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浸润性非黏液性肺腺癌的CT特征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倩 王蓉 解丙坤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Ⅰ期浸润性非黏液性肺腺癌的CT特征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3例Ⅰ期浸润性非黏液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其中低危组46例、中危组67例和高危组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对3... 目的:探讨Ⅰ期浸润性非黏液性肺腺癌的CT特征与病理亚型的相关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3例Ⅰ期浸润性非黏液性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其中低危组46例、中危组67例和高危组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对3组的临床资料及CT特征进行比较,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价CT特征对病理亚型的诊断效能。结果:3组间病灶密度、肺血管异常、肿瘤实性占比(CTR)、平扫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01);3组间病灶大小、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支气管异常及胸膜牵拉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扫CT值是鉴别低危组和中危组(P=0.004)、低危组和高危组(P=0.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低危组,高危组更易出现肺血管异常,且是高危病理亚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ROC曲线分析表明,平扫CT值在不同病理亚型鉴别中诊断效能较高。结论:CT特征对鉴别Ⅰ期浸润性非黏液性肺腺癌的病理亚型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胰腺及腹膜后转移性黑色素瘤1例
2
作者 姜佳宁 赵钰莹 +3 位作者 赵修琦 姚贞 苏童 许万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2期211-212,共2页
病例:患者男,71岁,2月前因不明原因左上腹疼痛,入住我院。自发病以来,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发热或黄疸等症状。患病期间体重下降5Kg。没有急性或慢性疾病的个人或家族病史。皮肤、巩膜未见异常色素沉着,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患者腹部... 病例:患者男,71岁,2月前因不明原因左上腹疼痛,入住我院。自发病以来,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发热或黄疸等症状。患病期间体重下降5Kg。没有急性或慢性疾病的个人或家族病史。皮肤、巩膜未见异常色素沉着,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患者腹部触诊无压痛、反跳痛、肌张力。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黑色素瘤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特征及增强定量分析预测肺磨玻璃结节浸润性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王倩 彭文廷 +1 位作者 王蓉 解丙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37,48,共6页
目的 探讨CT特征及增强定量分析预测磨玻璃结节(GGN)浸润性及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CT表现为GGN 102例(114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按照病理类型分为浸润前驱腺体病变(AAH+A... 目的 探讨CT特征及增强定量分析预测磨玻璃结节(GGN)浸润性及浸润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CT表现为GGN 102例(114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按照病理类型分为浸润前驱腺体病变(AAH+AIS)、MIA和IAC三组。比较结节的各定量资料及定性资料,并对各定量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GGN浸润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病灶大小、形态、结节类型、支气管异常征、内部血管征,胸膜牵拉征等特征指标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及瘤-肺界面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0.405、0.205)。各CT定量指标(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强化差值、静脉期强化差值、动脉期强化指数、静脉期强化指数)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平扫CT值在AAH+AIS和MI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平扫CT值、增强各期CT值、增强差值及强化指数等方法均具有较好的鉴别效能;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类型(OR=47.143, 95%CI 2.549~871.918, P=0.010)和内部血管征(OR=11.466, 95%CI 1.209~108.713, P=0.034)为GGN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表现特征联合增强扫描定量分析对GGN浸润性的预测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结节类型及内部血管征是GGN浸润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腺癌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CT特征及AI定量参数预测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病理侵袭性的价值
4
作者 张娜 王蓉 +3 位作者 刘振河 彭文廷 许万博 解丙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53-56,61,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T特征及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预测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选取95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Ⅰ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符合脉管侵犯、脏层胸膜侵犯、区域淋巴结转移、肺泡腔内播散中的一种或多种... 目的探讨高分辨CT特征及人工智能(AI)定量参数预测Ⅰ期浸润性肺腺癌的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选取95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Ⅰ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符合脉管侵犯、脏层胸膜侵犯、区域淋巴结转移、肺泡腔内播散中的一种或多种病理征象定义为侵袭组(46例),反之为非侵袭组(49例);使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CT征象及AI定量参数进行分析。结果结节类型、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结节大小、体积、质量、实性占比、最小CT值、平均CT值、中位数、标准差、偏度、峰度等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CT值、平均CT值、体积实性占比、结节类型及胸膜牵拉征为侵袭性肺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平均CT值诊断效能最高;侵袭组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胸膜牵拉征,平均CT值高于非侵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特征及AI定量参数可预测肺腺癌的病理侵袭性,为患者术后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病理学 侵袭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RCT关于肺腺癌磨玻璃结节浸润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秀 周建立 +1 位作者 解丙坤 王春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1-3,6,共4页
