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通过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学术数据库对茯苓进行检索并分类归纳,介绍了茯苓发酵活性物质的制备和抗肿瘤作用;总结了不同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茯苓多糖和三萜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原理。结果表明,茯苓是...该文通过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学术数据库对茯苓进行检索并分类归纳,介绍了茯苓发酵活性物质的制备和抗肿瘤作用;总结了不同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茯苓多糖和三萜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原理。结果表明,茯苓是一类具有广泛抗肿瘤活性和潜力的天然药物,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迁移、侵袭、转移等方面,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茯苓发酵工艺的稳定性以及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和毒性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改进或创新。未来可以使用更多种类和来源的肿瘤细胞或动物模型来评价茯苓发酵产物的抗肿瘤活性,使用更深入和全面的技术来探讨茯苓发酵产物对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机制,使用更充分和系统的方法来评价茯苓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和毒性。展开更多
【背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作为虫草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一直受到全球研究人员的关注。【目的】多维度探讨蛹虫草研究的当前状况与未来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5-2024年间有关蛹虫草的SCI核心集论...【背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作为虫草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一直受到全球研究人员的关注。【目的】多维度探讨蛹虫草研究的当前状况与未来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5-2024年间有关蛹虫草的SCI核心集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结果】过去20年里,蛹虫草研究已从单一的培养特性拓展至跨学科领域,尤其是其活性成分和药理学效应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5-2009年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蛹虫草的人工培养。2010-2014年间,研究主题扩展至子实体相关的药理学,研究地位显著提升。2015年后,研究主题进一步多元化,涵盖了优化、表达、氧化应激、真菌、抗氧化剂、化学成分、NF-κB、细胞周期停滞等领域,显示了从培养技术向深入的生物学和医学机制研究的转变。【结论】蛹虫草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培养研究向多学科交叉的深刻变革,未来研究将更加侧重于活性成分的功能机制、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及潜在的医学应用,为蛹虫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该文通过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学术数据库对茯苓进行检索并分类归纳,介绍了茯苓发酵活性物质的制备和抗肿瘤作用;总结了不同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对茯苓多糖和三萜产量的影响以及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原理。结果表明,茯苓是一类具有广泛抗肿瘤活性和潜力的天然药物,它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迁移、侵袭、转移等方面,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茯苓发酵工艺的稳定性以及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和毒性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改进或创新。未来可以使用更多种类和来源的肿瘤细胞或动物模型来评价茯苓发酵产物的抗肿瘤活性,使用更深入和全面的技术来探讨茯苓发酵产物对肿瘤细胞的抗肿瘤机制,使用更充分和系统的方法来评价茯苓发酵产物的安全性和毒性。
文摘【背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作为虫草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一直受到全球研究人员的关注。【目的】多维度探讨蛹虫草研究的当前状况与未来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05-2024年间有关蛹虫草的SCI核心集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处理。【结果】过去20年里,蛹虫草研究已从单一的培养特性拓展至跨学科领域,尤其是其活性成分和药理学效应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2005-2009年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蛹虫草的人工培养。2010-2014年间,研究主题扩展至子实体相关的药理学,研究地位显著提升。2015年后,研究主题进一步多元化,涵盖了优化、表达、氧化应激、真菌、抗氧化剂、化学成分、NF-κB、细胞周期停滞等领域,显示了从培养技术向深入的生物学和医学机制研究的转变。【结论】蛹虫草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培养研究向多学科交叉的深刻变革,未来研究将更加侧重于活性成分的功能机制、生物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及潜在的医学应用,为蛹虫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