD4+CD25+T细胞数量及Foxp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黄芪体内用药可延长同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上调CD4+CD25+T细胞及Foxp3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同种异体移植 T淋巴细胞 调节 免疫耐受 小鼠 近交BALB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II、卡托普利及氯沙坦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绪国 侯桂华 潘其兴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00-301,30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在血管紧张素II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的影响。结果 :...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II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在血管紧张素II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的影响。结果 :血管紧张素II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单用氯沙坦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 ,卡托普利有一定的作用 ,二者合用时抑制作用较明显。结论 :血管紧张素II具有明显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卡托普利 氯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抗MIF McAb体内检测同种移植排斥过程中MIF的产生和分布 被引量:6
17
作者 侯桂华 韩建奎 +2 位作者 于敏 刘德宜 张超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1,i003,共4页
目的 探讨12 5I标记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单克隆抗体 (McAb)体内检测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过程中MIF的产生和分布情况。方法 ①利用Iodogen法 ,用Na12 5I标记抗MIFMcAb(Ⅲ D 9)及对照抗体 (HB4 5 )。②制备小鼠同种皮肤移植... 目的 探讨12 5I标记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IF)单克隆抗体 (McAb)体内检测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过程中MIF的产生和分布情况。方法 ①利用Iodogen法 ,用Na12 5I标记抗MIFMcAb(Ⅲ D 9)及对照抗体 (HB4 5 )。②制备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模型 ,并作组织学鉴定。③分别腹腔注射12 5I Ⅲ D 9和12 5I HB4 5 ,观察同种移植排斥过程中MIF在小鼠体内的产生和分布。结果 ①12 5I Ⅲ D 9标记率为 76 6 7% ,比活度为 2 9 5 2TBq/mmol。②小鼠同种移植皮片的排斥期平均为 (13 4±2 5 )d。病理切片示 ,在排斥高峰期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主要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③移植术后早期 ,12 5I Ⅲ D 9和12 5I HB4 5在移植皮片中的放射性均高于正常皮肤 ,但两者无明显差异。在移植排斥期 (移植后 12d) ,12 5I Ⅲ D 9在移植皮片中的放射性明显高于12 5I HB4 5组 (P <0 0 1)。结论 小鼠同种皮肤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MIF表达量随排斥反应出现明显增加 ,并在移植皮片局部呈特异性分布 ,提示MIF表达量增高与移植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抗体 单克隆 同种移植 移植物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A检测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超 刘德宜 +2 位作者 薛玉文 侯桂华 王浩丹 《同位素》 CAS 2002年第4期238-240,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和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55例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8、IL-10、IL-12及IgE水平,以研究哮喘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8、IgE水平显著高于缓...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和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了55例哮喘患者不同时期血清IL-8、IL-10、IL-12及IgE水平,以研究哮喘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IL-8、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IL-10、IL-1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这表明IL-8、IL-10及IL-12、IgE均参与了哮喘的发病,且IL-12降低与IgE升高有显著相关性。因此,IL-8、IL-10、IL-12及IgE可作为临床诊断哮喘、评价哮喘严重程度及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A 检测 血清 细胞因子水平 哮喘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免疫球蛋白 放射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同种移植耐受模型CD4^+CD25^+ T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永先 侯桂华 +2 位作者 宋静 张超 梁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对同种移植耐受个体CD4+CD25+T细胞体内负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同种皮肤移植模型,受体鼠术前预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进行耐受诱导。移植后第14天提取耐受诱导模型鼠的T细胞,经不同浓度R...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Rapa)对同种移植耐受个体CD4+CD25+T细胞体内负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同种皮肤移植模型,受体鼠术前预输注供体鼠脾细胞,术后给予环孢素A(CsA)进行耐受诱导。移植后第14天提取耐受诱导模型鼠的T细胞,经不同浓度Rapa和/或IL-2体外处理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确定T细胞特异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CD25+T细胞比例变化;RT-PCR检测Foxp3mRNA表达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后上清中IL-10的变化。然后将Rapa和/或IL-2处理的T细胞过继转移给同种移植后的BALB/c-SCID鼠,观察移植物存活状态。结果CsA加供体脾细胞预先注射可明显延长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期(P<0.05);移植耐受状态的T细胞经Rapa和/或IL-2体外处理后CD4+CD25+T细胞比例升高、增殖水平明显降低、Foxp3表达量明显增加;过继转输给同种移植SCID鼠后,其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结论Rapa可体外扩增耐受诱导模型中CD4+CD25+T细胞,使CD4+CD25+T细胞相关的Foxp3和IL-10明显升高,过继免疫后,小鼠同种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而低浓度IL-2可以协同Rapa的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雷帕霉素 IL-2 免疫耐受 同种异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MIF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桂华 于敏 李璐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获得足够量的高纯度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重组蛋白。方法:酶切重组克隆质粒pMD18-MIF,将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构建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1-MIF,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5,得到转化子。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菌体蛋白... 目的:获得足够量的高纯度小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重组蛋白。方法:酶切重组克隆质粒pMD18-MIF,将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1,构建相应的重组表达质粒pQE31-MIF,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M15,得到转化子。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菌体蛋白的Westernblotting免疫印迹分析,并用Ni-NTA凝胶进行纯化。结果:MIF基因重组体构建成功,克隆的目的基因片段在M15中产生的融合表达产物在Westernblotting检测中具有与抗MIF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特性。得到了纯化的目的蛋白。结论:MIF基因片段可在大肠杆菌中有效表达,表达产物可以与抗MIF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并得到纯化的M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小鼠 基因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