本文综述了高分辨率CT(HRCT)在评估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浸润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GGN的定量参数(如大小、密度、质量等)和定性征象(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的分析,预测GGN的浸润程度。然而,现有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且... 本文综述了高分辨率CT(HRCT)在评估肺腺癌磨玻璃结节(GGN)浸润性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GGN的定量参数(如大小、密度、质量等)和定性征象(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的分析,预测GGN的浸润程度。然而,现有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且易漏诊、误诊。近年来,人工智能(AI)辅助肺结节诊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可迅速识别肺结节,提高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未来,随着临床评估标准的统一和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GGN浸润性的预判将更加准确,以实现患者的精准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N 腺癌 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并定量分析鉴别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无肝硬化背景肝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娜 王蓉 +2 位作者 许万博 解丙坤 彭文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21-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并定量分析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无肝硬化背景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3例患者(FNH组24例、HCC组69例)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征象,测量并计算病灶、腹主动脉平扫及增强三期CT值,增强各期病灶与腹主动脉CT... 目的探讨增强CT并定量分析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无肝硬化背景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3例患者(FNH组24例、HCC组69例)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征象,测量并计算病灶、腹主动脉平扫及增强三期CT值,增强各期病灶与腹主动脉CT值比值,对两组病灶测量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中央瘢痕、病灶密度均匀、包膜、供血动脉征及强化方式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H增强各期CT值及增强指数均高于无肝硬化背景H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FNH与无肝硬化背景HCC的最佳期相为动脉期,当cut-off值取110.5 HU,相应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7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门静脉期增强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略高于动脉期增强指数(AUC=0.871),两期相敏感度相同,动脉期增强指数的特异度最高。结论增强CT并定量分析对FNH及无肝硬化背景HCC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分析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巨大成熟畸胎瘤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苘莹 王爱华 +2 位作者 解丙坤 张瑞杰 乔国庆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期184-185,共2页
1病例资料男,24岁,突发头痛、头晕、恶心伴视物模糊10余天。患者自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无大小便失禁。双眼颞侧偏盲,双眼视力明显下降,四肢肌力V级,腱反射未引出。影像学表现:CT平扫示前中颅窝底部见一大小约11cm×8cm×5cm的... 1病例资料男,24岁,突发头痛、头晕、恶心伴视物模糊10余天。患者自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无大小便失禁。双眼颞侧偏盲,双眼视力明显下降,四肢肌力V级,腱反射未引出。影像学表现:CT平扫示前中颅窝底部见一大小约11cm×8cm×5cm的巨大团块状混杂密度肿物,形态不规则,占位效应显著,右侧侧脑室及三脑室受压变窄,肿物内囊性成分呈高密度,CT值范围约(75-90Hu),其内另见斑片状低密度及点状、条状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成熟畸胎瘤 CT 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CE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付坤玥 张欢 +3 位作者 秦昕东 刘宏伟 解丙坤 许万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241-2244,共4页
目的评估基于MRI动态增强曲线及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前列腺患者98例,其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58例共77个病灶,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40例,均行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比... 