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药I期临床试验研究”教学片为临床药理学教学增色
1
作者 丁华 郭瑞臣 王本杰 《中国药理通讯》 2009年第4期55-55,共1页
临床药理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医药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掌握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等有重要意义。我校于2006年起为七年制医学... 临床药理学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已成为医药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掌握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市场药物的再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等有重要意义。我校于2006年起为七年制医学生开设了临床药理学必修课,取得良好的效果,颇受学生的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药理学教学 试验研究 新药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教学片 七年制医学生 临床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理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
2
作者 郭瑞臣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4期46-46,共1页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得益于医学发展及制药企业的投入;得益于更多新药的临床应用;得益于现有医学生对药物治疗知识的渴求。但存在明显不足和局限性,如教研验室隶属关系不明,或医学院,或药学院,师资力量薄弱,多来自基础药理学或相关...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得益于医学发展及制药企业的投入;得益于更多新药的临床应用;得益于现有医学生对药物治疗知识的渴求。但存在明显不足和局限性,如教研验室隶属关系不明,或医学院,或药学院,师资力量薄弱,多来自基础药理学或相关专业学科;实验室设施缺乏,经费紧张;教课学时不一;所用教材不一;执教老师缺乏新药临床研究设计、安全性评价、药动学、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相互作用经验;缺乏药物治疗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理学 课程设置 教学实践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综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超花 于焕君 郭瑞臣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7期862-865,870,共5页
目的:构建利伐沙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综合评价,为卫生政策制定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临床观察研究、M... 目的:构建利伐沙班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综合评价,为卫生政策制定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临床观察研究、Meta分析、调查问卷、药品说明书、指南共识和官方网站等搜集相关证据资料,由专家根据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和创新性各维度证据资料对利伐沙班和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分别进行评分,结合指标权重和专家评分得到指标最终得分,各指标得分累加得利伐沙班和华法林综合评价总分,比较两者总分。结果:所构建的利伐沙班综合评价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利伐沙班综合评价得分为85.12分,华法林综合评价得分为71.45分。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综合价值高于华法林,可为国家医保政策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华法林 心房颤动 临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浓度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文静 王本杰 +3 位作者 魏春敏 袁桂艳 卜凡龙 郭瑞臣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10-1112,1114,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甘草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测定法,并用于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一次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150 mg,采集肘静脉血并分离血浆,血样经乙酸乙酯提取后,以熊果酸为内标,进行LC-MS分析。色谱...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甘草次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测定法,并用于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一次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150 mg,采集肘静脉血并分离血浆,血样经乙酸乙酯提取后,以熊果酸为内标,进行LC-MS分析。色谱柱:Venusil XBP-C18柱(5μm,ID4.6×150 mm),流动相:甲醇(5 mmol/L乙酸铵)-水(85∶15,V/V),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柱温25℃,进样10μL。甘草次酸和内标熊果酸的检测离子和裂解电压分别为m/z 469.5、m/z 455.6和200 V1、00 V。根据不同时间甘草次酸血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0.5~200 ng/mL范围内,甘草次酸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7 4,定量限为0.5 ng/mL,提取回收率为76.0%~80.0%,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2%。甘草次酸口服给药Cmax为(95.57±43.06)ng/mL,Tmax为(10.95±1.32)h。结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血浆甘草次酸的浓度测定及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甘草次酸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血浆中黄豆苷元浓度及其人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本杰 袁桂艳 +1 位作者 刘焕君 郭瑞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黄豆苷元浓度的方法,进行其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以氟康唑为内标,血浆样品经预处理后,选用HypersilODS2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水(49∶5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室温260nm处测定。...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黄豆苷元浓度的方法,进行其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以氟康唑为内标,血浆样品经预处理后,选用HypersilODS2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水(49∶5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室温260nm处测定。结果黄豆苷元血浓度线性范围为5-640μg·L-1,最低定量浓度为5μg·L^-1;相对回收率为89.53%-110.35%,绝对回收率为61.24%-85.04%,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12%。黄豆苷元药动学参数t1/2为(3.863±0.983)h,ρmax(192.261±115.077)μg·L^-1,tmax(0.900±0.409)h,AUC0~12(490.839±162.855)μg·h·L^-1,AUC0~∞(535.279±163.190)μg·h·L^-1。