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2021年山东省水稻生产变化分析
1
作者 信彩云 马惠 +2 位作者 董红云 刘奇华 赵庆雷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根据2000—2021年的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山东省滨湖稻区、库灌稻区、沿黄稻区3大稻区近年来水稻生产的变化特征。数据表明,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稻谷总产量与全国相比,比重较小。山东水稻具有... 根据2000—2021年的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探讨山东省滨湖稻区、库灌稻区、沿黄稻区3大稻区近年来水稻生产的变化特征。数据表明,山东省水稻种植面积、稻谷总产量与全国相比,比重较小。山东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优势,近20多年一直高于全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平均水平,最高时是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的1.38倍。对3大稻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的数据分析表明,山东水稻生产在保持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稻米品质提升方面潜力巨大。可通过科学种植、改善水利设施等一系列措施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增强稻谷加工能力,延长稻米产业链,以推动山东水稻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山东省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褐飞虱糖转运蛋白基因4的研究
2
作者 谢坤 丁汉凤 +6 位作者 李娜娜 贾素平 白静 丛韫喆 李广贤 姚方印 杨永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9,共8页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t4)为靶标,在体外合成Nlst4的dsRNA,将其饲喂褐飞虱若虫后,其体内目标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产生致死表型;构建Nlst4的RNAi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培育转基因水稻,褐飞虱取食后,体内目标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1龄、2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未出现致死表型。试验结果证实,利用RNAi技术通过培育转基因水稻防治褐飞虱存在可行性,可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RNA干扰 糖转运蛋白基因4 人工饲喂 转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水稻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全芳 姜明松 +4 位作者 陈峰 朱文银 周学标 杨连群 徐建第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1,共6页
利用全自动DNA分析仪荧光SSR-PCR技术和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3-2014)》中公布的48对SSR引物,对山东省育成和审定的48个水稻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40对SSR引物在48个品种(系)间表现多... 利用全自动DNA分析仪荧光SSR-PCR技术和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3-2014)》中公布的48对SSR引物,对山东省育成和审定的48个水稻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40对SSR引物在48个品种(系)间表现多态性,多态率为83.3%。检测到等位基因133个,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1~7个,平均3.32个。SSR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384~0.7333,平均值0.2560。标记指数(MI)的变化范围在0.08~5.13,平均值0.93。48个水稻品种(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C)在0.6390~0.9859之间,平均值0.7800,89.6%品种(系)的GSC在0.7189~0.9859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以GSC为基础,按UPGMA方法在阈值0.75处将48个品种(系)划分为4大类群。由此可见,山东省育成和审定的水稻品种(系)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品种(系)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需要进一步拓宽亲本选择范围,扩大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娜娜 刘宏元 +7 位作者 李英 王艳君 董红云 张燕 张锡金 高洁 梁守真 李新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支持服务(216.85亿元)、文化服务(177.88亿元)、调节服务(121.30亿元)、供给服务(27.66亿元),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9.88%、32.72%、22.31%和5.09%。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五大单项服务价值为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价值量分别为197.30亿、163.88亿、90.25亿、20.86亿和19.55亿元,占到总服务价值的90.47%。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较快,及时对其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该区域的湿地现状,还能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减排措施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先芝 刘奇华 +1 位作者 李新华 李维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494,共20页
稻田甲烷(CH_(4))排放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如何在保证丰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水稻生产中CH_(4)的排放量成为现代农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焦点。围绕稻田CH_(4)的产生、排放与减排方式,本文综述了目前稻田CH_(4)产排的相关研究进... 稻田甲烷(CH_(4))排放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如何在保证丰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水稻生产中CH_(4)的排放量成为现代农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焦点。围绕稻田CH_(4)的产生、排放与减排方式,本文综述了目前稻田CH_(4)产排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稻田CH_(4)的产生、氧化过程、排放方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稻田甲烷的产生排放与土壤理化性状(pH值、关键酶活性、含水量、温度、氧化还原程度、质地等)、水稻品种(根系形态活力与分泌物、通气组织、收获指数、株高等)、栽培技术(轮作模式、水肥调控、种植方式)、气候变化(气温、大气CO_(2)浓度、UV-B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重点从选育高产低排新品种、研发稻田CH_(4)减排新物质、稻-渔低碳循环种养、土壤持续固碳减排、多种栽培调控方式耦合的新技术等方面入手,系统总结了稻田CH_(4)减排的技术措施,提出应根据不同稻区的生产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稻田CH_(4)减排高效综合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稻丰产减排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顺利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甲烷 排放 减排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策略探讨