目的评估基于MRI动态增强曲线及半定量分析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前列腺患者98例,其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58例共77个病灶,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40例,均行常规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两组动态增强及半定量指标:分别记录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signal intensity-time curve,SI-T曲线)类型及正性增强积分(positive enhanced intensity,PEI)、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平均强化时间(mean time to enhance,MTE)、最大增强线性斜率(maximum slope of increase,MSI)共四个半定量参数的数值,自动生成伪彩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a的SI-T曲线以Ⅲ型强化曲线多见(58/77个),而BPH的SI-T曲线为I型为主(34/40个),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Ⅱ型强化曲线(PCa与BPH分别为12/77个、5/40个)两组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组TTP、MTE、PEI低于BPH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SI在PCa与BP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以ROC曲线分析鉴别PCa与BPH的最佳参数为TTP、MTE(PCa的TTP、MTE分别为76.31±33.69、73.70±8.80,BPH的TTP、MTE分别为134.73±72.39、109.68±61.59),PEI和MS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0.551,诊断效能较低。结论MRI动态增强曲线对于PCa与BPH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TTP、MTE、PEI等半定量参数,可进一步提高PCa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半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自发性门体分流与肝肾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欢 邢腾龙 +4 位作者 张盼 尚润润 王明媚 赵钰莹 许万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24-2830,共7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与肝肾综合征(HR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SPSS患者93例,并以HRS的发生作为观察终点随访12个月。以有无HRS分组,93例SPSS患者分为HRS组(38例,4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与肝肾综合征(HR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SPSS患者93例,并以HRS的发生作为观察终点随访12个月。以有无HRS分组,93例SPSS患者分为HRS组(38例,40.86%)与非HRS组(55例,59.14%),分析两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并发症情况、分流直径大小的差异。以分流静脉最大直径1.5 cm分组,93例SPSS患者分为高分流组(52例,55.91%)与低分流组(41例,44.09%),以HRS的发生为观察终点,比较两组HRS的发生率及生存时间曲线。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截断值预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生存时间对比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生存曲线的差异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法。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结果与非HRS组对比,HRS组Child-Pugh评分及分级、MELD评分、血肌酐(SCr)、尿素氮(BUN)、ALT、AST、分流静脉最大直径、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腹水程度增高,门静脉主干直径、血清钠(Na)、血清Al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低分流组对比,高分流组的HRS发生率增高(51.92%vs 26.83%,χ^(2)=5.974,P=0.015)、发生时间缩短(Log-rank,P=0.033)。SPSS患者发生HR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分流静脉最大直径>1.5 cm(HR=1.123,95%CI:1.041~1.211,P=0.003)、MELD评分增加(HR=1.205,95%CI:1.076~1.437,P=0.039)、血清Alb降低(HR=0.890,95%CI:0.814~0.974,P=0.011)、腹水程度增加(HR=2.099,95%CI:1.066~4.130,P=0.032)、自发性腹膜炎(HR=2.259,95%CI:1.020~5.003,P=0.045)。结论SPSS与HRS存在相关性,分流直径>1.5 cm是SPSS患者发生HRS的独立危险因素,需临床重视并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外科 肝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钰莹 许万博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56,168,共4页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 IPMN)是一种具有广泛疾病谱的潜在恶性肿瘤,目前普遍认为胰腺IPMN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术前对其进行恶性程度评估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pancreas, IPMN)是一种具有广泛疾病谱的潜在恶性肿瘤,目前普遍认为胰腺IPMN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术前对其进行恶性程度评估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传统影像学方法包括CT、 MRI、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影像组学通过高通量提取和定量分析影像特征为肿瘤定性提供了新方法,可对胰腺IPMN恶变潜能进行有效评估,现已逐步应用于胰腺IPMN恶性程度分级、预后预测及疗效评估等方面。本文就影像组学在胰腺IPMN恶性风险分层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恶变潜能 影像组学 影像基因组学 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超声内镜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双参数MRI序列在前列腺癌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11
作者 张学伟 洒盼盼 +2 位作者 付建立 魏冰玉 解丙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简化双参数磁共振成像(abbreviated biparametric MRI,a-bpMRI)序列(T2WI与DWI)在前列腺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及德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均行3T多参数磁... 目的:探讨简化双参数磁共振成像(abbreviated biparametric MRI,a-bpMRI)序列(T2WI与DWI)在前列腺癌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及德州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均行3T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扫描的前列腺癌患者(平扫+动态增强),分别对a-bpMRI和mpMRI进行评分,判断a-bpMRI与mpMRI对前列腺癌分级诊断的一致性,并测定Gleason分级结果与a-bpMRI分级数据的关联性。结果:80例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中,结果显示a-bpMRI序列与mpMRI序列诊断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1,对Kappa值行t检验,近似t=12.21,P<0.001,两者存在一致性。对a-bpMRI分级数据与前列腺病理Gleason分级结果经关联性卡方检验,χ^(2)=4.024,P=0.045,显示a-bp MRI分级数据与前列腺病理Gleason分级结果具有相关性,列联系数为0.219,P=0.045,显示a-bp MRI分级数据与前列腺病理Gleason分级结果具有低度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诊断中,a-bp MRI序列与mp MRI序列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a-bp MRI分级数据与前列腺病理Gleason分级结果具有低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癌 双参数MRI筛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制造业接尘人员高kV胸片与低剂量HRCT对比分析
