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志勤 陈明星 +30 位作者 余海鹰 张立平 王以池 潘继英 全传升 张淑芬 王长勇 张弓 任丽 王玉华 崔福社 郭春光 孟彬 朱建中 汪道年 朱大凤 张治华 徐涛 徐凯华 徐继华 孟红 奚丽 陈建军 李俊 付现甫 姜宁 吴亚涛 李玉菊 董建国 唐自玲 本刊编辑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关键词 精神药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荣 刘江玲 +13 位作者 刘焕军 徐中利 王艳君 徐凯华 徐继华 张美燕 张勇 邹韶红 王红丽 冉光荣 刘昊 王勤 高网 本刊编辑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精神药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依赖患者综合干预对复饮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凯华 徐继华 +2 位作者 王学升 张善宝 闫社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综合干预对复饮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5月住院的60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针对患者的躯体并发症及精神障碍综合症给予躯体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研究组除给予躯体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外,还进行... 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综合干预对复饮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5月住院的60例酒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针对患者的躯体并发症及精神障碍综合症给予躯体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研究组除给予躯体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外,还进行包括心理治疗、健康教育、家庭管理在内的全面综合干预。结果研究组复饮率为43.3%(13/30),对照组复饮率为83.3%(25/30),差异有显著性(χ2=8.6,P<0.05)。结论通过全面综合干预可显著降低酒依赖患者的复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 家庭管理 综合干预 复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慢性肾脏病轻中度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修奎 冯爱萍 +1 位作者 于平 王光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男51例,女46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33例)、苯那普利组(3...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对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97例轻中度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男51例,女46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氨氯地平组(33例)、苯那普利组(30例)及两药联合治疗组(34例)。在24周的观察期内,患者根据接受的药物剂量分为3个阶段进行。前8周,苯那普利组1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2.5 mg;联合组苯那普利10 mg+左旋氨氯地平2.5 mg,若尿蛋白能控制,则维持治疗,不能控制者进入第2阶段治疗。在第2个8周内,给予患者加倍剂量:苯那普利组2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5 mg;联合组苯那普利20 mg+左旋氨氯地平2.5 mg或苯那普利10 mg+左旋氨氯地平5 mg,尿蛋白仍不能控制者进入第3阶段治疗。最后8周内,给予再次加倍至每日苯那普利组40 mg;左旋氨氯地平组10 mg;联合组苯那普利20 mg+左旋氨氯地平5 mg。结果:两药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P均<0.01),并可减少24 h尿蛋白排出(P<0.05)。两药联合治疗降低血压和降低尿蛋白的幅度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均有较好的降低血压和减少24 h尿蛋白的排泄作用。两药联合起协同效应,并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苯那普利 慢性肾脏病 尿蛋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肺结核合并曲霉菌感染分析
5
作者 翟冬梅 谢协亮 郭晓玲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8-218,共1页
关键词 肺结核 曲霉菌 细菌感染 两性霉素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内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诊疗体会
6
作者 黄峥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2期199-20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慢性肺气肿13年。因阵发性咳嗽、咳白色黏液痰、中重度憋喘、发绀入院。测T 37.7℃、P 132次/min、R 27次/min、BP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即刻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并遵医嘱给予抗炎药和平喘药。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慢性肺气肿13年。因阵发性咳嗽、咳白色黏液痰、中重度憋喘、发绀入院。测T 37.7℃、P 132次/min、R 27次/min、BP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即刻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并遵医嘱给予抗炎药和平喘药。3d后患者咳嗽、咳痰、憋喘、发绀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心电图显示有窦性心动过速,为134次/min。第4天患者突然出现拒食、不语,被其家属误以为闹脾气。当值护士立即将此情况告诉大夫,随遵医嘱给予2组促进脑代谢药物静脉滴注,并严格控制吸氧流量。对患者实行特别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精神障碍 阵发性咳嗽 诊疗 病所 内脏 窦性心动过速 慢性肺气肿 脑代谢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衰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7
作者 徐鹏 徐利 +1 位作者 陶淑娟 孙晶晶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终末期肾衰病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着其特有的心理特征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血液透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衰病人,并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是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缓解症状、维持生命行之有效的方法。... 终末期肾衰病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有着其特有的心理特征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血液透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衰病人,并在临床实践中被证明是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缓解症状、维持生命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终末期肾衰病人的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整过程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将心理护理融于血液透析治疗整个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衰病人 心理特点 护理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滴式引流术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翟冬梅 谢协亮 郭庆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21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将7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静滴式引流,常规组39例给予胸腔穿刺抽水。结果:治疗组胸水完全吸收时间3~4天平均(6.6±3.4)天...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全身规则抗结核治疗下,将7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静滴式引流,常规组39例给予胸腔穿刺抽水。结果:治疗组胸水完全吸收时间3~4天平均(6.6±3.4)天,常规组7—35天平均(17.4±9.0)天(P〈0.01)。发生胸膜肥厚粘连治疗组3例(8.1%),对照组13例(13.3%)(P〈0.01),胸水消失时间缩短,肺功能改善。引流组抽液次数平均1.1±0.3次;常规组平均抽液次数2.9±2.2次,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引流组无1例出现并发症,常规组4例出现少量气胸,1例出现胸液感染。结论:静滴式引流术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安全、方便、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结核 静滴式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