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离体牙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玉梅 徐欣 +2 位作者 孙静 强艳丽 亓庆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9-511,515,共4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发生情况,为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于山东地区收集离体上颌第二恒磨牙118颗,采用斜方型开髓洞型开髓,利用小号C型锉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MB2的发现率及扩通率;拍摄X线牙片,记录近中颊根的根管数目、形态和类型;在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并应用数显卡尺测量近中颊根主根管和MB2根管口之间的距离,确定根管口的位置;记录近中颊根的根尖孔数目,并测量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结果118颗上颌第二恒磨牙中,有58颗发现MB2,发现率为49.15%;其中48颗牙齿的MB2被扩通,扩通率为82.76%。108颗3根牙中,近中颊根的根管形态为Ⅰ型者有50颗,占46.30%;Ⅱ型及Ⅲ型者分别为14和34颗,占12.96%和31.48%。近中颊根主根管口与MB2根管口的平均距离为1.26mm;近中颊根解剖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平均值为1.13mm。结论山东地区上颌第二恒磨牙MB2的发现率较高,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的斜方型开髓孔有利于发现MB2,用X线片确定工作长度时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根尖孔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二恒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管系统 根尖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炎症牙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铎 丁伟山 +2 位作者 赵佳 刘振华 王继红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检测人正常与急、慢性牙髓炎牙齿牙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揭示TNF-α与牙髓炎的关系。方法:收集18例正常牙齿、26例急性牙髓炎、20例慢性牙髓炎患牙的牙髓组织,称重后加入100μlpH7.0PBS缓冲液,碾碎,2500r/min离心5... 目的:检测人正常与急、慢性牙髓炎牙齿牙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揭示TNF-α与牙髓炎的关系。方法:收集18例正常牙齿、26例急性牙髓炎、20例慢性牙髓炎患牙的牙髓组织,称重后加入100μlpH7.0PBS缓冲液,碾碎,25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TNF-α含量。结果:正常和急、慢性牙髓炎症组织中均检出TNF-α,含量分别为(28.23±15.16)、(1228.19±763.02)、(963.16±457.91)pg/g。正常牙髓与急、慢性牙髓炎牙髓组织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牙髓组织中TNF-α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参与了牙髓炎的发生和发展,是牙髓炎症反应中的重要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牙髓炎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硝唑缓释牙胶尖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实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静 汪竹平 +2 位作者 李晓光 王铎 张丽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根管消毒的甲硝唑缓释系统,测定其体外持续释放有效药物浓度的时间。方法:选择牙胶尖为载体,吸附甲硝唑等制备成药尖,聚乙二醇-1500与醋酸纤维素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作缓释膜,制成4组甲硝唑缓释牙胶尖(SRDGM),根据4组...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根管消毒的甲硝唑缓释系统,测定其体外持续释放有效药物浓度的时间。方法:选择牙胶尖为载体,吸附甲硝唑等制备成药尖,聚乙二醇-1500与醋酸纤维素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作缓释膜,制成4组甲硝唑缓释牙胶尖(SRDGM),根据4组缓释剂的体外释放度及相应参数,选择释放甲硝唑有效药物浓度时间最长的一组作为实验用的缓释剂。选8颗单根管离体牙,SRDGM作根管消毒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体外释放度。结果:SRDGM含甲硝唑2013μg,24h释出全部药量的68.24%。SRDGM在离体牙根管内持续释放有效药物浓度达10d以上,第10天释出药物浓度33.13μg/ml,超过甲硝唑的最低抑菌浓度。结论:本研究研制的SRDGM可以载送药物,并控制释放;能在根管内维持一定时间的有效药物浓度达10d以上,防止根管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缓释系统 制备 体外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S-1牙科低贵金属合金铸流率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丁伟山 王铎 +2 位作者 王可 胡一俊 侯金梅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测试两种低贵金属合金(BS-1金合金和BS-1银合金)的铸流率,比较不同包埋料和铸造方法对合金铸流率的影响。方法:制作网状试件,分别用两种包埋料(F-1和F-2)包埋,运用高频离心和空气-煤气弹簧离心法铸造,直接法计算两种合金的铸流率(... 目的:测试两种低贵金属合金(BS-1金合金和BS-1银合金)的铸流率,比较不同包埋料和铸造方法对合金铸流率的影响。方法:制作网状试件,分别用两种包埋料(F-1和F-2)包埋,运用高频离心和空气-煤气弹簧离心法铸造,直接法计算两种合金的铸流率(Cv)。结果:BS-1金合金和BS-1银合金网状试件的Cv值均大于95%,F-1和F-2包埋料对BS-1金合金、BS-1银合金铸流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别(P>0.05),两种铸造方法对其铸流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S-1金合金和BS-1银合金具有较高的铸流率,且不受包埋料(F-1和F-2包埋料)和铸造方法(高频离心铸造和空气-煤气弹簧离心铸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流率 包埋料 铸造方法 低贵金属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与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佳梦 王效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6-339,共4页