12
作者 张学伟 宁峻岩 +1 位作者 解丙坤 付建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7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450名水泥制造业接尘人员胸部进行高kV摄片和低剂量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德州市水泥行业接尘人员450例,均进行胸部... 目的:分析450名水泥制造业接尘人员胸部进行高kV摄片和低剂量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德州市水泥行业接尘人员450例,均进行胸部高kV和低剂量HR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胸部阳性病灶检出情况及肺结节、局限性纤维化、肺大泡等不同性质病灶的检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剂量HRCT肺部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高kV摄片,对肺结节、局限肺纤维化、肺大泡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高kV胸片检查(P<0.01)。结论:低剂量HRCT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高分辨率CT(HRCT) 高KV摄影 职业健康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维度影像测量肝硬化自发性门体分流的诊断效能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欢 刘振河 +6 位作者 王倩 张娜 姚贞 王蓉 解丙坤 许万博 付坤玥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3-758,共6页
目的 通过影像方法测量肝硬化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患者的分流静脉总直径(TSD)、分流静脉总截面积(TSA)、分流静脉总体积(TSV),比较三种测量方法对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搜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1... 目的 通过影像方法测量肝硬化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患者的分流静脉总直径(TSD)、分流静脉总截面积(TSA)、分流静脉总体积(TSV),比较三种测量方法对肝硬化并发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搜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107例SP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分流静脉的TSD、TSA、TSV,分析三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分别构建基于三种测量方法预测肝性脑病、门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三种测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TSD与TSA、TSV之间均无线性关系(B=0.102、4.176,P均>0.05),TSA与TSV之间存在线性关系(B=9.585,P=0.015)。肝性脑病共46例(42.99%),TSD、TSA、TSV均对肝性脑病诊断效能良好(AUC=0.797、0.817、0.810),三种方法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静脉血栓共39例(36.45%),TSD、TSA、TSV对门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良好(AUC=0.751、0.873、0.862),TSA、TSV的诊断效能均高于TSD(P均<0.05);消化道出血共41例(38.32%),TSD对消化道出血诊断效能不良(AUC=0.581),TSA、TSV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效能良好(AUC=0.761、0.813),TSA与TSV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腹腔积液共52例(48.60%),TSD对腹腔积液的诊断效能不良(AUC=0.652),TSA、TSV对腹腔积液的诊断效能良好(AUC=0.753、0.878),TSV诊断效能高于TSA(P=0.049)。结论 影像测量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TSA、TSV均具有较高诊断效能,TSD效能有限。综合考虑操作便捷性等因素,TSA是较为适宜的影像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并发症 自发性门体分流
原文传递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的CT测量评价及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张欢 邢腾龙 +4 位作者 霍宪凯 杨潇 王晓岳 冯大喜 许万博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33-1938,共6页
目的测量肝硬化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患者的影像数据,分析其相关性以及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搜集49例SP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分流最大直径与肝脾大小、门静脉及各分支血管直径的线性关系,以及对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 目的测量肝硬化合并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患者的影像数据,分析其相关性以及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搜集49例SPS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分流最大直径与肝脾大小、门静脉及各分支血管直径的线性关系,以及对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栓、腹腔积液的影响。结果以分流直径1 cm分组,29例分流直径超过1 cm(59.18%,高分流组),20例小于1 cm(40.82%,低分流组),两组间Child-Pugh评分及分级、肝脏面积与腹部面积比(LAAR)、脾长径、门静脉及多个分支管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流组中,分流直径与LAAR、门静脉左支、脾静脉存在线性关联(B值=-1.222、1.306、0.726,P<0.05),低分流组中无线性关联因素(P均>0.05);分流直径>1 cm是肝性脑病、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OR=1.318、1.236,P<0.05),SPSS与上消化道出血、腹腔积液无明确关联。结论门体分流静脉最大直径>1 cm可作为判定门体分流平衡破坏的临界值;分流直径>1 cm是肝性脑病、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影像测量对肝硬化并发症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自发性门体分流 肝脏面积与腹部面积比 肝性脑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