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胆甲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1
作者 喻琨 刘爱芹 +1 位作者 刘波 姚庆强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雪胆甲素主要存在于葫芦科雪胆属植物雪胆中,药理作用广泛,现已用于临床。现对其化学结构、含量测定、药理作用、药效学作用及结构修饰作一综述,以冀为雪胆甲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雪胆甲素 研究概况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荆皮化学成分及其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杜洪芳 贾献慧 +5 位作者 赵焕新 肖成梅 蔡敏 王子潇 杜成林 唐文照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6期444-450,共7页
目的研究土荆皮中具有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柱色谱(ODS)、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等方法对土荆皮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 目的研究土荆皮中具有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柱色谱(ODS)、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等方法对土荆皮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HPLC测定化合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土荆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土荆皮乙酸(1),土荆皮甲酸(2),土荆皮丙酸(3),土荆皮乙酸甲酯(4),土荆皮乙酸乙酯(5),土荆皮乙酸葡糖苷(6),杨梅素(7),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8),罗汉松脂素(9),cedrusin(10),ligraminol E(11),原儿茶酸(12),3,5-二羟基-2-[2-(4-羟苯乙酰基)]苯甲酸(13)。化合物7,12,13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较好,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2,0.38,0.29 mmol/L。结论化合物8,9,11,12,13为首次从土荆皮中分离得到,其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荆皮 化学成分 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薛景 王英爱 +2 位作者 贾献慧 杜成林 唐文照 《药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282-290,共9页
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对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按年份顺序对植物来源进行整合,并按照糖基的个数对其进行了分类,根据结构特征简述了药理活性,以便更为有效地开发利用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关键词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植物来源 结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咖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雪飞 马宁 +1 位作者 杨尚军 白少岩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分离技术(包括硅胶、HP-20大孔吸附树脂、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重结晶),研究玛咖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并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证。结果从玛咖乙... 目的研究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分离技术(包括硅胶、HP-20大孔吸附树脂、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重结晶),研究玛咖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并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确证。结果从玛咖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苄基-十六碳酰胺(1)、苯乙酰胺(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3)、烟酸(4)、棕榈酸(5)、松柏苷(6)、松脂素-O-β-D-葡糖苷(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酒渣碱(10)、琥珀酸(11)、烟酰胺(12)、野黑樱苷(13)、5-(3-羟丙基)-2-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糖苷(14)、腺嘌呤(15)。结论其中化合物6、10、12、13、14系首次从独荇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10、12、13、14、15系首次从玛咖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生物碱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楸叶泡桐种子的苯乙醇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景 王英爱 +2 位作者 贾献慧 杜成林 唐文照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研究楸叶泡桐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等方法对楸叶泡桐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楸叶泡桐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 目的研究楸叶泡桐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等方法对楸叶泡桐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楸叶泡桐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licifolioside A和isoilicifolioside A混合物(1),isoacteoside(2),plantalloside(3),orobanchoside(4),darendoside B(5),acteoside(6),tomentoside(7)。结论其中,化合物3,4,5为首次从泡桐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属 楸叶泡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蹄香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瀚民 马宁 +1 位作者 杨尚军 白少岩 《食品与药品》 CAS 201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HPLC等柱色谱技术和重结晶,对马蹄香干燥全草95%乙醇和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 目的研究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HPLC等柱色谱技术和重结晶,对马蹄香干燥全草95%乙醇和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细辛脂素(1)、金粟兰内酯C(2)、shizukanolide H(3)、吲哚-3-甲酸甲酯(4)、丁二酸(5)、异嗪皮啶(6)、银线草醇F(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2、3、4、6、7均为首次从马蹄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香 细辛脂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专业“物理化学”的教学探索
7
作者 刘腾 薛玉涛 +3 位作者 孙捷 张磊 李静 柴会宁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第10期45-45,共1页
“物理化学”是药学专业较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药学学科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本文剖析“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结合药学专业的特色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更新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授课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药学专业 物理化学 教学探索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衍生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8