外泌体是由各种类型的细胞分泌的多形性囊泡样小体,其中含有蛋白质和RNA等多种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促血管新生等生理功能,并且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外泌体可作为口腔癌、口腔黏膜病、唾液腺疾病等口腔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还有作为... 外泌体是由各种类型的细胞分泌的多形性囊泡样小体,其中含有蛋白质和RNA等多种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促血管新生等生理功能,并且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外泌体可作为口腔癌、口腔黏膜病、唾液腺疾病等口腔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还有作为口腔癌候选抗癌疫苗的可能。本文主要就外泌体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口腔疾病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脂肪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单秀莉 王青 +3 位作者 林志勇 孙鸿义 林秀娟 陈鲁沂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441-445,共5页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tissue-derivedstemcells,ADSCs)在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SD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出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原代ADSCs,...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iposetissue-derivedstemcells,ADSCs)在体外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SD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出脂肪组织,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原代ADSCs,适时传代。逐日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特征。第3代细胞用成骨诱导培养基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VonKossa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骨细胞特性。结果从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ADSCs,体外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增殖迅速。在地塞米松、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及1,25-(OH)2VitD3诱导下,ADSCs表现出成骨细胞特性ALP活性显著增高,VonKossa染色出现钙化结节,OC、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结论ADSCs易于分离培养,体外扩增迅速,经矿化诱导后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干细胞 成骨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牙周膜细胞与壳聚糖-磷酸三钙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志勇 单秀莉 王青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6-670,共5页
目的:建立狗牙周膜细胞(PDLCs)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探讨以狗PDLCs为种子细胞,以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体为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取第4... 目的:建立狗牙周膜细胞(PDLCs)体外三维立体培养模型,探讨以狗PDLCs为种子细胞,以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体为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冷冻干燥法制备壳聚糖-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取第4代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三维支架上,体外继续培养。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细胞起源;MTT法检测支架对狗PDLCs增殖的影响;取培养3、6 d的细胞-支架复合物的标本,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及在支架上的粘附、生长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狗PDLCs抗波形丝蛋白阳性,抗角蛋白阴性,证实为中胚层来源。