结论本法分离效果良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高,日内、日间误差小,适用于黄豆苷元人体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苷元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浆浓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硝唑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 芹 王本杰 郭瑞臣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研究国产奥硝唑胶囊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国产奥硝唑胶囊1.5g和进口奥硝唑片1.5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奥硝唑的浓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两种制... 目的:研究国产奥硝唑胶囊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国产奥硝唑胶囊1.5g和进口奥硝唑片1.5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奥硝唑的浓度,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两种制剂的血药浓度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16.08±2.32h和15.85±2.26h,Tmax分别为1.75±0.49h和1.75±0.48h,Cmax分别为21.94±3.31mg·L-1和22.58±5.94mg·L-1AUC0~72分别为446.50±55.14mg·h·L-1和433.31±58.52mg·h·L-1,AUC0~∞分别为465.22±56.73mg·h·L-1和451.67±57.97mg·h·L-1.国产奥硝唑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52%±6.59%,两种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单侧t检验结果提示,国产奥硝唑胶囊和进口奥硝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奥硝唑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本杰 温清 +1 位作者 陈江飞 郭瑞臣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试验制剂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与参比制剂盐酸伊托必利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 :将 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 10 0 m g,采集服药后 0 .2 5、0 .5、1.0、1.5、... 目的 :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试验制剂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与参比制剂盐酸伊托必利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 :将 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 10 0 m g,采集服药后 0 .2 5、0 .5、1.0、1.5、2 .0、3.0、4 .0、6 .0、8.0、10 .0、12 .0、2 4 .0 h的血样本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 C)测定伊托必利经时血浓度。结果 :两种制剂的药 -时曲线符合口服吸收有滞后时间的一级动力学双室模型。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 :t1 /2 分别为 (15 .0± 3.4 1)、(14 .6± 3.13) h,Tmax分别为 (0 .78± 0 .35 )、(0 .78± 0 .35 ) h,cmax分别为 (6 0 1.78± 15 9.2 9)、(6 11.2 2±16 6 .32 ) ng/ m l,AU C0~ 2 4 分别为 (2 72 1.6± 5 77.92 )、(2 6 32 .3± 6 14 .2 7) ng· h/ m l,AUC0~∞ 分别为 (486 0 .6 0± 80 4 .80 )、(46 75 .90± 6 4 5 .0 0 ) ng· h/ m l。试验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3.87± 6 .31) %。用 3P97程序统计分析 ,两种制剂各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试验制剂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和参比制剂盐酸伊托必利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厄多司坦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慧 王本杰 +1 位作者 袁桂艳 郭瑞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建立厄多司坦血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单剂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单剂量口服厄多司坦分散片或胶囊600 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以 Luna C_(18)(2)(150mm×... 目的:建立厄多司坦血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其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单剂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单剂量口服厄多司坦分散片或胶囊600 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以 Luna C_(18)(2)(150mm×4.6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醋酸钠(冰醋酸调 pH 至6.8)(5:95)为流动相,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36 nm,测定厄多司坦血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本方法最低定量限为0.01μg·mL^(-1),在0.01~3μg·mL^(-1)(r=0.999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浓度日内、日间 RSD 均小于5%。厄多司坦分散片和胶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t_(1/2)分别为(2.478±1.206)h 和(2.603±1.282)h,T_(max)分别为(1.163±0.424)h 和(1.413±0.424)h,C_(max)分别为(1.419±0.385)μg·mL^(-1)和(1.594±0.558)μg·mL^(-1),AUC_(0~12)分别为(3.416±1.037)μg·mL^(-1)·h 和(3.433±0.910)μg·mL^(-1)·h,AUC_(0~∞)分别为(3.492±1.044)μg·mL^(-1)·h 和(3.523±0.912)μg·mL^(-1)·h。结论: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快速,适用于厄多司坦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厄多司坦两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多司坦分散片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血浓度与临床效应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学红 郭瑞臣 +3 位作者 李丕宝 宿连玲 史明 肖少华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AM)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AM及其活性代谢物单N-去乙基胺碘酮(MDEA)血浓度间的相关性。方法住院心律失常患者37例,给予负荷量AM(600mg·d^-1)达临床疗效后渐减至最小维持量(25—100)mg·d^-1治疗8w... 目的探讨胺碘酮(AM)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AM及其活性代谢物单N-去乙基胺碘酮(MDEA)血浓度间的相关性。方法住院心律失常患者37例,给予负荷量AM(600mg·d^-1)达临床疗效后渐减至最小维持量(25—100)mg·d^-1治疗8wk。门诊心律失常患者36例,长期服用AM(≥3mo),维持量50—200mg·d^-1。HPLC法监测AM和MDEA血浓度。结果AM、MDEA、AM+MDEA和AM/MDEA值与临床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3(P〉0.05)、0.7033(P〉0.05)、0.9079(P〈0.05)、0.4969(P〉0.05)。AM+MDEA有效、无效和中毒浓度值分别为(1.2860±0.7459)、(0.6364±0.2086)和(2.3130±1.6824)mg·L^-1。