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门诊检验科医疗纠纷及差错的来源与应对策略
1
作者 高彦娥 薛青 +1 位作者 宋颖 王胜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492-494,共3页
目前国内大型医院检验科常在住院部和门诊部各设置不同功能的检验科,住院部开展项目齐全,科室分类明确;门诊检验室以检测常规项目为主,且多而杂,报告及时率要求高,因此检验事件中出现纠纷或差错在所难免。据统计,临床检验事件中出现误... 目前国内大型医院检验科常在住院部和门诊部各设置不同功能的检验科,住院部开展项目齐全,科室分类明确;门诊检验室以检测常规项目为主,且多而杂,报告及时率要求高,因此检验事件中出现纠纷或差错在所难免。据统计,临床检验事件中出现误差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比例约为71:18:11[1],而目前国内有报道称这个比值达到62:3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院检验科 应对策略 标本采集 门诊部 差错 实验室质量管理 常规项目 住院部 检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东蕾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448-44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参加查体的人员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血采集,对照组给予末梢血采集,比较两组采集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对比。方法:选择我院参加查体的人员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血采集,对照组给予末梢血采集,比较两组采集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以及血小板(PLT)等参数的变化。其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假丝酵母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检验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东蕾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6年第1期32-34,50,共4页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检验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住院的102例A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AAD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其中感... 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引起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临床检验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住院的102例AA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AAD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其中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未感染白假丝酵母菌的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钾、血钠和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青霉素G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低于对照组、敏感率高于对照组,而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高于对照组、敏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AAD较其他菌种引起的AAD严重。对AAD患者早期给予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和鉴定以明确菌种,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对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AAD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血钾 血钠 空腹血糖 白蛋白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岳天霞 史金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34-36,共3页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7名作为探究组,选取同期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67名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院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67名作为探究组,选取同期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67名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性别、2型糖尿病、吸烟史等因素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肌酐清除率下降,hs-CRP升高与冠心病的病情具有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发现诱发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为性别,糖尿病,吸烟程度,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肾脏出现损伤以及hs-CRP含量的增加与冠心病的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危险因素 病变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D-3羟丁酸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钟延法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S1期191-192,共2页
以往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主要通过测定患者空腹血糖浓度,但其值波动大、不稳定,并且只能说明患者即时血糖情况,而GSP的测定则可反映测定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情况,可作为近期病情控制的可靠指标。检测D-3羟丁酸则可特异和快速诊断糖... 以往糖尿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主要通过测定患者空腹血糖浓度,但其值波动大、不稳定,并且只能说明患者即时血糖情况,而GSP的测定则可反映测定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情况,可作为近期病情控制的可靠指标。检测D-3羟丁酸则可特异和快速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此,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化血清蛋白 D-3羟丁酸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东蕾 《世界复合医学》 2016年第4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门诊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60例,其中细菌感染44例,病毒感染16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联合血常规检查,比... 目的探讨血液化验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门诊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60例,其中细菌感染44例,病毒感染16例,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联合血常规检查,比较联合检测与单纯血常规检查法、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检测细菌性感染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阳性确诊率为56.7%,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检出阳性确诊率为55.0%,血常规检出阳性确诊率为51.7%,联合检测检出阳性确诊率为81.7%,联合检查明显高于3个单一检查的确诊率;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血清降钙素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患者,细菌感染患者和病毒感染患者的检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检查、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以及血常规检测都可以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血清标志物,将3种方法联合检测在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化验 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东蕾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7期2373-237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近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的80例患者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样,比较两种采集方法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结果:静脉血采集方法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末...