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支架材料对狗PDLCs的生长、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示壳聚糖-磷酸三钙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狗PDLCs在支架上贴附牢固,伸展充分,增殖旺盛并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结论:壳聚糖-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细胞相容性,狗PDLCs与之复合培养生长良好,表明以自体PDLCs为种子细胞、以壳聚糖-磷酸三钙为支架材料进行的牙周组织工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壳聚糖 磷酸三钙 三维培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牙周韧带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燕 杨丕山 樊明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维甲酸对牙周韧带细胞和牙龈成纤维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周韧带细胞与牙龈成纤维细胞,通过生化法、原位杂交及RT-PCR分别检测维甲酸作用前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研究并比较维甲酸对牙周韧带细胞和牙龈成纤维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周韧带细胞与牙龈成纤维细胞,通过生化法、原位杂交及RT-PCR分别检测维甲酸作用前后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牙周韧带细胞与牙龈成纤维细胞的ALP活性有明显差别,前者高于后者;原位杂交及RT-PCR均检测到牙周韧带细胞有mRNA表达而牙龈成纤维细胞无表达。维甲酸作用后牙周韧带细胞ALP活性明显升高,mRNA表达信号相应增强,且在5×10-6 mol/L组效果最明显;牙龈成纤维细胞ALP活性亦有升高,在mRNA水平仅RT-PCR检测到5×10-6mol/L组有较弱的表达,其他组及原位杂交均未见表达。结论牙周韧带细胞和牙龈成纤维细胞在向成骨方向的分化潜能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韧带细胞 牙龈成纤维细胞 碱性磷酸酶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对根面牙本质有机质降解作用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贺长历 王铎 +2 位作者 刘振华 金洁 宫艳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_1(MMP_1)对根面牙本质有机质的降解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拔除的健康无龋阻生牙,切取根颈1/3处约5mm厚的牙体,制成牙本质组织块,随机分为4组。第1组用酸溶液脱矿处理2 1d后,放入MMP_1溶液中孵育7d;第2组仅用酸...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_1(MMP_1)对根面牙本质有机质的降解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拔除的健康无龋阻生牙,切取根颈1/3处约5mm厚的牙体,制成牙本质组织块,随机分为4组。第1组用酸溶液脱矿处理2 1d后,放入MMP_1溶液中孵育7d;第2组仅用酸溶液脱矿处理2 1d ;第3组仅用MMP_1溶液酶解7d ;第4组为正常牙本质标本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将各标本切割制作样本,脱水干燥,喷金,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酸和酶溶液共同处理的标本牙本质硬组织脱矿明显,牙本质小管管腔失去原有形态,边界不清,周围暴露的胶原纤维断裂不连续,排列杂乱不规则。酸或酶溶液单独处理组未发生明显的基质纤维降解现象。结论 内源性蛋白酶参与了根面龋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牙本质 根面龋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磨牙根管预备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窦慧芹 王青 孙善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比较不锈钢K锉常规根管预备(SSPT)法与镍钛机用根管器械逐步深入预备(NRPT)法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和成本/效果(C/E)值。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SSPT法(49例)和NRPT法(45例)2组,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补救治疗措施和所花费... 目的:比较不锈钢K锉常规根管预备(SSPT)法与镍钛机用根管器械逐步深入预备(NRPT)法在磨牙根管治疗中的近期临床效果和成本/效果(C/E)值。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SSPT法(49例)和NRPT法(45例)2组,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补救治疗措施和所花费用,评价近期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NRPT组治疗满意率优于SSPT组(P=0.034),但前者人均治疗成本显著高于后者(P=0.001)。对重度弯曲根管,NRPT组治疗满意率优于SSPT组(P=0.007);前者的C/E值较后者低394.52元;轻中度弯曲根管前者的C/E值较后者高192.04元。根尖正常患者,NRPT组治疗满意率高于SSPT(P=0.012),但前者C/E值比后者高32.32元;而根尖阴影患者NRPT组的C/E值较SSPT组高376.47元。结论:NRPT法的疗效优于SSPT法,但治疗成本较高;对重度弯曲根管患牙,NRPT法可使患者受益;对中轻度弯曲根管患牙,应选用SSPT法。对根尖正常的患者,NRPT法近期疗效更高,而治疗前有根尖病变的患者,SSPT法可节约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效果分析 根管预备 镍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垢密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思贤 王青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21-124,共4页
齿垢密螺旋体是口腔螺旋体致病菌中的一员,已被证实与某些感染性牙周病、牙髓病有关,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从齿垢密螺旋体的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因子以及其与牙周病和牙髓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齿垢密螺旋体 牙周病 牙髓感染 外膜 主要表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群体中耐药滞留菌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郭静 张晟 亓庆国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080-1084,共5页