结论AM最小维持量为25.100mg·d^-1;AM+MDEA血浓度值可作为评价AM疗效,制定、修饰、调整AM治疗方案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单N-去乙基胺碘酮 心律失常 血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人体尼索地平血浆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瑞臣 魏春敏 +1 位作者 王本杰 巩洪刚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浆中尼索地平浓度的方法学及其不同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方法t采用高效液相分离系统,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75:25:0.1),流速为1mL·min^-1,分流比2:1,固定相为Hypersil C18柱。采用... 目的: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浆中尼索地平浓度的方法学及其不同制剂的药动学研究。方法t采用高效液相分离系统,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75:25:0.1),流速为1mL·min^-1,分流比2:1,固定相为Hypersil C18柱。采用质谱检测系统,AP—ESI正离子模式,雾化压力0.054Pa,保护气N2 10L·min^-1,毛细管电压4000V,离子源温度100℃,碎片电压为220V,离子采集方式为SIM,采集离子为尼索地平m/z 411(M+Na),尼莫地平m/z 441(M+Na)。以尼莫地平为内标,测定尼索地平血浆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在0.2~50ng·mL^-1范围内,尼索地平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15ng·mL^-1,回收率在72.6%以上,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9.8%。单剂给药,尼索地平缓释片、缓释胶囊和普通片半衰期(t1/2,h)分别为6.08±1.48,7.06±1.80,3.70±0.25;血浓度峰值(Cmax,ng·mL^-1)分别为3.43±0.55,3.71±0.24,9.18±3.78;达峰时间(Tmax,h)分别为5.41±0.72,5.83±0.44,2.02±0.23;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ng·h·mL^-1)分别为31.11±5.00,33.63±7.16,32.72±5.09;缓释片与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5.53±11.66和102.20±9.32。多剂给药达稳态后,缓释片、缓释胶囊和普通片Cmax(ng·mL^-1)分别为5.20±0.27,3.91±0.22,5.30±1.04;Cmin(ng·mL^-1)分别为0.72±0.10,0.77±0.07,0.53±0.07;波动度(DF,%)分别为175.00±16.34,177.10±18.43,247.92±57.71,稳态浓度(Cav ng·mL^-1)分别为1.78±0.18,1.78±0.18,1.93±0.33;稳态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88,ng·h·mL^-1)分别为45.71±3.50,42.82±4.39,23.23±3.98。结论: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尼索地平的浓度,灵敏度高,适用于尼索地平治疗药物监测及其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联用 测定 人体 尼索地平 血浆浓度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曲康唑分散片/胶囊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惠云 李小利 +1 位作者 王本杰 郭瑞臣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3期898-900,共3页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分散片/胶囊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单剂量交叉口服伊曲康唑分散片或胶囊200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伊曲康唑经时血浓度,计算其药代动...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分散片/胶囊在健康志愿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单剂量交叉口服伊曲康唑分散片或胶囊200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伊曲康唑经时血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伊曲康唑最低定量限为5ng.mL-1,在5~6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日内、日间差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伊曲康唑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29.0±6.9h和31.9±8.4h,Tmax为4.8±0.4h和4.8±0.4h,Cmax为301.6±117.3 ng.mL-1和316.4±141.3 ng.mL-1,AUC0~120为6088.64±1780.59ng.mL-1.h和6077.71±1744.69 ng.mL-1.h,AUC0-∞为6403.92±1782.97 ng.mL-1.h和6483.91±1713.40ng.mL-1.h。试验制剂伊曲康唑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0.53%±9.58%,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分析显示,两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结论HPLC方法测定伊曲康唑血浓度,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适于伊曲康唑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伊曲康唑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生物等效性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地红霉胺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本杰 郭瑞臣 卜凡龙 《中国药事》 CAS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中地红霉胺浓度的方法学及其药动学研究。血清样品经0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 0 .1ml碱化 ,乙酸乙酯提取 ,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 ;乙腈∶甲醇∶水 (6 2∶30∶8,V V V)流动相 ;流速为 1.0ml&...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中地红霉胺浓度的方法学及其药动学研究。血清样品经0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 0 .1ml碱化 ,乙酸乙酯提取 ,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 ;乙腈∶甲醇∶水 (6 2∶30∶8,V V V)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1。质谱条件为AP -ESI离子源 ,正离子模式 ,电喷雾电压 35psig ,干燥气 (N2 )流速 10.0L·min-1,干燥气温度 32 0℃ ,毛细管电压 4 0 0 0V ,碎片电压 170V ,选择性监测质荷比 (M Z)为 735.5的分子离子峰 (M +H)。结果 :在 5.0~ 12 0 0 . 0ng·ml-1范围内地红霉胺血清浓度呈线性关系 ,方法回收率大于 90 %。试验制剂地红霉素肠溶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 97.0 3%± 9.98%。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中地红霉胺浓度 ,灵敏、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红霉素 地红霉胺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人血浆中头孢特仑浓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慧 王本杰 +1 位作者 王进 郭瑞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建立头孢特仑血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单剂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单剂量po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100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采用... 