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1
作者 宋红香 车成云 《工企医刊》 2003年第3期65-65,共1页
现代护理学已从生物学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恶性肿瘤受病人心理、社会和情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特别需要护士的关怀和理解。癌症不仅是个人的病,也影响其家庭成员,它打破了家庭... 现代护理学已从生物学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恶性肿瘤受病人心理、社会和情感的稳定性影响很大,特别需要护士的关怀和理解。癌症不仅是个人的病,也影响其家庭成员,它打破了家庭的正常秩序。所以护士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心理护理 诊断 交流 疏导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肿瘤干细胞的组织病理学指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德亮 李京烨 张佃富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10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组织病理学相关指标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原发性乳腺癌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2例,制备外周血单个核...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组织病理学相关指标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以期为原发性乳腺癌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42例,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悬液(PBMC),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PBMC标记的细胞角蛋白(CK)19单克隆抗体,并作为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标记物进行CK19阳性细胞检测;免疫荧光显微镜对CD44+/CD24-/low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两组受试者CK19阳性细胞。同时将观察组患者按照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亚组患者的CK19阳性细胞检测情况;对CTC阳性率肿瘤干细胞(TSC)阳性率以及其与临床分期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CK19阳性率为76.2%,健康对照组无阳性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为N0的患者CK19阳性率(59.1%)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情况为N1~3的患者(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Ⅰ期患者CK19的阳性率53.8%,明显低于Ⅱ期(84.2%)和Ⅲ期(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为N0的患者CD44+/CD24-/low阳性率(46.2%)低于淋巴结转移情况为N1~3的患者(7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Ⅰ期CK19阳性率(42.9%)低于Ⅱ期(62.5%)和Ⅲ期(6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乳腺癌外周血中可检测到CTC和TSC,CTC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有相关性,TSC阳性率也随着临床分期进展阳性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肿瘤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肿瘤干细胞 组织病理学 预后
原文传递
循环肿瘤干细胞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京烨 马德亮 +1 位作者 张佃富 苏庆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11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干细胞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CK19+/CD44+/CD24-/LOW阳性36例,阴性14例。乳腺癌组织上皮细胞的CK1...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干细胞与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患者中,CK19+/CD44+/CD24-/LOW阳性36例,阴性14例。乳腺癌组织上皮细胞的CK19+/CD44+/CD24-/LOW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乳腺癌外周血标本中,Cerb B-2高表达患者癌组织中CK19+/CD44+/CD24-/LOW阳性表达率为85.2%(23/27),C-erb B-2低表达患者癌组织中CK19+/CD44+/CD24-/LOW阳性表达率为39.1%(9/23),且C-erb B-2表达强度随CK19+/CD44+/CD24-/LOW阳性率增加而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CK19+/CD44+/CD24-/LOW表达的增高,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死亡率增高。结论动态监测循环肿瘤干细胞变化,有利于及时了解乳腺癌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凤荣 马德亮 +1 位作者 张佃富 苏庆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6年第11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EBC)患者手术对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EB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或保乳切除术。比较134例EBC患者的肿块体积大小、淋巴结转移、人...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EBC)患者手术对循环肿瘤细胞(CTC)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收治的134例EB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术或保乳切除术。比较134例EBC患者的肿块体积大小、淋巴结转移、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激素受体和组织学分级等与循环肿瘤细胞(CTC)检出率和检出数量的关系。分析手术前后患者CTC检出率和检出数量。结果 EBC患者肿块体积大小、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和组织学分级等与CTC检出率和检出数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检测水平仅与HER-2表达有关,HER-2阳性患者CTC检出率明显高于HER-2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患者与HER-2阴性患者CTC检出数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C患者手术前、手术后3-4 d、手术后7-8 d和手术后20-30 d(首次化疗前)CTC检出率分别为35.8%、53.7%、37.3%和36.6%,CTC检出数量分别为(2.2±1.5)个、(5.6±2.1)个、(3.5±1.7)个和(2.3±1.4)个。手术后3-4 d CTC水平比较手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5,P〈0.05)。手术后7-8 d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化疗前,CTC仍维持在手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C水平与EBC患者HER-2的表达明显相关,CTC检测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治疗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循环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简化调强放疗同步卡培他滨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培良 张佃富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简化调强放疗(sIMR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3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均行sIMRT〔先行盆腔淋巴引流区及直肠周围放疗(45~50)Gy/(25f.5w),复发病灶局部加量18~20Gy,(1.8~2.0)Gy/次,5... 目的:观察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简化调强放疗(sIMR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3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均行sIMRT〔先行盆腔淋巴引流区及直肠周围放疗(45~50)Gy/(25f.5w),复发病灶局部加量18~20Gy,(1.8~2.0)Gy/次,5次/周,总剂量达63~70Gy〕,并同步卡培他滨化疗(1 000mg/m2,从放疗第1天开始,连服14d,休息7d为1个周期,放疗期间口服2个周期)。放疗结束后行同方案巩固化疗2个周期。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治疗,33例患者中CR 5例(15.2%),PR 20例(60.6%),NC 6例(18.2%),PD 2例(6.1%),总有效率75.8%。血清CEA下降50%并维持≥1个月者21例(84.0%)。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和明显好转29例(87.9%)。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急性膀胱炎和手足综合征等,均可耐受。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不良反应轻,近期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调强技术 放射疗法 直肠癌 治疗 卡培他滨 化学治疗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L-肉毒碱在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庆光 张洪叶 李京烨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5年第8期573-576,共4页
L-肉毒碱可减轻乳腺癌辅助治疗药物他莫昔芬的不良反应,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改善预后。本文简要综述相关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乳腺癌 L-肉毒碱 他莫昔芬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食管癌放疗致放射性食管炎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2
7
作者 袁令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082-1083,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方法对45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45例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放射性食管炎30例,中度13例,重度2例,无一例中断治疗,全部完成放射治疗计划。结论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放射性食管炎的影响。方法对45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45例食管癌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放射性食管炎30例,中度13例,重度2例,无一例中断治疗,全部完成放射治疗计划。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放射性食管炎反应,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食管炎 放射性 护理
原文传递
斑蝥素抑制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潜能的机制
8
作者 马德亮 张琼妍 +5 位作者 龚斐然 吴梦瑶 沈梦 陶敏 支巧明 李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40-2241,共2页
血行转移涉及侵袭、迁移、抗凋亡、增殖等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1-2],还涉及其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2].本研究旨在观察斑蝥素对乳腺癌细胞血行转移潜能的影响。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血行转移 转移潜能 斑蝥素 生物学行为 肿瘤细胞 相互作用 抗凋亡
原文传递
原发食管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一例
9
作者 苏庆光 任永昌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5-505,共1页
患者女,76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不适,未行特殊治疗。近4个月来出现吞咽梗阻,以食用硬性食物和粗糙食物明显。当地县医院颈部CT显示,食管后壁白喉咽向下有一长条型肿物,大小约1.8cm×2.0cm×4.6cm,上端向喉咽部... 患者女,76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不适,未行特殊治疗。近4个月来出现吞咽梗阻,以食用硬性食物和粗糙食物明显。当地县医院颈部CT显示,食管后壁白喉咽向下有一长条型肿物,大小约1.8cm×2.0cm×4.6cm,上端向喉咽部延伸。间接喉镜检查显示,咽后壁食管入口处有一肿物,由于患者不同意进一步检查未取活检,性质未确定,亦未治疗。2个月前,E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在喉镜下取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源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肿瘤 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