作者 吴桂莹 亓玉玲 +2 位作者 郝宝燕 王积磊 孙敬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1006,共6页
丹皮酚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促进微循环、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变态反应、增强免疫力以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丹皮酚生物利用度,不仅改进其人工合成的方法,还对丹皮酚进... 丹皮酚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主要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促进微循环、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变态反应、增强免疫力以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作用。近年来,为了提高丹皮酚生物利用度,不仅改进其人工合成的方法,还对丹皮酚进行了大量的结构修饰及改造,包括羰基、酚羟基、羰基α-氢、甲氧基以及苯环,生成了羧酸酯类、磺酸酯类、磷酸酯类、醚类、NO供体类、糖苷化类、丹皮酚钠盐、Schiff碱类、噻唑类、肟类、羟烷基化类、α,β-不饱和酮类、胺甲基化类、α-氢卤代类、去甲基化类、苯环卤代类16种丹皮酚衍生物。结合国内外有关丹皮酚衍生物的文献,对丹皮酚衍生物及其药理活性方面进行综述,为此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衍生物 结构修饰 结构改造 保护心脑血管系统 促进微循环 抗菌 抗炎 抗肿瘤
原文传递
《分析化学》四大反应及滴定整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张平平 王延风 +3 位作者 路文娟 吴忠玉 孙捷 张磊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31期37-37,250,共2页
传统单一讲授式的《分析化学》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探讨《分析化学》整合式教学的方法,启发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创造性主... 传统单一讲授式的《分析化学》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探讨《分析化学》整合式教学的方法,启发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整理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创造性主动学习转变,提高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整合式教学 主观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紫堇灵与乙酰紫堇灵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桂英 王英爱 +3 位作者 薛景 贾献慧 杜成林 唐文照 《食品与药品》 CAS 2017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紫堇灵与乙酰紫堇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 Sustain~?C_(18)色谱柱,以乙腈-0.03%乙二胺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9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在此分离条件下,紫堇灵峰与...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感冒清热颗粒中紫堇灵与乙酰紫堇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 Sustain~?C_(18)色谱柱,以乙腈-0.03%乙二胺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9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在此分离条件下,紫堇灵峰与乙酰紫堇灵峰分离较好,阴性空白溶液无干扰;紫堇灵浓度4.00~40.00μg/mL,乙酰紫堇灵浓度2.04~20.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6和0.999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56%与97.23%,RSD分别为2.12%与2.35%;不同厂家生产的感冒清热颗粒中紫堇灵与乙酰紫堇灵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为感冒清热颗粒质量检测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清热颗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地丁 紫堇灵 乙酰紫堇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M-286对AGE诱导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林桂明 孙捷 +3 位作者 刘晶晶 刘晓飞 李太娟 牟艳玲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观察化合物M-286对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AGE)诱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ME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MEC,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M-286培养液作用于AGE处理的RMEC... 目的观察化合物M-286对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AGE)诱导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ME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MEC,以不同浓度的化合物M-286培养液作用于AGE处理的RMEC,MTT法检测RMEC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比例及细胞内ROS含量。结果不同浓度的化合物M-286可在不同程度上保护AGE处理后的RMEC,与AGE组比较,能够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GE处理24 h后RMEC凋亡比例明显升高;不同浓度的化合物M-286处理后细胞凋亡比例均有所下降,与AG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GE处理24 h后,ROS水平明显升高,化合物M-286可降低AGE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与AGE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合物M-286可通过抑制AGE诱导RMEC中ROS的产生,减少RM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糖基化终产物 细胞凋亡 ROS 化合物M-28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供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兵 李娜 +3 位作者 刘腾 王英爱 王晓静 孙捷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7-797,共21页
一氧化氮(NO)作为生物信使或效应分子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在临床应用方面得到广泛关注.体内NO生成不足常与多种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NO供体化合物可以通过在体内释放NO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随着NO供体化... 一氧化氮(NO)作为生物信使或效应分子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在临床应用方面得到广泛关注.体内NO生成不足常与多种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NO供体化合物可以通过在体内释放NO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随着NO供体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其合成方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对近10年NO供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供体 合成方法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苣荬菜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姗 吕元琦 +1 位作者 袁哲 姚庆强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苣荬菜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方法区带毛细管电泳法的条件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6cm×75μm,有效长度51cm),以20mmol·L^-1硼砂-0.5mol·L^-1硼酸-18mmol·L^-1α-环糊精(pH8....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苣荬菜的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指纹图谱。方法区带毛细管电泳法的条件为: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56cm×75μm,有效长度51cm),以20mmol·L^-1硼砂-0.5mol·L^-1硼酸-18mmol·L^-1α-环糊精(pH8.5)作为缓冲溶液,工作电压15kV,压差进样(高度11.5cm),进样时间20s,检测波长214nm。结果建立了苣荬菜的HPCE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在指纹图谱中有9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的3个共有峰;除德州平原样品的相似度小于0.9外,其余10个产地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将11个产地的样品分为两类。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苣荬菜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苣葜菜 高效毛细管电泳 指纹图谱 质量评价 相似度评价 聚类分析 共有峰