微生物群体在受到抗微生物药物冲击后,绝大多数很快死亡,但是有小部分的微生物亚群(sub-population)并不能被彻底清除,与传统意义上的耐药菌(resistant mutants)不同,这部分菌株并没有发生基因序列上的变化,因此收集这部分菌株再培养后... 微生物群体在受到抗微生物药物冲击后,绝大多数很快死亡,但是有小部分的微生物亚群(sub-population)并不能被彻底清除,与传统意义上的耐药菌(resistant mutants)不同,这部分菌株并没有发生基因序列上的变化,因此收集这部分菌株再培养后,发现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没有变化,这部分不能被彻底清除的微生物亚群被称为是滞留菌(persisters)。越来越多的证明表明滞留菌是慢性感染性疾病迁延不愈、症状反复的重要原因。该文将对滞留菌的生物学特征、产生机制、对药物的耐受机制及清除策略等内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留菌 耐受 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侧切牙Ⅲ型牙内陷1例及文献回顾
13
作者 刘蒙蒙 曹荣玉 王效英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牙内陷可能是由于成釉器卷曲或增生深入牙乳头而引起的牙齿发育异常,常发生于上颌侧切牙。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下颌侧切牙的双根管牙内陷伴根尖周炎。通过根管治疗,9个月复查患牙无明显症状,根尖周炎症减轻。
关键词 牙内陷 下颌侧切牙 根尖周炎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维怡 李庶琦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5期35-35,43,共2页
目的探究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状况。方法对我院近两年登记在案的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实施分析,包括其职业暴露的种类、伤害发生的部位、科室分布情况等。结果 40名职业暴露者中,部位以手掌最为常见,其占比为87.5%;暴露者的... 目的探究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伤害状况。方法对我院近两年登记在案的口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实施分析,包括其职业暴露的种类、伤害发生的部位、科室分布情况等。结果 40名职业暴露者中,部位以手掌最为常见,其占比为87.5%;暴露者的工作年限5年以内最为多见,其占比为65.0%;护士和医生是最常见的暴露对象,其占比分别为50.0%、40.0%;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其占比为80.0%,职业暴露后均及时上报并按照标准实施处理,尚未见暴露源感染现象。结论口腔科护士和医生均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对象,暴露发生在口腔科诊治的多个环节,故临床需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医护人员防范措施,减少暴露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口腔科 伤害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液结合35孔高温高压消毒盒对牙胶尖消毒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王章涵 严媛媛 +2 位作者 刘琳洁 王文靖 苏青青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60-60,62,共2页
目的探讨根管充填材料牙胶尖的临床快速消毒方法及效果,完善根管治疗细节,使之更趋规范化,提高根管治疗质量,增强服务患者的水平。方法采用35孔高温高压消毒盒以3%过氧化氢消毒液、2%碘伏消毒液对空气中暴露的牙胶尖进行浸泡分别消毒4分... 目的探讨根管充填材料牙胶尖的临床快速消毒方法及效果,完善根管治疗细节,使之更趋规范化,提高根管治疗质量,增强服务患者的水平。方法采用35孔高温高压消毒盒以3%过氧化氢消毒液、2%碘伏消毒液对空气中暴露的牙胶尖进行浸泡分别消毒4分钟,以5.25%次氯酸钠消毒液对空气中暴露的牙胶尖进行浸泡消毒1分钟,自然晾干或酒精棉球擦拭后晾干备用。结果 3%过氧化氢消毒液浸泡消毒4分钟后晾干即可使用;5.25%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时间最短,1分钟即可,但5.25%次氯酸钠消毒液需浸泡消毒后0.9%氯化钠擦拭后在橡皮障下充填使用;2%碘伏消毒液浸泡消毒4分钟后75%乙醇脱碘后使用。结论 3%过氧化氢消毒液、5.25%次氯酸钠消毒液或2%碘伏消毒液均可用作牙胶尖的临床快速消毒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胶尖 35孔高温高压消毒盒 快速消毒 消毒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分析
16
作者 李庶琦 张维怡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5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口腔门诊医护人员中纳入65名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探讨其职业防护措施。结果 65名医护人员中接触患者前戴手套86.15%,接触患者后深度...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情况。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在我院口腔门诊医护人员中纳入65名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探讨其职业防护措施。结果 65名医护人员中接触患者前戴手套86.15%,接触患者后深度洗手消毒81.54%,换药和清创以及接触开放性伤口时戴口罩手套78.46%,利器刺伤时即刻挤压出血且全面消毒100.00%,特定患者治疗前更换工作服95.38%,定期接种疫苗49.23%;口腔治疗过程中被患者的唾液或者血液气雾喷射12.31%,分拣、整理和清洗器械时被锐器刺伤20.00%,器械将手套刺破6.15%,静脉穿刺4.62%,针头刺伤21.54%。结论口腔门诊医护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诸多,门诊口腔科要注重各方面危险因素的预防,采取科学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为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门诊 医护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配合在热牙胶充填系统复杂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苏青青 苑慧敏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0期90-91,共2页
