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的机理与消融治疗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成军 胡大一 阮景纯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心房颤动的机理与消融治疗郭成军1胡大一2阮景纯1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而复杂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常引起快而不规整的心脏搏动,导致血液动力学障碍,使原有病情加重,并易发生血栓和栓塞,增加死亡率,故非良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的机理与消融治疗郭成军1胡大一2阮景纯1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而复杂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常引起快而不规整的心脏搏动,导致血液动力学障碍,使原有病情加重,并易发生血栓和栓塞,增加死亡率,故非良性心律失常,有必要极积防治[1]。本文简要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病理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标测q波对显性房室旁道定位的临床意义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洁 郭成军 +5 位作者 胡大一 李俊华 许俊堂 关东旭 杨新春 商丽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7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探讨房室旁道体表标测图q波分布与旁道位置的关系,采用91导联体表标测系统观察2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单旁道)患者q波分布图,并与射频消融成功靶点确定的旁道位置比较。发现旁道位置不同,q波分布有别:左室游离壁旁道(14... 为探讨房室旁道体表标测图q波分布与旁道位置的关系,采用91导联体表标测系统观察2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单旁道)患者q波分布图,并与射频消融成功靶点确定的旁道位置比较。发现旁道位置不同,q波分布有别:左室游离壁旁道(14例)q波分布于左腋中线以后背部上方及右锁骨水平(12例);左后间隔旁道(3例)q波局限于右胸背部(3例)。右侧游离壁旁道(7例)q波分布于右胸背部及肋弓下缘(7例);右前间隔旁道(1例)q波位于右胸背上方(1例);右后间隔旁道(1例)位于右胸背下方及左胸背第5肋以下(1例)。提示体表标测q波分布有助于消融术前旁道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心电标测 房室旁道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付越榕 谢毅 路方红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6年第4期196-196,共1页
许多临床资料及文献证明,身体不同程度的创伤,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本文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1996年1月收治的外伤住院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旨在探索外伤引起心电图改变的类型与部位的关系。
关键词 心电图改变 外伤患者 临床意义 外伤病人 起心 颅脑外伤 多发性肋骨骨折 ST一T改变 多临床 予激症候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机理与消融治疗
4
作者 郭成军 胡大一 阮景纯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1997年第3期46-51,共6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而复杂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认为其机理是多源随机小波,因而可用心房广泛的迷宫消融术作针对性治疗。新近发现核心变动的自卷兴奋波可产生颤动时貌似随机与杂乱的电激动,用精炼的点、片状,线形或线形组合消融术同...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而复杂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认为其机理是多源随机小波,因而可用心房广泛的迷宫消融术作针对性治疗。新近发现核心变动的自卷兴奋波可产生颤动时貌似随机与杂乱的电激动,用精炼的点、片状,线形或线形组合消融术同样可消除持续性房颤。然而射频消融具有治疗与促发心律失常的双重性,为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并发症,需重点研究复杂心律失常的解剖与电生理机制,设计和发展更安全、高效、经济、简便的标测与消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生理 心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6例健康体检者腹部B型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5
作者 谢毅 付越榕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7年第2期183-184,共2页
本院自1995年8~10月,为三个单位的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腹部B型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防治疾病提供信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接受健康体检的为广播、影视及银行单位的职工,共1296例,年龄18~74岁,平均44岁.1.2 仪器和方... 本院自1995年8~10月,为三个单位的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腹部B型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防治疾病提供信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接受健康体检的为广播、影视及银行单位的职工,共1296例,年龄18~74岁,平均44岁.1.2 仪器和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SSA—220型实时超声扫描仪,探头频率3.5MHz.受检者晨起空腹,按常规方法探查肝、胆、胰、脾、肾各脏器.各类疾病的超声诊断按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1994年编著的《超声医学》一书的诊断标准.2 结果与分析2.1 患病率 1296例受检者检出18种疾病,患病人数317人,患病人次350,患病率27.01%.脂肪肝最多,为148例,患病率为11.42%.见表1.2.2 性别分布 受检者男性800人,患病人次234,患病率29.25%;女性496人,患病人次116,患病率23.39%.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X^2=5.33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疾病 B超 检查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铅胶板对介入手术操作位置散射线的屏蔽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成君方 傅爱玲 +1 位作者 王征 张丹枫 《中国辐射卫生》 2000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 :为选择放射介入手术者个人防护用品的最佳防护厚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模拟放射介入手术条件 ,测量不同厚度的铅胶板对介入手术者身体主要部位散射线的防护效果。结果 :4种不同防护厚度 (0 1,0 2 ,0 2 5 ,0 35mm铅当量 )的... 目的 :为选择放射介入手术者个人防护用品的最佳防护厚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模拟放射介入手术条件 ,测量不同厚度的铅胶板对介入手术者身体主要部位散射线的防护效果。结果 :4种不同防护厚度 (0 1,0 2 ,0 2 5 ,0 35mm铅当量 )的铅胶板对介入手术者头、胸、腹、下肢散射线的屏蔽效率分别为 84 4%~ 93 0 % ,92 9%~ 97 0 % ,94 2 %~ 98 2 %和 95 8%~ 98 5 %。结论 :介入手术者的防护服前身以 0 2 5~ 0 3 ,后身以 0 1~ 0 15mm铅当量为宜 ,防护帽帽沿和帽顶的最佳防护厚度分别为 0 2 5和 0 1mm铅当量 ;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最适宜的防护厚度为 0 2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放射防护 个人防护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理气方对高脂动物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7
作者 陈利国 叶向荣 +3 位作者 张素芬 毛淳 郭卫星 张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91-92,374-375,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活血化瘀理气方对高脂动物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在所测定的血液流变学15项指标中,造模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血沉、K 值、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和血小板(PC)聚集率6项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和 ... 本研究观察了活血化瘀理气方对高脂动物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在所测定的血液流变学15项指标中,造模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血沉、K 值、血栓长度、血栓湿重、血栓干重和血小板(PC)聚集率6项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和 P<0.01),造模组与中药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红细胞膜流动性造模组比空白对照组膜偏振度明显增大(P<0.05),中药组比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和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膜流动性 血液流变性 血瘀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胰腺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毅 付越榕 《齐鲁肿瘤杂志》 1999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胰腺癌 乳头癌 十二指肠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