6
作者 姜艳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10期79-82,共4页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对农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长远且必要的战略部署,旨在改进、优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设施、设备水平。此项战略部署,不仅事关我国整体上的农业经济建设,更与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等密切相关,因此得到...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对农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一项长远且必要的战略部署,旨在改进、优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设施、设备水平。此项战略部署,不仅事关我国整体上的农业经济建设,更与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等密切相关,因此得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重视。农业科技的研发、创新、推广,是推动农业现代化最核心的动力来源,这赋予了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的责任与使命。而在新的社会环境与市场条件下,作为农业科研单位,要想切实的履行好自身责任与使命,以高质量的农业科研,在农业科技的研发、创新方面做出成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应首先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维持自身良好的财务运转状况,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样才能为农业科研的质量起到保障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剖析了当前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后主要就如何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财务管理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抗稻瘟病基因在山东省地方水稻品种中的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房文文 王海凤 +4 位作者 郭涛 姜艳芳 薛芳 张焕霞 张士永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4,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山东省地方水稻品种中抗稻瘟病基因(以下简称抗瘟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Pita、Pita2、Pia、Pi9、Pigm、Pikm、Pi54、Pi5、Pii、Pib、Pish和Pi1 12个抗瘟基因的功能标记,对78个山东省地方水稻品种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 为进一步明确山东省地方水稻品种中抗稻瘟病基因(以下简称抗瘟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Pita、Pita2、Pia、Pi9、Pigm、Pikm、Pi54、Pi5、Pii、Pib、Pish和Pi1 12个抗瘟基因的功能标记,对78个山东省地方水稻品种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Pi54和Pia在供试品种中的分布频率高达67.95%和50.00%;其次是Pi5、Pikm、Pib、Pii和Pi1,分布频率分别为29.49%、21.79%、20.51%、20.51%和16.67%;分布频率较低的是Pi9、Pish和Pita2,分布频率均为1.28%;供试品种中都未检出Pita和Pigm。在供试品种中,检出2个抗瘟基因的品种数量最多,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4.62%;检出1个抗瘟基因的品种数量次之,占24.36%;检出3、4、5、6、7个抗瘟基因的品种分别有13、7、4、1、2个,另有5个品种未检出任意一个抗瘟基因。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0时,可将78个品种聚为4类,其中70个品种聚为一类。本研究初步明确了78个山东省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基因分布情况,可为进一步利用地方品种中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培育广谱抗稻瘟病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山东省地方品种 抗稻瘟病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山东大米消费意愿分析——基于山东省16市3年1936份调研数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娜娜 周学标 +2 位作者 李新华 刘延忠 李景岭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1-165,共5页
研究山东省城镇居民大米消费行为,对于反映大米市场需求方向,引领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并提高有效供给,制定科学合理的大米产业营销策略,促进山东省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内16个市3年定点调查获取的1 936份问卷为... 研究山东省城镇居民大米消费行为,对于反映大米市场需求方向,引领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并提高有效供给,制定科学合理的大米产业营销策略,促进山东省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山东省内16个市3年定点调查获取的1 936份问卷为基础,运用描述性统计及二元Logistic回归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城镇居民大米消费、购买行为及山东大米消费意愿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山东省城镇居民未来大米消费意愿增加,但是购买山东大米的意愿及比例均存在明显下降趋势;第二,有购买山东大米经历的消费者,未来增加山东大米消费量的可能性越大;第三,受访者平时大米消费的价格越高,未来购买山东大米的概率越低;第四,家庭中以大米做主食的居民,未来越有可能增加山东大米的消费量,但是越喜欢吃大米的人越不愿意购买山东大米;第五,已婚居民家庭未来山东大米消费量增加的可能性较高;第六,收入越高未来山东大米家庭消费量增加的可能性越高,而家庭支出中用于买米的支出越高,未来山东大米家庭消费量增加的可能性越低。山东稻米产业发展应着力改变以往“散户、散种、散销”的局面,以龙头企业为抓手,组建合作经营组织,实行规模化生产,“抱团”闯市场,打造山东大米现代化产业链和知名品牌,提高市场认可度和品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山东大米 购买行为 消费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RM标记检测山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交配型分布