目的探究护理配合在热牙胶充填系统复杂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抽取100例热牙胶充填系统复杂根管充填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B组接受常规护... 目的探究护理配合在热牙胶充填系统复杂根管充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抽取100例热牙胶充填系统复杂根管充填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B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A组中护理总满意度98.0%(满意+一般49例),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0.0%(满意+一般40例),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P值<0.05,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热牙胶充填系统复杂根管充填术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有益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热牙胶充填系统复杂根管充填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在正常牙髓中表达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宝春 张玉慧 王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研究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mGluR5)在牙髓各部位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正畸或其他治疗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或第三磨牙5例,制成一系列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牙... 目的研究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mGluR5)在牙髓各部位中的表达及分布。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山东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正畸或其他治疗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或第三磨牙5例,制成一系列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牙髓各部位mGluR5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探讨mGluR5在牙髓中的作用和意义。结果正常牙髓从冠部、颈部到根部牙髓成牙本质细胞中mGluR5表达均呈阳性,且由冠部、颈部到根部mGluR5表达强度依次降低。结论 mGluR5在牙髓疼痛传递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第5亚型 牙髓 成牙本质细胞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桂香 王青 窦慧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方法选择因严重慢性根尖周炎拔除的具有双根管的离体上颌前磨牙10颗,常规开髓,用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将3%过氧化氢溶液30μL注入根管,行超声振荡,每根管振荡2min,分别于根管预备后... 目的探讨超声冲洗对感染根管内毒素的灭活及清除作用。方法选择因严重慢性根尖周炎拔除的具有双根管的离体上颌前磨牙10颗,常规开髓,用改良双敞法预备根管,将3%过氧化氢溶液30μL注入根管,行超声振荡,每根管振荡2min,分别于根管预备后和超声振荡后取样,测量内毒素活性。另外在临床患者中选择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双根管上颌前磨牙10颗,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后以无菌蒸馏水为介质进行超声冲洗,每根管均冲洗2min,分别于根管预备前、根管预备后和超声冲洗2min后根管取样,测量内毒素活性。内毒素活性的测定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并对超声处理前后根管内毒素活性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离体牙超声振荡前,根管内毒素的活性平均为4.069EU.mL-1,超声振荡后为16.410EU.mL-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振荡后内毒素活性明显升高。临床样本中,根管预备前、根管预备后和超声冲洗后根管内毒素的平均活性分别为44.860、4.099、0.116EU.mL-1,根管预备前与根管预备后内毒素活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管预备后内毒素活性明显下降;根管预备后与超声冲洗后内毒素活性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冲洗后内毒素活性明显下降。结论在模拟临床操作的条件下,采用口腔科超声根管治疗仪进行超声冲洗可以明显增强根管冲洗液清除感染根管内毒素的作用,但不能增强根管冲洗液灭活感染根管内毒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管预备 超声冲洗 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鲎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力对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马宏伟 王青 +1 位作者 刘政君 王丽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0-554,共5页
目的研究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侧向力作用对充填材料的应力分布影响。方法建立含楔状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的缺损部分用模拟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对模型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对充填体部分进行应力分析。结果当... 目的研究楔状缺损充填治疗后,侧向力作用对充填材料的应力分布影响。方法建立含楔状缺损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模型的缺损部分用模拟玻璃离子材料进行充填;对模型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对充填体部分进行应力分析。结果当力方向与牙体长轴平行时,充填体受到的应力较小。当力方向与受力牙尖斜面垂直时,充填体受到的应力明显增大,随着力方向偏移角度增加,此区域应力集中情况更加明显。结论临床上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之后,应当对牙体进行适当的调磨,降低牙尖斜度以降低牙体受到的侧向力,以降低充填材料的应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三维有限元 侧向力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