目的建立头孢特仑血浓度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头孢特仑新戊酯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采用单剂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单剂量po头孢特仑新戊酯片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100mg,按设定时间采集肘静脉血,采用Luna C18(2)(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6%冰醋酸(三乙胺调pH至4.0)(30:70)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60nm,测定头孢特仑血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本方法最低定量限为0.025mg.L-1,在0.05~3.2mg.L-1(r=0.9989)内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浓度批内、批间RSD均小于5.8%。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头孢特仑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快速,适用于头孢特仑新戊酯片人体药动学研究。头孢特仑新戊酯2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符合生物等效的假设,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特仑新戊酯片 头孢特仑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呋太尔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小利 王本杰 +1 位作者 魏春敏 郭瑞臣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5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进行硝呋太尔试验制剂(T)与参比制剂(R)健康志愿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各400mg,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浓度,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进行硝呋太尔试验制剂(T)与参比制剂(R)健康志愿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各400mg,用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浓度,计算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硝呋太尔试验制剂(T)与参比制剂(R)单剂量口服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蛐2分别为(3.62±0.79)h和(3.58±1.05)h,Tmax分别为(2.33±0.29)h和(2.30±0.34)h,Cmax分别为(46.36±20.18)ng蛐mL和(44.89±19.89)ng蛐mL,AUC0-12分别为(143.37±36.30)ng·h·mL-1和(139.81±38.43)ng·h·mL-1,AUC0-∞分别为(159.22±44.39)ng·h·mL-1和(155.02±43.23)ng·h·mL-1。试验制剂硝呋太尔片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3.13±8.73)%。结论:对AUC0~12,AUC0-∞、Cmax和Tmax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后,进行双单侧检验及90%置信限判断,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呋太尔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帕沙星片人体药动学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世军 王冰 +2 位作者 王本杰 刘焕君 郭瑞臣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司帕沙星片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司帕沙星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200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司帕沙星浓度,...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司帕沙星片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司帕沙星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200mg,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司帕沙星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司帕沙星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t1 2分别为(21.634±4.613)和(19.890±2.519)h,tmax分别为(3.475±0.769)和(3.525±0.786)h,cmax分别为(779.019±240.985)和(726.950±184.295)μg/mL,AUC0-72分别为(16824.627±3550.309)和(16586.509±3178.872)μg·h·mL^-1,AUC0-∞分别为(18719.118±3717.480)和(18128.478±3403.917)μg·h·m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06±15.11)%。结论:司帕沙星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生物利用度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维生素E烟酸酯血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本杰 魏春敏 +2 位作者 张蕊 刘慧 郭瑞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维生素 E 烟酸酯的 HPLC 测定方法,进行维生素 E 烟酸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维生素 E 烟酸酯颗粒剂400 mg,取血浆经预处理后采用 HPLC 法测定维生素 E 烟酸酯经时血浓度,固定相为Phenomenex...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维生素 E 烟酸酯的 HPLC 测定方法,进行维生素 E 烟酸酯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维生素 E 烟酸酯颗粒剂400 mg,取血浆经预处理后采用 HPLC 法测定维生素 E 烟酸酯经时血浓度,固定相为Phenomenex Luna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85: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4 nm,DAS 2.0软件计算相应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维生素 E 烟酸酯在0.025~1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健康志愿者维生素 E 烟酸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_(1/2)=(6.52±2.16)h,T_(max)=(4.40±0.31)h,C_(max)=(0.46±0.08)μg·mL^(-1),AUC_(0-24)=(2.50±0.39)μg·mL^(-1)·h,AUC_(0-∞)=(2.74±0.42)μg·mL^(-1)·h,MRT_(0~24)=(8.35±0.44)h,CL/F=(2.31±0.43)L·h^(-1)·kg^(-1),V/F=(21.46±7.12)L·kg^(-1)。结论:本方法简单,灵敏度、专属性好。维生素E烟酸酯人体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大,体内平均滞留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烟酸酯 HPLC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与临床用药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巧玲 李军 郭瑞臣 《海峡药学》 2009年第9期74-76,共3页
目的介绍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临床药师观察到病人所表现的不同反应往往可用代谢转化的观点解释。根据细胞色素P450和药物的生物转化来选择... 目的介绍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临床药师观察到病人所表现的不同反应往往可用代谢转化的观点解释。根据细胞色素P450和药物的生物转化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提高药物治疗效应,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临床药师要关注细胞色素P450和药物的代谢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临床药学 个体差异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人血清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浓度及其与FPIA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7