9
作者 房文文 姜艳芳 +4 位作者 王海凤 郭涛 薛芳 张焕霞 张士永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38,共5页
为明确山东省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群体的交配型分布,本研究以标准菌株S1528(MAT1-1)和P131(MAT1-2)做对照,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对2016—2020年从山东省分离到的415株稻瘟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山... 为明确山东省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群体的交配型分布,本研究以标准菌株S1528(MAT1-1)和P131(MAT1-2)做对照,利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对2016—2020年从山东省分离到的415株稻瘟病菌进行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山东省稻瘟病菌群体中同时存在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主要以交配型MAT1-2为主,出现频率为79.28%,交配型MAT1-1出现频率为2.89%。不同年份间稻瘟病菌群体交配型的出现频率存在差异,交配型MAT1-2在2016、2017、2018、2019、2020年的出现频率分别为73.33%、82.54%、65.74%、72.53%、99.07%。不同地区稻瘟病菌交配型存在差异,交配型为MAT1-2的菌株在鲁北地区出现频率最高,为87.40%,在鲁中和鲁南出现频率分别为79.67%和72.73%。表明山东省水稻稻瘟病菌株群体交配型存在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稻瘟病菌 交配型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宏元 周志花 +1 位作者 王娜娜 王艳君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7期74-78,共5页
为了更好地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本研究根据自然保护区特征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基于欧氏距离理论,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4方面选取13项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 为了更好地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本研究根据自然保护区特征和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基于欧氏距离理论,从水、土壤、生物和社会4方面选取13项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体系,对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并采用指标诊断方法分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A值)为0.656;水源保证率、土壤pH、植物群落动态平衡、动物群落动态平衡、人口密度、取水量与储水量比值、湿地产出价值与投入资金比等7个指标对A值的贡献为正;土壤有效磷、湿地资金投入能力和供给功能种类等3个指标对A值的贡献为负。本研究基于欧氏距离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较真实地反应了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情况,分析了现存问题,并为进一步改善保护区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自然保护区 欧氏距离 湿地生态系统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发芽研究进展
11
作者 高东尧 许纪发 +5 位作者 李臻 徐兆师 徐海成 高俊平 李达 肖万里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小麦穗发芽是世界性的自然灾害,主要受外部环境和自身遗传因素影响,是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子。从小麦穗发芽影响因素、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和基因、防控方法等方面对前期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种子的休眠性和对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敏感... 小麦穗发芽是世界性的自然灾害,主要受外部环境和自身遗传因素影响,是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子。从小麦穗发芽影响因素、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和基因、防控方法等方面对前期研究进行了梳理,认为种子的休眠性和对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敏感性是决定穗发芽抗性的关键因素,培育抗性品种是解决小麦穗发芽问题的根本途径,并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对于解决小麦穗发芽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发芽 抗性育种 分子标记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生物学特性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建军 贾乐 +3 位作者 李广贤 周学标 朱其松 李景岭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9-156,共8页
羊肚菌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类可人工栽培的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多种药用价值。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组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目前可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多为低温腐生型蕈菌,需... 羊肚菌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类可人工栽培的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多种药用价值。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对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组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目前可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多为低温腐生型蕈菌,需要较为严格的环境条件,大田栽培中外援营养袋的提供对于稳定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一定作用。生物活性方面,羊肚菌含有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抗肿瘤及器官保护等功效。