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间线粒体转移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海燕 宋文婷 +3 位作者 赵萌 王东 王小磊 李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51-2258,共8页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发病人数将上升至6.29亿人^([1])。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规定,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常规治疗基于生活方式干预与抗糖尿病药物一起进行。
关键词 线粒体转移 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线粒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为基础的三联降糖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非劣效临床研究(STRATEGY)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雯 母义明 +15 位作者 赵家军 朱大龙 姬秋和 周智广 姚斌 毛安华 Samuel S.Engel 赵彬 毕艳 曾龙驿 冉兴无 陆菊明 纪立农 杨文英 贾伟平 翁建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1-284,共14页
尽管目前指南推荐对糖尿病应该及时进行阶梯式强化治疗,但"临床惰性",即强化治疗的延迟在真实世界中仍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部分在于缺乏在二联治疗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添加第三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 尽管目前指南推荐对糖尿病应该及时进行阶梯式强化治疗,但"临床惰性",即强化治疗的延迟在真实世界中仍普遍存在.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部分在于缺乏在二联治疗控制不佳的患者中添加第三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坚实证据及对此清晰的共识.本临床研究在中国237个研究中心进行,包括5535位既往治疗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稳定剂量的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二联治疗20周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未达标的患者进一步随机接受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三联治疗24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治疗16周后,HbA1c平均下降0.85%.在24周的三联治疗阶段,HbA1c在各组分别进一步下降0.65%(格列美脲组),0.70%(格列齐特组),0.61%(瑞格列奈组)和0.45%(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西格列汀二联治疗加用格列齐特或瑞格列奈治疗后,降糖疗效非劣效于加用格列美脲组的主要研究假设达到,但加用阿卡波糖组与加用格列美脲组相比未达到非劣效.不良事件(AE)的发生率在二联治疗阶段为29.2%,三联治疗阶段为30.3%.在既往降糖药物治疗不达标的患者中,以二甲双胍/西格列汀联合治疗为基础,加用包括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在内的第三联药物可使患者有效、安全达到HbA1c<7.0%的目标,且耐受性良好.及时启动二联及三联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且有重要临床意义,可避免患者长期暴露于不必要的高血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物 二甲双胍 DPP-4抑制剂 格列美脲 格列齐特 瑞格列奈 阿卡波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