18
作者 程振田 郭瑞臣 +3 位作者 王本杰 魏春敏 袁桂艳 孔祥麟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50-954,共5页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人血清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T)3种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并与常规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乙酸乙酯-二氯甲烷(4∶1)为提取溶剂,固定相Diamon-sil... 目的建立能同时测定人血清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苯妥英钠(PT)3种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并与常规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以乙酸乙酯-二氯甲烷(4∶1)为提取溶剂,固定相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紫外检测波长285 nm,流速1.0 mL·min^-1。收集癫痫患者服药后稳态谷浓度血样,分别用HPLC和FPIA法测定,考察2种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PB,CBZ,PT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为1.0~45.0,0.1~15.0,1.0~25.0 mg·L^-1,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5,0.05,0.5 mg·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0.2%,78.2%,86.2%,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9%。PB、PT2种方法的测定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BZ测定值FPIA法高于HPLC(P〈0.01)。结论HPLC操作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治疗药物监测;PB和PT2种测定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CBZ不同测定方法,结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氨磺必利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娴 袁桂艳 +1 位作者 王本杰 郭瑞臣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氨磺必利片(抗精神病药)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按体质量配对后,随机分为2组,单剂2周期交叉口服氨磺必利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200 mg,取肘静脉血4mL,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氨磺必利片(抗精神病药)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受试者按体质量配对后,随机分为2组,单剂2周期交叉口服氨磺必利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200 mg,取肘静脉血4mL,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氨磺必利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氨磺必利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48分别为(3.01±0.86),(2.94±0.88)μg.h.mL-1,Cmax分别为(392.19±135.35),(419.84±154.25)ng.mL-1,t1/2分别为(9.42±3.02),(8.89±3.05)h,tmax分别为(3.70±0.80),(3.80±0.77)h,试验制剂氨磺必利片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4.00±17.10)%。结论国产与进口氨磺必利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生物等效性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rmacokinetics of nifedip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静 王本杰 +2 位作者 魏春敏 卜凡龙 郭瑞臣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3期192-196,共5页
Aim To establish a LC-MS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nifedipine in human plasma and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nifedip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Methods A XB-C18 (5 μm, 4.... Aim To establish a LC-MS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nifedipine in human plasma and to evaluate the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nifedip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Methods A XB-C18 (5 μm, 4.6 mm ×150 mm) column and a mobile phase of methanol: 0.01 mol·L^-1ammonium acetate (60:40, V/V) were used to separate nifedipine, the detections was accuracy under atmosperic pressure electronic spray ionization (AP-ESI) mode and ion mass spectrum (m/z) of 314.9 [M+H]^+ for nifedipine, and 320.8 [M+H]^+ for lorazepam (Internal Standard, IS).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 of nifedipine was 0.3 - 80 ng·mL^-1 ( r = 0.9997), and the 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 was 0.3 ng·mL^-1. The nifedipin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after a single dose of 20 mg nifedip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test (T) or reference (R) were as the followings, t1/2 (6.73 ± 2.00) h and (7.04 ± 2.18) h, Tmax (4.28 ± 0.70) h and (4.48 ± 0.70) h, Cmax(39.66 ± 10.58) ng·mL^-1 and (40.19 ± 10.97) ng·mL^-1, AUC0-36 (391.63 ± 108.55) ng·mL^-1·h and (387.57 ± 121.51) ng·mL^-1·h, and AUC0-∞ (408.28 ± 121.16) ng·mL^-1·h and (406.15 ± 133.13) ng·mL^-1·h. The 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of nifedip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test) was (103.02 ± 13.93) %. Conclusion LC-M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centrations of nifedipine in human plasma was sensitive and accurate, and could be used in nifedipine bioavail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dip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LC-MS PHARMACOKINETICS BIOEQUIVAL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