本文可为羊肚菌栽培技术研究及功能性食品药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生物学特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大田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广贤 周学标 +3 位作者 朱其松 李景岭 袁守江 张洪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45-47,51,共4页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人工栽培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现阶段羊肚菌人工栽培规模不断增加,相应的栽培技术也不断发展,但羊肚菌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还有待于提升。从羊肚菌品种选择、大棚搭建、整地、播种、营养袋投放、生态...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人工栽培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现阶段羊肚菌人工栽培规模不断增加,相应的栽培技术也不断发展,但羊肚菌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还有待于提升。从羊肚菌品种选择、大棚搭建、整地、播种、营养袋投放、生态条件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羊肚菌加工保存等方面对羊肚菌大田栽培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为羊肚菌规模化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田间种植 关键技术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木霉调控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主要障碍因子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建爱 郭来春 +1 位作者 任长忠 陈为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73-77,共5页
[目的]探寻适应盐渍土的作物和辅助技术。[方法]通过黄绿木霉菌剂处理土壤,早春和秋季2次种植燕麦,观察改良盐渍土效应。[结果]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壤环境特性为季节性盐表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少,土壤生物量少、活性低。... [目的]探寻适应盐渍土的作物和辅助技术。[方法]通过黄绿木霉菌剂处理土壤,早春和秋季2次种植燕麦,观察改良盐渍土效应。[结果]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壤环境特性为季节性盐表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少,土壤生物量少、活性低。黄绿木霉处理土壤播种燕麦后,土壤覆盖时间延长,秋末控制了秋季积盐第一高峰,中度盐渍土比相邻大豆收获地降盐77.99%,重度盐渍土比相邻草枯后裸露地降盐87.24%,春末控制了春季积盐第二高峰,中度盐渍土比相邻上茬大豆地降盐76.11%,重度盐渍土比相邻草枯后裸露地降盐85.67%;黄绿木霉菌剂处理重度盐渍土壤,与对照相比,真菌、细菌、固氮菌、放线菌分别提高5.90倍、1.27倍、48.13%、71.12%,黄绿木霉增殖的同时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利用微生物耐盐及嗜盐特点,创建了无数个低盐微区域,利于燕麦的根系生长发育;增加土壤根系数量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提高,中度盐渍土提高50%以上,重度盐渍土提高81.55%;燕麦通过蒸腾作用代替土壤水分蒸发,改变了盐随水来的运移通道和积盐位置,储存燕麦植株的可溶性盐随着茎秆及籽粒收获移出农田高达545.67 kg/hm^(2),降低了土壤含盐量。[结论]利用燕麦+黄绿木霉菌剂技术处理消减盐表聚打破季节性积盐规律,通过地上、地下生物的共同作用,降低土壤盐度,丰富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加快了培育土壤的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盐表聚 燕麦 黄绿木霉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农药控释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润 魏宇 +3 位作者 刘宏元 陈峰 沈钦瑞 王春鑫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2期99-105,共7页
农药在保障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由于其活性成分理化性质不稳定和施药过程不合理导致有效成分易降解或流失,常规农药剂型有效利用率只有20%左右,同时存在有效成分... 农药在保障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由于其活性成分理化性质不稳定和施药过程不合理导致有效成分易降解或流失,常规农药剂型有效利用率只有20%左右,同时存在有效成分释放速度快,药效持效时间短和环境条件影响大等问题。纳米农药控释剂作为当前农药剂型研究的热点,基于纳米分散制备技术和药物载体控制释放特性,将纳米技术和农药特性、防治对象、施药方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农药制剂活性成分损失严重和农药制剂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使活性成分能够根据防治剂量的要求,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持续稳定的释放,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害虫。本研究综述了纳米生物材料应用于纳米农药控释剂研究进展,并对纳米农药控释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农药 载体材料 缓控释放 有效利用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研究水稻抽穗期等位基因变异
16
作者 高瑞钰 张华 +4 位作者 宣宁 柳絮 张浩 张梦琦 姚方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34,共6页
为了研究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L)与受体亲本HJX74(Huajingxian 74)抽穗期差异的原因,以HJX74和5个具有抽穗期差异显著性的SSSLs WY18(W06-15-18-3-11)、WY24(W08-16-3-2)、WY26(W11-15-7-1-1)、WY60(W... 为了研究水稻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L)与受体亲本HJX74(Huajingxian 74)抽穗期差异的原因,以HJX74和5个具有抽穗期差异显著性的SSSLs WY18(W06-15-18-3-11)、WY24(W08-16-3-2)、WY26(W11-15-7-1-1)、WY60(W15-3-1-38)、WY61(W17-10-5-5-35-9-2)为试验材料,对其代换片段上已知的抽穗期等位基因进行克隆,获取其CDS序列,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比对,包括CDS序列、氨基酸序列,比较其氨基酸理化性质的异同及表达的差异。田间抽穗期表型性状调查结果表明,WY18、WY60、WY61相对于HJX74表现为晚抽穗,WY24、WY26表现为早抽穗。与HJX74相比,WY18代换片段上抽穗期等位基因DTH8存在4个SNP的差异、WY26中OsDof12存在7个SNP的差异、WY60 DTH8存在6个SNP的差异,但以上SNP的突变均未改变其氨基酸序列的亲水性及理化性质,表明这些抽穗期等位基因的突变可能并不是引起其抽穗期变化的原因。进一步通过qRT-PCR技术分析发现,WY18中DTH8、WY26中OsDof12的表达水平整体高于HJX74中的相应基因,表明该等位基因上游调节区域对其基因的表达进行了调控,可能是导致其抽穗期变异的原因。WY24中se14、WY61中Hd1存在明显的序列片段缺失,造成se14和Hd1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可能是WY24、WY61抽穗期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单片段代换系 等位基因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耐盐研究进展