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近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的80例患者分别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样,比较两种采集方法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结果:静脉血采集方法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末梢血采集方法的指标,白细胞指标则低于末梢血,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采集更加精准,更有利于临床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预测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东蕾 《系统医学》 2017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感染性休克是否合并为依据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均为50例患... 目的分析肌钙蛋白(cTnI)、降钙素原(PCT)对心脏术后感染性休克病情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在该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感染性休克是否合并为依据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实验组所有患者均为合并感染性休克,常规组所有患者均为未合并感染性休克。使用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c Tnl,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PCT,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肌钙蛋白(6.01±1.12)μg/L、降钙素原(1.89±0.21)ng/L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肌钙蛋白(0.75±3.21)μg/L、降钙素原(0.21±0.11)ng/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最初发病时,肌钙蛋白、降钙素原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12、24 h时,并且其含量会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降低,开始发病时与治疗12、24 h时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降钙素原对于心脏术后的感染性休克有着十分显著的诊断意义,对于病情程度不相同的感染性休克有着相应的预测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测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降钙素原 心脏手术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MCV、酶(LDH)及铁染色联合检测对MDS与MA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梁洪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SF、MCV、酶(LDH)及铁染色联合检测对MDS与MA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检查的MDS患者39例设为观察组,选取39例MA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SF、MCV、酶(LDH)及铁染色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F、MCV... 目的:探讨SF、MCV、酶(LDH)及铁染色联合检测对MDS与MA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检查的MDS患者39例设为观察组,选取39例MA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SF、MCV、酶(LDH)及铁染色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F、MCV、酶(LDH)及铁染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MCV、酶(LDH)及铁染色联合检测对MDS与MA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 MCV 酶(LDH) 联合检测 MDS与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P、AFU、TBA、LDH、GGT、ALP及CA19—9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钟延法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428-428,共1页
目的:探讨AFP、AFU、TBA、LDH、GGT、ALP及cA19~9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检查的肝癌患者40例(观察组)和健康查体者4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AFP、AFU、TBA、LDH、GGT、ALP及CA19—9分别进行检测对比,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AFP、AFU、TBA、LDH、GGT、ALP及cA19~9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检查的肝癌患者40例(观察组)和健康查体者4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AFP、AFU、TBA、LDH、GGT、ALP及CA19—9分别进行检测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梁洪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7期108-108,112,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游离脂...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游离脂肪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可用于对糖尿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游离脂肪酸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薛青 宋颖 +1 位作者 高彦娥 王胜江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上呼吸道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BR)白细胞(WBC)及其分类计数,探讨其在该类患者的表现特征,旨在指导临床更好解读及应用血常规。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2829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血常规和CRP水平按照... 目的:通过研究上呼吸道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常规(BR)白细胞(WBC)及其分类计数,探讨其在该类患者的表现特征,旨在指导临床更好解读及应用血常规。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2829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血常规和CRP水平按照性别、年龄、季节和月份等分组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从2829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性别方面分析,WBC和中性粒细胞(N)计数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CRP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5);从年龄方面分析,7~12岁患者的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0~6岁患者淋巴细胞(LYM)计数和CRP与其他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季节分布方面,患者的WBC计数于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N计数在冬季低于其他季节(P<0.01),患者的LYM计数则冬春季显著低于夏秋季(P<0.01),患者CRP水平在春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从月份来看,患者WBC和N水平元月份最低,10月份最高(P<0.01),患者CRP水平则于5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但其他月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WBC、N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LYM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分组二者相关系数不高,以年龄分组13~18岁最低,≥75岁最高,R值为分别为0.151、0.156,0.415和0.479;月份分组4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R值分别为0.363、0.426,0.086和0.188。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常规有年龄、季节和月份的差异,CRP水平有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差异,临床医生应注意辩证使用该类指标,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 上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抗凝与非抗凝血标本对ELISA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春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6期1014-1015,共2页
目的探讨抗凝与非抗凝血液标本对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别。方法留取160人份血标本各2管,分别经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及非抗凝,进行平行实验。结果 160人份标本的平行试验,部分项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讨抗凝与非抗凝血液标本对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差别。方法留取160人份血标本各2管,分别经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及非抗凝,进行平行实验。结果 160人份标本的平行试验,部分项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血标本,对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存在着一定干扰,采用抗凝血标本进行ELASA检测对试验结果是否有影响已被同行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 非抗凝 血标本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