原文传递
花椒属植物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娄京荣 郑重飞 +3 位作者 李莹 王文雪 亓超 姚庆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477-5484,共8页
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在我国有50余种,是十分重要的中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生长作用,可以作为抗感染药物的来源。对近年来花椒属植物抗感染性作用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所涉及的感染性病原体包括... 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lum植物在我国有50余种,是十分重要的中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尤其是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生长作用,可以作为抗感染药物的来源。对近年来花椒属植物抗感染性作用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所涉及的感染性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以期为寻找结构新颖和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属 抗细菌 抗真菌 抗病毒 抗疟疾
原文传递
金佛山雪胆块根中的3个新葫芦烷型三萜皂苷
15
作者 王文雪 牟艳玲 +4 位作者 李莹 郑重飞 初海平 周玲 姚庆强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959-2966,共8页
目的研究金佛山雪胆Hemsleya pengxianensis var.jinfushanensis块根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ODS反相柱、HPLC制备柱等多种色谱技术对金佛山雪胆块根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IR、HR-ESI-MS及... 目的研究金佛山雪胆Hemsleya pengxianensis var.jinfushanensis块根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ODS反相柱、HPLC制备柱等多种色谱技术对金佛山雪胆块根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IR、HR-ESI-MS及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佛山雪胆块根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26-二羟基-葫芦-5,24(E)-二烯-7,11-二酮-3-O-β-D-葡萄吡喃糖基-26-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1)、3β,11α,26-三羟基-葫芦-5,24(E)-二烯-3-O-β-D-葡萄吡喃糖基-26-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α-L-阿拉伯糖苷(2)和3β,27-二羟基-葫芦-5,24(Z)-二烯-3-O-β-D-葡萄吡喃糖基-27-O-β-D-葡萄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苷(3)。结论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依次命名为金佛山皂苷Q、金佛山皂苷R、金佛山皂苷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雪胆 葫芦科 葫芦烷型三萜 金佛山皂苷Q 金佛山皂苷R 金佛山皂苷S 酶水解
原文传递
花椒茎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7
16
作者 娄京荣 郑重飞 +3 位作者 李莹 亓超 崔雪 姚庆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166,共6页
目的:对95%乙醇提取花椒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取花椒茎(25 kg),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后合并滤液,浓缩得总浸膏,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相应的5个流分。石油醚部分、二氯甲烷... 目的:对95%乙醇提取花椒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取花椒茎(25 kg),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后合并滤液,浓缩得总浸膏,加水混悬后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相应的5个流分。石油醚部分、二氯甲烷部分、乙酸乙酯部分分离方法相似,依次先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经过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中压制备液相、高压制备液相等分离、纯化。正丁醇部位先用D101型大孔树脂分段,后经过凝胶Sephadex LH-20,中压制备液相,高压制备液相等分离、纯化。得到的化合物用红外、核磁氢谱、核磁碳谱、质谱等波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花椒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木兰花碱(1),(-)-异紫花前胡内酯(2),(-)-二氢欧山芹醇(3),(-)-紫花前胡醇(4),羽扇豆醇(5),α-香树脂醇(6),β-香树脂醇(7),δ-香树脂醇(8),槲皮素(9),芦丁(10),其中1为生物碱,2,3,4为香豆素,5,6,7,8为三萜,9,10为黄酮。结论:其中化合物1~8为首次从花椒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茎 黄酮 生物碱 香豆素 三萜
原文传递
花椒茎的化学成分Ⅱ 被引量:4
17
作者 娄京荣 郑重飞 +3 位作者 李莹 亓超 崔雪 姚庆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147,共7页
目的:对95%,75%乙醇提取花椒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取花椒茎25 kg,经95%乙醇,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后浓缩成浸膏。95%乙醇提取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各萃取部分与75%乙醇提取得... 目的:对95%,75%乙醇提取花椒茎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取花椒茎25 kg,经95%乙醇,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后浓缩成浸膏。95%乙醇提取得到的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各萃取部分与75%乙醇提取得到的浸膏经反复硅胶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C18柱色谱,中压制备,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得到的16个化合物分别为白鲜碱(1),德卡林碱(2),花椒棚碱(3),伪非洲防己碱(4),茵芋碱(5),去甲白屈菜红碱(6),欧芹酚(7),白蜡树素(8),3,4,5-三甲氧基肉桂醇(9),细辛脂素(10),丁香树脂二甲醚(11),丁香树脂酚(12),刚果荜澄窃脂素(13),邻苯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14),24-propylcholesterol(15),蔗糖(16)。结论:化合物伪非洲防己碱(4),3,4,5-三甲氧基肉桂醇(9),24-propylcholesterol(15)为花椒属中首次分离,化合物白鲜碱(1),欧芹酚(7),白蜡树素(8),细辛脂素(10),丁香树脂二甲醚(11),丁香树脂酚(12),刚果荜澄窃脂素(13),邻苯二酸双(2-乙基己基)酯(14)为花椒中首次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茎 生物碱 香豆素 木脂素 醇提物 伪非洲防己碱 3 4 5-三甲氧基肉桂醇 24-propylcholestero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