17
作者 律文堂 尹静静 +4 位作者 吴小宾 阴筱 徐国鑫 李效尊 吴修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1-155,共5页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的生态问题。种植耐盐植物是盐碱地利用和生物改良的重要途径。进行水生植物耐盐研究对盐碱湿地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水生植物耐盐评价方法、耐盐水生植物的筛选以及水生植物耐盐生理机制三方面对...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的生态问题。种植耐盐植物是盐碱地利用和生物改良的重要途径。进行水生植物耐盐研究对盐碱湿地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水生植物耐盐评价方法、耐盐水生植物的筛选以及水生植物耐盐生理机制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耐盐评价 耐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麦茬水稻品种筛选及其产量和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兴旺 薛芳 +2 位作者 姚辉春 姜艳芳 郭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6期79-82,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鲁西南地区麦茬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以6个新引进的水稻新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润农11为对照,从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润农11的产量最高,从综合性状和产量上分析,JD-1是较适合鲁西南... 为筛选出适宜在鲁西南地区麦茬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以6个新引进的水稻新品种为试验材料,以润农11为对照,从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品质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润农11的产量最高,从综合性状和产量上分析,JD-1是较适合鲁西南麦茬机插秧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JD-6是较适合鲁西南麦茬直播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茬水稻 品种筛选 产量 品质 鲁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光昕 刘宏元 《天津农林科技》 2022年第2期40-43,共4页
农田土壤是N_(2)O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如何降低农田土壤N_(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研究问题。添加生物炭已被证明是改良土壤和降低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手段之一,但关于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 农田土壤是N_(2)O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如何降低农田土壤N_(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研究问题。添加生物炭已被证明是改良土壤和降低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手段之一,但关于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生物炭对N_(2)O排放的研究也应该关注土壤团聚体尺度和生物炭老化方面,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N_(2)O 微生物 土壤团聚体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优化减施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粒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奇华 孙召文 +1 位作者 尹秀波 郑崇珂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6,共10页
以常规施肥处理(F0,施N 35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135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化肥优化减施处理(F1:施N 280 kg/hm^(2)、P_(2)O_(5)108 kg/hm^(2)、K_(2)O 135 kg/hm^(2);F2:施N 210 kg/hm^(2)、P_(2)O_(5)81... 以常规施肥处理(F0,施N 35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135 kg/hm^(2))为对照,研究不同化肥优化减施处理(F1:施N 280 kg/hm^(2)、P_(2)O_(5)108 kg/hm^(2)、K_(2)O 135 kg/hm^(2);F2:施N 210 kg/hm^(2)、P_(2)O_(5)81 kg/hm^(2)、K_(2)O 135 kg/hm^(2);F3:施N 140 kg/hm^(2)、P_(2)O_(5)54 kg/hm^(2)、K_(2)O 135 kg/hm^(2))对麦茬旱直播稻强、弱势粒食味与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直播稻优质高产施肥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直播稻强、弱势粒崩解值和峰值黏度,改善了食味品质,F1、F2、F3处理强势粒的崩解值分别比F0处理显著提高8.35%、7.65%、9.78%,F1、F3处理弱势粒的崩解值分别比F0处理显著提高13.25%、11.13%。各化肥优化减施处理总体上均显著降低了强、弱势粒中组氨酸、脯氨酸及锰含量,总体上均显著提高了强、弱势粒中酪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和弱势粒中铜、锌含量,另外,F1处理还显著提高弱势粒中铁含量,F2处理显著提高强势粒中铁、铜含量及强、弱势粒中钙含量。与F0处理相比,F1、F2、F3处理强势粒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00.28%、44.76%、41.08%,弱势粒的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85.21%、61.64%、22.47%;F1、F2、F3处理强势粒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8.87%、27.32%、70.62%,F1和F3处理弱势粒的赖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7.23%、39.44%;F1、F2、F3处理强势粒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6.54%、11.84%、2.18%,弱势粒的精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2.83%、33.59%、23.02%。与F0处理相比,F1处理弱势粒铁含量显著提高27.16%,F1、F2、F3处理弱势粒锌含量分别显著提高18.86%、6.56%、3.39%,F1、F2、F3处理弱势粒铜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49%、2.95%、3.11%。综上,化肥优化减施在提高强、弱势粒食味品质的同时,可以改善营养品质,总体上以F1处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肥 优化减施 旱直播 强势粒 弱势粒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